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000000005

第5章 行动需要梦想引导(4)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落魄不得志的年轻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时,他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现在教堂,同样重复着相同的祷告。如此周而复始,不问断地祈求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说道:“我的上帝,为何您不聆听我的祷告呢?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的困难,我愿终身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的上空发出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聆听你的祷告。可是你总是嘴里说着,却不去行动,你想中彩,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

心动不如行动,成功不会自己来敲门。我们如果要想成功,就要把希望放在明天,把计划放在今天,把行动放在现在,我们千万不要让现实限制了自己的能力。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你心中的疑团一样能迅速地毁灭我们的行动。许多人之所以不会成功,就在于他们没有行动,所以他们就认为失败了,以至于表现出了沮丧低落的情绪,从而使周围的人们因此而对他们失去信心。

在行动的过程中,如果你总是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总是不断地贬低自己,那么你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人们通常不会费力去仔细思量一个自我评价太低的人。

到目前为止,很难见到一位自我评价很低的人干成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他的期望。如果期望自己能成就大业,如果你强烈要求自己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抱负,那么,与自我贬低和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心态相比,你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约翰博士最近接到一个国际长途电话。电话中一位陌生的年轻男子用英语吞吞吐吐地对他述说着:“我现在被一件无法解决的事困扰不已,那件事对我来说压力太大了,我绝对无法办到,绝对办不到……”他充满绝望的声音越说越小。

“你认为你是个正常健康的人吗?”约翰博士打断了他的话。

“你是说我的精神是否正常吗?我还没有被人问过这种问题,不过我不认为我的脑子有任何问题。”

“很好!那么你有没有生病?或是感到身体不舒服?”

“一点也不!我还年轻力壮呢!”

“非常好!教育程度呢?”

“嗯!大学毕业,而且成绩很不错。”

“好!现在让我们来看你的状况吧!你身心都很正常,也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你对于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却无法完全应付,而宁愿用着微弱颤抖的声音,支付高昂的费用打越洋电话来此,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每当我一想到我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就好像被它压倒了,完全地压倒了,请想想看我被压在地上的惨状吧!此外,有一次我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你的书,把它拿下来看了一些。而且我知道纽约现在正是白天,所以才拨了电话,不到五分钟,我就和你通话了。”

“现在你所做的一切都属于积极的行动,可见你的实践力并不会输给别人。在拨电话时,你有没有问自己是否能打通这电话?也许他不在吧!就算接通了,又该说些什么呢?大概他会认为我有神经病吧!这时你并没有持着对自己怀疑的态度,健全的心理使你做出这一连串积极的行动,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这才是真正的你。当初你一开口就说办不到,无法做,太困难……那不是真正的你。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遇到的问题不是问题,也许那真的是个困难重重的大问题,也许你已经尽力而为了。勇敢地面对问题吧!不管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情形,你必须面对它。”

他的犹豫不决、彷徨不安的心理渐渐地消失了,终于他振作起来了。积极行动的力量,使他改变了消极逃避的态度。

“以后希望你常来信,让我知道你是如何将困难解决的。但请牢牢记住‘只要你认为能,就做得到’这句话,我会在大海的这一边为你祈祷的。”

从他以后的来信中,约翰很高兴地发现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他有了积极行动的新观念。

所以,成功不会自己来敲门,它只属于那些为了寻找它而不断行动的人。如果一个人有了宏伟的志向,却没有具体的行动,再好的志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记住,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有了理想和目标,还要去努力行动啊。

温馨提示

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只会空想的人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将空想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梦想。

古人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抱怨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任何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的举动都毫无意义,任何成功之道都不是怨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1958年,一个出生不足满月的男孩儿,被父母以50元的价格卖给一户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这个由养父和养母抚养的孩子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养父自家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所以给这个苦命的孩子取名为“根生”。

牛根生从小尝尽世间冷暖。养父解放前被抓过壮丁,有过一段从警经历,且在国民党逃离大陆前,阴差阳错,文档上给了他一个虚拟的头衔——警长;养母曾是国民党高官的姨太太。两个“特殊”人物,在那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牛根生的遭遇可想而知。解放战争期间,养母曾把自己的财产广为散发,一部分送了人,一部分是寄存在别人那里。六十年代,由于生活困难,养母领着牛根生试图找回那些寄存的东西,人家不仅不承认,还把母子俩给轰了出去。

河东河西,人情冷暖,对牛根生的财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候的牛根生初次体会到“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观念。回想年少往事,牛根生说:“母亲嘱咐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离开了我,我差点饿死、冻死。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对党的认识全是体会的,不是背会的。”牛根生复杂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一生的优秀品质:容忍、刚强、独立、不屈不挠……

牛根生1978年继承父业,开始养牛。1983年进入伊利的前身——回民奶食品总厂。在伊利,他从一个洗瓶丁开始干起,当过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分厂厂长,一直做到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在这个位置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八年。1987年,工厂为新出的雪糕搞调研,牛根生拿给儿子尝。不料,儿子才咬一口,就将整支雪糕扔到了地上。他没有怪儿子,而是反思自己的产品:产品做不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理会,更何况消费者了。

从那时起,牛根生发誓要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国第一!为了做m品牌,他去求教一位非常著名的策划人。“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但是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推掉我。我跟策划人说,我虽然是卖冰棍的,但是我表哥非常了不起。他问:你表哥是谁?我说:卖汽水的可口可乐。卖冰棍的是卖汽水的孪生兄弟,既然可口可乐可以做品牌,卖冰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品牌?”几年后,牛根生做到了:伊利雪糕风靡全国,销售额由1987年的15万元增长为1997年的7亿元,成为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牛根生的区域销售额占到伊利总销售额的80%。1998年,牛根生突然被免职。有人称,这是一段充满个人恩怨同时夹杂着体制之痛的“草原公案”。

如今,已是蒙牛集团董事长的牛根生不愿多加评论这段往事,只是感慨:“我在伊利干了16年,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利,在那里流过的泪、淌过的汗、洒过的血,比在蒙牛多得多!所以,要说感情,我对伊利的感情,实际上不比对蒙牛的少。”1998年,被免职的牛根生带着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和无限遗憾离开了伊利。

1999年,牛根生卖掉自己和妻子的股份,用100多万元注册了蒙牛。伊利传出话来,“一百万元能干什么!”牛根生对蒙牛的将来也不是有十分的把握。但是令牛根生出乎意料的是,郑俊怀的手下大将,包括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纷纷弃大就小,跑到牛根生那边去了。这样先后“哗变”的,大概有三四百人。牛根生曾告诫他们:“你们不要弃明投暗。”但大家坚定地认为他不是“暗”而是“明”。这些忠诚的老部下演出了一幕“哀兵必胜”的悲壮剧。他们或者变卖自己的股份,或者借贷,有的甚至把自己留作养老的钱也倾囊而……一位中层干部说,“可以说大家连买棺材的钱都拿来了”。在大家的努力下,凑了一千多万元的“同心钱”。蒙牛终于成立了,然而面对如此信任他的老部下们,牛根生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蒙牛仅在诞生第一年,就遭受了6次由同行发动的致命打击。即使到了2003年,依然受到过有计划的新闻诽谤,被牛根生善意称作“竞争队友”的同行,却恶意地斥资600万元企图置蒙牛于死地。2004年也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蒙牛先后遭受了新闻诽谤和来自犯罪分子的连环恐吓。身经百战的牛根生回首这些往事时置之一笑:“世上难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死胎,一种是巨婴。看来我们被逼成了后者。”九死一生的蒙牛集团没有倒下,以品牌和信誉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有人说,蒙牛的成功是个奇迹。牛根生否认“奇迹”的说法,无论是从经验还是从能力上,蒙牛的成功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却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无论再匆忙的日子,我们也会保持一种笑看风云、静观花落的心情,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份洒脱。这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功、心灵、人生、生命、幸福的书,书中拥有故事的答案,但真正合心的答案却要靠我们自己去找。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饱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就像串起的一颗颗珍珠,光芒四射,耀人耳目。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习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 活学活用博弈学

    活学活用博弈学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运用博弈智慧在困境、谈判、职场、商战、爱情等世事中掌握处世智慧、说话技巧。
热门推荐
  • 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本对探索体育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开拓广大体育教师视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颇有影响力和价值的著作。它在课程改革中诞生、成长、发展、成熟,遵循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成果,它将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
  • 娇妻甜蜜蜜:总裁,有喜了

    娇妻甜蜜蜜:总裁,有喜了

    A市浅滩私人豪华府邸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银色的帕加尼。
  • 神穿之配角

    神穿之配角

    什么不会的傻白甜穿越到配角身上,乐思思郁闷了。看配角如何逆转成主角!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执拗如少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江湖文学奠基人、畅销书作家欧阳乾,陪你走过最艰难的岁月!这本书里的人个个都是众人眼中的奇葩,他们不务正业,敢爱敢恨,热血澎湃,脆弱孤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活得像个异类。他们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给予你的人生哲学会心一击。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生猛地活过,以自己的热血,撞击着澎湃的红尘!岁月不曾打败少年,住在心底的纯真与炙热是我们对抗这个残酷世界的火种,如果血仍未冷,如果你还敢爱。书中短篇故事《杀了我》曾在ONE·一个APP上斩获超高人气,据此改编的同名网络大电影,10月26日于优酷平台上线,敬请关注!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
  • 倾城绝恋之王妃别猖狂

    倾城绝恋之王妃别猖狂

    一个来自23世纪的杀手,经过男友的背叛,再到莫名其妙穿越到古代镇国将军府傻小姐的身体里,虽然是小姐但却是被后娘算计,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日子,好不容易有个太子的未婚夫,却也让退婚了,接着又被自己的后娘算计嫁给了杀人如麻,面部丑陋的鬼王,且看她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在当今高度监管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行业离大众生活似乎越来越远。推荐《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一书,源于我们对金融行业的隔膜,也源于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排序中“士农工商”,“商”一直地位最低,商业史本就很少被整理,金融史料更是缺乏。民国以来就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新中国成立后,局囿于特定的意识形态,金融学者们往往缺乏客观立场,更缺乏有价值的史料。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而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
  • 捡到一座金靠山

    捡到一座金靠山

    前世季云菀救了座金靠山自己却不知道,把他当成了杂役使唤,后来过的是战战兢兢,生怕金靠山找她算账。重生后季云菀在见到金靠山的第一面,就是把他带回去当贵客供着,讨好的朝他笑,你以后可要报答我呀。再见面,金靠山竟然假装忘了她的救命之恩,半点想要报答的意思也没有。季云菀:呵,男人。金靠山那么多,我要换一座。祁承:……不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