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5800000140

第140章 落幕

杨国忠一下愣住了,呆了半响才哭笑不得道:“某身为男子,大家有目共睹,这还要什么证据?别的不说,就说某妻子都娶了,儿子都生了,不是男子还能是妇人?这是显而易见的常理。”

萧去病道:“中丞说得对,凡事都有常理,不符合常理就有问题。长安尉贾季邻主管一城治安,职责就是抓捕罪犯,长安尉带着一群捕快撞见刺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是不是要上前制止,抓捕刺客?这个算不算常理。”

杨国忠大声道:“自然算是。”

萧去病继续道:“可那长安尉贾季邻带着数十名捕快赶到现场,见到数十名刺客围攻我一人,却在一旁束手旁观,这算不算有违常理?长安尉贾季邻是不是有问题?此事西市数百上千人都可作证。”

杨国忠笑了,对着李隆基道:“陛下,如此说来那长安尉贾季邻确实有问题。”心里却想,还有这样的事,你早说啊。

李隆基点头,对王鉷道:“你还有何话可说?”这就是明显的偏帮了,王鉷每年为了进献那么钱,李隆基轻易并不想动王鉷。他这个意思就是要王鉷赶紧撇开和贾季邻的关系。

没想到王鉷却并不买账,他要死保贾季邻:“陛下,事出有因,据贾季邻所说,寿昌县侯太厉害了,那些刺客根本进不了身,当时并没有危险。而且寿昌县侯身上发出雷鸣的声音,贾季邻有些吓住了,不敢过去。”

李隆基皱着眉头,这王鉷还真是不知进退,这样的理由怎么说得过去。若是这样就被吓住了,那这个长安尉也就不用做了。

杨国忠讽刺道:“你干脆说他和他手下那些捕快见着刺客的刀兵吓住了,如此鼠辈,怎么做得长安尉?”

李林甫道:“臣闻寿昌县侯勇猛无比,河中之战一人独杀数千人,两万人的军阵都能杀透。想必那贾季邻见寿昌县侯如此勇猛,认为上前也是添乱,因此只在外围压阵。”

这就是不讲理了,没想到萧去病并不争执这一点:“左仆射说的或许有理,那之后刺客四逃,臣只有一个人两条腿,如何追得过来?他贾季邻和手下捕快为何依旧束手,放任刺客跑掉?王大夫这又作何解释?”

李林甫深吸了一口气,无语了。王鉷心里那个郁闷,这事贾季邻汇报过,他们想抓捕来着,一来那些刺客突然四散,他们来不及反应;二来看到王焊邢縡和贾季邻的态度,那些捕快抓捕刺客都不上心。稍一拖延结果就一个都没抓到,全让萧去病和两个道士杀了或者抓了。

见到王鉷一时答不上来,萧去病转而继续对李隆基道:“陛下,以上或许只能说贾季邻抓捕不利。那么下面就是臣为什么怀疑刺客就是贾季邻甚至王大夫的弟弟王焊指使的了。请陛下细听之。”

“第一,臣当时正在西市街上走着,突然就感觉到身后的杀意,臣回头一看,就看见王大夫的弟弟王焊还有一名叫邢縡带着一群恶奴对臣目露凶光,紧接着房顶上刺客偷袭就至。因此臣就怀疑刺客可能与王焊有关,他们派刺客杀臣,而且还要亲眼看臣被杀手!但这还只是怀疑。”

“紧接着就是臣面对三名八名刺客第一轮的弩箭偷袭,用横刀挡住了大部分的弩箭,只有肩膀上中了一箭。这时候臣就听远处与王焊在一起的邢縡气急败坏地骂了一句‘真是没用,这都杀不死’。此话表达了两个意思,其一他们恨臣不死,其二他们埋怨他们找来的这些杀手没用。”

萧去病感觉出了王鉷李林甫的心跳呼吸和情绪的波动,转过头去盯着两人的眼睛。看到萧去病凌厉凶戾的目光,两人立刻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杀意,眼球有一种被针刺痛的感觉。纵然两人都是朝中一手遮天的大佬,但看到这么一双像要杀人一样的眼睛,两人都吓得心脏狂跳,面色苍白。

他们这才意识到萧去病的可怕,他的凶悍,他曾亲手杀死级数千同样凶悍的大食士兵,他一个人面对两万人的军阵都敢硬闯,这样一个疯子,让他们恐惧!

用眼神暂时震慑住两人之后,萧去病收敛了杀意,继续向李隆基陈情道:“第三点,再之后三十四名刺客用横刀围攻臣,这时贾季邻带着数十名捕快赶到。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让手下捕快上前抓捕刺客,而是询问王焊‘什么情况?’王焊回答‘可惜了,这猪狗命真大’,之后臣又听那王焊道‘别过去,先看戏’。”

萧去病接着道:“还有最重要的第四点,那些刺客所用的强弩都是军中制式武器三石七斗的角弓弩,这样的军用角弓弩一般的刺客如何能够拥有?而且在刺客开始逃跑的时候,臣还听见那个邢縡对贾季邻说‘那些强弩不能落到他们手里’。之后所有的刺客都被臣和楼观茅山两位道友杀死或俘虏,那贾季邻之前作壁上观,到最后却要带走俘虏和这些军用强弩,这不是做贼心虚又是什么!”

萧去病拿起地上那把角弓弩道:“陛下请看这就是刺客所用强弩,弓力三石七斗,装配点钢箭头。在二十步之内能将战马射穿,若不是臣身手不凡,筋骨结实,只怕已经死在第一轮强弩偷袭之下了。同样是这个原因,派出这群刺客之人不知道臣的身手,以为此行必十拿九稳,因此他们不但要臣死,还要看着臣死。臣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事就是贾季邻他们所为,但列举了他们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相信陛下必有圣断。”

李隆基的脸阴沉的像要滴出水来,他只是懒得管朝政上的事,却并不傻。萧去病列出种种不合常理之事,在萧去病的引导下,结合在一起,在李隆基脑子已经组合成一条完整的脉络。

那就是王焊邢縡派刺客行刺,而且嚣张的要亲眼看刺客杀手萧去病。但没想到萧去病武艺这么好,因此不由自主骂出来。之后贾季邻派人赶到就是要收拾残局,见萧去病没死所以问什么情况。再之后他们见大事不好,刺客都被萧去病杀手或活捉,因此又着急毁灭证据。

李隆基现在非常愤怒,他没想到王鉷会如此大胆,为了争宠竟然派刺客当街行刺!这不是针对萧去病,这根本是对朕不满啊。没想到啊,自己这么宠信王鉷,反倒让他生出了骄矜之心,变得无法无天了,竟敢对朕的决定心怀怨恨!

既如此,看来有必要冷落敲打他一番了。对于事件的另一方,无辜遭受牵连险些丧命的萧去病,李隆基又心生怜悯,觉得是自己让他平白受了委屈。

“辅臣,让你受委屈了,你不必忧惧,更休要再说辞官隐居深山之事。此事朕会为你讨回一个公道,你且安心,有朕在没人敢欺辱你。”李隆基慈颜善目对萧去病道,之后神色一厉,望向王鉷厉声道:“你还不肯承认吗?枉朕如此宠信你,中使赐赍不绝于门,却让你侍宠生骄,变得如此胆大妄为!”

王鉷完全没想到事情会转变成这个样子,见到李隆基已经下了结论,对自己说出如此严厉的话来。他知道自己完全是靠着皇帝的宠信才能呼风唤雨,他顿时就被吓坏了,再次跪在地上叩头,声泪俱下道:“陛下,此事臣实不知,臣是在贾季邻面前说过不喜欢寿昌县侯,但臣绝没有指使贾季邻行刺寿昌县侯,……”

一旁李林甫心想坏了,你怎么承认了,这种事怎么能承认呢,萧去病所说之事也不能证明刺客就贾季邻他们所派啊。刺客不是被抓住了吗,刺客口供才是最重要的啊,而且萧去病那段话那样的漏洞百出!

李林甫赶忙打断王鉷道:“陛下,臣对寿昌县侯之言有异议。寿昌县侯在剧烈的打斗之中,如何能听到几十步之外邢縡贾季邻等人的说话呢?寿昌县侯此言实在是谬之大也。”

陈希烈附和道:“然也,寿昌县侯自己说凡事都有常理,不符合常理就有问题。可是他刚才说的话就不符合常理,就有问题!”

萧去病没有说话,李隆基笑了,杨国忠一脸愕然。过了半晌,李隆基才对萧去病招了招手道:“辅臣你过来,让朕看看你肩膀上的伤口。”他已经对萧去病不叫萧卿改称字了。

萧去病走了过去,在他身前蹲下,解开半截衣衫。李隆基一看,果然和他心想的差不多,那个被弩箭射中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了。不流血,不红肿,只看到一个开元通宝大小的红印,和一个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洞口。

他笑着道:“宗玄先生说的没错,果然是半仙之体。三石七斗的劲弩,正如辅臣所说,二十步内可以射穿战马。但却射不穿辅臣的肩膀,而且伤口竟然好得这么快!你们或许不知道,辅臣可以听到数里之外细微的声音,听到几十步之外的说话声自然不足为奇。”

四个人几乎快要晕倒,还有这样的事?这萧去病难道真的是个半仙?

李林甫和陈希烈顿时哑口无言,王鉷目瞪口呆,杨国忠一脸轻松,萧去病重新穿好衣服。看到萧去病衣服上破了一个洞,许多地方又血迹斑斑,李隆基当即解下身上的披风道:“这件御袍,朕赐给你。”

萧去病赶紧双手接过,并大声谢恩。这一举动让李林甫等三人既嫉妒又羡慕又忧惧,杨国忠心里也不是滋味,更加坚定了把萧去病作为一个盟友的想法,但同时又开始十分忌惮。

之后就是对事件的处理了,因为王鉷抵死不认知晓刺客之事,将责任全部推到贾季邻身上,加之王鉷每年都特别上贡给李隆基一百多万缗钱,而且现在又哭得这么伤心,应该是真不知情。于是李隆基就罚了他半年俸禄,并让他好好管教弟弟和儿子,闭门思过三天。

然后是如何处置替死鬼贾季邻了,李林甫和杨国忠相争,最后的结果是两人一起审理此案。即刻逮捕贾季邻,并连同那些刺客一齐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审问。

最后就是对萧去病的补偿和封赏了,李隆基问萧去病要何封赏,萧去病很想说把河东朔方节度使封一个给我吧,但估计李隆基不会愿意,只好说不敢奢求封赏。

李隆基想了一会,正不知道该封赏些什么的时候,一名宦官急冲冲地跑了进来,一脸的焦急。李隆基疑惑道:“何事如此惊慌?”

“回陛下,建宁王骑寿昌县侯的白马,被摔断了腿。”

ps:今天没了,明天补一章。

同类推荐
  • 唐史

    唐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4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颖又刻毒残酷,性格上的这些缺陷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无限放大,反过来又导致大明王朝更迅速地走向灭亡。最终,回天乏术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延续二百多年的明皇朝也就此灭亡。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疯狂的赘婿

    疯狂的赘婿

    赘婿也有情怀一卷:初识练气二卷:神道院争锋三卷:火神山秘境四卷:封号‘屠夫’五卷:巡天使六卷:人王墓七卷:天价悬赏八卷:葫芦岛风云九卷:守护者损落十卷:大结局他从艾府初识练气,进入暗夜森林奇遇连连,成为唐国最为牛逼的天才。而武道院一站,魔修现世,沈腾眼瞎身死。艾家举族避难。尸体被蛊族偷走欲练为僵尸,意外复活开启清光眼。前往大秦王朝寻找艾敏,进入武道院修行,争夺内院名额,历练,火神山秘境重塑肉身,封号扬名神魔战场。成为巡天使后血洗唐国魔修,使得唐国帝都六月飞红雪,人皇墓得到巨额宝藏,被成为人类的移动宝库。天价悬赏成为魔修第一必杀名单。葫芦岛一站成名,圣人损落,王朝内乱,力缆狂澜
热门推荐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2015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2015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曹文轩、刘庆邦、张楚、秦巴子等20余位作家的20余篇佳作,关注现实,关注人生,题材丰富,叙述多样,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魅妃祸祸王爷

    魅妃祸祸王爷

    冷血杀手在任务中失败,意外打开的时空门让她们掉入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因此的一系列故事,逐渐展开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她出身将门,身份贵重,可却因为天生经脉逆乱,成为废材,被人踩在脚下。她宁负天下人,也终究不愿负他,可却在他功成名就之后极尽羞辱,拉去喂狗。重生之后,她抛去废材头衔,重拾嫡女光环,挨个收拾那些欺辱过自己的人,重新勾引那个没良心的薄情男子。她变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指挥的了千军万马,做的了地痞流氓!当一切尽在她手中的时候,什么皇子、什么第一才女?统统滚到一边去,权倾在手,还怕你翻天?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星历记

    星历记

    玄乎版:科学的尽头是否是神学,玄幻的尽头是否是永生………煽情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多少爱的付出是默默的无声的,当你失去的时候,当你同样用心的时候,才会发现他(她)已付出了如此多。爱情,友情,亲情……简单版:星球篇,宇宙篇,一步步揭开过去,现在,未来关于世界的神秘面纱……
  •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本书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北凉灭亡为止,其间174年,包括了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初年、南朝宋四个阶段。全书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个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文中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 暗血行者

    暗血行者

    命运的号角已经吹起,黑暗之门后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巫师的魔法,魔兽的怒吼。杀戮和吞噬,到底什么才是活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