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200000006

第6章 传习录上(3)

【译文】

徐爱问:“先生将‘博文’视作‘约礼’的功夫,仔细思考后,还是不能领悟,请先生稍加提点。”

先生说:“‘礼’字就是‘理’字。‘理’表现出来被人看见就是‘文’,‘文’隐藏起来不为人所见就是‘理’,两者是一个东西。‘约礼’是要让人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理’能被人所看见的地方下功夫。例如,呈现在侍奉双亲上,就要在侍奉双亲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辅佐君主上,就要在辅佐君主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身处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就要在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身处患难、身处荒蛮之地时,就要在身处患难、身处荒蛮之地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无论有所作为还是无所事事,与人交谈还是处于静默之中,没有一处不是这样,随着天理呈现于具体的事物,就要在具体的事物上去学习存养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的含义,便是‘约礼’的功夫。‘博学于文’就是‘精研’的功夫,‘约之以礼’就是‘专一’的功夫。”

【一〇】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译文】

徐爱问:“朱子说‘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如果以先生‘精研专一’的教诲来推断,这一说法似乎有弊端。”

先生说:“是的。心只是一个心,不夹杂着人欲便是道心,夹杂着人的伪饰就是人心。人心如果能够使其归于正道,则是道心;道心如果失去正当,即是人心。起初并非有两个心。程颐先生认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这话乍听之下像是将心分开来说了,实则是一个心的意思。如朱熹所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则认为有两个心了。天理与人欲从来不能并立共存,哪有以天理为主宰,而人欲听命于天理的道理呢?”

【一一】

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效法?”

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弒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弒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

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

先生曰:“羲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鲜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朴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一。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致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略也。”

又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译文】

徐爱问先生,如何评价王通和韩愈二人。

先生说:“韩愈是文人中的佼佼者,王通则是贤者大儒。后世之人仅从文章诗词方面考量两人,推崇韩愈,实则韩愈相较于王通差得远了。”

徐爱问:“那么,王通为何会犯仿作经书的过失呢?”

先生说:“仿作经书恐怕也不能全盘否定。你来说说,后世儒者著书立说、阐述经典,与仿作经书相比怎么样?”

徐爱说:“后世儒者著书讲经,当然有追求名利的私意,然而主要的目的却在于阐明圣贤之道,而仿作经书就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名声。”

先生说:“以著书的方式来阐述经典,又是效仿谁呢?”

徐爱说:“效仿的是孔子通过删述《六经》来阐明圣贤之道。”

先生说:“那么王通仿作经书就不是效法孔子了吗?”

徐爱说:“著书阐述经典对于圣贤之道总会有所发扬,而仿作经书则只是在形迹上模仿,对于圣贤之道恐怕没有任何补正。”

先生说:“你认为阐明圣贤之道,是使得道理返璞归真,见之于平常生活呢?还是用美艳的言辞哗众取宠呢?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由于空洞的言辞泛滥,而切实的行为却衰败了。如果圣贤之道彰明于天下,孔子就不必删述《六经》了。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做,实在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自从伏羲画八卦,到文王演卦、周公作辞,中间阐释《易》的著述,如《连山》《归藏》等,数不胜数,可是《易》中的道理却变得混乱。孔子发现世上崇尚文辞的风气日盛,知道《易》的学说将没有穷尽,故而采用文王、周公的学说加以阐发,并将之作为《易》之正宗。从此,纷繁复杂的学说均被废弃,而天下阐述《易》的学说得以统一。其余《五经》的情况,也是如此。《尚书》从《典》《谟》之后,《诗》从《周南》《召南》之后,像《九丘》《八索》这类浮夸的辞章,多达上千篇。《礼经》《乐经》中关于事物以及规则的解释更是多到数不甚数。孔子对此也都进行了删削、订正,然后奇谈怪说才得以废止。像《尚书》《诗经》《礼经》《乐经》等典籍,孔子何曾在其中加过一句话?而现在《礼经》中的许多阐释,大都是后世的儒者穿凿附会所加,早已不是孔子所删定的版本了。至于《春秋》,虽然都说是由孔子所作,但其实是鲁国史书中的一些旧的文献。所谓‘笔’,也就是抄录旧文;所谓‘削’,就是删除繁杂。都是有所删减但并无增加的。孔子删述《六经》,是害怕繁杂的文辞惑乱天下,想要简易却很难做到,使天下之人务必去其繁文而求其实质,而不是用文辞来教化天下。《春秋》以后,各种繁杂的文辞日益盛行,天下也就更加混乱。秦始皇因焚书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固然是出于一己的私心,也确实不应该焚毁《六经》。但如果当时秦始皇的目的在于彰明圣贤之道,把那些离经叛道的书籍统统焚毁,倒正合了孔子删述《六经》的用意。自从秦汉以来,崇尚文辞的风气又日益盛行,要想根除这一风气恐怕不可能了。只能效法孔子,选取那些与《六经》的道理接近的加以宣传表彰,这样其他异端邪说就会慢慢自行灭绝。我不知道王通当时为何要仿作经书,却对这一事迹深有同感,认为即便圣人重生,也不会改变王通的做法。天下没有治理好的原因,就在于文辞盛行而实行衰败。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见解,新奇的观点竞相高下,眩惑人的耳目以得到名声。而这只能混淆天下人的视听,使得天下靡乱相争、崇尚文辞,以求得在世上出名,却不再知道还有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的做法。这都是由那些著作阐述经典的人所开的风气。”

徐爱说:“著述也有不能缺少的理由,例如《春秋》这部典籍,如果没有《左传》作为注脚,恐怕也很难理解。”

先生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如果必须要有《左传》才能明白,那就变成猜谜语了。圣人为何要写这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呢?《左传》大多是鲁国史书的旧文,如果读《春秋》必须参考《左传》才能明白,那孔子又何苦要把鲁国史书删改成《春秋》呢?”

徐爱说:“程颐先生也曾说过:‘《左传》就好比一个一个的案子,而《春秋》则是对案子的裁断。’比如《春秋》记载着杀某个国君、征伐某个国家,如果不明白这些事情的经过,恐怕也很难做出裁断。”

先生说:“程颐先生这句话恐怕也是沿袭后世儒者的说法,没有真正领会圣人写这些经典的本意。比如写‘弑君’,那么杀害国君本身就是大罪,何必要问他杀害国君的详情?征战讨伐的命令应当由天子发布,书中写‘伐国’,就是诸侯擅自讨伐某国,这本身便是大罪,何必要问讨伐某国的详情?圣人阐述《六经》,只是为了端正人的心思,只是要存养天理、去除人欲。对于存养天理、去除人欲的事情,孔子曾经就说过。有时候学生来请教,就因人而异来讲解。但也不肯多说,因为担心学生们专注于言辞表达。所以孔子说‘我不想说什么了’。如果《春秋》里都是一些放纵私欲、泯灭天理的事情,又怎么能够详细地告诉世人呢?这岂不是教导人去作奸犯科吗?所以孟子说:‘孔子的门下不记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他们征战侵伐的事情就没有流传后世。’这是孔子一派的家法。后世的儒者只是去讨论霸道的学问,所以他们要去了解许多阴谋诡计的事情。这全都是出于功利之心,与孔子删述《六经》的宗旨背道而驰,怎么能够想得明白呢?”

先生接着感慨道:“除非是与天同德的人,否则不能轻易和他们讲这些道理!”

先生又说:“孔子说:‘我还能见到史书上有存疑而未记录的地方。’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不看《尚书》。我只从《武成》篇里取两三卷来读读而已。’孔子删述《尚书》,对于尧舜以及夏朝四五百年的历史也不过保存了数篇,这难道是因为没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记述了吗?但孔子只记述了这么几件事,他的目的和用意可想而知。圣人只是要删掉那些繁杂的文字,后世的儒者却硬生生地又把繁文添了上去。”

徐爱说:“孔子删述《六经》,只是要去除人欲、存养天理。比如春秋五霸以后的事,孔子不想详细告诉世人,固然是这个道理。至于尧舜以前的事,为何也记载得十分简略呢?”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热门推荐
  •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本书风格清新活泼,内容丰富,精选经典英语幽默故事,双语对照,让你在笑声中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语幽默文化。英语谚语说:Many a true word is spoken in jest.戏言寓真理。一边笑一边学英语的时候,还可以体会喝多人生真谛。边笑边学英语,体会人生真谛。美国专业英语讲师MP3教你地道美语,中英双语精美选文、短句品读,想要拥有一份好心情,就一定要学会幽默,因为幽默是人类最大的幸福。滑稽的动物世界,自信达人的糗事,秀才遇上兵。
  • 繁华一世只予你

    繁华一世只予你

    四年前,她温柔谦恭礼让隐忍,却被男友、闺蜜、至亲背叛。四年后,她强势回归,只为让那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程影后的复仇还没开始,就被凌先生缠的分身乏术。“凌景翌!我和你之间早就完了。”“是吗?可你欠我的还没还清。”某先生笑道。“那你想怎么样!”“我可以接受各种还债的方式,只要是你。”
  • 似水流年:情深缘浅

    似水流年:情深缘浅

    在青春这条充满爱与痛的路上,女孩花衣先后遇到了温润如玉的邹群,开朗活泼的肖波,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都是无果而终,但是他们的出现却使花衣成为更好的女孩,感谢上苍让她在这最美的时光遇到了他们。
  • 向阳孤儿院4

    向阳孤儿院4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摘星楼(上)

    摘星楼(上)

    无戒手搭凉棚,紧皱着眉头向这条黄土道东侧眺望着,六月的骄阳毒毒地刺灼着他宽厚的背脊,天际无云,周遭无风,唯有嘈吵的知了在树端上尽兴地吸吮着甘美的树汁,发出长长的锐鸣。小和尚无戒今年年方十七,圆肚圆臂圆腿子,大头大脸大耳大眼大嘴巴,唯独脸盘最中央的鼻子象个未曾发酵的干瘪小馒头,时而发痒痒,即使在最毒的骄阳下也会猝然打出一串飒爽的喷嚏。此刻,他脱去身上的短褂,扒去胖腿上的薄裤,连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股脑地围在腰际,就这样穿着一条青灰色的短裤衩,光秃秃的脑门上顶戴着临时用柳枝编的遮阳帽,大步流星地在镜州城外的黄土道上行走着。
  • 烈凰淡血

    烈凰淡血

    熙朝大陆,冷氏皇姓四方诸侯,帝王国主皆抵不过一个“洛”字。洛氏一脉上承于天,千年贵族,凤凰为名;遗族子弟,天下俯仰!洛女贵,天下知,而这洛族的倾昀更让世人知道如何“贵”!红颜倾世,她看似冷漠高贵,不食人间烟火,实则长袖善舞,上下通达;她看似温室之花,不堪世俗秋风,实则钢韧傲雪,迎风盛开;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女子。可也就是她,浅笑轻盈,素手芊芊,捻棋下子,镇家族,平乱世,撤藩国。青史上终于留下她,洛家女儿,动人的叹息。************************************************她三世为人,只为恣意而活,可是那样的身份,那样的年代,那样的芳华,如何可以恣意。洛族倾昀认命,顺命,却不服命,轻纱遮面,谋划人心,世人看不清她,看到的也是错。她善良,强大,宽容,但执着,她维护必须维护的,摧毁必须摧毁的。三次拒婚,一次远嫁,一朵暗夜幽昙,羞同俗卉争荣光,可有人真的闻见那魅夜之香。良人如镜中花,水中月,她相信爱情,可是从不信天长地久。算前言,总相负,她不怨,因为她是洛族的倾昀,烈火中的凰女。************************************************“你与她必要生死一搏,因为她选了我。”“即使我死,她也不会属于你,她的心,我要了。”两个男子,刹那对视间,到底谁赢了谁?********************************************泠君做了个视频,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看看&pstyle=1本文女主唯一,男配众多,女配众多,属于历史长卷类。强烈推荐泠君新文:《亡灵女巫》华丽的西方玄幻言情,喜欢言情的亲不要错过哦!费雯.洁雅岑是谁?睫毛颤动,眼缓缓睁开,冰绿色的瞳孔点燃满室鬼火,骷髅之花在女孩面前盛开!大陆上的亡灵们开始了吟唱,亚特大陆上最奇幻妖娆的亡灵女巫师终于诞生!几个作者朋友一起建了个群,大家要是有空可以去坐坐,群号:46889857。敲门砖就是书名,么么大家。推荐好友文文洛欣晨《残欢》命运陀螺《魄珠》莫芊涵《豪门献妻》苏九娘《宫乱》荃儿宝贝《揽着相公不松手》友情链接:鸳鸯狐狸《独宠异世》吟雪宝贝《百变嚣张公主》落泪之舞《龙凰帝》秦随风《极品相公随风舞》
  • 福运小厨娘

    福运小厨娘

    穿越成了个荒野胖村姑,不但体型如猪蠢笨如它,还被人冤枉偷汉子抓了现行。一脸懵逼的罗锦表示,她不能白担了这名声,必须的将便宜占足了才行。然后嘛,你们懂的哈~ 减肥成功的某女干了坏事满意的偷笑,打算顺便再拐个夫君回去做长工。俊俏的猎户看了看眼前一天比一天漂亮的女子,不动声色勾唇笑,到底是谁拐谁,此刻下定论,为时过早。(此文已完结)
  • 我为传奇

    我为传奇

    “布鲁斯·杨,是个令人震惊的家伙,他每一次都可以在选秀大会中淘出南非美钻般的球员,尤其他在一系列的交易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赔本的时候,这是个全联盟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伙!!!”帕特·莱利一脸佩服的对TNT电视台的记者说道。波波维奇在接受《今日美国》的记者专访时,脸色铁青的说道:“这辈子我做过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和布鲁斯做出了交易蒂姆·邓肯的决定!!”
  • 重生吧!血之少女

    重生吧!血之少女

    异族的一场灾祸现世的一场意外两个本没有交集的灵魂相遇在同一个身体两个魂一体,导致其中一个灵魂的沉睡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身份现世与异族的仇恨到底由谁来报?那个默默守护的人,那个一直深爱她的人,究竟是否能够迎来她的回眸?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启禀王爷:王妃,又盗墓啦!

    启禀王爷:王妃,又盗墓啦!

    盗墓艰难啊,最艰难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什么也没有捞着……倒霉蛋就是倒霉蛋,捡到的宝贝居然是黑武器,一下子就将她送到不知何朝何代……不过古瓷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高楼大厦,收拾好包袱就跑路啰…“二娘,父亲的碧玉鼻烟壶怎么在你包袱里?”“太后奶奶赐我的麒麟玉也在二娘的袖笼里?”“二娘,你脚上的珍珠鞋怎么这么眼熟呢?哦,我想起来了,原来是皇后的……”“哪里来的拖油瓶,敢坏老娘的好事?”古瓷一脚踢过去。“你是什么身份?敢打我儿?”那骨节分明的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脚踝。逃不掉了!娇媚的一笑,“就凭我是他娘……”某人赶紧松开,“以后我教你,你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