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900000012

第12章 规则——万科成长有多美(4)

笔者在此则想借用另一段业内人士的文字:

经济学家周其仁说:“我们拥有这个世界最昂贵的企业制度和最便宜的企业家。”在王石身上,这种对比显得尤其强烈。这20年时间里,他花了大部分时间,去争取和创造一个好的制度,以改善生存环境;他几乎是只身创立万科,而他仅仅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层。可以让人感到安慰的是,2004年5月,《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04)》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上市公司董事长持股市值”排名中,王石榜上有名,持有万科A股182.543 2万元,远高于该类排名的平均数83.5万元。

人们有理由欣喜“职业经理人”的如此规则,我们也有必要祝福王石!

三、保位——万科股份之战

股改后经历过第一轮扩张后的万科,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拥有55家附属及联营公司,业务遍布数十个行业和全国各地,且正挟资金优势,攻城略地,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从公众和市场中抛来的种种疑问和担心,却使得已是公众企业的万科及王石本人感到了某种巨大的无形压力。用王石的话说:他和万科又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生死路口。另一场体制内的再造似乎不可避免。

好在是一切发展中的问题都可归于“体制”二字,任何单一的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都较不过将两种体制有机结合的企业。万科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而王石更有着舍我其谁的某种定力。

1.万科请来的“资本狂人”

1994年的万科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岁,本来值得庆祝的事情却无法令王石及其团队高兴起来。

外部方面,深圳在遭遇了“股灾”和高速发展的周期性停顿之后,表面上虽然一切仍旧看似寻常,但每一个涉足经济运营的人都能感受到,一场调整和重新洗牌的巨大潜流已经在暗中涌动;而在内部,除了上文所说的问题之外,一场更深层次的考验正在向王石袭来。十年跋涉后的万科和王石,将不得不再次面对一场生死之争。

这场所谓生死之争的另一主角是张国庆,有必要在此先了解其背景。本书综合王石自己的传记和《证券日报》所登载的相关资料,整理出如下内容。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曾有一家名震一时的证券商——君安,张国庆就是它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君安教父”。

张国庆原系深圳人行金管处处长、深圳证券领导小组组长,是一位锋芒毕露的少壮派,强硬作风在业界无人不知。深圳1992年“8·10”股灾后,深圳原市长被调离特区,迫于压力,具体操办证券业务的张国庆离开人民银行,下海创建君安证券,很快便声名鹊起。

据说,张国庆个人最辉煌的时期,也正是君安驰骋中国资本市场之时。

当时《证券法》尚未出台,券商可以恣意纵横,将游戏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比如操纵股价。而在深圳股市,张国庆俨然一方独大。

1993年至1998年间,君安共为100多家企业承担A股、B股首发上市及配股业务,筹资总额近300亿人民币。万科就是其中之一。到1997年底,君安的总资产达175亿元,利润7.1亿元,名列全国第一。

王石在自己的文字中还透露过一个细节:君安曾经帮助万科的一个股东出售过一部分的法人股,法人股的销售在当时是明文禁止的,必须经最高证券管理机构批准才可能“例外执行”,张国庆竞能搞定,可见法眼通天。

而一些内部资料显示,君安的经营理念自始至终以“做人”为宗旨,注重培养具备个性的投资管理人才。1996年开始,君安中层以上轮流脱产培训英语。而后陆续被派至华尔街金融机构进修。君安操盘理念也因此出类拔萃,被称为“麾下二千三百员将帅,个个能征善战”,以至于君安一度被称为中国证券业的“黄埔军校”。

君安出事的直接原因是张国庆及君安的几个高层试图通过MBO(Man-agment Buy-out)——经营层股权回购——的方式将君安私营化,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操作,将君安“装入自己的口袋”。1998年7月,审计结果查明,张国庆等人“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的总额在12.3亿元左右,张获得君安约77%的权益。

最终有关部门认定,张国庆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变相转入私人名下”。1998年9月,张因“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获刑四年。

如今,业内人士公认,张国庆已由当年的斗士转身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勇士”。

就是这位证券业内的“斗士”,让王石体味到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之味。

王石自己也许都没有想到,他和万科所要面对的众多挑战中,被视为自己体制内的君安张国庆会是最为直接的一个,而且直指他和万科的致命软肋。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君万之争”。不管有多少种“君万之争”的版本,笔者认为,如下的过程还是较为客观可信的。

1994年3月30日,是王石和万科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君万之争”爆发。

是日下午,君安证券在深圳阳光酒店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代表委托的四家股东——深圳新一代企业有限公司、海南证券公司、香港俊山投资有限公司和创益投资有限公司发起《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这四家公司共持有万科总股份的10.73%。

《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万科的业务情况、公司结构、股本构成和股票走势,并对万科的五大产业状况逐一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之后,《股东书》着重针对万科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倡议书》,目标直指万科的董事会组成和公司业务结构。

连王石自己后来也不得不承认,君安和张国庆是有备而来,自己“深感不安”。的确,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张国庆击中了王石和万科的软肋。

据万科内部资料显示,1988年~1993年间,尤其是1991年王石管理层为万科确定“综合商社”概念后,万科多元化和跨地域扩张局面迅速形成。

如前所述,1992年是万科实施跨地域经营、“遍地开花”的一年。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国务院随后发布《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王石带领万科借此加速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在华南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山东半岛、京津地区和辽东半岛组成的渤海经济圈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股权投资。到1993年,万科已经神奇的扩张到了55家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遍布全国大城市,业务也扩大到了五大类。

即使是在中央提出了“防止经济过热”的警告,宏观经济面临紧缩的形势下,王石和管理层虽然也感受到了风雨欲来之势,但依然没能阻止万科的北海万科城市花园、成都万兴苑、石家庄银都大厦、深圳海神广场、鞍山东源大厦等项目的形成。1994年则继续上天津城市花园、北京城市花园、武汉万科广场、沈阳城市花园、大连邮电大厦等多个大项目。

更有令人不安的,由于投资过于分散,成都万兴苑、武汉万科广场、天津金桥高级公寓、鞍山东源大厦都因资金短缺而濒临烂尾工程。此时的王石和万科管理层似有某种不祥的预感。

而王石自己后来也说,以万科其时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不适合搞众多“上甘岭”项目,而应该把开发区域集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深圳。

1993年1月,万科在上海召开会议,此会议后来被业界认为是万科发展的转折点。会议决定放弃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城市居民住宅开发为主导业务,产品由酒店、写字楼、住宅、商场收缩到住宅,住宅由别墅、高层、多层收缩到城乡结合部的规模开发,并提出加速资本积累,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1993年4月,也就是在国家银根紧缩之前,王石和万科再次与幸运之神相遇,万科成功发行B股,筹资4.5亿港元。用王石自己的话说,这对公司渡过银根紧缩的难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幸运永远都在自己这边。王石领导的万科管理层自不会有如此奢望。

只是,这次幸运并不能解决万科的根本问题,王石和管理层面对的形势依然严峻。

其时已有业内人士指出,当时的万科已经深陷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的沼泽里,王石及其管理团队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运营中的问题和风险,但真要调整起来绝非短期可行。而在经营状况尚可的情况下,王石尚未开始真正的战略调整。

此时的君安因承销万科B股,仍有1000万股压在自己手上。如何既能脱手,又不亏损,则是张国庆重点考虑的。他仿佛意识到了,要是能在体制规则之内找到某种题材,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君安对万科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万科的竞争实力在哪儿呢?它的贸易没有国优拳头产品,股权投资本身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工业产品中没有全国名牌,文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真正有点优势的是它的物业管理,而物业管理本身是不赚钱的。能够形成行业竞争优势的只有万科的房地产。

目前看来,万科的房地产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再看看君安提出的主要问题:业务透明度不足,参股申华没有取得实效,房地产经营业绩欠佳,股权投资利润不稳定等。其中的“业务透明度”问题,明显是暗指王石在万科独断专行,应该为万科缺乏核心竞争力负责。

最后来看君安给出的解决方案:改组万科的产业结构,收缩工业、贸易和股权投资业务,保留已在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文化经营业务,将安华公司和股权投资公司独立出来,全力发展大众城市住宅开发和写字楼出租等房地产业务。同时还宣布,推荐8~10人进人万科董事会,要求在董事会内部设置一个常设的项目审批委员会,对重大决策进行监督,避免和减轻项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能不说,君安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大都颇有见地”。所以,在君安召集的新闻发布会上,王石也回应《改革倡议书》“具有专业水准”。这也为王石在后来的一系列经营运作中的做法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回头再看君安所联合起来的那几家股东。君安称向其授权的是万科的四大股东:深圳新一代企业有限公司、海南省证券公司、俊山投资有限公司和创益投资有限公司,总持股比例达到10.73%。其中,“新一代”是万科第一大股东,与万科渊源极深,其负责人张西甫更是王石的创业兄长。这些在前文中已有过介绍。然而,正是这个自己一度引以得意的智慧之作,而且是在自己一向视为兄长的主持下,给了王石一个突然袭击。

据王石后来回忆,君安在这次争斗中所使用的手段也十分“狠毒”。1993年担任万科B股发行策划者和发起人的渣打(亚洲)有限公司副董事宁志翔,对万科的战略规划曾提出过不少建设性的建议,但也在这一次中与君安结成同盟,利用对万科内部情况的掌握,起草了《改革倡议书》。也有的内部资料记载,他还和君安暗中购买万科2000万元的股票。

为了制造奇袭效果,身为万科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王石,只是在“3·30”当天上午才接到君安此次举动的通知,而且是在自己主动争取下才获得参会的资格。

王石后来回忆说:“君安的动机非常明显:通过告股东万言书,争取万科股东的支持,达到改组万科董事会,从而操纵股票走势的目的。”而君安对王石也曾有过“安抚”:“改组后的董事会还是由你王石担任老总。”

紧接着,《中国证券报》、《深圳特区报》以最快的速度全文刊登了君安的《告万科全体股东书》和《改革倡议书》。万科股票(“深万科”A股)应声而涨,当天开盘价12.30元,收盘价13.60元,升幅达11%,成交744.5万股。

后来业内人士指出,君安抓住了万科股东分散的软肋,试图通过委托授权形式“革”股份制企业的“命”,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创举,是一个极好的“题材”。而王石也在自己的回忆里写道:“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题材往往成为刺激股市的灵丹妙药,而股价上涨是市场共同的心声,恰好君安的建议‘书’提供了这种操作题材。”

舆论站在了君安这边,股民们显然指望把事情搞大,好乘机渔利。

天生富有“野”性的王石岂能就此接受摆布?这不是他做人的风格,他要正面回击了。

3.生或死的规则游戏

“倡议”只是表面文章,重组万科、夺王石之位才是内含之意。王石和万科能做的就是:“一,瓦解改组万科的联盟,挫败其发起特别股东大会的动议;二,充分向市场披露信息,不要盲目跟进购买万科股票,以免受损。”可万科的时间并不多。

马上行动。王石决定调动一切资源,展开一场保“位”之战。

就在发布会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内,王石就在30分钟内与在美国、加拿大、北京、青岛等地的13名董事取得联系。但万科十分分散的股权,使任何决策都面临很高的成本,一番番博弈之后,万科的国有股成了关键的一票。

当晚,王石及其管理层通过深交所宣布:3月31日“深万科”股票停牌一天。这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停牌,在当时尚没有对股票涨跌的停牌限制,万科开了—个先河。王石的目的是,通过停牌赢得时间,阻击君安等人的“老鼠仓”。

同类推荐
  •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

    辛苦赚的钱为什么却成了泡沫?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怎么就影响了你的工作?通货膨胀又是怎么让你有钱却买不起东西的?以物美价廉畅销世界的中国货为什么国人却感受不到?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富东西也越来越贵?本书从这些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出发,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世界经济情况,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发现世界经济形势与自己的关系,从而站在世界的高度挖掘致富的商机。世界经济与你有关!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能像1912年至2012年这样精彩,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到内忧外患、强敌入侵再到建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坎坷历程。就在这激荡的百年时光里,中国农业在波动与革新中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平稳上升时期。在此后的发展中,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热门推荐
  •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是那些有钱人的事,等我有钱了再谈理财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理财理的不仅是钱,也是我们的生活。理财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理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书从医疗、教育投资、家庭投资、信用卡等方面向你诠释了理财的定义。手持这本书,让您的理财生活化,简单化!
  • 天下第一:功夫皇后

    天下第一:功夫皇后

    三年后,已经长大亭亭玉立的她,拥有绝世武功的她,会去实现自己的誓言吗?当她见到他后,她会惊喜还是失望?会选择离开还留下?他寻她许久后未果,他以为她死去。在被世人说成有断袖之癖君主的他,日日留恋花丛来以示臣民,自己是爱江山更爱美人。一日,他在男人的天堂花楼——无情楼遇见了她,一个长得很像‘他’的她。在两人一夜销魂后,她突然消失。握着手上她所留下的乌剑,那是三年前‘他’从自己身上抢去的。在脑袋一阵空白后,他突然明白,原来‘他’就是她。这可恶的小女人,竟然屡屡欺骗着自己,他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她寻出来,让她也尝尝欺骗的味道。女主角闵情是一个酷爱武学的‘武痴’形像,也是身在武学世家,一本秘诀把她带入了一个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皇朝,遇见了紫眸的他。男主角夏殷泽起初则是一个初出江湖的青年,由于种种原因他很冷言,不喜说话,因为怕别人了解他的内心,他对身边的人都稍施防备,唯独对作男子打扮的女主倾心相对。她也发誓要保护他一辈子,她在救了他后,掉落断魂崖!在崖底她被奇人救起,并教其功夫,三年后她只差最后一式便学成‘反八步赶蝉’的绝学,可是奇人却去世。
  • 茶圣陆羽

    茶圣陆羽

    盛唐时期的某一年,竟陵(湖北天门)龙盖寺內,住持智积禅师正在给众僧讲禅。9岁的陆羽在为智积禅师沏茶。法善:“师父,天空中有一颗明珠,该如何取得?”陆羽:“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爬上天空去拿。”法善:“天空中怎能置梯子?”陆羽:“不然你想怎样拿?”智积禅师:“天上的明珠如同自身本性,若能开悟、明心见性就能取得明珠,若想假借外力成道,就像是费尽心思去搭梯子求取空中宝珠,终将白忙一场……”
  • 朝鲜纪事

    朝鲜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王世敬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科学家。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王世敬先生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论文,而且还写成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书——《历史的足迹》。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
  • 新世界之战魂大陆

    新世界之战魂大陆

    创世之神,生于宇,立于宙,行创世之举,第一次创世,虽以失败告终,其星却已存于宇宙之间,此后以结界守护。正所谓,失败即是成功之母!至此以后,浩渺宇宙,诸天万界,皆由创世而起。神界,创世之神最后一次创造的世界,以自身所化,也是最为强大的世界,而我们的故事,就从创世之神第一次创造的世界,与最后一次创造的世界之间开始……十四神诋降临战魂,四次天罚之战,战魂动荡不安,一个身份神秘的妖,他又将如何崛起,神秘的血脉,又是谁的传承,他的道路又会怎样走下去?他与她之间的命运又将以一个怎样的结局结束,是相守?是背叛?是相杀?还是无限的等待?结局……又由谁而定!
  •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她被迫穿越,异世嚣张横行。嘿,这个世界真好玩,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排排队一篓筐~这个妖孽小白脸惊才绝艳,那个黑脸将军冷峻内敛,还有帅得掉渣的皇子霸气凌厉……前面的那位帅哥,说你呢,请留步!本文是魔妃系列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前两部已完结,欢迎阅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崂山脚下的枇杷鬼;东海里的巨鼋;西域的楼兰地下王朝;圣湖里的六道魔窟……什么怪物出现在昆仑山噬尸洞里?云南腾冲日军地下秘密基地里有什么?万世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哪里?里面又有什么样的旷世奇珍?什么是避水珠?这世上还有什么我们闻所未闻的古老传说?……
  • 圭塘小稿

    圭塘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痴恋:迟来的爱情

    豪门痴恋:迟来的爱情

    (新文《替身新娘:总裁,离婚吧》已开更)她,是寄人篱下的大学生,他,是众星拱月的大少爷。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却唯有她,近水楼台身心俱伤!他们的新婚之夜,酩酊大醉的他冲她怒吼:“即使你嫁给我了,我也永远都不会爱你!即使依依不在了,她也永远活在我心中!”她强忍着泪水,将摇摇晃晃的他扶到沙发上,却被他一把推开,“从今天起,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她听他的话,从来不主动出现在他的面前,却按照给爸爸临终前的承诺,每天为他做早晚饭,为他洗熨衣物,为他整理房间,直到有一天,他捏着她的下巴,厉声问她:“说!谁是你老公?我,还是李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