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0700000002

第2章 奇姿秀丽的山峰(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主要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阴山山脉等。全世界海拔七千多米以上的山峰有十九座,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七座,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此外,我国还有“五岳”、黄山、武当山等众多名山。它们在中国的地理历史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山甚至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珠穆朗玛峰变矮之谜

在我们的课本中,曾经写有这样一句话: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每年以0.01米的速度“长高”。但是实际上,珠穆朗玛峰是在逐年变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呢?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太阳系最高峰是海拔27000米的火星奥林匹斯山)。珠穆朗玛峰一向是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高峰,高8848.13米,在小学地理课本里也早就有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标准描述:“珠穆朗玛峰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据科学家监测,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目前正在逐年下降,在过去的33年里,它的高度下降得惊人。据记载,早在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测量珠峰的雪面高程值为8849.75米。1975年,科学家测出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量得到的峰顶0.92米的雪深,最终得出珠峰高度为8848.13米。我们目前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描述,一直沿用的是当年监测出的高度8848.13米。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我们的测量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过去30余年里,中国科学家利用天文、重力、激光测距、GP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珠峰的高程值进行了先后五次越来越精确的测量。1992年,科学家所测得的珠峰雪面高程的最终计算值是8849.04米,而1999年第五次观测的结果则下降为8848.45米。1999年的观测值和1966年相比少了1.3米,所有的这些测量资料显示,珠穆朗玛峰的确是在逐年变矮。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是什么呢?被誉为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的珠峰怎么会变矮呢?这个问题引来了许多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期待早日找到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有的地质学家认为,珠峰变矮的原因可能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由于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仍然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且珠峰地区在印欧板块推动下的整体抬升过程中呈波浪式的起伏,上升的速率并不是均匀恒定的。虽然科学家得出了珠峰地区上升的速率不固定的结论,但却恰恰说明了珠峰抬升的趋势没变。也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不是板块间挤压造成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他们提出,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加速了珠峰顶部的积雪由雪到冰转化的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降低。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但是全球气温总体来说从1966年到1975年是冷期,20世纪70年代到1992年之间既有冷期又有暖期,所以按照每一年的气温与珠峰下降幅度一一对应有困难。想得到更确切的结论,必须有珠峰每年冰雪层的厚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详细数据,完整地取得这些数据目前还有困难。还有人提出冰雪密实可能是导致珠峰变矮的罪魁祸首。“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它有两种物理机制,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另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如果气温升高,雪变成冰的速度就会相当快。但是珠峰峰顶常年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所以绝对不可能是降雪先溶解成水再冻成冰。珠峰顶部积雪的密实过程无疑是第二种密实过程科考队正在登上珠穆朗玛峰。虽然珠峰顶的积雪不会融化成水,但气温升高仍可以加速密实化过程,而变成冰后冰层的厚度相对于原来雪层的厚度是减薄的。假如从前20年的积雪才能变成冰,温度升高后密实速度加快,现在可能只需10年或者5年雪就会变成冰。可是一个“密实化”却并不能彻底揭开珠峰“变矮”之谜。科研人员指出其实积雪密实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说不清楚。比如温度升高时,到底有多少雪融水的残余就无法观测计算,一点没有融化的干雪和略有融化的湿雪压实过程也并不一样。气温升高后,雪片晶体之间有一点轻微的融水残余都会加速密实化过程,但就珠峰顶上总体积雪来说是不会发生融水的。那么,珠穆朗玛峰上的积雪厚度到底是多厚呢?科学家们也对此纷纷探讨。1975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峰峰顶的雪深是0.92米,可是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观测到的雪深数据是2.5米。据此,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普通的办法是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的,更不要说冰的厚度。他们提出珠峰顶部冰雪厚度要远大于2.5米,可能在10米到几十米之间。经过研究,得知珠峰顶部以岩面为主,如果将雷达放置在冰雪层上,向下发射电波,可以检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厚度,但由于条件限制,从来没有人将雷达背上珠峰进行测量。此外在峰顶的冰雪层上用冰钻钻至底部,也可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值,但也没人做过此类测量,所以珠峰顶部的冰雪层的具体厚度依然是个谜。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会不会是珠峰顶部冰雪层有物质损失造成的呢?可是是什么物质损失了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物质的损失呢?对此,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由于珠峰顶部不是一整条冰川,长期的气候演变,使珠峰顶部冰雪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近三十几年气候变暖,这一层面经过密实化后降低得比较快。珠峰顶部出现降雪后,大风吹雪的情况会经常出现,特别到了风季,风速每秒高达到三四十米,所以降雪难于在珠峰顶部积累。只有天气稍好、风速较小时,才会有一点积累,大部分降雪还是会被风都吹走。这或许能解释峰顶物质流失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种假设的正确性。目前,对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矮的问题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着,解开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迷雾环绕的丹霞山

丹霞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风光迷人。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美丽的谜团,至今无人解开。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仁化县,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丹霞山海拔408米,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挺拔秀丽,风景旖旎。故有人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丹霞山隐藏着许多的秘密,其中有七大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1.丹霞山之名的由来丹霞和丹霞地貌虽然闻名于世,但是丹霞山这一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在《山海经》、《淮南子》、《水经注》中都没有关于“丹霞山”的记载。虽然在《山海经·南次三经》中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但是丹霞山并不是江河的源头,流经丹霞山的锦江更不是注入渤海,可见,丹霞山和丹舟山是两个地方。最早记录丹霞山这一地带的,是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邓嘉猷《广东通志·山川略》中的《锦江岩记略》,有“仁化南隅有崖岩,在缥缈间,石纹四时改易,五色俱备……故名锦石岩”的记载。后来,北宋蒙天民的《锦石岩龙王灵感记》、明朝王宾的《重修锦石岩》等都是以“锦石岩”命名此地的,并未见过用丹霞山为地名的。古文中记载“丹霞山”这一名字则是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李永茂买下丹霞山前后。李永茂的弟弟李充茂作的《丹霞山记》:“……丹霞山之名,不自今日始也,自伯子(李永茂)至,而人人知有丹霞焉。”这是最早记录“丹霞山”这个名字的古文。但是李充茂对丹霞山名字起于何时,没有准确界定。根据李充茂的记载,在他们来到丹霞山前,已经有了丹霞山的山名。但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的《仁化县志》中《丹霞山水总序》又说:“……传说丹霞山为‘烧木佛地’,李公(李永茂)不忍更改其名。”这里所说的“烧木佛”是说当时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在惠林寺遇天寒,就焚烧木头佛像来取暖的故事。而李永茂的故乡就在邓州丹霞山。于是,李永茂就用邓州的“丹霞山”来命名仁化的“丹霞山”。也就是说,丹霞山的名字是李永茂所取的。这与李永茂的弟弟李充茂的记载持相反的观点,有关单位还曾经调查过李永茂的家乡邓州是否有丹霞山,调查结果显示,邓州没有丹霞山。所以,李永茂命名丹霞山这一说法的依据并不充足。那么,丹霞山的称谓究竟开始于什么时候呢?最早出现“丹霞”二字的是明朝伦以琼的《锦石岩》诗第二首,开句有“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的诗句。在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诗人殉家行有诗刻在锦石岩梦觉关的石壁上,诗中有“丹霞烟留处,黄粱秀未曾”的句子。此时,距离李永茂买下丹霞山只有12年。但有人说以上两处诗名中出现的“丹霞”并不能作为地名解,而只能当作是“红色的云霞”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明天启七年(公元1628年)凌云写的《宿丹霞》,则是将丹霞山当作了地名。其时间还是在李永茂买下丹霞山之前。因此,丹霞山这个名字大概出现在李永茂买丹霞山之前的明代,但是究竟出现于何时,因何而得名,还是一个谜团。

2.燕岩神钟之谜在丹霞山的大石山风景区,有一座山寨叫燕岩,海拔603米,是丹霞山的第二高峰。燕岩山山势雄伟,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在燕岩山腰险峻处,有一处叫做“燕岩庙”的寺庙。据说,从前这座庙香火鼎盛,香客四时不绝,暮鼓晨钟,曾响萦岩头、河富一带的村庄原野。关于燕岩神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天神派下一对仙女姐妹来此地的西竺岩、燕岩塑造菩萨像,她们约好,谁最先完工谁就陪王母娘娘去瑶池仙境。姐姐选择了低矮易上的西竺岩,妹妹只好攀上燕岩庙,由于燕岩庙是一块清幽之地,妹妹很快就将菩萨的塑像建造好了。后来,妹妹一边铸造神钟,一边学起鸡叫来,急得姐姐仓促间马虎了事减了工序,结果,燕岩庙的菩萨造得比天竺庙的要好看些,而且燕岩的菩萨还会唱歌。以后有了“燕岩庙的菩萨会唱歌,燕岩庙的神钟会应和”的传说。据说,当年燕岩山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是时候,就真的有呜咽凄婉的唱和。

据说,燕岩神庙的那口神钟十分神奇。传说它能自动发声似呜咽一般。据当地人回忆,该钟油黑铮亮、非铜非铁,钟顶有几个孔洞,互相通连,与悬挂神钟的钟蒂(钟座)又相衔接,和别处寺庙的钟不一样。有人猜测可能就是这几个不一样孔洞,与钟身、钟蒂构成一个气流回旋的谐振腔体,在一定风向贯穿下铿然发声。而燕岩庙座落于在半山绝壁之中,岩洞与山谷相对,四时风大气流湍急,这口神钟挂在庙前,自然吞风引气、呜咽做声。但是在后来,燕岩岩庙被废弃,僧尼也都陆续还俗出走。1987年,这口神钟被人收走了,燕岩神庙“菩萨神钟相唱和”的谜底,也因为没有了实物变成了一个永久的谜团。

同类推荐
  • 透视地球

    透视地球

    主要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起源、运动、构造和特征,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山川地貌等各类地质地理现象,人类对地球研究的认识方法、过程和成果。中外主要地质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透视地球》语言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对地球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知欲,作者在围绕中学生物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动物学和理科综合探索创新教育为核心,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紧密联系当前生活、生产、科研和教改实际精心编著了此书。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贯彻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思想方法,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和能力。
  •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星际穿越:那些匪夷所思的宇宙常识

    星际穿越:那些匪夷所思的宇宙常识

    本书将激发普通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并为读者的视野和心灵开疆辟土。影响更多人对宇宙的关注,深刻理解宇宙的宏大,人类的宿命,世界的光明与阴暗,多维世界的绚丽与奇幻。另附爱因斯坦、史蒂芬?霍金、薛定谔等著名学者的逸闻趣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博士严格把关。本书将为你讲述电影《星际穿越》中难懂的宇宙现象,带你走入《诡异而疯狂》的宇宙世界!
热门推荐
  • 冰冻世界前哨战

    冰冻世界前哨战

    冰封全球前,一场前哨战,揭开了一万年前超古代文明亚特兰蒂斯毁灭的原因,在真实与虚幻之中,听着玛雅人13个会说话的水晶骷髅头,讲述着地球未解之谜的答案。当毁灭级的冰冻灾难再次降临,人类的文明又该何去何从?救赎之道又在哪儿?
  • 墨下楠琛枕上书

    墨下楠琛枕上书

    我见证了许楠琛和沈枕书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相守,最后分开再复合再分开,最后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阿枕打赌着说,他们会永远在一起,永远相爱,因为在许楠琛的整个青春里只有一个沈枕书进进出出。然而她忘了,爱情不能拿来赌,它不是赌注,当你决定赌一把爱情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一直到后来我再次遇到阿枕,她拿着酒杯不停的往嘴里灌,我第一次看她哭得这么撕心裂肺,她跟我说:伊伊,你知道吗,他爱我是真的,想要离开我也是真的,原来先爱的人真的死得最惨呵呵。我觉得很可惜,但也仅仅只能可惜。
  •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一花一世界,一岁一枯荣

    一花一世界,一岁一枯荣

    该书围绕主人公自身的真实经历展开,以主人公的经历按时间编排为线索,充分展现了一个人一生的奋斗历程,其间包括所受挫折及苦难,还有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一个人由心态稚嫩走向心态成熟的历程。
  • 真理世界I

    真理世界I

    一个创造了神迹,让世界为之疯狂的魔术大师陈墨古突然死了,以一种无比诡异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一本民国时期译本《理想国》摊在他身边,结尾处写着:一切始于11。而同天上午11点,年轻人苏朗身上带血地从陈墨古的别墅里走出,神色仓皇。一切只是巧合吗?为什么一夜之间,伤口离奇复合、刑警拘传围捕、自己杀人成为逃犯……各种怪事都集中到了苏郎身上?刺入他身体、逼得他走投无路的东西真的是龙骨吗?为什么从那以后,世界就变成了所谓超能力选民之间的战争?得到龙骨,真的能成为新世界的神吗?老子、柏拉图、达芬奇、爱因斯坦、卡夫卡、希特勒……
  • 我家猫妖超萌哒

    我家猫妖超萌哒

    白席因为童年阴影,对所有女性生物,深恶痛疾,敬而远之。叶若一为了修行,不得不对白席死缠烂打,百般追求。叶若一喜欢白席时,白席不喜欢她。叶若一消失匿迹后,白席发了疯的找她。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待他明白心意时,他已经永远的失去了她。小剧场他说:“我的猫丢了。”他心道:我怀疑它和你有关系。她答:“它可能去找你了。”她暗道:你的猫一直在你身边,就是我啊,可是你从未发现。本文一对一,虐文,慎入。
  • 狩临

    狩临

    苍茫云海,日薄星稀。龙蛇并起,凡有生灭。大国将倾,有搅乱世界之贼;有纵横天下之将;有奸险诡诈之士;紫微星现。狩猎诸道,君临天下。
  • 吟月泪

    吟月泪

    六界追随,寻梦三生,几世纠葛,相互交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有缘无份,他是天族至高无上的神,她是灵界最无情的统治者,究竟他们经历过什么
  •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本书收录了一位拥有坚强不羁灵魂的女子独自走过的十三个地方,每个地点都有一个故事和一个浪漫传说,每个地点都是最令人向往的艳遇之地。用最流行的最温暖文艺风进行诠释,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