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写作初衷是来自于我在女儿身上所感受到的电视对她的影响。三岁时,她坐在沙发里目不转睛地看《迪斯尼英语》光碟,而丝毫不理会我的接连呼唤;四岁时,她央求我一遍遍地看一个动画片的同一集;五岁时,在书店里她告诉我那个叫《魔豆传奇》的卡通书太好看了,和电视上的一样,她要把五集一起买下,出几本就买几本……就在今天晚上,八岁半的她已经可以在网上下载少儿频道正在播出的少儿电视节目了。
从一个概念的认知到一种观念的形成,从一个动作的模仿到一种习惯的养成,电视在女儿的成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作为一个母亲,我似乎难以在那艰辛而又美妙的成长中,去剥离出少儿电视节目对孩子成长所特有的作用,但是,电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的确就混杂在女儿的神态中、情绪里。
在导师刘京林教授的引导下,我充满好奇与恐慌地迈入了传播心理学的大门。于是,我开始带着疑问在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关于媒介与未成年人的研究成果中,去找寻答案。
恰在此时,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对少儿电视发展先后作出了多项决定。这些决定使中国未成年人的电视环境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对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的关注,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研究报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
媒介与未成年人研究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已有研究中,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广泛的学术渊源。无论是佩恩基金的电影对儿童的影响,还是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北美儿童的效果研究,都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的里程碑;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早在1960年代即把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应用到儿童与媒介的研究中来;社会学派也较早就强调未成年人使用媒介的社会情境,并将调查青少年的亚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
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获取的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中国少儿电视节目传播障碍的归因研究》的写作,并于2006年5月在中国传媒大学通过答辩。本书即是在我的博士论文以及多年所积攒的媒介与未成年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写作而成的。
本书的基本观点如下:(1)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是缘起于媒介与未成年人研究传统的,媒介与未成年人研究的已有范式、理论与方法都将成为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的基础;(2)受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电视心理与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在总体上呈现出发展的趋势;(3)电视节目尤其是少儿电视节目的良性传播是以与未成年受众的心理需求相应对为必要前提的,反之,则将出现一定的问题;(4)传者对少儿电视节目与未成年受众的心理需求应对中发生的错位现象负有责任;(5)传者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解决与缓解电视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
本书的读者对象有三:其一,从事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对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为什么要把研究者的读者对象划定得这样宽泛?人文社会科学无疑都将涉及这一主题,而新媒介技术将使媒介形态以及媒介环境产生更大的变化,技术的发明所带来的问题是技术本身所难以解决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给予帮助。其二,从事媒介产品的传播者,包括少儿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传播者。传播者在产制媒介产品的同时,如果知晓一些必要的未成年人的媒介接触心理以及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的理论,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媒介化的和谐生存。其三,关心未成年人与媒介接触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同样是孩子的第一任媒介教育的老师。
在本书的资料搜集以及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刘京林教授的指导与帮助。教授勤恳不辍的治学精神与敏锐探新的学术理念,感动着我、鼓舞着我、催促着我。教授的仁爱、宽容让我感受到浓重的师恩,让我有机会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得以坚持下去。
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院长王以宁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蔡开松编辑的关心与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中,由于研究线索的多样、研究资料的庞杂以及个人水平的有限,难免出现一定的问题,学界前辈与读者不吝赐教,实所期盼。
在结束写作的同时,我投入到了另一项我同样热爱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媒介素养,我把她看做是这项《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研究的延续,这也将成为我解答生活中女儿的媒介问题的新途径。
感谢我的父母、爱人以及女儿心怡。
闫欢于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