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900000005

第5章 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2)

作为白班轮值副总编辑,关键是要有一种责任感。每当夜班反馈一、四、五新闻版头条“有余粮”时,我会感到欣慰,否则焦急。尽管比过去值白班累一些,但觉得是应尽的责任。

我觉得,开晨会,重在选准题、定准题,重点选题定准了,稿件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要做到选准题,我认为要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1.前瞻

开晨会策划选题,本身就要求主持者要有前瞻意识。因为当天发生的新闻已发生了,来不及也不必策划选题(当天下午发生的新闻例外),晨会应重点就今后几天将发生什么或人们这几天关注什么来策划重点选题。在我所值班的6个月晨会中,前瞻性选题所占比重往往较高,独家特色也较突出。如2007年1月中旬,我从中组部一人士口中得悉,中央将加大任用非中共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力度。根据这个信息,在第二天晨会上我提出这一选题,也正中出席晨会的要闻与社会部同志的想法,决定由记者叶晓楠立即去相关部门采访。晓楠行动很快,这篇最终题为《非中共人士担任公职领导增多》的稿件,在四版头条刊出。《人民日报》也于当月24日全文转发,引起强烈反响。

又如2008年8月12日,尽管奥运赛事正紧锣密鼓,但此时也不能忘了四川灾区人民,我意识到地震正好发生3个月了,可以就此策划一个重点选题:“四川震后三个月经济开始复苏”。第二天晨会上我将此选题一提出,大家都表示赞同。我直接指定由今年刚加入报社不久的四川籍大学生赖睿承担此选题,可考虑利用四川亲属关系迂回采访。赖睿很努力,很快从多途径采访到不少第一手素材,稿件写得差不多时,得知8月19日四川省政府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有个发布会,赖睿很快以此为新闻由头写出题为《震后百日四川经济全面回升》的新闻稿,由值班主任看过后发到我的稿库里。我意识到这是一篇好稿,带着欣喜的心情很快编发了此稿,并给夜班同事写了建议发一版头条的留言。第二天此稿如愿在一版头条配大照片刊出,并受到读者的肯定。

要抓住前瞻性选题,除出席晨会的信息报告者要有前瞻性意识外,最关键的还是晨会主持者的前瞻性意识要强,要注意“耳听八方”,从文件、媒体、会议、交谈甚至日历等各个途径获取前瞻性信息。

2.碰撞

按照海外版晨会制度规定,“通信息”是开晨会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各种信息大汇集的时机,有时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信息交叉或碰撞。作为晨会主持者,要注意从信息碰撞中捕捉火花,确定选题。比如,2007年1月一天晨会上,有同志提到“星巴克”咖啡店该不该在故宫开设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有的说可,有的说不可。我从这碰撞中得到启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保护文物的选题吗?于是确定由记者赵晓霞客观地综述两种不同意见,写成《“星巴克”设在故宫妥当吗?》,刊发在二版头条,央视第二天进行了转播,并被其他多家媒体转摘。

又如,2007年11月一天的晨会上,大家七嘴八舌议起11月10日在上海将有一场中非贸易投资论坛,派人去已来不及了。大家认为自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非,宣布加强中非务实合作后,中国投资非洲力度加大。我从这些信息中意识到可让国际部去做“中非务实合作”的题目,后来由记者杨子岩写的《中非合作务实推进硕果累累》发在11月11日一版头条,人民网放在首页刊登。

3.筛选

所谓策划选题,顾名思义要在“选”上下工夫。按常规,每次晨会由记者部指定几名记者或实习生通报当天来自各方的信息,供确定选题参考。通报的信息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用,与信息通报人自身掌握信息的程度或是否经过分析、筛选有关,作为晨会主持者,要一边听信息通报,一边在脑海中过滤、分析、筛选,对已报道过的信息除非可挖掘新的内容或作深度报道,否则一般不再作为选题,以避免“炒冷饭”不受版面编辑欢迎。在我所主持的晨会上,我一般在各位信息通报人讲完之后再筛选、归纳一下,剔去无用的信息线索,吸取有用的信息成分,再确定当天的选题。一般从通报的信息中采用的成分占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既少而精,又实用。我一般比较重视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信息,按此信息确定采写的选题稿,发到版面上一般不过时,落地率较高。比如,《中国政府力保海外公民安全》(殷新宇)、《北京公交优先新政惠及市民》(实习生)、《中国严管领导干部操守》(叶晓楠)、《汉语课堂落户全球》(喻京英)等这些落地一版头条稿,就是经反复筛选后的晨会选题,由记者采写而成稿的。

借船出海,实现双赢

在研究海外读者需求、改进对外报道的同时,本届海外版编委会还注意扩大报纸在海外的发行。借船出海,实现双赢,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近些年扩大发行的一个战略,此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人民日报》(海外版)自创刊以来,海外发行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由国家买单加强外宣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国家拨款毕竟有限。不花国家的钱可不可以扩大海外版的发行呢?海外版过去和现在正在推进的“借船出海,联合发行”,是一种有益尝试。

本届海外版编委会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好合作伙伴。在办有中文报纸的国家,经使馆和侨办推荐,选择一家“立场可靠,格调高雅,发行量大,实力较强”的报纸,与其实行战略合作。然后,双方签订协议,在其几十个版(海外报纸一般都是几十个版)中,拿出8个版或4个版,刊登海外版的内容(文章必须全部选自海外版,版样交由我们终审)。最后,挂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周刊”或“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专版”报头,与对方报纸一起出版。

如此做法,正如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所说,合作方无非看中的是两条:一是牌子。合作方认为:“能和《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的中央机关报合作,是我们的光荣。‘合作伙伴’四个字给了我们极大荣誉。”二是内容。任何海外中文报纸,必有“中国新闻”作为核心内容。海外版的内容被合作伙伴称为“最权威,最实用,最好看”,能够免费刊出这些内容,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做法,海外版几乎不花钱就达到了扩大发行、对外宣传的目的,我们当然也何乐而不为?正因为双方都“有利可图”,所以一拍即合。这些媒体大都实力较强,是所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所以海外版发行量也得以大大扩展,使2008年内实现海外版当期日发行量和周发行量增至30万份。

从2008年8月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外15家华文报纸合作,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周刊、专版,取得显著成果。迄今先后与美国、意大利、希腊、奥地利、加拿大、英国、日本、南非等合作伙伴共创办了15份日报、周刊、专版,其中包括一份韩文周刊、一份日文周刊。这些周刊、专版随当地华人报纸发行,扩大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影响力,传播了中国的声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就人民日报社上报的“海外版创新海外发行方式取得显著成果”一文分别作出批示,给予肯定。李长春同志批示:“此举很好。望不断总结、继续探索,努力扩大《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外影响力。”刘云山同志批示:“对海外版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望不断总结经验,着力提高报道质量,突出‘海味’、创新版面、办出特色。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发挥好主流外宣阵地的作用。”中央领导的批示,是对海外版全体员工的鼓舞。10月22日、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分别在北京会见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本报合作伙伴一行三十余人,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动用更多的资源,使用更多的形式,让《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把中国真实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加深海外朋友对中国政策、方针的理解。我们将按照这些指示精神,加倍努力创新,进一步拓展办报和发行新局面,让海外版传播到更多的海外读者手中。

(写于2009年2月)

同类推荐
  • 华大讲堂(2011)

    华大讲堂(2011)

    本书收录了2011年莅临“华大讲堂”的叶国华、陆学艺、蔡昉、房宁、王国刚、高培勇、范维澄、魏杰等8位专家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十二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与财税改革、公共安全管理、2012年经济走向分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了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由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热门推荐
  • 吞噬星河

    吞噬星河

    一觉醒来,亦是百年之后。当年的敌人,如今却早已成为神话,被世上塑像尊崇。往昔的兵王,今朝的废物。且看兵王李墨如何在百年后重踏当年的修仙之路,将当年的敌人一一赶尽杀绝!
  • 凶兽横行

    凶兽横行

    暗无天日的卧底生涯终于离我远去,可这凶兽横行的荒诞世界,又该何去何从?
  • 垫底主播要翻身

    垫底主播要翻身

    悲催的沐灵歌,是位面直播史上第一个面临解约的女主播。只是没想到像她这种业绩垫底的咸鱼也会在光脑书上抽到最热门的仙侠主题。为了保住饭碗,她卖萌,修仙,勾搭男主夫君……纳尼,男主居然是她的脑残粉。(本文1V1,这是一个脑残粉大BOSS老婆养成记的故事。)
  • 一生何求(全两册)

    一生何求(全两册)

    16岁的韩晓颖自幼父母双亡,跟在叔叔婶婶身边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沈均诚相识。两人在接触中逐渐生出好感,并产生了一段甜蜜美好的初恋。然而,沈均诚的母亲却百般阻扰,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更使他们的情路变得愈加艰难崎岖。最终,迫于母亲的压力,他踏上了去异国求学的道路,从此与晓颖相隔于人海茫茫……八年后,韩晓颖在公司意外与新总经理沈均诚重逢,昔日的爱意还徜徉在彼此的心里,但此时的沈均诚,不仅身居高位,身旁还有了一位名正言顺的女友。而公司里,有个叫李真的温文儒雅的工程师,也正在向晓颖展开爱情攻势。他们的故事由此又重新揭开了帷幕……
  • 大唐岭南王

    大唐岭南王

    新书《隋末第一狠人》,五月份就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看一下,保证更加精彩!现代铁匠穿越到唐朝岭南冯盎之二子身上,且看猪脚如何破突厥,征服南洋,奴役倭岛,如何打造盛世大唐,巍巍中华,当让四方臣服。
  • 系统之穿越有点甜

    系统之穿越有点甜

    不是羞花闭月,不能一笑倾城,爹是皇上没用,娘是皇后不疼……师父很酷太冷,师兄太帅无情,宅斗失败,宫斗无能……系统、空间、金手指都是浮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使用说明书

    爱情使用说明书

    长相很清纯,笑容很职业,捅人不流血。这是冷冰冰给自己的中肯评价。俗话说,少壮忙学业,老大拼事业。课堂和职场都没有教给她关于爱情的只字片语,感情世界几乎处在放空状态。作为律师她可以伶牙俐齿,但在爱情方面她却常常哑口无言。偶然的一次年会抽奖让她意外得到了一本《爱情使用说明书》,从此踏上了由实践检验真理的漫漫长路。
  • 不死玄尊

    不死玄尊

    卑微的杂役弟子,因为偶得一枚灵果,遭受欺辱,怒而吞服。谁想到,他竟然因药力差点爆体,因此唤醒了额头胎记之威,“神魔至尊塔”。玄气,化龙,神道,一步一步,赵阳打爆诸天!
  • 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

    近期中国股市巨幅震荡,关于股市的各种传言也层出不穷。我们身处时代的巨变中,难免茫然困惑,难辨方向。也许时过境迁,再看这次疯狂的股市巨震,一切都会清晰明了。而在当下,看看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更有助于我们认清股市和自己。杰西·利弗莫尔,被称为“百年美股第一人”, 唯一一个影响了三代股神的股票大师,100年股票历史上最叱咤风云的散户。股市从来成王败寇,而利弗莫尔14岁以5美元入市,一生四起四落,在1929年,一个月净赚1亿美元(当年全美国的税收总额为42亿美元),成为股市中的王者。但是多次破产,又多次凤凰涅槃般重生的利弗莫尔却于63岁那一年自杀身亡。
  •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本书收载了目前常用的补益中药108种,并将其分为补气篇、补阳篇、补血篇、补阴篇及综合篇。这些药物大部分为传统中药的名贵品种。一些近年来经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证明确有补益疗效的中药也收录其中。书中对药物的适宜范围、服食方法、配方妙用、禁忌事项及鉴别贮藏等做了详尽介绍,并记载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大多数药物均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辨认。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普及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增加对各类补益药物的全面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