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7100000017

第17章 斯大林庆祝七十大寿,毛泽东赞“导师和朋友”(1)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七十寿辰。庆祝活动期间,人们以多种方式祝愿斯大林健康长寿。

寿诞那天,苏共中央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富丽堂皇的大剧院,被装饰得雄伟壮观,灯火通明,充满了喜庆的色彩。前来参加庆典的有苏联的高级干部,有各加盟共和国的代表,有各方面的英雄模范,还有来自世界各国党的代表团。苏维埃人把能参加这一庆典看成很高的荣誉,因此,苏联国内的代表都是经过精心组织的。

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全场注意的中心。当斯大林和毛泽东以及各兄弟党的代表团一同走上主席台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容光焕发的斯大林热情地向大家招手致意,并把毛泽东和各国共产党代表团介绍给了大家。毛泽东热情地向众人招手致意。人们都注视着毛泽东。当他们发现站在斯大林身边的中国领袖竟然如此高大魁梧、英姿勃发、气度不凡,禁不住发出了一阵阵的议论声和赞叹声。

就座后,毛泽东挨着斯大林,师哲则在毛泽东身边翻译。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书面祝词,祝词是由费德林代读的。祝词热情洋溢,十分精彩,高度评价了斯大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紧紧地抓住了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当费德林读到“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他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并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作了极其杰出和极其宽广的贡献。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者的艰苦斗争中,深切地感觉到斯大林同志的友谊的重要性”的时候,全场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台下有人挥舞起帽子,场面十分热烈,十分壮观。

斯大林友好地侧过脸来,对毛泽东感谢地点点头,深情地一笑,也和大家一起轻轻地鼓起掌来。

费德林等会场上平静下来,接着读道:“在这个盛会上,我谨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庆祝斯大林同志的七十寿辰,祝福他的健康与长寿,祝福我们伟大友邦苏联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的幸福与强盛,并欢呼世界工人阶级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的空前大团结。”

这时,全场又一次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毛泽东的祝词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宣读过程中,全场三次起立,长时间地鼓掌、欢呼。

斯大林十分重视与毛泽东的友谊。在大会进行中,斯大林多次转过身来,同毛泽东亲切交谈,说说笑笑,非常亲热。

大会以后,宴请宾客并观看文艺演出。斯大林特地请毛泽东和他坐在一起,依依不舍。看文艺演出时,他也特意叫人安排毛泽东同自己坐在一个包厢内,边看演出边交谈,显得亲密友好。他们坐的包厢是旧时代沙皇专用的包厢,豪华而舒适。

精彩的演出结束了,剧场内所有的灯光齐明,照得全场金碧辉煌,四处雪亮,观众全都回过头来,望着中间包厢里的斯大林和毛泽东热烈鼓掌,并有节奏地欢呼:

“斯大林!毛泽东!”“毛泽东!斯大林!”

看到这个场面,毛泽东也非常激动。他站立起来,挥手向观众致意,并高呼口号:“斯大林万岁!”“光荣归于斯大林!”

这时候,全场的口号声、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经久不息,震荡得大厅轰鸣,更加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当时,人们的确都情绪热烈,感情真挚,没有任何勉强的痕迹。

斯大林为什么能博得亿万人民如此的厚爱与敬重呢?毛泽东为什么对斯大林评价这么高呢?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不能因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太阳虽有时被乌云遮挡,但它终究要大放光芒。

历史对巨人的评价往往带有时代的特点。

斯大林逝世至今已近40年了,世界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们对斯大林的评价,有褒有贬,说法不一。然而,正如著名的美国作家斯特朗写的:“我们至少知道,他从1928年起,在一个国家,在一个为敌人的世界所包围的落后的农民国家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当他开始的时候,俄国是一个农业的和文盲的国家;当他结束的时候,俄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强国。他两度这样建设了俄国:一次是在希特勒入侵之前,再一次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这要永远归功于他。他是这项工程的工程师。”

斯特朗也分析过斯大林的错误及其根源。她指出:“他进行工作时是残酷无情的。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残酷无情的国家里,并且从小就经历了残酷无情的生活。他是抱着猜疑的心情进行工作的,因为他曾经5次被放逐,并且一定多次被人出卖过。他默许了,甚至批准了政治警察对无辜的人的暴行,但迄今为止,还提不出证据来说明他是有意制造这些暴行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沿着斯大林的人生足迹,作一次有益的探寻。“斯大林”,这个响亮的名字,并非他本人起的,也不是他的父母取的,而是同志们根据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在革命斗争中的表现,给他送的绰号。“斯大林”是俄文译音,其意思是钢铁的人。

“斯大林”——钢铁的人,这既表现了他革命意志坚强、性格倔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有为共产主义英勇奋斗的决心,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魄力,又有克敌制胜、办事成功的谋略;但另一方面,这个词中是否又有冷若钢铁,缺乏人情,少点温柔的含义呢?以前多年的解释,只说前者;近几年的指责,多在后者。其实,钢铁的人,坚与冷,钢与冰,敢斗与缺情,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种性格的不同表现;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不足为奇。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诞生于格鲁吉亚西哥里城一户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父亲维萨里昂诺维奇是个皮鞋匠,母亲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泽,是个农奴的女儿。夫妇俩都是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因家贫失学,目不识丁。叶卡捷琳娜此前生了三个孩子,都不幸夭亡。1879年12月21日生下的第4个孩子就是斯大林。父母给这个小生命起的名字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后来参加革命,坚持斗争,根据同伴们起的雅号改名为约瑟夫·斯大林。

斯大林的母亲想让儿子长大当神父,父亲要让儿子长大当鞋匠。1888年秋,斯大林进了哥里镇的小学读书,母亲就在这所学校里当清洁工,供养儿子上学。但爱酗酒的父亲硬要儿子到制鞋厂去学手艺,夫妻俩因此常闹纠纷。直到1890年父亲在一次酗酒打架中被人用刀子捅死后,斯大林才又按母亲的意愿回到了学校。父亲的惨死,给斯大林那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痛苦记忆。

贫穷和灾难,磨砺了斯大林坚强的性格。他回小学后,按母亲的嘱咐,刻苦读书,争强好胜,加上他天赋聪颖,记忆力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894年6月他以优等成绩从该校毕业,被保送到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

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是座古城,气候炎热,风沙弥漫,当时人口约15万,主要是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俄罗斯人。人们操着各种民族语言,熙熙攘攘,忙于生计。沙皇派来的总督和外高加索政府就驻在第比利斯。年仅14岁的斯大林在神学院里学习了不久,因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不断发展,神学院改为正教中学。院长和学监为了得到俄国当局的提拔,对学生管制很严,几乎把学校变成了一座大监狱,学生一有过失就被关进地下室的一间小黑屋子里。修道士的迫害、低劣的饭食,引起了斯大林和许多学生的愤恨和反抗。

为了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斯大林刻苦地读书。他不仅读格鲁吉亚诗歌、俄罗斯和西方的经典著作,也读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作品的译本。萨克雷的《名利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爱看历史、经济和生物方面的书籍,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巴克尔的《英格兰文明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勒徙努的《民族文学发展史》和门捷列夫的《化学》等书对他的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使他渐渐地由一名虔诚的神学院学生,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当一位同学谈到上帝时,斯大林打断他的话说:“根本没有上帝,我借一本书给你读一读,它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和一切生物与你想象的有很大不同,关于上帝的话,全是胡说八道。”

当时,俄国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年代。列宁已在彼得堡开展革命活动,并于1894年发表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名著,对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作了深刻的分析,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斯大林读后,深受鼓舞。1931年他与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中说:“我参加革命运动是从15岁起,当时我和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成立的一些秘密小组发生了联系。这些小组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引起了我读马克思主义秘密刊物的兴趣。”

1896年至1898年间,斯大林成了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领导骨干。他向同学们讲解达尔文的学说,还根据手抄本研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一些著作。1898年8月他参加了格鲁吉亚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麦撒墨达西社”,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工人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后来,斯大林回忆道:“我记得,在1898年,那时我第一次指导了一个铁路工厂的工人小组。当时,在这里,在这些同志中间,我受到了第一次革命战斗的洗礼。”

由于斯大林经常在工人和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1899年5月29日,神学院把斯大林开除了。这个沉重的打击不但没有使他灰心丧气,反而使他更加坚定地以革命为职业,更勇敢地去摧毁沙皇政权。

1900年12月,列宁筹办的《火星报》在莱比锡出版了。斯大林对《火星报》特别感兴趣,对列宁特别尊重。斯大林说:

“当我知道列宁从19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1901年以后,在《火星报》出版以后的革命活动的时候,我就深信列宁是一个非凡的人物。当时在我看来,他不是我们党的一个普通的领导者,而是我们党的实际创造者,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才了解我们党的内部实质和迫切需要。当我拿列宁和我们党的其他领导者比较的时候,我总觉得……列宁和他们比较起来不单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党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运动的道路前进。”

斯大林遵循列宁的路线建党并领导工人运动。1901年9月,格鲁吉亚社会民主党人第一张秘密报纸《斗争报》创刊了。列宁的《火星报》热烈祝贺,并指出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在揭露机会主义者和团结工人革命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斗争报》坚持列宁的思想,报上的主要文章多是斯大林撰写的。他指出:“在俄国和一切地方,只有革命的无产阶级才负有解放人类并为全世界谋幸福的历史使命。”

斯大林坚决捍卫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主义革命中牢牢掌握领导权的思想。他写道:“为了这种领导作用,工人阶级必须组成独立的政党”。他认为,必须建立强大的、团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党必须把革命的大旗掌握在自己手里,引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农民走向胜利。在斯大林的积极推动下,第比利斯成立了拥护列宁《火星报》路线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个第比利斯委员会,并广泛地开展活动,建立了反对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

1901年11月,斯大林奉党组织之命,去到黑海之滨的重工业城市巴士姆,组织工人斗争。他通过联系先进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10个大企业中建立了11个社会民主党小组,还办起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印刷和散发传单,领导工人斗争。12月31日,举行了巴士姆社会民主党各小组的代表会议,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拥护列宁《火星报》路线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士姆委员会。委员会领导巴士姆工人举行罢工斗争和政治示威,沉重地打击了当局的剥削、压迫和专制统治。警察当局逮捕了32名罢工工人。1902年3月8日,斯大林组织了工人大示威,要求释放被捕人员。当局残酷镇压,又逮捕300多名工人,关进监狱。次日,斯大林领导社会民主党巴士姆委员会组织了有6000多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示威,到监狱前游行。

沙皇军队开枪射击,打死15人,打伤54人。斯大林不屈不挠,率领示威队伍,坚持斗争。他写传单、作讲演、鼓舞斗志。3月12日,又主持为被杀烈士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安葬仪式,声讨沙皇政府,对高加索乃至全国的革命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沙皇政府下令逮捕斯大林。1902年4月5日,斯大林在巴士姆委员会会议上被捕,囚禁于巴士姆监狱。在狱中,他继续斗争,通过写信与党组织联系,写传单、写作品指导工人运动。1903年3月,高加索社会民主党组织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斯大林被缺席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委员会。

同类推荐
  •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在美国中部俄亥俄州阿克隆市,五名有着出色天赋和兄弟情谊的黑人少年,组成了一支叫做“流星”的球队,执著地追求着他们的篮球梦想。贫穷、动荡和缺少父母的关爱,让这帮少年早早地面临人生的种种挑战。他们在一位严父般的教练带领下,历经磨练,最终夺取了高中锦标赛的全国冠军。曾经的懵懂少年也成长为懂得爱、忠诚与尊重的男人。《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书中的每个人物都鲜活难忘,又催人奋起。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是权威美国史作家创作的经典华盛顿传记,完整讲述了美国伟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并伟人生涯透视了美国的建国历程。作者深入华盛顿的私人信件和日记,为你还原一位真实而伟大的华盛顿。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热门推荐
  • 横川行珙禅师语录

    横川行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武圣政记

    洪武圣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舒服

    城市舒服

    我绝对没有想到,我记者生涯的第二天晚上,就参加了一次豪华盛宴。如此盛宴,远远地超出了我的预先梦想了。于是我得知:当记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白吃白喝。这样的隐形好处,在我当初读到的招聘启事里并没有这方面的承诺;我所读过的新闻教科书里也没有明说这一点。我出身农村,挣得肠子都快断了,才考进我们州城里的师专。到我上三年级时,我们师专被升为本科。于是我就顺茬多读了一年书,这就害得我老子多贷了六千块钱的款,才让我混了一张本科文凭。我老子真是没出息,他好赖也是个副乡长,供给一个独子念书居然还要贷款!
  • 白蛇

    白蛇

    《白蛇》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的一部,含《白蛇》《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魔旦》《白麻雀》《学校中的故事》五部中短篇作品。主打篇目《白蛇》:文革中,因出演《白蛇》而“镇压”的著名女演员孙丽坤被囚于破败的布景房中。曾经倾倒众生的她,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与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渐渐变得庸俗、麻木。十月里,来了一个身着旧黄呢子军装的青年,常驻足于她的窗下。不久看守她的女娃告知将有上级派来的人前来审查……严歌苓以诗一般精妙的语言讲着故事,对古老的男女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不可言说、隐隐作痛的爱情,揭示的是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三国之帝王路

    三国之帝王路

    那一年,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我麾下十万将士埋骨江山,而美人寂寞深锁东宫。那一日,血战沙场,阴云密布,我青丝三千尽染红,而铜爵马依旧昂首向前。那一夜,朔风如刀,大雪纷飞,我脚下百万雄兵山呼万岁,而军师为我皇袍加身。而我一梦醒来,依旧衣单被薄、床冷屋寒,我、只是个黔首,贫穷而位卑的黔首……可我,不甘心!我一生戎马,要为帝王杀!我是刘裕,这是我的三国,我为自己代言。
  • 穿越全息时代:我不是NPC

    穿越全息时代:我不是NPC

    赶个时髦穿个越,来到了未来世界;图个新鲜玩网游,居然变成了NPC?等等等,肯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不如下线再试一次……嗯?!还居然喵喵的是个NPC?啊,哪里有这么菜的NPC,人人都砍我,嘤嘤嘤,一刀脆皮……
  • 重生—-狂宠邪女

    重生—-狂宠邪女

    他们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枪口直指向他,她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冰寒,“为什么背叛?”他笑了,从未有过的洒脱洋溢在如神祗般俊美的脸上,眼睑微垂,半长黑发随风飘扬着,就像他的心,释放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自由。“Angel,不是背叛,我只是突然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逃而已。”被称作Angel的女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心却狂涌着绝望般的战栗。他明明知道背叛的下场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