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900000007

第7章 埃利阿斯·霍威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因为有了现代制衣业,人们不仅不再担心寒冷的威胁,而且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缝纫机,制衣行业工人摆脱了原始的手工缝纫的缘故。缝纫机的出现,是制衣行业划时代的大事。对此,我们应该感谢美国发明家埃利阿斯·霍威,是他运用自己的智慧,使缝纫机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1819年7月9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日后成为著名发明家的埃利阿斯·霍威。

霍威出生后,因家里贫穷,生活上很艰苦,也没受过多少教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只上了3年小学,然后,就不得不到附近的农田去劳动,以维持生计。也许老天有意跟他过不去,他生来腿脚就有点儿不太好,行走不便,不适合搞农业。看到这种情况,他父亲只好在他年龄再大些的时候,把他送到一个棉花机械制造厂里,让他学门手艺。

1835年,16岁的霍威离开家庭,开始到机械厂去做工。霍威虽然腿脚不太好,但他心灵手巧,工厂里有关机械制造方面的事情,他一学就会。随着对工厂生产环节的熟悉,他对机械技术越来越感兴趣,而且还产生了自己搞机械发明的念头。

霍威之所以想搞机械发明,其最大动力是为了摆脱贫困,用自己的智慧使生活变得好起来。为了谋生,他在好几个机械厂工作过,但不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他搞机械发明的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后来,他到了波士顿,在波士顿市内一家机械工厂的服务店里当店员。这家店里经常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们前来光顾,讨论一些有关机械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给霍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天,一位教授对霍威谈到有关机械应用的问题。他说,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缝东西的机器,如果谁能发明出这种机器,谁就能发大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霍威牢牢记住了教授的这番话。联想到自己在机械厂的所见所闻,他觉得教授的话完全正确。他在棉花机械厂工作过,知道早在上个世纪,跟人们穿衣有关的纺和织的每一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把织成的布缝成衣服这个环节还是手工。这种状况,使得制衣行业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也使得该行业分工粗糙,制成的衣服款式单一,不够精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发明出缝纫机来,用机器缝衣,就能改变这种局面。缝纫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而自己也会因此摆脱贫困。

没多久,霍威结了婚,接着又连续生了几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活更加拮据,妻儿也跟着受苦。面对生活的重压,霍威又想起了那位哈佛大学教授的话,联想到自己熟谙机械技术的特长,再看看穷困潦倒的家境,早日脱贫的愿望终于使他下定了决心,要自己动手,研制出缝纫机来。

但是,要研制出缝纫机来,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既无文化,又无资金的穷工人来说,又谈何容易?在他前面,也不是没人尝试过,但始终没有成功。要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缝衣技术的发展史。

人类缝衣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针的发明。发明有针眼的针,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其重要性可与火的发现相提并论。有了带针眼的针,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缝制衣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

针的出现早得惊人,其年代可上溯到4万年前。从针的发明到缝纫机的出现,中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人韦森霍尔发明了一种双尖针,这种针的针眼在中间。他于1755年获得了这种针的专利权。他的同胞托马斯·圣于1790年获得了另一种装置的专利权。托马斯·圣的发明在许多方面具有现代缝纫机的特点,但它没有带针尖和针孔的针,因此不能作为缝纫机来用。如果韦森霍尔和托马斯·圣两人都把注意力转向机器缝纫而又互相吸取对方发明的长处的话,缝纫机是有可能在18世纪末叶以前问世的。

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圣艾蒂安的一个叫坦莫尼尔的穷裁缝,设计出了一种比较原始的缝纫机。这种缝纫机虽然主要是用木头做的,相当笨,但它已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坦莫尼尔用它来给军队缝制军衣。但是很不幸,他的发明引起了制衣行业工人的恐惧感,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于是对坦莫尼尔群起而攻之,洗劫了他的手工工场,砸毁了他的缝纫机。坦莫尼尔只身逃脱,幸免于难。面对挫折,坦莫尼尔没有气馁,他对自己的缝纫机进一步做了改进,于1848年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专利。但遗憾的是,对于他的专利,无人问津。他设计的缝纫机由于还存在许多缺陷,在市场上无法出售。1857年,坦莫尼尔在贫困中去世。

现在,轮到霍威了。霍威研制缝纫机的时间,差不多与坦莫尼尔同时。对于坦莫尼尔的进展,他丝毫不知,他们是相互独立完成各自的发明的。一开始,霍威想不出该如何设计缝纫机。他发现,这件事的难度比他原来预料的要大得多。但霍威不是那种碰到难题就回头的人,一旦选定目标,他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霍威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但这些方案都失败了。1844年的一天,他经过一家织布店,店里织布机上穿横线的梭子来回摆动的情形吸引住了他。他想,如果能将这种梭子和有孔的尖针结合起来,就有希望把缝纫机发明出来。可是,该如何让它们结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关键的念头:传统上针眼都是在针尾处,如果把针眼移到针尖处,再使用两根线,通过滑梭缝合,不就可以了吗?想到这里,他立即动手做实验。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1845年,经历了长达5年的摸索之后,他终于试制出了一台理想的缝纫机。这是一台曲线锁式缝纫机,缝纫速度可达300针/分,远远超过了人工。1846年,他获得了缝纫机发明专利权。为了在市场上推广他的缝纫机,他还举行了一次缝纫机与人工表演比赛。比赛结果,他的缝纫机比5名熟练缝纫女工缝得还快。

缝纫机发明成功了。霍威心想,这下子大概可以脱贫了吧?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表演比赛他是赢了,但他并没有得满分,观众们对他的缝纫机印象不是太好,觉得太复杂了。听说他还申请了专利,人们觉得他是在瞎胡闹,谁如果掏大价钱买这个专利,那他一定是白痴。制衣行业的工人担心由此引起失业,也对他的发明持敌对态度。

本以为缝纫机发明出来以后能够发财,他为此还欠了账,没想到结果是无人问津。面对这种结局,霍威感到很失望。既然在美国推广不开,那就换个国家试试,也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那么到哪个国家呢?他一下子想到了英国。他想,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纺织机械发展得最快的国家。曾经引起了18世纪产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就是在英国被发明出来的。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人对与之相关的织物机械也应该很关心。再者,英国和美国都是英语国家,到那里没有语言障碍。还有,英国曾经长期统治美国,因此两者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到那里去,比较容易适应。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准备到英国去推广这种新式机器。

这时,正好霍威的弟弟要到英国去,于是霍威就托他的弟弟将这种缝纫机带到了英国。在美国无人问津的缝纫机,在英国却得到了制衣行业的认可。一个名叫威廉·托马斯的紧身衣制造商看中了这项发明。他向霍威的弟弟询问有关专利转让费用问题。霍威的弟弟看到终于有人关注这台机器了,感到很高兴。他担心报价太高了会把买主吓跑,于是就以很低的价格把这台机器连同它在英国的制造权都卖给了托马斯。托马斯很会做生意,他花很少的钱从发明家手里买来了这个专利,仅此就足以赚一大笔了。为了更好地推广这种机器,赚更多的钱,托马斯心想,要是能把发明家请来,当场示范,岂不效果更好?于是,通过霍威的弟弟,他向霍威发出了邀请。

听说自己的机器在英国找到了出路,霍威很高兴。他以为自己长时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报答,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妻儿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为托马斯传授技术,进行现场示范,帮他推广这种新式缝纫机。当时,霍威还不知道有关商业习俗,没有事先跟托马斯谈好报酬,就帮他干开了。谁知当托马斯一旦技术学到手,他就抛弃了霍威。可怜霍威一家老小,不得不在伦敦的贫民窟的一间小屋子里栖身,生活十分窘迫。霍威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如此命运多舛。

流落在异乡他国的霍威,忍受不了这种衣食无着的困苦生活,他决定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国谋生。就这样,他典当了自己制作的机器,托人在船上当了一名帮厨工,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回到了美国。

回到美国后的霍威,经济上十分拮据,可祸不单行,他的妻子又得了重病,不久就告别了人世。就在这时,霍威又发现,原来无人问津的他的那项发明,现在居然被一些厂家偷偷地生产着,还在市场上销售着。面对这种情况,霍威十分愤怒,他决定诉诸法律,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

霍威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那些制造商们的侵权行为。就这样,他与那些财大气粗的制造商们打起了官司。本来,这场官司的是非十分分明,可法院习惯了慢条斯理地工作,对他的控告爱理不理,一拖就是很长时间。在霍威坚忍不拔的努力之下,经过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漫长的受理过程之后,他的发明专利权终于在1854年被证实和确认有效。法院宣告那些制造商们未经过霍威的允许就生产缝纫机是侵权行为,他们侵犯了霍威的合法权益。

现在,轮到那些傲慢无理的制造商们瞠目结舌了。他们的命运掌握在霍威手里:霍威不让他们生产,他们就得停工;霍威如果向他们索取巨额赔偿,他们就得倾家荡产。霍威的朋友也有人劝霍威趁此机会出一口恶气,收回制造缝纫机的权利,建立工厂,自己生产,把这个行业垄断起来。

对于朋友的建议,霍威经过慎重思考,决定不跟那些制造商们过不去。根据在英国的亲身经历,他觉得如果自己建厂、自己生产,未必能在美国把缝纫机推广开来,最终失败的可能还是自己。于是,在那些制造商们支付了合理的专利转让费用后,他允许他们继续生产缝纫机。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明智的。在那之后,缝纫机制造领域里竞争十分激烈,而霍威却苦尽甜来,在他的竞争者继续统治这一领域的情况下,他却安然地度过其生命的,最后10年。1867年10月3日,霍威在纽约州的布鲁克林与世长辞。去世后,他给人们留下了200万美元的遗产。

现代的缝纫机比起霍威的发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种类大大增加了,有的装上了电动机,还出现了用电脑控制的多功能缝纫机。但总体上来看,缝纫机的基本特点却没有什么变化,依据的仍然是霍威的设计。

霍威发明的缝纫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但把许多人从繁杂的手工缝制中解放了出来,为他们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促使缝衣工作进一步专业化,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密,效率和成衣质量都大为提高。正是因为有了缝纫机,人们的衣服才有可能被设计得多种多样,我们的世界也才有可能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一切,都跟霍威的贡献分不开。正因为如此,1915年,霍威被选人美国伟人纪念馆,受到人们的瞻仰和崇敬。

同类推荐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本书阐述了要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学会通过主观努力适应、把握并利用客观规律,学会去“用势”,也就是要能动地度势、谋势、乘势、导势、借势、蓄势、造势和转势。“势”是一个意蕴精微、涵义丰富的词,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解释为形势、姿态、权力、地位、时机、法度、情况、威力、规律和运动趋向等。任何人都要在“势”中生存。“势”有消长、逆转,“势”的运动变化对人影响很大。人置身于“势”中,被“势”那显然无形却几乎不可抗拒的力所左右、所推动,在一种不得不这样的格局中去作相应的运动演变。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

    我们迫切渴望成功,我们更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努力就能办成事,也没有人仅仅靠个人努力就能成大事。如果你以为自己“谁也不认识”,那将来就真的“谁也不认识了。”你相信什么,就会怎么成长。本书通过分享真实有用的案例,和实实在在有效的指导,助你一技傍身之后,做大局,巧设计,通人情——让好人帮你成就好事,坏人也至少不会坏你的事。这样,所有人都不是你的障碍,而是成就你的资源。
热门推荐
  • 心悦你,时光美好而悠长

    心悦你,时光美好而悠长

    言公子的前半生,生活在黑暗的泥淖里,阴暗、冰冷,所以后来当他可以肆意的沐浴在阳光下,光明正大的怼天怼地怼社会,成了影视界一朵有名的“霸王花”。直到遇见了那个人,再次心甘情愿迈入黑暗。很久以后,言公子才发现,自家一直凶悍的魔君大人,似乎是一团被黑暗包裹的光明,让人忍不住一点一点打碎黑暗,一并沉沦。世界上总是有些人,浑浑噩噩很多年,不期然相遇,不期然改变。不管多久的时间,不管怎样的相遇,让人意外还是欣喜,让人痛苦还是甜蜜。或早或晚,或好或坏,冷暖自知。
  •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成亲三年尚未圆房,太子妃萧木槿就是皇宫中的一大笑话。可这天底下聪明人往往活不长久,她呆些又何妨?若能倚呆卖呆,跑出太子府玩上几日,又是何等美妙!当然,能够扮猪吃老虎也是件乐事。一直装呆子也太累,对不?
  • 解决问题的发动机:磨练孩子意志的99个故事

    解决问题的发动机:磨练孩子意志的99个故事

    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本书用99个生动的小故事从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出发,为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意志过程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实施对策,以便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庶女华冠路

    庶女华冠路

    前世命丧宅斗的她穿越重生到了古代,成了户部蒲尚书的庶出女儿。原本以为这世可以过得合家欢,谁竟料到这一世比上一世还要凶险。出众的才貌,让她众人瞩目;庶出的身份,让她的婚姻曲折坎坷;特殊的经历,让她一次次地被带入政治的漩涡。 入宫为后,只为报仇。最后,她会迎来自己的幸福吗?
  •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验像是一条穿船上的尾灯,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但是,如果能够清晰地透悟他人的100条成功经验,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亮起一个灯塔,都能照见未来的成功!此书就立意如此,从礼多人不怪、善识时务成俊杰、妙言巧语少纠纷、忍耐处世好做人四个方面精选出了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奉给读者,让读者轻松拨开“厚黑”与“薄白”的荆棘,开辟一条没有后顾之忧的成功之路!
  •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unique in human history. It has seen the rise of some of humanity's most important advances to date, as well as many of its most violent and terrifying wars. This is a condensed version of renowned historian Martin Gilbert's masterful examination of the century's history, offering the highlights of a three-volume work covering more than 3,000 pages.From the invention of aviation to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nd from events and cataclysmic changes in Europe to those in Asia,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Martin examines art, literature, war, religion, life and death, and celebration and renewal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roughout this turbulent and astonishing century.
  • 霸气农家女

    霸气农家女

    现代熟女变成了十岁的古装农家小女,惊讶、多过惊喜!家徒四壁、田地靠租、吃饭看天,一穷二白!爷爷传统、奶奶霸道、叔叔婶婶各有算计,爹狂傲、娘凌厉、在他们眼里弟弟是个宝她是根草。从零做起、发家致富,是穿越女的传统,一个个的铜板慢慢积攒,换银换金换成全国通用的银票;发誓:定要打造一个辉煌前程。好不容手里有点儿银子够悠哉悠哉的过小日子了吧,却不料江湖动乱、朝廷动荡,山河破碎、还让不让姐过安生日子了?乱军逃兵撵不走?那就收编!敌国贼寇闯家园?直接干掉!你、你、还有你、这都谁家的美男啊,都什么眼神儿啊这是?你们没见过农家的娇俏女儿丢下锅铲抄起菜刀?
  • 阴阳眼小师妹

    阴阳眼小师妹

    轻松,学生,感情,玄学,作品介绍:她有一双阴阳眼,能看透阴阳两界的人事物,在她的眼眸里,有一片,人与鬼怪之间的故事因果,在这里我们将打开人类世界通往鬼怪世界的交叉界的灵异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的故事可以缘起缘灭几千年,为此,朝朝暮暮,看夕阳,等待黑夜降临,迎接另一个阴阳界。
  • 三阴阳

    三阴阳

    本书以三阴阳出世到发迹到露出原形为线索,勾勒出一位貌似忠厚却工于心计、拨弄是非、阴险自私、损人又害己的人物形象。作者以锐利的笔锋揭穿了一个个变术,剥离去层层外衣,露出了一个鲜活的怪胎。同时,描写了县县办师范时期一位被乱点鸳鸯谱点到学校任主要领导的乡镇干部楚里的所作所为,把一所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以至不可收拾。客观上为三阴阳、江东京等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气候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