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嬗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能屈能伸方显强者之度
古今中外做出杰出成就或干出轰轰烈烈事业的人,常常是那些能屈能伸的人。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一往无前、有进无退的人仅仅是村夫莽汉,表面上英勇,实则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于众多企求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命运之神近乎于虐待狂,它狠心地将人们投入一条粗粝恐怖的生命之途中,去接受种种凡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在这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中,许多人支持不住中途倒下了。只有极个别人受住这种炼狱般的考验,成功地达到目的地。他们成功的关健,是因为手中有一根百折不挠的仗——能屈能伸。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为了获取功名,起初是用连横的主张去游说秦惠王,结果上了十次奏章也未被采纳。他的衣服破了,钱也用完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家里人都瞧不起他,甚至妻子都嘲笑他。但他没有灰心,连夜摆出几十个书箱,终于构思出一个改连横为合纵六国的谋略。
于是苏秦去赵国游说赵王,得到赵王的赏识,拜他为相。让他到六国相约合纵,拆散连横。这样,苏秦成了纵约长,佩六国相印,纵横捭阖,名震天下。
有关这类例子,最广为人知,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韩信的事迹了。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并非他是懦夫,而是因为他有远大的抱负,没有必要为了和那几个无赖斗气,而毁了自已的前程。后来韩信率领千军万马,逐鹿中原,所向披靡,战功赫赫,成为一代名将。
另一位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日益强盛,最终灭掉吴国,称霸诸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并不是仅凭自已过人的才貌所能做到的,而关键是她有一颗超出常人的坚韧之心。
如果心志不坚、筋骨不壮、体肤不强、身无千锤、为无百炼,何能接掌大任,如果没有做出大的贡献,何来大的报偿。
当然,所有这些“屈”的忍耐不是消极等待。在忍耐中做准备,才能积极地、能成大事立大业地忍耐。像苏秦、韩信受辱不忘读谋略之书;勾践受辱不忘东山再起;武则天受辱不忘谋取帝位,这才是大忍,才是真正的能屈能伸。
现在社会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比比皆是。但不必为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想学会做人处世,首先要学的就是能屈能伸,在忍耐之中,你应该设法做出更大的成绩,准备更充沛的力量,在时机来临时,见机行事,迅速采取行动,一举奏功。
做人要老成不要世故
要想在社会交往中,减少失误,不断进取,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使自己老练成熟起来。老练成熟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能够摆正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大节与小节的关系。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要着眼于大节,不围着小节打圈圈。老练成熟,就是胸有大志,站得高,看得远;有政治头脑,有社会经验,有知识,有学问;遇问题有主见,并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第二,能够摆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社会、人生、人以及自己有较透彻的了解,不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所迷惑,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为人处事。第三,能够摆正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既重感情,更靠理智行事。一事当前,能够恰当地抑制自己的感情,不感情用事;能掌握自己的个性,使之适应于交往的需要,能驾驭自己的习惯,使之无碍于与别人的交往。
老练成熟,靠的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而这些又往往在于时间的积累。也就是说,年轻人不易于为人处事老练成熟。唯其如此,要特别注意尽快地使自己老练成熟起来,抓紧时间,时间反过来就会让步。
老练成熟,是社交中的“上乘”修养;而圆滑世故,则是社交中很坏的品质。圆滑世故的基本特征也可归纳为三条:第一,胸无大志,悲观厌世,玩世不恭,逢场作戏;第二,对人“耍心眼”,弄权术,使手段,搞阴谋;第三,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出卖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上述特征来区别一个人到底是老练成熟,还是圆滑世故。
适时以失败者为师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
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这可能使有些人堕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向人学习也应该有其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因为它会让人失去清醒!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致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他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因此他不但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推动“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就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和那失败者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
除了办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主管一般都会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高,而要减少错误,就要“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育可不是用钱买得到的!
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兵法中有一条“瞒天过海”: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西游记》里讲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中途遇上了火焰山。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扑不灭它。最后不得不向铁扇公主求情,借她的扇子一用。谁知这女子根本不赏脸。于是孙悟空变成了一只小飞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皮里,一阵折腾,公主打熬不住,只好投降。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家道殷富,倦于俗事,便学习前辈陶渊明先生做起隐士来。
隐居山林,除了修身养性,练练气功外,钟隐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每日画画花竹禽鸟,山水人物,倒也自得其乐。
不过,画了一段时问,钟隐就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钟隐经过冷静反思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决定下山求师学艺。下山后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干晖,此公笔墨天成,曲尽物性之妙,尤其擅长画鸷鹞。钟隐大喜,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干晖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老先生作画总吩咐下人把门关上,惟恐马路上过往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让门房给轰了出来。
钟隐倒是很有趣,一拍脑袋把自己大骂一通:真是该死呀,该死!上山隐居后竟然把世俗的规矩都忘光啦,想当年孔夫子收学生,还要拎十条腊肉来,我怎么空着手就跑来了呢?
于是,钟隐回到家,叫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毛笔画个圈。能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儿,也不看清楚门牌号码!”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漓溜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香,夜不能寐。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终于,钟隐想出一条妙计,既然正道走不通,那为何不走旁门左道呢?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地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妆后连门房都没认出他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正缺人手,于是就被收下。
钟隐还真工于心计,进入郭府不久,就把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那位郭老先生都不再对他设防,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磨墨,根本没料到他是来学艺的。
此时,钟隐可是称心如意啦,他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偷偷画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前去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干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猛进。画有《目鸽杂禽图》、《周处斩纹图》等传于后世。
这种“瞒天过海”的办事谋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含有欺骗性在内,故意示假隐真,掩盖某种目的,但不失为一种谋事成事之道。
抬高别人,放低自己
怎么才能使别人喜欢你?因为你在他面前,能让他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很优越、很有成就、很有自信……周星驰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陈安之在《看电影学成功》中是这么说的:“一般人是如何获得自信的?是通过比较:你比较好,所以我就没有自信;我比较好,就变成你没有自信。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得到自信。所以,周星驰演的角色,10部片子有9部都是演一个常被嘲笑常被欺辱的人,演一个最被人看不起的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一定会赢过你’的人,结果影片最后,周星驰一定会一反弱态,战胜强敌,扬眉吐气……”
这就叫“Tee-up法则”——Tee是打高尔夫球用的小支球托,up就是把它垫高起来的意思。所有人打高尔夫球,在开杆的时候,他都必须插下那个Tee,才有办法把球打飞起来。
这就是Tee的作用——把自己放低了(像没有价值),再把对方垫高了(对方显得高大而有价值),结果自己就成了对方离不开的,最有价值的“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