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400000003

第3章 团结的意义(3)

有一种现象大家无不乐于承认,那就是,中国同时也是一个很聪明的民族,身在番邦的中国留学生,无论留日的焉,留美的焉,留英的焉,留法的焉,学业成绩,差不多都比该本国学生拔尖。辜鸿铭先生在英国学海军,他的分数远超过日本留学生伊藤博文先生;蒋百里先生在日本学陆军,学科兼术科,都是该期第一名;日本人那时候比现在还要小气鬼,忍受不了外国学生的优越成绩,才把他阁下挤下来。这些是远例,近例最惊天动地的,莫过于围棋大王吴清源先生和围棋小大王林海峰先生,在日本本土,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固然是日本棋坛的优美环境所致,但更是中国人的先天智能所致。如果一定说中国人的聪明远超过洋大人,似乎吹牛,但至少有一点,中国人的聪明绝不亚于洋大人。——中国同胞沾沾自喜,当然没啥争议,就是洋大人,甚至三K党,都不能说中国人聪明差劲,大不了说中国人群体差劲。洋朋友往往把中国人叫做东方的犹太人,当然是轻蔑,但同时也是一种敬意和畏惧。犹太人最惹人咬牙的不过一毛不拔罢啦,而其他方面的贡献,若宗教,若科学,若艺术,无不震古烁今。试看世界上经济大权,不是握在犹太朋友手中乎?基督教的开山老祖耶稣先生,不就是犹太人乎,现代科学巨星爱因斯坦先生,不也是犹太人乎。

中国人是聪明的,但这聪明却有一个严重的大前提,那就是必须“一对一”,在个别的较量中,一个中国人对一个洋大人,中国人是聪明的,好比说吴清源先生和林海峰,单枪独马,就杀得七进七出。可是一旦进入群体的较量,两个中国人对两个洋大人,或两个以上的中国人对两个以上的洋大人,中国人就吃不住兼顶不过。孙中山先生曾感叹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呜呼,用中国的一个沙粒跟洋大人的一个沙粒较量,中国的沙粒不弱于洋大人的沙粒,但用中国的一堆沙粒跟洋大人一堆沙粒做成的水泥较量,水泥可是坚硬如铁。

一盘散沙的意义是不合作,我们说不合作,不是说中国人连合作的好处都不知道。咦,不但知道,而且知道个彻底。酱缸蛆先生忽然发了罡气,他能写上一本书,引经据典,大批出售古圣古贤以及今圣今贤关于合作的教训。柏杨先生如果也发了罡气,我同样也能引经据典写上一本书——不但写上一本书,简直能写上一火车书。但问题是,不管经典上合作的教训如何茂盛,那些教训只止于印到书上,行为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是否真的不团结

柏杨先生说的没错,不团结的中国人再怎么聪明也是丑陋的。但实际上中国人全是这样吗?现实如何呢?

记得当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时的情景吗?《人民日报》记者是这样报道的:

灾区邮局成了人的感情和信息交流的中枢。

“请接受八个厦门特区人的心意”(捐款800元)。

“向灾区儿童表示亲切慰问。钱虽少,却是我们全班少先队员的一颗心”(捐款11元5角)。“我的全家向灾区亲人问候”(捐款100元)。

在署名为“北京一小伙”的伍元汇款单上写着:“祝你们在抗灾中创造奇迹!”

火灾中一处幸存的个人经营的“向阳旅店”,大火过后,店门大开,店主人把无家可归的灾民请进房中,热汤热炕,热茶热饭,天天如是,从未收过一分钱。

和“向阳旅社”相距不远的赵玉林家,先后住进了50多口灾民。记者于5月底走进这间小院时,还有4位“长驻灾民”。他们说,这个“大家庭”已不分主客,“除了房子,赵玉林已和我们一样,全自愿共产了”。而且,每天还有许多人在这儿“借吃”,随到随饱,最多时,这“家”的妇女们要做上12顿饭。他们说:“这时候还分你我,那太没人味,”请再看看上海《青年报》记者的现场采访:

在这场大火中幸存下来的一些有房屋的家庭,现在已成了大家的家庭,大家都是这些在废墟边幸存下来的房屋的主人,只要是屋子里有的东西,你要借用,已无需与真正的主人打招呼了,拿来用了就是。

一把菜刀,几户共用,你切完了菜,我切,我切完了,再转给他。油盐酱醋,米罐、蔬菜等,都已经分不清主权属谁。

灾后的第三天,县城里就来了推车卖蔬菜的。开始,人们不敢问津,唯恐他们抬价。终于,有人上前问价。出乎意料,没抬价,还降了价。卖菜的说:“这个时候抬价,太缺德了,我不会干这种事。”

“丑陋的中国人”能这样么?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标准,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友爱的关系,“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大火无情人有情”,大火吞噬了森林、房屋……但大火锤炼了人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火中得到了升华,成了人们抵抗不幸、战胜灾害的精神支柱。灾区处处闪耀集体主义的光辉。

世界之大,可以分解成两个基本因素:你、我、他。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无不取决于你、我、他。例如救火,你救,我救、他救,大火扑灭了。在困难面前,你帮我,我帮他,他帮我,困难克服了。你、我、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产生很大的合力,就能创造出奇迹。反之,如果人人只知有我,不知你、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情就不好办;对“我”来说,也不妙。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大兴安岭火灾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是我们调整个人和社会集体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所以,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的教育任务,在于培养集体主义者”,“没有在集体中的专门练习,是不可能培养共产主义的意志、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共产主义的目的性的。”大兴安岭的森林大火是一件坏事,但灾民们的行动,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集体主义课。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我们党长期进行教育的结果。灾民们自信地说:“只要活着,什么都会有。”他们的力量哪里来?“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

现在,我们青年人都生活在“友好的集体里面”,那么,我们应当为集体做些什么呢?想来每个人是会作出正确的答复的。

团结不是一团和气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团结”有两条解释:一条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一条是“齐心协力、结合紧密,和睦”。文本解释得很明确,但在现实生活中,团结却时常被误解和曲解。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厘清团结的内涵和外延。

团结不是千篇一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兴的阶层不断涌现,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每个群体都在寻找合适的途径表达民意诉求,如果一味苟同,不听取不同的声音,则会使矛盾和问题潜伏下来,最终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损害团结。团结要以理解为前提,信任为内核,促进一个地方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各种不同意见之间的相互碰撞、砥砺、交锋达到社会内部的和谐、合作。必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广开言路,求同存异,通过真诚的提醒、善意的批评和理直气壮的斗争,在激烈的交锋中达成共识,在各种不同利益的诉求中寻找平衡。

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以和为贵不能不分是非,没有原则,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也不表态,不批评,不制止。对于损害共同政治基础和群众利益的言论和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要以合适的方式批驳纠正,激浊扬清。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那种听不进不同意见,不敢接受监督,以表面的“和”来掩饰潜在的“不同”的做法,最终只能导致更大的不团结、不和谐。廉价的表扬,放弃原则的一团和气,实际是对团结的破坏。

古人讲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就是团结但是保持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宋代的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就是这么一个经典。

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南宋时期著名朱熹

哲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博览群书,一生勤于著述和讲学,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所注解的《四书集注》,被南宋以后的朝廷视为解释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即“四书”)的权威,定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和科举考试的蓝本。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号象山,江西抚州金溪县人,因曾在江西贵溪象山讲学,后人大都称他“象山先生”。他虽然做过几年地方官吏,但一生致力于做学问。

作为哲学家,朱熹和陆九渊两人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朱熹主张“理学”(即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主张“心学”(即主观唯心主义),双方各持己见。为了明辨谁是谁非,争夺“正统”地位,他们通过各种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辩论要算是“鹅湖之会”了。

1175年4月,著名学者吕祖谦为了调和朱陆之间的矛盾分歧,邀请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信州鹅湖寺(在今江西铅山县)相会,与会者还有当时的一些著名学者,如陆九渊的兄长陆九龄等。在“鹅湖之会”上,朱熹和陆九渊就“为学之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朱熹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人要明白道理,必须多读书,不读书则难以明事理。”陆九渊针锋相对地提出:“道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应该先注重人的内心的自我反省,不然,书读多了反而糊涂。”朱熹不赞成陆九渊的观点,对陆九渊说:“学习不破万卷书,怎么能掌握知识、明白事理?怎么能在求学、修身方面有长进呢?”陆九渊反驳说:“书籍堆积如山,读不胜读,要掌握事物的道理,必须先发掘人的本心,然后才能去博览群书!”他进一步反问朱熹,说:“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呢?”意思是说,尧舜之前虽然没有书读,但同样出了像尧舜这样的大圣人,可见,发掘人的本心,加强自我反省比读书更重要。“鹅湖之会”两人辩论了3天,最后还是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值得赞扬的是,两人虽然思想见解不同,却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友谊,甚至两人互拜为师,取长补短。他们两人从来没间断过书信来往,在书信中,他们既争论问题,又向对方请教,相互探讨切磋学术问题,互相取长补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鹅湖之会

后来,朱熹在庐山主持白鹿洞书院,1181年春2月,陆九渊到南康(今江西星子)拜访朱熹,并请朱熹为其兄陆九龄写墓志铭。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九渊欣然应允。他的讲题是《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两句,他指出:“今人读书便是为利。例如,中举之后又要做官,做官之后又要升迁,从少到老,从头顶到脚跟,做什么事都为了利。”由于陆九渊讲学言辞恳切,说理透辟,切中时弊,听众中有感动得流泪的。朱熹对陆九渊的讲学非常满意,认为切中当时学者们的痼(gù)疾,并特地请他写成讲义,刻在石碑上,立在书院门口,作为对他的学生的训诫。

朱熹与陆九渊虽然学术思想各异,却能相互尊重,既相互争论,又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友好往来,成为历史上的美谈。

团结不是违背原则

某班级的两个同学碰在一起,经常说:“我们二人是哥俩好,就像兄弟一样,穿一条裤子,方方面面没有任何矛盾,团结嘛!”

有一次,一个同学又气咻咻地抱怨:“要不是为了团结,我肯定要坚持我自己的想法。”原来,在讨论一项重要活动时,这位同学的正确意见与班长不合,而他却为了所谓的“班子团结”,违心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随着团结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团结之风劲吹城镇山乡,人们正在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团结相处的社会而付出辛勤的努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有人对团结的含义存在着一种理解上的片面、认识上的误区,以为一讲团结,就是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逢人点头哈腰,开口一团和气,闭口嗯嗯啊啊,正确的不敢坚持,错误的不敢反对,不是和稀泥,就是走中庸路线。

其实,团结不是不要原则。不讲原则,不讲是非,放弃的是正确的观点,助长的则是歪风邪气。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些人之间,见面“哈哈哈哈”,坐下“一致同意”,没有一点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全是一个鼻孔出气。我们知道,只要干工作,就不可能会没有不同意见,没有争论。所以说,“穿一条裤子,工作上没有任何矛盾”的事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一方一味地迁就、盲从。而为了所谓的“团结”而放弃自己正确的意见,是极不负责的表现。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
  •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不自信是造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深受恐惧、不自信等消极心理之害,不甘心就这样被它毁掉,想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赢回自信,就必须超越自己、克服害怕。本书为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案,让你从认知上全面了解不自信和恐惧产生的深层原因,抓住错误思维的要害,一举攻克恐惧的壁垒,本书还为你提出了很多克服害怕、自卑等情结的有效建议,使你突破心理学的重重迷雾,在探求人类精神障碍本源的同时,能依靠积极有利的行动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让自我心灵由怯懦变得更为强大。
  •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本书从儿童的行为、情绪、交际、身体和生理等因素入手,讲解儿童表面问题所暗含的心理原因,从而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轻松掌握心理掌控术、读心术和攻心术。
  •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了维果茨基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思维与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缜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提供了内部语言的最深刻分析,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虎贲万岁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虎贲万岁

    该书作于1945年,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把对方变成朋友,还是继续陌生,甚至成为敌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看透对方、赢得对方信任。冷读术是一种通过瞬间读心,抓住对方的心里所想,说中对方的心思,从而与对方达成心理共鸣的人际沟通技术。善用冷读术,一方面可以用它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骗局,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这种观察、引导、暗示的沟通技巧,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轻易打开他人心扉,瞬间获得他人信任。
  • 水秀山明

    水秀山明

    本文讲述因为意外变傻了的原心狠手辣腹黑卑鄙的男主与嚣张跋扈傲娇任性霸气外露的女主展开的一段狗血小白的爱情故事。通过讲述这个爱情故事,展现出在爱情面前智商和骄傲都是浮云……
  • 仙喵探案

    仙喵探案

    作品摆摊营业,各位小哥哥小姐姐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空闲的捧个留场,喜欢的捧个情场。欢迎文明吐槽|????)っ?喜不喜欢没关系,看看热闹吐吐槽(?????)??
  • 末日圣墟

    末日圣墟

    异界大陆降临地球,神奇的异果,令万灵进化。整个世界都在角逐毁灭之力,上古之谜,黑暗种族,危机不断的出现。是统一还是各自为战?诸天大世界内,地球就像风雨中的浮萍,风吹雨打后不知最后的归处。本是平凡的楚天,因为意外而吃下了异果,在那既温暖又血腥杀戮的世界,楚天所做的,只有不断变强。
  • 女红余志

    女红余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爱之已婚不离

    霸爱之已婚不离

    十七岁被父亲抵债,险些成为禁脔;二十岁遭遇车祸,险象环生。为了家人,她被迫嫁给他。可这个让人仰望的男人,费尽心思打破她的骄傲倔强,宠她入骨,让她泥足深陷,难以抽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这部作品集合了46篇爱情故事,涵盖了校园初恋、暗恋、虐恋、成人婚姻等各个方面,涵盖内容广,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需求,让你一次看过瘾!真实生动,感人至深,总有一种是你的方式,总有一篇是你的故事。带领我们感悟青春,体验真爱,在爱的故事里,踏着爱的痕迹挥鞭前行。
  • 所以这里是蛊真人

    所以这里是蛊真人

    意外穿越到了蛊真人的世界,还成为老魔的同胞弟弟古月方正,苦思一夜,方正已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欢迎加入道友添份花肥吧!群聊号码:737142162
  • 淳熙严州图经

    淳熙严州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