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6500000005

第5章 中国之旅(3)

以后,斯诺与鲁迅多次倾心亲切交谈。鲁迅帮助斯诺在纷繁迷离的文学现象中,正确把握了中国文学运动的主流及其发展方向,寻找到了“正在改造着中国人民思想的那种精神、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同时,鲁迅也使斯诺懂得了中国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及不可避免的缺陷,由此醒悟到中国在政治上不能发展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斯诺基本上按照鲁迅的教导选编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集,着重编译那些“孕育着强有力的,富有意义的芽”的作品。

斯诺在鲁迅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觉醒者,骨子里充满着青春骚动的觉醒者,听到了民族觉醒的声音,发自肺腑的打破旧世界的呐喊,那呐喊声已经震动了十里洋场和紫禁城。斯诺由衷地感谢鲁迅对他的帮助和影响。他说:“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优秀者之一”。

1933年2月,斯诺移居北京。一到北京,斯诺夫妇就被这个“亚洲无与伦比的、最雄伟”的都市吸引着。以后五年,他们就一直住在北京。斯诺在北京期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重大事件。在德国,1933年1月,兴登堡任命纳粹头目希特勒为总理,法西斯分子在德国掌权。在意大利,墨索里尼早已完成了法西斯夺权斗争,1935年,悍然出兵埃塞俄比亚。在日本,对外侵略和国内法西斯化同时推进。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挟持溥仪建立“满洲国”。接着把矛头指向华北,1933年1月,日军侵占热河全省和察哈尔北部。3月,又占领长城各口,包围平津。5月占领冀东,平津危急。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蒋介石政府继续执行其“不抵抗”政策,依靠国联,寻求妥协。但这并没有阻止日本军向前推进。蒋介石在日本帝国主义面前甘于屈服,而把大量的财政预算用来发动对中共和苏区的一次比一次更残酷的“围剿”,最后迫使中共和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这样还不够,蒋介石还效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鼓吹法西斯主义,实行一党专政,严厉镇压日益高涨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逮捕、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实行白色恐怖。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着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征兆。对此,斯诺感到,表面平静的北京正酝酿着一场大战和革命。妻子尼姆也有同感,她觉得“1935年底,中国死气沉沉到了极点,这是一个虽生犹死的时刻”。她感到窒息,“仿佛空气已经腐朽,充满了一氧化碳和腐烂植物散发出的沼气”,引火即燃。

斯诺夫妇很爱北京,就像爱一位可爱的姑娘一样。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就要沦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在东北、上海,他们已经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剧。只要进了北京,他们肯定肆无忌惮地蹂躏这位“可爱的姑娘”。斯诺暗下决心:决不能袖手旁观。尼姆也“不想让北京成为战场并被荡平”,不愿意“当日本人占领北京时,这座城市却‘令人震惊的缄默无声……心灰意冷,肢体冰凉……无边无际的壁垒高筑的城市——城市铁门又深又厚,塔楼上雉堞相连……至少要有被忘却的雄鬼在夜风中发出呜咽悲鸣’”。

1934年1月,斯诺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据1934年2月13日《燕京大学校刊》载:2月9日,燕大教职员交际委员会欢迎本学期新到教员,在临湖轩设茗招待新闻系和社会系教员。新闻系新到教员中有“雪思诺(Edgar.Snow),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雪思诺”就是斯诺。

由于在燕大任教,斯诺把家从城里搬到海淀军机处八号。这座中西合壁式的房子在燕大校园南面,宽敞的庭院里有果树、竹子,还有一个小型游泳池。房屋建在高地,因此,透过居室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到颐和园、玉泉山。同时,斯诺在这里还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大学生们,这是他非常希望的。因而,斯诺非常喜欢这个住宅。

斯诺天生一副顽皮的笑脸,亲切好奇的眼睛。他为人正直、谦虚,富有正义感。他们夫妇都深切关注着中国的命运。海伦说:“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同中国青年是一类人,我们站在爱国青年一边。”广大爱国青年知道斯诺夫妇关心中国、热爱中国,对中国进步青年充满希望,而不是像某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因而也乐于和他们交往。当时燕大进步学生组织负责人陈翰伯回忆说“他(指斯诺)是我们很难遇到的一位真诚朋友”,“我们是师生,又是朋友,是可以相互交心的朋友”。

当时,国民党政府疯狂推行法西斯主义和独裁统治,实行文化“围剿”和新闻封锁。鲁迅、托尔斯泰的书被查禁,关于共产主义的书就不用说了,甚至像萧伯纳、德莱塞等西方自由资产阶级的书亦在禁书目录里;一天比一天紧张的华北局势在国内报刊上一字不提。国民党特务还威胁在国外报刊上透露一点点有关这方面消息的西方新闻记者。斯诺利用自己的特殊条件收藏了大批被国民党定为“禁书”的进步书籍,斯诺也比青年学生知道更多关于世界局势和中国问题的消息。当时一些学生领袖经常到斯诺家中看书、讨论问题。其中,中共北平市委的负责人黄敬和燕大学生领袖龚澎、黄华、姚依林、龚普生、陈翰伯是斯诺家的常客。他们看到了苏联的一些小说和反映中国红军生活的小册子,特别是史沫特莱著的《中国红军在行进》一书被学生们争相传阅。学生们称斯诺家是个“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窗口”。

193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活动,国民党继续卖国投降,派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和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11月,在日本的强压下,国民党政府下令取缔一切抗日团体。制造“沈阳事件”的主谋土肥原还纠集、雇佣一批职业哭丧人、龟鸨、鸦片鬼和清朝遗老,擎着要求华北“独立”的标语牌,在北京和天津的街上游行。外面传说华北地区军政负责人宋哲元已准备向日本人屈服。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危急!北平已经放不下一张平稳的课桌了,广大爱国青年骚动起来。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张兆麟哭着去找斯诺,王汝梅(即黄华)、陈翰伯也来了。他们请求斯诺帮助在国外报纸上发一篇学生致蒋介石的请愿书,斯诺和尼姆都爽快地答应了。斯诺还答应发动其他记者去现场采访,并予以详细报道。

12月8日夜,斯诺和尼姆连夜抄写学生们所提供的译文,以便第二天供外国报纸发表。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当天,斯诺和尼姆老早就起来了,约上好几位外国记者跟学生一起游行。在游行的过程中,斯诺夫妇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每当警察要打学生或抓学生时,外国记者们就冲上前去拍照,吓得警察们也不敢轻易动手。后来,消防队倾巢出动,用水龙向示威者喷射,尼姆为救护一个学生被警察的水龙弄湿了衣服。在寒冷的天气里,尼姆的衣服很快冻冰了,然而她没有退却,继续拍照。斯诺向士兵们宣传说:学生们为了不当亡国奴而上街示威,你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他们?斯诺夫妇一直走在游行队伍里,直到学生们进入天安门广场。

回家后,斯诺夫妇立即赶写新闻报道,晚上,他就给纽约《太阳报》发了独家电讯。陈翰伯说:“从12月9日到次年1月,斯诺先生的照相机和打字机实在忙得一点空闲也没有。这次震动全国的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在国内报纸上未曾登出过一个字,而远在西半球的《太阳报》却发表了详细而且翔实的长篇电报,那里面为我们保存了很多史料。这是斯诺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一个贡献。”

从1935年10月到1936年6月,斯诺夫妇差不多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支持学运上。由于中国报纸不许登有关学生运动的消息,他们尽量利用外国报刊、记者来宣传学运。“中国学生也不断地向我们打听消息。我们成了新闻中心。”1979年,尼姆对萧乾这样说。“我们是以个人身份协助中国打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后来,尼姆根据在学运中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九三五-一三六年的中国学生运动纪实》一书。

当斯诺正在苦苦地寻找着活的中国的心脏和头脑的时候,在1935年底至1936年初冰封雪飘、寒凝大地的古城北京,他有机会亲身投入沸腾着热血的青年们的伟大斗争中。年轻的战士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使斯诺受到从未有过的、活生生的教育。他满怀激情地说,在一二九运动中,“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表现出的集体的政治勇气”。这种宝贵的政治勇气使斯诺懂得,“历史确定是可以被扭转的”。不是吗?一二九运动使国民党和东京方面的阴谋流产了,土肥原被召回国了,日本外务省和陆军省发表否认用武力并吞华北意图的声明,张学良将军欢迎学生到他的部队里做宣传鼓动工作。由此,斯诺由衷地称赞:“青年爱国者们对国家和人民尽了最大职责,今天全世界都视他们为英雄。”。

更为重要的是,斯诺后来说,一二九运动的“经历教育了我,使我懂得在革命的所有起因中,知识青年完全丧失对一个政权的信心,是促成革命的一个要索。对于这个现象,学究式的历史学家往往是漫不经心的。蒋介石的国民党成了悲观、停滞和镇压的象征,把许多爱国的男女青年赶到作为中国最后希望的红旗下去”。时隔半年,斯诺就毅然决心踏着燕京大学学生们的足迹,来到“作为中国最后希望的红旗下”。在那里,他发现:“红星将照耀中国。”

同类推荐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作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第一个罗斯律师事务所女性合伙人;第一个在联邦法院大陪审团前作证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竞选公职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纽约州女性参议员;第一位竞选美国总统的前“第一夫人”——在以前“第一夫人”身份走进美国国务院后,希拉里又开始了角逐总统的历程。本书通过探寻希拉里每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生细节,编织与众不同的人生节点,勾勒出客观真实、主观倾向的希拉里,旨在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美国,了解人前人后最真实的希拉里。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玄风庆会录

    玄风庆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远嫁和亲,她万万没想到新郎竟是个死人!且还死了很多年!只因姐姐想嫁人中之龙,便要毁了她的一生,这让人如何甘心?多年的隐忍一朝爆发,她要让世人知道,她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她不但拒婚,更是抢了姐姐的夫君,夺了她的妃位。
  • 重生影后之空降热搜!

    重生影后之空降热搜!

    双料影后明曦意外重生到了默默无闻的练习生陆念身上,还自带了锦鲤体。直播帮朋友伴舞,陆念上了热搜。出演小天王的MV,陆念又上了热搜。出演一个小配角,陆念接着上热搜。参加明星恋爱节目,妥妥的热搜榜一位。某天夜里,吃醋的秦少一不小心手滑发了张红本本的照片,配上“娶她为妻”。咔……某博的系统彻底瘫痪了……
  • 盛宠之狂妻来袭

    盛宠之狂妻来袭

    她,是顶级世家最宠千金,却自小遗落。他,更是豪门帝国继承人,冷厉专横,唯我独尊。她,本活得逍遥自在,没事唱唱小曲。他,本淡漠无情,一生活于黑暗束缚。当无心猫咪碰上黑暗魔王,是被圈养?还是被圈养?“我是自由的。”秀眉冷竖,一手指着男人大吼。墨绿的眸子绿光闪过,男人挑了挑眉:“哦,我怎么记得你现在是欠我15万呢?”风云变幻,当当年清秀无害的小猫携子归来,叱咤风云,再对上,还是那样的结局吗?片段一“喂,我是来参选的。”秦氏仆人看了看眼前的一大一小,忍不住唏嘘:“哪有带孩子来当我家少夫人的。”片段二“爹地,你选妈妈还是选那个女人啊?”秦小猫天真无邪的看着眼前英气逼人男人,眼里绿光飘过,一手指了指远处黑着脸的女人,弱弱的问道。“嗯?”男人挑了挑眉,墨绿的眸子闪过些疑惑。女人柳眉横竖,叉腰怒骂:“你TM自己儿子都不认识,老娘我不参选了,儿子走,给你重新找厉害爹地。”
  • 惊天剑帝

    惊天剑帝

    【火爆玄幻,热血爽文】一代少年英豪,逆天崛起,踩天骄,战群雄,诛群魔,灭众神,一路逆战,成就绝世剑帝!“这个世界,注定要在我的脚下瑟瑟发抖!”
  •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都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抑郁的心情恣意发展下去,抑郁的程度一定越来越厉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烦恼、因此,一个人无论正在面临什么问题,正在遭遇什么烦恼,都不要因此输了心情,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全部。有了好的心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也有重新开始、东山再起的资本。正像法国的文学家乔治·桑说的那样“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土的最佳卫生法”。《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告诉读者面对成败输赢,要善于调控情绪,把握心态。不能悲观、气馁甚至绝望,不能在内心把自己打垮。
  • 封情纪雪夜

    封情纪雪夜

    凤凰神族公主再不下凡管管,天下就要乱套了!说好执行公务的呢,怎么带回一凡夫俗子做夫君?说好维护秩序的呢,怎么还跟着夫君带头谋朝篡位呢?!行吧,这公主神族要不起,九重天也管不住,且送到凡间嚯嚯去罢。竟未曾想,这公主的夫君竟然是??
  • 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经典世界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 爆宠小狐妃

    爆宠小狐妃

    仙界都当紫微星君是不苟言笑的上仙,只有她知道,面具下面他是个多闷骚的神仙。世人都当李元昊是嗜血的霸道帝王,只有她知道,转身之后他的孤独无人能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重生。“一定是这一千年你对我太好了。所以这一世,终究要我拿命来偿还你的恩情。”
  • 满苑百花只为君

    满苑百花只为君

    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小姐,偏偏到姐就是一只狐狸!人家穿越不是神宠就法器,偏偏到姐就是法力全无!好不容易拐个金主,给姐长眠不起了!巴巴交个姐妹,给姐背后捅刀子了!你说这是命?姐姐我就偏偏不信命!涅磐重生,惩贱女,诛邪魔,看姐如何玩转三界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