登陆注册
3192800000010

第10章 杂记编(9)

如今的电脑,有多种方法输入汉字,速度很快,打破了汉字必须走拼音化方向的狭隘眼界。汉字的优越性更加明显,汉字的普及不应再受干扰。而《汉语拼音方案》仍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

在“书同文”的同时,囿于历史局限,不能提出“语同音”的要求,后人自能了解,否则就过于苛刻了;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怎能责怪古人?

魏晋以降,各种语音和音韵书籍大量问世。“四声”和“反切”等,“古音”和“今音”等,多有发现,成果丰硕,却仍不能解决方音问题。方言的形成,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飞地”现象,多与人群的迁徙、会聚相关。我国方言复杂,繁衍流变广远,虽有力图规范语音的各种措施,反复宣传和长期呼吁,但收效仍然不大。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任务,成果很多,而且写进了宪法,但也未达到理想境地。近十几年来,相关的文件和法规陆续出台,推动了这一工作,还显得力度不足。人们强烈要求立法,以便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规范汉字和普通话的地位,并且成为带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举措。今天,这已经成为现实,其历史意义完全可以上承“书同文”,下导“语同音”,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有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循序渐进地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应该受到尊重,现在,有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将使交流更为畅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施行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传播中,语言文字的使用便有法可依了。《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这不但可以在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规范传播行为,而且还在认知层面明确了规范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层面澄清了某些糊涂观念。

规范,是一种自由。传播者的语言越规范,听众越多,传播者的创作越自由;听者的语言越规范,听懂的话越多,收听收视的行为越自由。一定要解除“规范是束缚”的思想枷锁,努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播音,是一个严肃的称谓,不仅包容着传播行为,还体现着传播观念。首先,广播电视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传播的,图像、字幕、音乐、音响等不能代替有声语言。其次,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有声语言必须让广大视听群体能够听得明白、愿意接受,不应使用地域方言(确需使用而又经批准的除外),不应以“生活化”、“亲切感”为名使用错误读音,更不应以“审音不当”为由拒绝普通话规范。这是对广大受众的尊重,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尊崇,这是对传播行为的负责,这是对节目质量的承诺。因为,不规范的传播行为是一种污染,它污染语言自身,又污染语言环境。不规范的传播行为把大众传媒沦落为人际传播的汪洋大海,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何谈准确、鲜明、生动?何谈美化、美感?

“播音用语”,包括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都要在播音时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方言播音也要走规范化的道路,不能把节目主持人的播音用语有意无意地降低标准,更不应以是什么“说”、不是“播”来混淆视听,掺杂进非普通话的成分。我们应该坚决守法,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尊严和权威,不应该违法。将来会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措施,以保护法律的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十六条已有原则的规定,其中,“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就是公民进行监督的权利。

《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要求“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也就是不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不能上岗。所谓“说普通话的能力”,就是“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目前规定,中央和省级是一级甲等,地市级是一级乙等。尚未达到的要进行培训,一般是以三年为期。

像审音一样,普通话测试也要不断改进,但不能因此而观望,甚至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即使达到了一级甲等也不应满足。因为在20分钟的测试中得到97分就属于一级甲等了,允许有3分(读错一个字,仅扣0.1分)的错误。如果是正式播出,一个错误都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全国学习普通话的热潮、全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方兴未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达到一级甲等,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怎能无所作为、敷衍时日呢?

当然,普通话达到了一级甲等,绝非就可以做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了,那特殊的要求还多得很呢。如政治思想的考察、文化水平的考试、业务功底的考核等,必须具有广播电视的行业特殊性标准。新世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传播必须进入美学层面,才可以应对数字化、网络化的挑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仅仅是基础的、起码的要求,我们不能不做好迎接美学世纪的充分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施行,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与动力,使我们热血沸腾,也使我们认真思考:值此“语同音”的新的历史时期,是否应尽一点公民的义务呢?这既是时代的馈赠,又是后辈的期望,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怎能敬而远之?

关于无稿播音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三

众所周知,播音是一项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就有了播音这一重要环节。播音又分为有稿和无稿,以便从创作依据上,进一步考察创作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这似乎是十分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在无稿播音上进行思考呢?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仍有“播音怎么会有无稿”的质问,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阐述。

人类的有声语言,自从有了文字,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保有着语言的原生状态,或只言片语,或出口成章;另一种是,由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成为经过字斟句酌的语言新生状态,或目视口诵或熟记背诵。这两种状态,并不决然对立、划然隔离,而是相当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为人类的交际、交往、交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声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她大量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世界里,表现在实践的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的广大领域中。她是一种权力,即人们与生俱来的话语权力。正是这种权力,使人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把“由己达人”作为必然的能力,向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目标,实现着自己“社会人”的人生职责。有人认为“语言是世界观”,尽管过于夸大,却也从观察和把握世界的角度道出了语言的重要;有人认为“语言是牢笼”,尽管太消极,却也能够使人们从中看穿语言的局限性。“由己达人”并非易事,岂是信口开河所能奏效。这“由己达人”,就包括把何种语言内容告知别人的问题。

把什么内容告诉别人,首先遇到的就是话语依据。这依据来自两大方面:

一种依据是,从小习得的、对于世界的认识程度。这里有历史的积淀、现实的感悟、教育的浸润、经验的积累,当然也有先天的资质在起作用。这时,那思维方式、方法,那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在交往的需要驱使下,便都集中在“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运作过程里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话语,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它叫做“即兴话语”。即兴话语的特点是“直接性”。说话者和听话者(互为依存、相互转换)都“在场”。可以是围绕某一个内容,也可以是多重内容。可以是一人主说,也可以是两人交谈。因此,即兴话语带有很强的瞬间性、片断性、残缺性、易碎性。这样,即兴话语的优长,如通俗性、贴近性、随意性、互补性,就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人们希望得到某种改善,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依据。

另一种依据是,从识字开始获得的、对文字语言的理解程度。这里有文学的基础、时代的感受、语义的辨析、艺术的敏感,当然也有表达的悟性差异在起作用。这时,如何创造性地解读、再现文字作品,或者旁征博引名言警句,就成了话语主体的基本任务,这就是“转述话语”的“间接性”特点。虽然是“转述”,虽然是“间接”,仍然不可等闲视之,重要的是克服简单地念字出声,避免无动于衷地“照本宣科”。

话语权力已经给定了人们这两方面的发展可能性,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而要强行割裂呢?谁有权力决定一部分人只能运用“即兴话语”,另一部分人只能运用“转述话语”,二者不可逾越、不能融通呢?有人总希望把现实的运动纳入自己的主观臆断之中,并且让世人都顶礼膜拜,这实在是一种心造的幻影,只会贻笑大方。

人际传播,不过是“个个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或“有口皆碑”、“不胫而走”,或“争相传阅”、“洛阳纸贵”,那也实施了人们的话语权力,包括“文稿”和“腹稿”两类。不可能只允许某一类单独存在,不允许另一类参与其间。

大众传播,应该是“对众传播”,面对大众,形成舆论。这更加突出了规范性、庄重性、鼓励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强调了社会性、普遍性、服务性、引导性。话语权力的两种形态,根本不应分开、拆解,这是世界上广播电视的最一般的规律,只是在我国的“文革”前后,才出现了变态和畸形。那一时期,极“左”思潮泛滥,把毛泽东的一个批示“此文件不要播错一个字”无限扩大,使得话语心态失去常规,变得人人自危。于是,完全依据稿件,忠实于每一个字,成了话语的唯一守则。但是,怎能凭借特殊时期的状况就作出结论呢?从人民广播建立的第一天起,话语权力既没有萎缩,也没有缺损。虽然因为初期的稚嫩,有稿播音比重较大,但并非没有无稿播音。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事信息,到文艺节目的介绍;从服务类节目的解释,到体育节目的解说,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的播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其施展的场合。可惜的是,那时还没有“主持”这个说法,一概都叫做播音。改革开放以后,更有许多现场谈话、录音交谈、答疑阐述、体育赛事,也很少有稿件作依据。此时,也只能叫做播音,而无法改变其称谓。

历史是铁面无私的,任何人都不能篡改。历史又是发展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现在,否认“无稿播音”,是因为把“播音”先验地指定其“有稿”内涵,然后再抹杀“无稿”史实,企图制造一个“削足适履”的理想蓝图,以便圆梦。更可惜的是,曾几何时,那大吹大擂、红极一时的主持人“采编播合一”的主张,其中的“播”,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呢?其实,所谓主持人节目,绝不是像有些人凭空想象的那样,全部都是“无稿”,至今仍有大部分是“有稿”,何必非得把播音挡在“雷池”一侧,不许越过一步呢?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也要不断发展。凡是在实践中保有新鲜经验的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吸纳前沿成果,校正自己的视角,扩大自己的视阈。除了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存有偏见的人,恐怕鲜有知错不改的人。好在实践并不会停滞,理论也会给实践者丰厚的回报。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的话语权力,是要全面实施的、不可剥夺的。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不管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永远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二者的有机结合、互相融合,将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样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于有稿播音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四

广播电视播音创作,除了无稿播音之外,就是有稿播音了。所谓有稿播音,是指在话筒前、镜头前,根据文字稿件进行有声语言创作。这在大部分节目中,如新闻、评论、专题、解说、文艺等非现场即兴的节目里,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节目中,都会长期存在。但是,目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对于有稿播音相当轻视,甚至鄙视,认为它过时了,是没水平、没能力的表现,于是,拿起稿件来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极大地削弱了有稿播音的生命活力。

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就同时出现了有稿播音。难以想象,所有的节目中、所有播音过程都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说话都是即兴的。新闻节目,大量是各地记者的发稿,不可能全部自采自编;评论稿件很多是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其他人往往不能胜任;专题稿件,也是深得个中三昧而又妙笔生花的人所擅长的。有些节目的撰稿者,还是一个集体,集思广益,各展所长,一起切磋,共同商定。

一个人总有局限,全能的人在世界上也是凤毛麟角,如果只会写一般性的、平庸的稿件,又何必处处插手、时时运笔呢?让那些功底扎实、思维活跃、视角独特、文字生动的大手笔来写,不是更好吗?

同类推荐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怎样做记者

    怎样做记者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案例实用,语言生动,观念颇多创新。全书五十多万字,分《学会经营自己是成长的金钥匙》、《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新理念是写作的灵魂》、《内参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热门推荐
  • 芳兰轩集

    芳兰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主人公在读大三的时候,宿舍里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的湖南特色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却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网瘾少龙

    网瘾少龙

    在宇宙的某龙星上,一位怀孕的母龙跟丈夫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就把孩子射到宇宙遥远的另一边地球上。最终蛋儿被人类少女白兮兮捡走了,并恰逢卵化,自此之后一人一龙就生活在一起。只是龙万万没想到,他的主人竟然是一名网瘾少女!于是,在白兮兮的哄骗下,年幼的小龙崽无知地打开了黑暗世界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本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网上创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盈利模式、网上创业者素质、团队意识及其重要性、网上创业项目、网上创业项目融资、网上商店及网络营销、物流与电子支付、网上创业中的财务管理、网上创业的风险管理等。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有意于网上创业的开拓者的参考手册。
  • 都很甜

    都很甜

    :叶可伊,你肯定是上天派来折磨我的。:魏诺轩,你肯定是上天派来拯救我的。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脑残王妃

    脑残王妃

    【女主篇】恶俗呀,人生的一大败笔,她竟然也穿了,不是华丽丽的穿越,而是一觉就睡过去了,好吧,穿就穿吧,话说穿穿更健康,她就大发慈悲替这个短命的小姐活着吧,可为什么要她成亲?这不在她计划之内呀?完蛋了,她才不要和古人爱爱呢,她要回家撒~虾米,这个王爷说啥?这不是他要的婚姻?好吧,反正郎没情,妾没意,那就来个协议婚姻,她就等着满十八岁被阎王带走重新投胎就好。可为什么事情会走了样?她竟然也被别人利用成为报复摄政王爹地的棋子?成为古代弃妃一枚?汗,他们男人朝野争霸关她屁事?她不要留在这里,她要把老公拐回去度蜜月~~~~~~~~~~~~~~~~~~~~~~~~~~~~~~~~~~~~~~~~~~~~一心想要回到的现代的她,真正回来却发现……爱情亲情同时背叛,再度重生的她将如何使江湖风生水起,朝野颠覆?【男主篇】她是浮云城所有未婚男子想要迎娶回家的女人,她清纯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让他愤怒,既然这么美好,得不到索性就毁了~毕竟她可是得罪了他,那就让她永无翻身之日。只是这个女人突然就变得太奇怪,把他宁王府搞的鸡飞狗跳,天翻地覆,最后胆大的竟然拐走她未来的姐夫私奔.士可杀不可辱,这顶绿帽子的侮辱他一定会讨回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她抓回来凌迟处死~【精彩片段】洞房花烛夜,某个男人正准备开动,突然就发现有个偷窥狂出现在他的房间,抓住来拷问,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我来参观一下。”某男:………“沈芍婳,你在干什么?”冷喝一声,把正在忙碌的沈韶华吓了一跳,抬眼看是自己的夫君,沈韶华无力翻了翻白眼。“长眼睛是干什么的?”她只不过动手能力强一些,做一下卫生棉而已,用得着大惊小怪吗?“我听仆人说你把棉花坊的棉花全买回来了?”男人冷声问道,他宁王府又不缺棉花,她买那么多棉花干什么?最好能给他一个好理由,要不然他不介意自己一时冲动把她掐死。“对。”女人回答的很干脆某男:…….宁王爷扯去女人繁琐的衣服之后,竟然看到女人的胸前有两片像荷叶一样很奇怪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王妃给奴家做的,叫什么文胸。”女人娇滴滴地回答。轰地一声,高大的宁王爷摔倒在地,高昂的“性”趣也被浇灭了。【潼言潼语】:小潼的书友群:60686560(已满)潼窝:86104110(未满)欢迎亲们加入,小潼定会为大家竭力奉献精彩内容~~【推荐区】推荐小潼自己的作品: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第一总裁

    全球第一总裁

    封天。27岁。全球市值第一公司,MX集团现任总裁,全球个人财富排行榜第一,全球首富,全球最有魅力男性排行榜连续6年年榜榜首记录保持者。全球第一总裁。
  • 菩萨藏经

    菩萨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