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忍让为本。但律己宽人同样是种修福德的好根由。为人在世,谁也保证不了不犯错误,谁也难免得罪人,但能得到人家的宽容,你自然会感激无尽。当然,人家也会冲撞于你,冒犯于你,若你能宽容待之,人家就会认为你坦诚无私,胸襟广阔,人格高尚,于是你的身边会挚友云集,为你赴汤蹈火。
有顺有让,处世之道
仁者,忍也,即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与任何人接触,都必须互相仁爱、互相忍让。
“仁”的思想贯穿了孔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同时也是孔子在生活中对待人际谋略的真谛。《论语》一书谈及“仁”者,约有六十处,而他对于人际关系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仁”字来说的。所以,我们借鉴孔子的人际谋略思想,就是突出学习他“仁”的道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中,遍尝人间百味,历阅人生百态。在不断自我超越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为后世树立了完美的典范。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在孔子的心目中堪为世人典范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正是一个“仁”。因此,能够体现“仁”者,才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才是众人中的君子,才是学业、事业上的上上智者。
关于“仁”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孑L子本人也并未提出完整的回答,而是因人、因事,随机解说。譬如,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他认为:那种即使拥有无碍的辩才,不违背他人心意的应对方法的人,实已远离仁也。又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那种言辞鲁钝而心地质朴的人,其行止近乎仁。这里,孔子正是教给我们一面鉴察他人言行真伪的镜子,这就是“仁”理在人际谋略运用中的作用。
再举个例子:在孔子与弟子的多次对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仁”的广泛的、抽象的含义,有个叫樊迟的弟子,曾经问“仁”三次,孔子的回答,俱不相同。樊迟问仁。子日:“爱人。”
再问仁。日:“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第三次,孔子的回答稍微具体一些:“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仔细分析上文中的三种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意思基本上大同小异,坦然地阐述了“仁”的意旨,即“仁”应该在“爱人”、“与人”中方能体现,离开了人,则“仁”之不显。可见,人际谋略在孔子的思想中,正是展现“仁”的舞台。浩瀚如烟的人际关系,正是施展“仁”的肥沃土壤。
像刘宽就是这种“仁”的思想的一个光辉典范。他是我国汉代的南阳太守,为人仁义高尚。在当太守时,小吏、百姓干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稍加处罚,表示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探丈夫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烫着你的手吗?”
有人曾经错认了他驾的车,硬说这牛是他的,刘宽也不说什么,,叶车夫把牛解下来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便把牛送还给刘宽,并且向他赔礼道歉,刘宽反而安慰那人。
像刘宽这样做太守的官员,有这样的君子雅量,有理也让人三分,真可为世人之典范。
唐朝的鱼朝恩由一个小太监,到最后位极人臣。在此期间,他暴戾恣睢,任意行事,朝廷官员对他都是惧怕有加,惶惶不可终日。宰相们有时在一起商讨政事,由于事先没有同他商量,他就瞪着眼睛发怒说:“天下的事情,难道可以不通过我吗?”因此,他的行为到了一个人神共愤的地步。代宗对他十分不满。鱼朝恩的小养子名令徽,十四五岁,开始在内殿供职,皇上因为鱼朝恩的缘故,就特地赐给他绿色官服。有次上朝的时候,有个品位在鱼令徽之上的同列宦官,在殿前排班列队的时候担心自己落在后面,就抢着往前走。顷刻之间,不小心碰了鱼令徽的手臂。
鱼令徽认为受到了欺负,回去马上告诉了鱼朝恩,认为是自己官位太低才受了同僚的欺负。鱼朝恩想了想也很生气,于是第二天上朝,在皇上面前进言:“臣的小儿子令徽,办事得体有力,只是官位排在同僚们的下面,希望陛下特别赐他金章,让他排到同僚的前面去。”皇上还没有答应呢,而鱼朝恩自作主张,下令所司捧紫衣而来,令小儿子令徽谢皇恩于殿前。皇帝虽然不愿意,也无可奈何,只好随声附和:“卿儿着紫衣,大体差不多。”鱼朝恩的专横气焰如此嚣张,后来代宗决意除掉他,设计派人把他缢死。天下人无不称快。
鱼朝恩强人所难,炙手可热。尽管皇上一时也不能拿他怎样,却从此埋下了祸根。最后,他还是被代宗皇帝设计缢死。
因此,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尊重他人的意愿,懂得顺让之道,不强为排逆,因为那样对谁也没有益处。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古人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权势过高,物极必反,所以要忍权势,不要过分贪恋高官厚禄。权力在握,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权应该正确地行使。否则胡作非为,为所欲为,置民生、国家于不顾地争权夺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自古以来官场之上相互倾轧,有因妒忌别人,进谗言害人的;有贪图利禄,不能全身而退,以至于遭到杀身之祸的;有得到权力,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为自己谋一己之私利的;有大权在握,不顾百姓死活,乱施暴虐的,这些人都是不能忍耐的,因而也导致了他们自身的灭亡。
大凡权势这种东西,对君主有利,对臣子不利;对等级名分有利,对大臣夺权不利。只有蠢人才把权力揽在自己手中。
西汉的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骠骑将军,攻打匈奴有功劳,他的弟弟霍光做了大司马、大将军,受汉武帝的遗托辅佐太子。
遗诏上写:“只有霍光忠实厚道,可以担当重任”,并让黄门画了周公辅佐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赏赐给他。他辅佐汉昭帝当政14年。昭帝死,霍光迎接昌邑王刘贺入官,当了皇帝。刘贺淫逸玩乐,没有节制,霍光废掉了他,又迎立汉武帝的曾孙为孝宣帝,政权都归霍光,并另有加封。等到霍光死了,孝宣帝才开始亲理朝政。霍光的夫人和他的儿子霍云、霍山、霍禹等谋划废掉太子,事情被发现,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光夫人和她的几个女儿、兄弟都被杀头示众,家族遭到株连,因此被杀的有几千家。司马迁说:“霍光辅佐汉朝皇帝,可以说是很忠诚的,但是却不能保护他的家族,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权威、福分是君主的东西,臣子掌握它,长期不退,很少有不遭到灾祸的。”
司马迁对此评论说:“小人的智谋足够完成他的奸计,其勇力足够完成他的暴行,这就是老虎又长上了翅膀。”
权势到手,确实令人振奋,也实在可以令人风光一回,似乎更可以光宗耀祖。但是稍有不慎,大祸临头,权力旁落,后果自然也就连普通百姓不如,反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灾祸。
对于权势不可过贪,应该克制这种占有权力的欲望,不让它盲目膨胀,忍耐住,不去落人争权夺利的陷阱,为长远利益着想。
追求名利、地位,本来无可非议。立于天地之间,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社会,获得社会的公认,从而得到名利、地位也是应该的,只是不要单纯为了贪图名利、地位而不惜一切地去追求。
名利地位竞争中的忍,就是要不贪权力,不仗势欺人,不妒忌他人的成功,不挑剔别人的不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成功了不自傲,失意了也不妄自菲薄。得宠不得意洋洋,受辱也不惊慌失措。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而战胜艰难困苦,立于不败之地。
人之大误就是一个字:“欲”!古人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事业有成固然可喜,安贫乐道又何尝不可?所谓成功,有一个回合,足矣,天下的机会都不放过则为欲。
知足者常乐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者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越少越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准时机,跳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斤,葱郁蓬勃,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名宦,无不以通禅味解禅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宜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耗酶,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语中有“鼹鼠饮河,仅止满腹”之说,俗语中有“日有三餐,夜有一眠”之论。这些说明了一个十分浅显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物质上并不需要太多。这个道理并不太难懂,但是懂了这个道理,并不能以此来指导人生。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许多人永远不能满足,什么便宜都想占,好事自己没有沾上,便觉得逆情悖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享受,不惜工本,费尽心机,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谁都愿意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有人把它和追逐无限的物质利益等同起来,不知道人之所需实际并不多,或者虽然知道,但不能遏止自己膨胀的欲望。他们为了追逐生活的高水平,把自己的人格降到正常水平线下。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要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忍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小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些阴谋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那么,到底要忍什么?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忍辱负重。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