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南院长访谈录
龙小农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简称南广)落户南京江宁,至2009年9月16日整整五年。为了庆祝建校五周年,学院将举办系列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采编出版五本书,即《纪录南广》《创意南广》《耕耘南广》《传道南广》《青春南广》,多视角、多层面记载南广创办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将她的昨天、今天、明天展示给世人。《创意南广》的主编请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南广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就南广创办的动因、南广建设的历程及个人感悟等方面,进行了畅谈。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一、南广创办的动因
一位七十岁的老校长,在高校工作过四十多年,担任领导职务三十多年,为何还要从首善之地北京到六朝古都南京,白手起家尝试独立学院这一新兴办学模式她奔波千里、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办学原动力在哪里访谈中,刘院长从社会需求迫切、名校兴办民校、江苏积极引进、天时地利人和、世代结缘教育五个方面谈了南广创办的动因。言谈中,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坚定承担和对传媒教育事业的执著情怀充溢其间。
(一)社会需求迫切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创建于1954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壮大,55年来为中国广电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新世纪初,我国信息传播业日益发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变革创新,新老媒体竞合互融,共存共赢。传媒业态的迅猛转型,给北广的办学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北广的发展必须更新思路,与时俱进,树立大传播、全媒体的视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适应多媒体融合的态势。2004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在她50周年华诞庆典之际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由“北京”到“中国”,由“广播”到“传媒”,由“学院”到“大学”,校名更改成就了十余万学子的心愿,被国内乃至国际社会所称赞。
北广随着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记得1983年3月第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同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即著名的振奋广电人心的中发【1983】37号文件,批准了这一方针。此后,我国各级政府办好广电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广电事业迅猛发展,对广电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当时北广每年只有400多人毕业,只能满足中央、省及直辖市级媒体需求,地市(县)级媒体很难要到北广的毕业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那时,我不敢到基层媒体。我清楚地记得,1994年和1997年,我两次陪境外客人到新疆的喀什和云南的丽江市参观访问。当地媒体负责人的热情接待让我深深感动;他们对我校毕业生“求贤若渴”的愿望又让我无言应答和无地自容。尽管我们千方百计,挖掘潜力,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但依然无法满足基层媒体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北广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成为青年学生报考的热门学校,可是在招生录取时,由于指标的限制,一些优秀的有志青年却被拒之门外,我还因此常常有负于关心和帮助过学校的亲朋好友。面对这种迫切需求,学校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在苦练内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的同时,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于是创办新校区、满足业界人才需求和有志青年求学需求,就被提上学校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
(二)名校兴办民校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名校都有较大的校区,且有异地乃至异国分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名校也跃跃欲试,效仿它们的办学模式。把北广办成世界知名大学是我一贯的心愿。1993年1月,我由党委书记兼任院长后,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意识:北广如果不到南方插一只脚,是会后悔的;不在北京圈一块地,也是会后悔的。教育部提倡“名校办民校”,即著名大学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相结合,联合举办“民办大学”(2003年开始称“独立学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此时,国内外登门拜访诚邀合作办学的单位和个人不计其数。据说,有些“淘金者”看到国内的高等教育是一块未开垦的宝地,而传媒业又是生机勃勃的朝阳事业,北京广播学院正好两者兼顾,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当然,还有一些地方媒体希望与北广合作办学,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当时从广电系统的领导到社会机构和个人,都认为只有一个北广不能适应广电事业发展需求,应该办第二、第三个广播学院。浙广就是当时的产物。2004年南广创办后,有的校友兴奋地建议,请刘老师干脆再办一个“东广”、一个“西广”。那时各界办学的热情很高,我有时一天接待几批希望合作办学者。我们应邀一起选址,几乎跑遍了北京的郊区,还有河北的燕郊、廊坊,南方的南海市、珠海市、东莞市、上海市及无锡市等。正在比较、选择、谋划时,2002年12月底的一天深夜,我接到一位媒体负责人的鼎力引荐联合办学的电话,我答应见面,并带班子的多数成员于31日晚乘Z49(北京至南京)火车前往南京,并于2003年1月1日考察了南京市郊江宁经济开发区的科学园大学城,我们被科学园火一般的办学热情感动了。在对大学城的实地勘查中,学校确定了位于方山脚下的1660亩土地,即今日的南广校园。
北广计划到南京江宁办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开,随即引起了同仁们(学界、业界)的关注和帮助。2003年寒假,热心的扬州大学周新国校长陪我走访了江苏的十几所“独立学院”及其主办大学。同时,我们还咨询了传媒界的领导。返校后开了多次论证会,撰写了论证申请报告,有同志提出“南广学院”的校名,讨论时大家一致称好。经过办公会、常委会决议后,2003年3月26日,原北京广播学院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合同书。
(三)江苏积极引进
在南广申报的过程中,虽遇到诸如土地问题、校舍问题和复杂的手续等问题,但都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关照,特事特办。南广在暂时没有自己校舍的情况下,租借江宁高级中学三栋楼房于2004年9月16日开学,招收20多个专业800多名学生。当时的开学典礼很隆重,在江宁高级中学的操场举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主管领导出席,王湛副省长亲自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揭牌。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形形色色,不免引起社会人士的非议。为此,教育部2004年下半年派几十个调查督导组奔赴全国,对几百所独立学院进行办学情况检查。2005年1月10日,督导组检察南广,组长是北京化工大学郭广生副校长,我和许学峰分别做了汇报。江苏省教育厅袁靖宇处长全程陪同,并在汇报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南广的办学成绩,强调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是江苏用八抬大轿抬来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视察南广时特别指出:“江苏省120所高校,并不缺高校,但是因为引传媒大学的优秀资源,到这里办以传播为主题的这样一所大学,刚好是长三角、江苏省走向世界需要的一只翅膀。”
(四)天时地利人和
2003年1月1日,我们校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次赴宁考察,江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4月18日,“非典”的恐怖开始了,但江宁却举行了十几所高校入驻科学园的签字仪式,气氛十分热烈隆重。南京市靳道强副市长、江宁区委书记王建华莅临讲话。南广学院是唯一的北京外来户,也让我讲了话。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9月16日,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让我们看到了江宁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成绩和宏伟蓝图,感受到江宁人火一般的办学热情,他们高瞻远瞩,胸怀博大,以极优惠的政策支持教育事业。我想,南广学院如果扎根这块丰沃的热土,准能茁壮成长。
传媒院校办学成本高,需要较优越的条件,南广入驻江苏,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中国,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生源质量优良,就业市场宽广。南京是六朝古都,地处“长三角都市圈”腹地,人杰地灵。江苏是经济大省,传媒文化产业强省。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改革开放最活跃之地,广播电视、报刊变革日新月异,互联网等新媒体层出不穷,市场广阔无垠,吞吐量很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办学资源。这为南广提供了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尤其是区域传媒文化产业经济的机会,有利于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可以使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也是南广落户南京江宁的重要原因。
(五)世代结缘教育
我出身教育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孔氏私塾先生,我姊妹三人都是教师,妹妹是小学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姐姐是中学校长。我任职北京广播学院,担任过院长、校长。我们的子女也多从事教育工作。因此,我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1965年自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毕业后在北广工作40多年,任过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做过班主任、政教室负责人、政工组副组长、组织部副部长、校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党委书记、书记兼院长、校长等职。我自比是一块橡皮泥,把我捏成一个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我就安守岗位,踏实干事,认真做人。2006年5月19日,我在离任校长的告别讲话中说:“我也是校园里的一棵白杨,是北京广播学院这方沃土哺育我成长,我要还这块土地一片绿荫。”
南广是中国传媒大学利用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品牌与社会资金相结合举办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体制,具有探索性。我对民办大学的办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很愿意尝试独立学院这种极具挑战性的办学模式。我从传媒大学校长职位卸任后,便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南广,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坚强后盾,决心开辟方山脚下这片传媒教育的崭新天地。
二、南广建设的历程与展望
谈起南广建设的创业历程和未来发展,刘院长用四个阶段做了概括,三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是开创起步阶段,第二个是规范管理阶段,第三个是合格达标阶段,第四个是优化发展阶段。
2008年6月22日,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8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将南广建设历程做了简单概括:“四载寒来暑往,同学们跟南广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见证了她的发展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是江宁高中给了南广学院起步的空间,是江宁科学园这片沃土哺育南广学院成长;我们不会忘记南广学院的创业者筚路蓝缕,开启山林,建设方山校区的动人场景,同学们冒炎夏忍寒冬,坚持晨练夜读的学习毅力和自力更生、勇于实践的可贵精神;我们更不会忘记,为保证南广学院顺利办学,校本部各级领导殚精竭虑,拟制教学计划,选骨干派名师,老师们不辞劳苦,奔波于京宁两校,传道授业。此情此景,点点滴滴,都已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成为激励南广学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南广的建设,我用了“风雨兼程”一词,这绝不是形容,事实确实如此。南广开学典礼连续三年都是下雨,2004年9月14日、15日,两天新生报到,都是下中雨,15日晚上停止,16日在江宁高级中学操场举行开学典礼;2005年10月5日、6日新生报到,下的是小雨,6日下午4时左右雨停,7日在方山校区大操场举行开学典礼。这两年开学,新生和家长都是一脚水一脚泥。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将雨具交给孩子用,罩到行李上,而自己却淋得酷似“落汤鸡”。2006年9月9日、10日,两天新生报到,又是一直下着毛毛细雨。11日上午,虽然乌云密布,但雨已经停了,按计划9点钟在学院操场举行开学典礼。会开了一半,老天还是坚持不住了,又下起了小雨,台上台下都打起了雨伞,出席典礼的江苏省人大副主任王湛、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等领导,同大家一样撑起了雨伞。这个场面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王新开老师带着摄影系的学生们,拍摄记录下这一别开生面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