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对义士关羽、张飞的长相是作了精心描写的。
《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一出场,其形象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红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红脸”,是关羽一个突出的形象特点,在戏曲舞台上,他是个身穿绿蟒袍,腮挂长髯的红脸大汉;在关帝庙里,他的塑像一律是红脸。正因为此,民间称关羽为“红面关公”。
关羽的红脸是怎样来的?史书没有记载,民间却有几个传说。
传说之一。关羽本是个白面后生,在乡里爱打抱不平。有一年春游,县官的儿子看到一个女子年轻貌美,就要强抢回去。女子父亲不依,被活活打死。关羽在场见了,忍无可忍,拔剑把县官的儿子杀了。县官便悬赏捉拿他。关羽逃到山里,官兵发现后紧追不舍。他闯进一户人家,屋内只有一个姑娘,他请求姑娘救他。
姑娘叫他装病睡在床上,然后杀了一只鸡,把鸡血抹在他脸上,又从自己头上剪下一把头发,粘在他的嘴上。官兵追来,看到床上睡的是个长胡须的红脸汉子,就走了。从此,关羽白脸变成了红脸,年纪轻轻就长着长长的胡须,得了个“美髯公”的称号。
传说之二。关羽年轻时长得像个书生。一天他救起一个跳河的老汉。老汉说他女儿被县令小舅子抢去,女儿不肯受辱,奋力反抗,被勒死,所以他也不想活了。关羽最爱打抱不平,听老汉说完后直奔县衙,要杀县令的小舅子,替老汉报仇。他提刀在县衙里四处寻找,没有找到仇人,反被县令诬为持刀造反,悬赏捉拿。关羽逃到城外,看见独门独户一家人,屋内只有一个老婆婆。
他请求躲一下,老婆婆叫他睡在床上,用什么血抹在他脸上,又剪下几绺头发,粘在他下巴上,就这样哄骗过追来的官兵。原来那老婆婆是梨山老母,专程来救他,让他变成一个胡须过胸的红脸大汉,去帮助刘备打江山。
传说之三。关羽年轻时,他的脸色和眼睛跟常人没有两样。有一次,打抱不平杀了人,为逃避官兵抓拿,就跑到一个枣林园,帮人看守林子。那里到处是重枣,山是红的,水也是红的。关羽看的是重枣,吃的是重枣,喝的水是红的,洗脸水也是红的,天长日久,脸变红了,所以叫重枣脸。他白天晚上都要看林子,似睡非睡,防人偷枣,所以眼睛总是半睁半闭。日子久了,眼睛成了一条缝,睁不开,人称丹凤眼、卧蚕眉。
类似的传说还有一些,都是说关羽好打抱不平,在为民除害、亡命江湖的过程中变成了红脸,可见关羽的红脸是民众给他涂上的。早在宋元时期,民间艺人就已经使用彩墨化妆,以寓褒贬,“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红面关公”是“正貌”,以表彰他的“公忠”。由此看来,关羽的红脸当在宋代涂成。
《三国演义》第一回在张飞出场时,对其长相也有过描述:“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好一个“莽张飞”!在成都武侯祠的人物造像群中,张飞的相貌令人敬畏。
但是,张飞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史书上并未记载。过去有一种说法,说武侯祠的人物造像是“半从小说”,即人物形象大都从《三国演义》中来。在中国古代的小说、戏曲舞台上,脸谱的色彩、形象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它包含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和审美情感。张飞黑脸,正合乎黑脸刚直、绿脸凶残、白脸奸诈、红脸忠义的戏曲脸谱套路。《三国演义》对张飞“豹头环眼”的形象描写,极富典型性;因为张飞性情直爽,粗豪莽撞,嫉恶如仇。如怒鞭督邮、三顾茅庐,都生动地表现了张飞豪放、直爽的性格。又如义释严颜、古城聚义,张飞又有点粗中有细。大闹长坂坡,三声巨吼,敌人为之股栗、胆碎,何等英武。
急兄仇张飞誓死复仇,又是何等的忠义。总之,《三国演义》对张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所谓“莽张飞”,成了后世人物的一种类型。
不过,虽然张飞的相貌史无记载,但从有关资料分析,却可以肯定,历史上的张飞并非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张扬。
其一,关于张飞的出身,罗贯中为了加深人们对张飞形象的认识,说他是“卖酒屠猪”的,民间传说也很多。现今的屠户们,仍还以张飞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对此,史书没有记载。从张飞世居涿郡,颇有田产钱财分析,张飞的出身并不低微,最大可能是属于有一定地位的商贾阶层。
其二,关于张飞的性情与喜好。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是个斗字不识的粗鲁大汉,但从一些零星的资料记载看,张飞不仅通文墨,而且还懂点书画。
张飞也因此“不恤小人”而“爱敬君子”。这些都说明张飞并非蛮横无理的鲁莽汉子。
其三,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后主刘禅的皇后——大张后、小张后。
封建社会的皇帝选后大多要求品貌端庄,如果张飞的女儿长得不俊秀,或带上几分“豹头环眼”的遗传因素,那么可以肯定刘禅是不会一娶再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上的张飞完全可能仪表堂堂,高大魁伟。
不管怎么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只是小说家为了塑造人物形象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历史上张飞的长相未必如此。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吕布均被描绘为武艺高强之人。他们所使用的兵器:青龙刀、蛇矛、画戟,更是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