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800000004

第4章 鼓励式教胄,造就天才的完美方法(3)

“补强法则”是美国加州大学哲学专业的詹姆斯·多伯森博士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是多伯森博士长期以来,在对美国的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以哲学家的眼光审视其经验和教训,所提出的独到的一个理论观点。

那么,什么是“补强法则”?多伯森博士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评价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比如某个小姑娘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受到其他人的夸奖和羡慕,那她就会再多穿几次这件衣服;某个男孩打乒乓球赢得了冠军,受到了父母或老师的夸奖和鼓励,孩子将会更加喜欢打乒乓球,也很愿意参加这类比赛。也就是说,这种满意的结果,使这些孩子的某一行为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的动因来自他人的赞扬和尊重,使孩子产生了一种愉悦和自尊的体验。“补强法则”虽然很简单,但是对于塑造孩子的行为,却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案例回顾——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是在父亲何塞的鼓励和赏识下成长起来的。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凉人的绘画作品。因此,左邻右舍都赞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

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上课对于毕加索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而课堂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地狱。在课堂上毕加索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听课、做作业,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

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那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曾经很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

为此,毕加索成了全班同学捉弄的对象,这些调皮的孩子总是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那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的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他“痴呆”的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而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私下里都议论说:“瞧,那孩子呆头呆脑的样子,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邻居们那冷嘲热讽的议论和指点,毕加索的父亲还是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不能否认,他在绘画上的天赋却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有一个理解他、懂得欣赏他的父亲了j毕加索就是这样,他是世界上非常幸运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对孩子是一种真正的理解和赏识。

毕加索的父亲总是这样对儿子说:“孩子,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成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力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专家解析——

一个被称为数学“白痴”的“艺术天才”艰难地诞生了。他,就是伟大的西班牙画家,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地位的毕加索。毕加索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但毕加索的成功同父亲何塞的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周围的人都在嘲笑毕加索的“白痴”时,毕加索的父亲何塞并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失望,他认定儿子的绘画天赋会让他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何塞想,与其让孩子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中一无所获,还不如让孩子在他热衷的绘画上有所成就。于是,何塞决定把毕加索送到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并亲自担任儿子的辅导老师。正因为有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在艺术的长廊上,毕加索的名字才与达·芬奇齐名。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毕加索那样幸运,能有这样一个懂得欣赏和支持自己的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总是死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就认为孩子是个“笨蛋”,因此,总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很随意地给孩子戴上“笨蛋”“白痴”的帽子,致使孩子自暴自弃,最终一事无成。

社会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歧途,就是因为在家中经常受到父母的打击和藐视,于是产生了叛逆心理,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因为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前途不支持或者否定,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打击。由于他们和外界接触得比较少,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膳懂时期,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是完全依靠外界的评价,因此,父母或老师的评价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一句赏识的话语可能会创造孩子一生的成功,而一句诋毁的言语,则可能会毁掉一个天才。为人父母,说话应该慎之又慎。

专家支招——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补强法则”就是挖掘孩子这些潜能的工具,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工具。只要父母能够科学地、正确地运用这一工具,就能够发现和挖掘孩子巨大的潜能,帮助孩子找到奋斗的目标,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补强”的原理说来并不复杂,但由于孩子的天赋个性和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具体情境各有不同,“补强”要用得恰到好处却并不容易。要让“补强”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必须遵循一些特别的原则。

支招一:及时补强原则。

多伯森博士认为,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父母应该在孩子做出令人满意的事情后,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之内对孩子进行奖励或表扬,这样才能发挥“补强”的巨大作用;否则,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补强的作用也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

因此,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许诺,说孩子如果表现更好,到什么时候给孩子买什么东西。结果,孩子当时没有见到奖励,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却没有了动力,即使是很长时间以后父母再给孩子奖励,这时候孩子也基本上把上次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导致这种“补强”的效果大大降低。

基于上述原因,多伯森博士奉劝广大父母:对孩子的令人满意的行为,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比如孩子第一次自己洗袜子,父母就应该马上表示肯定和赞许:“孩子,你真棒!希望你明天继续坚持。”答应孩子的“物质”奖励,也应在当天兑现,一定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让“补强”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支招二:物质补强原则。

多伯森博士主张,当孩子付出很大的努力并做出令人满意的行为表现时,父母应该考虑用物质奖励或金钱奖励作为对孩子的“补强”。这对发展孩子的良好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不善于使用物质“补强”手段,他们认为,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尤其是金钱奖励,容易造成孩子的贪欲,以及孩子乱花钱的浪费习惯。多伯森博士认为,父母的这种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那么,是奖励实物好,还是奖励金钱好?马尔科姆·威康森医生根据“补强法则”为4至6岁的孩子设计了一个奖励方案。他先列出15个一般孩子平常未达到的项目,并把它列成一张表,以增强孩子的兴趣。每天傍晚在孩子完成得很好的栏内加一个红色五角星(最好由孩子自己填画)。一天之中,孩子每完成一项,就给一定的钱作为奖励。父母这时可以让孩子把钱存起来,指导孩子怎样计划用钱,比如用于捐赠、购买学习用品、买食品等。用于自己消费的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让孩子把钱花在正当的地方。表格所列内容可根据孩子年龄和实际表现调整、增删。

这种补强有它的优点。比如说,孩子由此学会了计数,懂得了为正义的事业捐款,明白了节俭的意义,并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和冲动,最后,他还懂得了钱的意义以及应该怎样正确合理地花钱。这种教育效果与单纯的实物奖励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多伯森博士倾向于奖励金钱。他认为奖励金钱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会使“补强法则”更有培养价值。当然,要想让金钱奖励更好地发挥其最大效用,前提是父母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对金钱的合理支配,否则会导致孩子不良习惯的产生。

支招三:精神补强原则。

多伯森博士虽然很重视金钱和物质奖励的作用,但他并不相信金钱和物质刺激是万能的。他在指出应该科学地使用金钱物质的补强手段时,还十分看重精神补强的作用。对此,多伯森博士曾有这样的一段论述:

“任何令人满意的东西都可以为一个人的行为补强。对于动物,最有效的奖励是能满足身体需要的东西,而人却以更高层次的、能满足他的心理要求的东西为动力。比如有些孩子宁可得到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而不愿要几张钞票。然而,孩子与成人一样,都在不断寻求着包括爱的欲求、社会的承认和自尊心的满足等精神上的需要。另外,他们还希望找到理性方面的鼓励和愉悦的刺激。正因为这样,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

因此,多伯森博士主张:父母应不吝啬对孩子进行“赞许”,但同时要警惕“赞许”的滥用。“赞许”应有肯定、夸赞和希望等多种内涵,并不是一味地给孩子“戴高帽”。比如,一位母亲对她2岁的孩子说:“宝贝,你真棒,今天晚上没有尿床。妈妈真为你高兴,你要继续保持哦。”像这样的“赞许”就有分寸,它能促使孩子形成有价值的思想和行为。

另外,多伯森博士还忠告一些父母,千万不要对那些不值得称赞的行为予以表扬。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廉价地挣得父母的热烈拥抱和夸奖,“赞许”就会变得一钱不值。所以,请广大的父母谨记:滥用“赞许”,同样会使补强的效率大大降低。

支招四:撤销补强原则。

这一原则认为,孩子得到补强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会迅速地巩固并发展;相反,那些未得到补强的行为和思想,会很快地退化并消失。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想消除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就必须先弄清楚这些不良行为的相关的补强在何处,然后撤销这个补强,这样有利于纠正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和思想。

用撤销补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多伯森对补强原理的新发展。

如果想消除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就必须先弄清楚这些不良行为的相关的补强在何处,然后撤销这个补强,这样有利于纠正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和思想。

用撤销补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多伯森对补强原理的新发展。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好孩子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去赢得孩子的心。当你赢得孩子的心,那么,你的话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所以,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挫折、学习、交往、生活,如何说话谈心就是父母最迫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所以,无论是赞赏或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拒绝孩子,爸爸妈妈都得让说的每一句话进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些话成为孩子自己的思想,乃至愿望。教育原本是心灵的对话,爱你的孩子,与之心灵交融,它也就变得简单了。
  • 激发你的正能量

    激发你的正能量

    《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激发你的正能量》教你如何开启自身的正能量。全书着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做事能力,让孩子通过阅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无论是怀孕还是育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需要准父母及新手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孕育知识、正确的育儿观念,你们的付出就不一定有回报。正因为如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多名权威早教专家,就超前教育(即胎教与早教)进行了全面科学地阐述,以使所有的准父母和新手父母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胎教早教大百科》从怀孕伊始到宝宝3岁,以时间为顺序,用简洁的文字、紧凑的结构,就胎教与早教方法给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奉献了一份爱心大餐。
  •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传递智慧与快乐的心灵读本,也是一本分享灵感和技巧的实用百科。本书融合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育儿问题、创业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有短小的案例,也有实用的攻略,它有专业提醒,也有温馨贴士,它包含着写给妈妈的话,也蕴藏着妈妈们应该去学习的技能。该书用温暖的语言唤醒了每一个全职妈妈对生活原本保有的热爱,它教会你“爱孩子的妈妈也要学会爱生活”,它也告诉你“爱生活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热门推荐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一纸婚约,陈飞宇入世寻找未婚妻,从此奇遇不断。他左手金针度世,右手长剑破敌,赚钱救人两不误。惹我者打!爱我者疼!
  • 道方魔楚

    道方魔楚

    我本名叫方涵山,是一个背负灭门的遗孤;我还有一个名字,叫楚寒玉,人称“魔楚”。道魔双修,一人双面,这就是我
  • 抢错郎

    抢错郎

    &巾帼不让须眉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强取良家妇女?过时了。豪夺青楼小倌?还是过时了。要问什么最新最流行,就是:抢郎君!抢个好郎君在家,胜过嫁入宫门似海。可是谁能告诉我,好郎君什么样?爹爹,你抢回来的是太子!女儿,落难的太子也是人……~~~~~~~~~~~~~~~~~~~~~~~~~~~~~~~~~~~~~~~~~~~~~~~~~~~~~~~“如果我落难了,被美女搭救,我以身相许,从此琴瑟和谐~~~多好~~~~~”—————————————————————————“殿下……想不想纳个妃子?”“……”“哼,谅你也不敢!”“……”“你是老娘抢回来的老公,想娶小老婆……没门!”“夫人说的是……”
  • 精明女人会当家

    精明女人会当家

    《精明女人会当家》主要内容:朱德庸说:“女人天生灵敏。”在琐碎与俗常的家庭生活中,女人的“灵敏”更会发挥得恰到好处。它只需要女性将自身的温柔、内敛、善解人意、沉着、细腻、坚忍挖掘出来,只需女性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打磨和修炼自己,达到从内而外的提升,成为精明女人,成为聪明女人,营建幸福家庭。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天歌注释

    青天歌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侠世界里求生

    武侠世界里求生

    在神秘的敛息功的作用下,向言被迫穿越一个个武侠世界。向言只想当条安静的咸鱼,可命运却逼迫他了卷入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