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400000005

第5章 崭露头角(1)

从小兵到教官

1891年,学成回国的段祺瑞获得了朝廷任命:赴威海办理随营武备学堂并任教习。从懂事以来就一直做好学生的段祺瑞,摇身一变,成为了军事学堂的教官。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段祺瑞并不是很适应,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郁闷。原因无非权力二字。

我们知道,作为在军队中服役的人,追求的目标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军权。试想想,从军而无军权,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有一句话叫“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作为部队里指挥作战的参谋人员,应该是一支军队的神经中枢,是专管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为军事主官提建议想法子的,参谋水平的高低,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但作为参谋人员,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参谋,那在部队的地位基本跟勤务兵差不多,一个小小的连长就可以随意指使参谋干这干那。更要命的是,由于部队的作战计划基本都是参谋拟定的,战斗有功,获嘉奖的是战斗人员,一旦战斗失利,受处罚的往往首先是参谋,谁叫计划是他们制定的呢!

参谋人员的待遇都这样了,教官更不用说了。

清末李鸿章的淮军,将领多数是行伍出身,他们的地位都是靠真刀真枪流血流汗拼杀出来的,他们之中没几个是有文化的,基本上都是大老粗,所以他们十分轻视军校的学生。可是领导派来的人总不能让他们打扫卫生吧,好歹人家也是喝过墨水的,那就让他们做教官吧。因此,当时军校里出来的学生在一线部队里其实是很不受重视的,他们基本没有什么实权,不能指挥军队,也难以获得升迁机会,有什么好事总是最后一个才想到他们。尤其在军队里混,那是要玩命的,没有两下子真功夫,就凭上嘴唇下嘴唇那么一碰,你就能爬到人家头上?门都没有!

正值血气方刚之年纪、意图大展抱负的段祺瑞这五年过得相当郁闷。尤其是在他任教官这一闲职时间,还赶上了一场真正的战争——甲午战争。

甲午之战

一说中国近现代史,总是绕不开日本这个东瀛岛国。几千年来,日本始终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下,充当着中国最谦恭的学生。但进入近代以来,形势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对日本是积极的,而对于中国却是一场灾难。

这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

在明治维新前一百多年,掌握日本政权的是江户幕府,江户幕府末期,幕府统治越来越腐败黑暗,财政也陷入了极端的困难境地,导致了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处在动荡的前夜。跟中国的情形差不多,日本也是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安步当车地缓慢发展着,对国际局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不知道“山中一甲子,世上已千年”。然而,世界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1853年,美国特使佩里准将率领铁甲战舰携美国总统的信件,强烈要求日本开放门户。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下,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终于被叩开。

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 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将大政奉还给新登基的孝明天皇之子睦仁,睦仁将当年定为明治元年,颁布“王政复古”

诏书,这就是“明治维新”,从此日本开始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开始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从德、法、英、美等国聘请学者、政治学家和其他领域的顾问,实行强化训练。天皇本人甚至也亲自参加听课,追随外部世界的步调。

在具体措施方面,日本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口号,并以此为核心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造。殖产兴业就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办现代化工厂,以机器生产代替落后的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使日本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短短几十年就摆脱了落后的农业国家的形象,成为一个崭新的西方式工业化国家。

有钱就要请保镖,这是富人必然的心态。日本社会富裕了,就必然开始发展军备。富国强兵的口号并不是说说而已的。日本人从自己和大清国的遭遇中认识到,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光经济发展是没有用的。于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备扩张。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终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国,但同时日本也走上了对外进行武力扩张的道路。本来,日本在此之前与许多西方国家签订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条约,随着日本国力的日趋强大,条约的修改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到1894年日本与英国修改了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十余天之后,日本就发动了针对中国的甲午战争。

日本人的第一个扩张目标就是朝鲜半岛。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日本人认为,外交总是表面的,根子在于军事,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外交不过是色厉内荏的嘟囔而己,于是日本举国上下发起了一场军事变革。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而此时的中国却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军队的建设早就形同虚设,军队多年基本没有购置过像样的军事装备,因为没钱。钱去哪了?老佛爷拿去祝寿了。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从乱局中看到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也诱使清政府派兵,以便为自己出兵朝鲜制造借口。7月23日,日军突然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罡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终于挑起了这场侵略战争。

很多人对甲午战争的印象可能来自于电影《甲午风云》,在各种场合说到甲午战争时往往一提就是甲午海战、定远舰致远舰,所以造成国人脑海中的甲午战争就是一场海战,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甲午战争在两个战场上都有战事,一个在黄海上,就是黄海海战;一个在朝鲜国土上,就是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15日,这是中日两国几百年来陆军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一万七千人,而进攻平壤的日军约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是差不多的,但结果却差了很多。在平壤之战中,爱国将领总兵左宝贵英勇杀敌,誓死不退,但不幸的是意外中炮阵亡,他的部下大将也先后殉国,部队被打散了。而另一面战场上的指挥官是当时的中国驻朝军队最高统帅叶志超。这个叶志超不愧为贪生怕死的典型,战事刚开不久,在自己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保全性命,下令举白旗投降,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时间里,他率领清军一路狂奔五百里,退回中国境内。朝鲜全境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黄海海战其实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战中,中国海军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日本海军也没占多少便宜,但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后,形势便急转直下,日本军队从陆上夺取了重要港口旅顺口,直接突破了渤海湾的防线,北洋水师的基地威海卫军港完全暴露在日本人面前。在第三阶段战事中,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顽强抵抗,最后被歼灭。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最后甲午战争以日军的全面胜利告终,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此时,段祺瑞作为威海卫驻军的一员,也参加了这场事关国运的战争,不过他却没有直接上第一线作战,而是跟学生军们一起,为阵地上搬运炮弹。这是段祺瑞第一次面对真实的战场,看到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遭受全军覆没的命运,他是又激愤又无奈又彷徨,不知哪一天能被命运之神眷顾,而有出头之时。他亲眼见证了大清朝是如何败在小小的日本手里的,这可能也为他日后畏惧日本依靠日本埋下了种子。终段祺瑞一生,他也始终没有跟日本闹翻过。

顺便说一句,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侵略领土的欲望。

小站练兵

中国人爱算命,记得算命先生说到一个人要显贵的时候总会说“命里有贵人相助”,此言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不过还真有些道理。中国有句俗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概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吧。段祺瑞的发迹也有贵人相助,他一生有两个贵人,第一个是李鸿章,第二个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生于1859年,河南项城人,字慰廷,别号容庵。跟段祺瑞一样,袁世凯也是因为自己家的亲戚当了高级军官而沾光。他的祖叔袁三甲办团练镇压捻军有功而官至总督,袁家遂同淮军关系密切起来。袁世凯年轻时不爱学习,成绩实在是不怎么样,和同辈们一同去参加科考却一次次名落孙山,看来老天爷是铁了心不让小袁走科举之路了。为了能出人头地,少年袁世凯决定走从军的路子以获取功名。1880年,袁世凯投奔养父袁保定的世友,时任淮军提督的吴长庆,到了山东登州军营。

在山东的军营里,袁世凯努力发展自己的关系网,其天赋的军事才能也渐渐显露出来,得到了上司的认可。但他真正崭露头角却不是在山东,而是在一个和山东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朝鲜。

这里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吧,省得现代中国人老是不知所云地瞎起哄。历史上的朝鲜,除了极短时期外,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和进贡国。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殖民主义这一概念,再加上中国还真没有殖民朝鲜,所以不能把朝鲜叫做中国的殖民地。但朝鲜历史上一直以中国为宗主国,朝鲜有自己的国王,但无论哪一届国王上台,都必须事先备好国书向中国政府请求册封。只有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才具有法律地位,才能在朝鲜合法地统治下去。而作为宗主国,当然除了一些必要的权力外,义务还是有的,不然人家凭什么认你是老大。一旦附属国有事,宗主国是要管的,这个“有事”,往往就不是什么小事了,一出就是大事。

1882年8月,朝鲜发生政变,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叛军,清廷遂派吴长庆率部前往朝鲜,帮助朝鲜政府平乱,吴就把袁世凯也带去了。也就是在朝鲜,袁世凯终于从一干默默无闻的吃粮小兵中脱颖而出。他不光军事技能过硬,更擅长制订军事计划,更难得的是他很懂怎么训练士兵,甚至在吴长庆经常为如何与在朝鲜的日本人打交道而犯愁的时候,袁世凯每次都能恰到好处地献计献策,帮助吴解决了不少头疼的问题,因此在朝鲜的12年里,袁世凯获得了勇敢、果断、知兵、谙习外交的美名,并进而得到李鸿章的赏识,终于被李提拔为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

袁世凯的政治资本大多是在朝鲜积累起来的,尤其是袁世凯每次在关键时刻屡立奇功,终于获得了清廷当局的肯定,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军事人才。历史上对袁世凯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其实就是因为他在全国人民好不容易推翻满清政府后,自己却又冒天下之大不韪,跑去登基做皇帝。除此之外,所谓他与帝国主义勾结成为卖国贼等罪名,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想做皇帝吗,大家都反对我,日本人支持我,那我就跟日本人好。但抛开这一主要污点,袁世凯这个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天才,尤其是在他担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期间,曾多次挫败日本人企图霸占朝鲜的野心。在灾难深重的晚清,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中国政府的太上皇,一个都得罪不起,中国人集体患上了恐洋症,但袁世凯却是个例外,他不怕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不光不怕,似乎还很有些看不起的意思。

直到甲午战争起,袁世凯才回国。

同类推荐
  •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民国才子有一股今日不复再见的气质,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性格,演绎着人生翩翩风采。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误读?本书以唯美的笔触,为读者还原那一段段璀璨的传奇故事,讲述那些民国男子的款款深情,人生得失;为读者拾起那些陨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老故事,还有那些久违的感动。
  • 马云说:我为什么能看得更远

    马云说:我为什么能看得更远

    马云说:“我能有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是学英文的,我的机会很好,这几年见了很多优秀的人,有高科技领域的比尔盖茨,有做投资的巴菲特,还有克林顿。我跟他们成了朋友,跟他们沟通交流。第一次见到克林顿的时候,我就想,这哥们儿怎么这么想问题。这么厉害的总统,跟你讲话的时候,眼睛会一直看着你。他看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伟大的人作为平凡人存在的时候才是伟大的。我再能干,在克林顿面前,在领导和治理国家上,我能算什么?所以,我要向他学习。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神猫异眼

    神猫异眼

    本书是文奇“奇幻”、“传奇”、“军旅”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集。综观全书,作者以生动曲折的笔墨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爱恨情仇和发人深省的世间百态。有惊悚、有悬念,有泪水、有感动。但无论是正面或反面的故事,读后都能使读者汲取到一种有利于自身身心的新灵感和正能量。
  •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全景式展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画面,那是一个激情似火、岁月如歌的年代;以新闻记者视角看大千世界人生百态,职场、商场、情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半个多世纪四代人的命运轮回,到头来都走不出情和爱。他乡,故乡;相聚,分离;相爱,背叛;欢喜,忧伤……孤儿寻亲,鳏夫再娶,人生道路从来都是坎坎坷坷。男主性格多面,女主各领风骚。几十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部人生大戏。
  •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胡雪岩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奋斗,他对做事业的独特见解,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盏指路明灯。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为什么珠三角的中国制造业基地频频出现倒闭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精尖制造业正在向本土回流?中国制造业的救命稻草在哪里?机器人时代到来了!工信部声称,机器人自动化将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华网》盛赞:中国迎来机器人大发展时代。机器人和自动化将是催生中国制造业大洗牌的最主要因素。想了解这个即将被机器人和自动化改变的世界,此书必读。
  • On The Firing Line

    On The Firing 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临九霄

    凤临九霄

    “孩子,天蓝,快醒一醒,孩子,你再这么睡下去,可就真的醒不了了!”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当有一天,满大街上行走的不再是单纯的人类和动物,还出现了机器人,那会发生些什么呢?
  • 大唐岭南王

    大唐岭南王

    新书《隋末第一狠人》,五月份就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看一下,保证更加精彩!现代铁匠穿越到唐朝岭南冯盎之二子身上,且看猪脚如何破突厥,征服南洋,奴役倭岛,如何打造盛世大唐,巍巍中华,当让四方臣服。
  • 跨国营救

    跨国营救

    1976年6月27日,星期六。这天早晨,以色列特种兵中校迈克一起床,就轻松地对妻子露纱说:“老爸开了恩,同意我要带你和咱们的儿子去外滩渡假。”露纱不敢相信丈夫的话。结婚十多年来,在特种兵大队工作的丈夫,整年整月泡在郊外坡里坡基地,时刻准备应付敌对国的突然袭击,即使偶尔回趟家也是匆忙而去。露纱曾多次动员自己的养父、迈克的顶头上司阿顿将军出面,想把迈克调到国防部机关工作。迈克却说宁可离婚,也不放弃特种兵。露纱有一次生气了,不示弱地说离就离,不离是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