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5800000158

第158章 反客为主

“来得好快!”听完来人的讲诉,萧去病一下皱紧了眉头。

自从知道王鉷对自己有敌意和杀心之后,萧去病也老实不客气将王鉷列为必须除去的目标,即使后来李林甫的加入,让全长安城的百姓包括何可儿的父亲何建都认为自己凶多吉少。

但说实在的,对于这两人,萧去病其实不是怕的。这当然也是穿越客的优势,他觉得自己可以很轻易斗倒两人。

王鉷不过是能帮李隆基搜刮钱财而已,而且还弄得整个天下的百姓怨声载道,但他的这个唯一的优势在自己面前屁都不是。等高仙芝带着安西军的一万多匹骆驼来到长安,那堆成小山一样的金银和珠宝就能将李隆基的眼睛彻底晃花。

说到底王鉷这么多年来进献给李隆基的钱财加一起都没有安西军一次多,再加上还有每年十万斤白银诱惑和每年其他的提成。只要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摆在李隆基面前,如果王鉷和自己只能二选一,李隆基毫无疑问会留下自己抛弃王鉷,既然如此王鉷要对付自己,萧去病也乐得与他势不两立。

再说李林甫,更加不足虑,虽然他很厉害这么多年算计了无数人,但他已经老了,快六十九岁了。加上他这么些年牢牢把持相位,妒贤嫉能花尽心思算计人,以至于树敌满天下。因为怕人刺杀,李林甫这么多年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总是睡一个时辰起来一次换个房间再睡一个时辰。他现在看上去比李隆基起码要老二十岁,李隆基早有扶持杨国忠接替他的打算了。

就是因为萧去病知道这些原因,所以一直以来,萧去病都并没有太重视王鉷和李林甫,内心重视的只有安禄山和杨国忠。两者一个极其狡诈,又极会装傻表忠心;一个有贵妃这层关系和虢国夫人这个后援,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没想到的是,这李林甫和王鉷倒也一下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拼了命也要赶在安西军到达长安之前把自己除去。自己还是太粗心太心急了,一下就让李林甫抓到了把柄。而且从马燧这件事来看,竟然是一开始在自己招募长安游侠儿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下手,那些游侠里李林甫的人。要不马燧那句天下将有大乱(大变)的话怎么就被人听了去呢?也怪马燧那个大嘴巴,虽然每次说的声音都不大,而且要么是自言自语要么是对他侄子马永说,但说的次数也太多了。

还有龙武禁军的事,萧去病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没用,这么笨,或者说这么心急。自己只是要他们多留意一下万骑的中层军官有谁跟邢縡来往比较多,没想到他们做这样一点事情也会被发现。对于这个,自己还真不好解释。

至于太子李亨的事,这就完全是诬告了,关键是这事没有证据,因为自己李倓李亨等人加上李倓身边的人的证词都可以被李林甫说成不可信。最关键的其实不是这些,是李隆基在这方面已经有些神经质了,即使这次过关,也会在他心里留下怀疑,从此对自己开始提防。

这还真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李林甫啊李林甫,算老子小瞧你了。但即使这样,有仙人弟子这个身份还有贵妃义弟这个身份,你还是弄不死老子。

高仙芝啊高仙芝,你可要快点来才好,你的义弟在长安撑不下去了,等着你带来的金银和那个会让李隆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翻盘呢!

……

华清宫飞霜殿中,终于赶回的萧去病在给李隆基见过礼之后,就一直握紧了双拳,红着眼睛冷森森地盯着王鉷和李林甫看。那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毫不掩饰内心强烈的杀意,十分嚣张明白告诉两人,你们诬陷老子,等此事一过,我与你们不死不休。

或许是做贼心虚,或许是他们认为萧去病的武力实在太强,而且从河中之事来看,此人简直就是疯子。两人简直被吓坏了,生怕把萧去病压抑不住怒火暴起伤人。这么近的距离,两人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萧去病一动手就能轻而易举杀死他们。

王鉷现在感觉非常恐惧,说不出的恐惧,他从来没被人用这种眼神看过,自己怎么会招惹一个疯子!李林甫也觉得非常后悔,通过对萧去病情报的分析,他也认为萧去病是疯子,但同时又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

如果当初刺客案发生时自己能保持中立或者帮他,完全可以拉拢萧去病抵抗杨国忠的,王鉷特别是王鉷的弟弟儿子,根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嘛。这真是一步错步步错,李林甫突然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被王鉷拖累死。

而在此时,大唐皇帝李隆基也气得有些发抖,他正在听高力士念永穆公主写给他告状信。本来王准欺辱永穆公主这件事萧去病并不打算告到李隆基那里去的,他十分清楚李隆基现在的状态。醉生梦死脑子里只有享乐和长生,还有就是对太子的提防,其他事情只会让他觉得很烦。

但既然李林甫和王鉷已经让他烦了一次,也不在乎自己让他再烦一次,同时也是对王鉷的反击,就是要把他气到发疯!

本来以永穆公主胆小怕事的性格这封告状信她是不敢写的,但萧去病的分析和威胁让她下定了决心:我认了贵妃做姐姐绝对不会有事,王准被我羞辱成这样,王鉷一定会报复,对付不了我只能拿你出气,如果你不跟我合作就等着你家里人被害死吧。

在这封申诉状里,永穆公主泣血像李隆基讲诉了自王鉷得势之后,王鉷王准对永穆公主一家的欺辱和压迫。驸马都尉王繇被王准当靶子用弹弓射着玩,自己身为皇长女亲自为王准下厨做菜,还被他百般刁难。

而且永穆公主还在告状信中状告王鉷害死他丈夫王繇的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韦会(两人的母亲安定公主是唐玄宗的堂姐,先后嫁了三个男人),将韦会抓进大牢勒死之后还将尸体扔到永穆公主府的门口,永穆公主向李隆基请求严查此案。

除此以外就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了,王准那两句嚣张至极犯忌讳的话“老子就要吃姓李的亲手做的鱼脍”,“在长安我阿爹就是王法,我阿爹是王鉷”被永穆公主一字不落地写在了告状信中,并说这两句话当时围观的几百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全都可以作证。

看到这里,李隆基愤怒几乎无以复加。真是岂有此理,自己对王鉷天高地厚恩宠有加,没想到他还有他的儿子却这么回报自己,欺负人竟然欺负到朕的女儿身上去了。

知女莫若父,李隆基是知道永穆公主性格的,胆小懦弱,生性怕死,如果没有发生的事情她是打死也不会说假话的。这个王准真是活的不耐烦了,欺辱自己的女儿也就罢了,竟然还口口声声说就要吃姓李的亲手做的鱼脍?这不是有意针对皇族,以欺辱皇族为乐么?

另一句“在长安我阿爹就是王法,我阿爹是王鉷”更是对他至高无上皇权的红果果的挑战!这是以下犯上,这是家奴欺辱家主,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

“混账!王鉷!朕真是看错了你,朕将一路提拔,委以重任,宠信有加!你和你儿子就是这样报答朕的吗?你那宝贝欺辱人欺辱到朕的女儿上了!你看看他这两军大逆不道的话!”

李隆基气急了,抬手就将那只钧瓷的茶杯重重地扔了出去,正正砸在王鉷头上,顿时鲜血直流。王鉷一下吓坏了,也不敢去擦,赶紧跪下来磕头请罪,那神情恭敬无比。

在萧去病赶到华清宫的之前,王准的事情王鉷已经知道了,但却只知道王准被萧去病打了,而且被萧去病往死里羞辱,挂着牌子跪在大街上几个时辰不敢起来。他心里正想着用什么办法给儿子报仇呢,没想到的是,那萧去病一到华清宫竟然恶人先告状。

王准欺辱永穆公主一家王鉷是早就知道的,他也没以为有什么不妥,只要永穆公主不告状就没事。而且王准欺辱公主碍着你萧去病什么事了,要你多管闲事?这也就罢了,你阴了王准一把,把他的脸打得像个猪头,还逼着他在街上下跪几个时辰。这已经是把事情做绝了,没想到他竟然还逼迫永穆公主一纸诉状告到皇帝这里来了。

当然他和李林甫栽赃诬告萧去病这件事被王鉷自动过滤掉了,他这种人是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错处的。

跪在地上的王鉷战战兢兢,汗如雨下,一面称罪,一面却给王准开脱,言说王准对皇帝是恭敬且忠心的,这两句话可能是无心之失或者公主听错了。

一旁的杨国忠笑到快要不行:“王大夫你那儿子是什么德行整个长安谁不清楚。此事公主亲耳所闻亲笔所写,又有寿昌县侯和这位小黄门可以作证,又岂是你可以抵赖的。”

李隆基更加气到不行:“公然欺辱公主,挑衅整个皇族和皇权,你还要替他开脱!你当真以为朕离不开你?杀不得他吗?你还敢在朕面前狡辩喊冤,当真是朕把你宠坏了,才让你恶奴欺主!”

“罪臣不敢!”王鉷不敢再辩解,只是拼命叩头:“是罪臣教子不严,请陛下饶恕小儿这一回吧,罪臣一定严惩于他,好好管教!”

那一边李林甫赶紧也跟着求情,心里那个悔啊,这王鉷的儿子和弟弟怎么都这么不省心,真是操碎了心。如果他能穿越到后世,就会有一个更好的表述:这TM什么猪队友!

陈希烈心里同样纠结,不过他纠结的不是王鉷这个猪队友,而是纠结于选哪边战队。杨国忠已经偷偷找过他,要他背弃李林甫投靠自己,之前他只是有些意动,现在却是越来越偏向杨国忠了。因此这一回,他没有做李林甫的复读机,只是站在旁边说了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几乎没表达立场。

另一边杨国忠却是极力主张重处王准以维护皇室尊严,与此同时一向谨慎乖巧的高力士也站了出来,力证王准想来跋扈。萧去病虽然没怎么说话,但状纸是他交的,立场再清楚不过。这样一来双方的力量对比一下变成了三比二,力主严惩的占了上风,再加上之前李隆基之前对王鉷和李林甫打扰他玩乐就有些烦躁。

于是盛怒之下的李隆基很快给这件事做出了判决:革去王准卫尉少卿的职位,杖责四十,以儆效尤;王鉷革去和市和籴使与坊作使两样使职,罚俸半年!

王鉷一下傻了眼,他和李林甫栽赃诬告萧去病,结果萧去病一到,他没什么事,自己倒丢了两个重要使职。还有他儿子王准更是吃亏吃到家了,这个萧去病难道天生是自己的克星不成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主角设定:罗昭,字伯明。男,16岁,身高186cm,体重72kg,穿越前为某校学生。自幼在山里拜大师学习武艺,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太极枪、罗家枪、杨家枪、剑法。擅长搏斗、太极拳,于黄巾之乱时登场。武艺基本与赵云、马超、典韦同级,高于太史慈、庞德、张郃。与刘关张结为兄弟打天下。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会剽窃古人几首诗讨得美女芳心。打仗?打得过就死命的打,打不过就玩阴。曹操:“刘备只不过比我多了个罗伯明而已,此乃天亡我也。”张飞:“四弟好酒量!某家比不过你。”刘备:“如不是四弟,大汉复兴无望……”孙策:“有你在我何敢自称小霸王?”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万岁君王

    万岁君王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埋葬了万堆枯骨,更有那悠悠真相!——吾名嬴朕,秦始皇帝九子。
  • 三国奇公子

    三国奇公子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拨开眼前的云雾,你会发现,你所看到的,是你所想不到的。这是一个三国,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本文构思比较缓慢,前期发力较晚,望各位拭目以待,读一本你不曾读到的三国。)
  •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回到三国成为吕布,收猛将,拥美女,入主汉中。定西北,入西南,灭刘备,平江东、北伐中原,一统天下,万国来朝。
热门推荐
  • 蚀骨红颜,重生之神秘毒妃

    蚀骨红颜,重生之神秘毒妃

    一身两命,到底是命定之劫还是天降之缘?穿越而来,重生于乱坟岗之中,从此魂有所栖。一见误会,二见失身,三见倾心,她的心意在复杂的江湖里尤显得纯粹干净。江湖第一的杀手,使人闻风丧胆,失踪十四年的三皇子,身世之谜解开,一朝回宫风起云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知何为情爱,等到失去之时才知珍惜,可终归是明白得太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本书在篇章设计上颇费心思,全书共分10章,10个话题,每个话题有7个小标题。父母可以循着本书的话题安排,每天和孩子探讨一个小问题,每星期完成一个对话主题。父母自己安排和孩子的对话,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很容易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很有实用性。学贵力行,一旦把这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10个星期就能扎下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本书引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而更具说服力。本书是与为人父母者的真诚分享,对于现代的父母来说,是一本简单直观、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教育参考书。
  • 都市追凶

    都市追凶

    五年前的一桩疑案,让有晕血障碍的秋彦走上刑警这条路,青市多了一个让黑暗颤栗的神探,不过当他终于触及到疑案的真相时,忽然间,所有的对手都蜂拥而来,秋彦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
  • 综艺之谐星传奇

    综艺之谐星传奇

    我的哭不是哭,我的笑不是笑..谐星....娱乐圈一个特殊的产物,每每奉上笑果,但笑完之后只剩下心酸,让人心疼不已的一群人。装疯卖傻、扮丑洋相只是遮掩他们内心的痛处以及倔强...为什么要当谐星?当有人问道这个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只为了多红几年...”普群:572761030
  • 东皇大帝

    东皇大帝

    从地球走出的周东皇,抬手间可以毁灭宇宙间任何一颗星辰,神念一扫可以笼罩一方广阔星域,万劫不灭的强大元神更是可以脱离肉身遨游整个宇宙!一个意外,让他回到了千年之前……
  • 左姑娘与右先生

    左姑娘与右先生

    网恋,真的可以吗,从游戏认识并且熟悉。如果告白的话会同意吗?以为是缘份……
  • 四十四路公交车

    四十四路公交车

    C市离奇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所有能连接起被害人的线索竟然是一辆诡异的44路公交车......有人说这是一辆灵车,如果你看到它,必然是有人死了。也有人说,这辆公交车可以完成你的心愿,只要你付出等值的代价。驱魔人云洛在调查这件案子的时候误打误撞在一个小警察的手里吃了个哑巴亏,正当她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小警察却自己送上了门来。“云小姐,这桩死亡谜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云洛嘴角微勾,“别和我谈兴趣,谈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朽音魔

    不朽音魔

    立不朽道统,争众生气运,创万代功业,立诸天之巅。长生路漫漫,众生争渡,流星璀璨,苍生如蝼蚁,天地为棋盘,一本天地音魔录造就叶尘的音魔之路,且看叶尘如何颠覆众生。
  • 记忆编织

    记忆编织

    一场无人能够破解的密室杀人案,涉案相关的人员记忆全被篡改。天才织忆师凌哲的介入,不料牵扯出了一系列更加黑暗的事件,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结局,渐渐浮出水面……
  • 初冬无眠

    初冬无眠

    世界最性感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友情。屌炸天的延安暗戳戳喜欢“大学霸”戴冰,耍贱,卖萌,求关注。他身边最多的是狐朋狗友。他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他动起手来自己都害怕。“大学霸”戴冰撇了撇嘴,以为他延安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十块钱能找一沓的混混,后来发现年级第一的同学也叫延安,“大学霸”戴冰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