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000000001

第1章 卢沟晓月(1)

亲历者

阮捷成——时为北平志成中学学生

阎启志——时为29军南苑学兵团学员

黄成祥——时为南苑镇居民

张可宗——时为29军132师特务团工兵营战士

刘良惠——时为北平学生

曹廷明——时为29军38师225团3营11连战士

李兰亭——时为29军38师112旅223团战士

编导手记

老人们说,1937年的那年夏天,北平城里闷热得很,经常下雨。

老人们说,七月初,北平的月亮是月牙状的,乌云遮不住它。

就在那一年,一个小孩在南苑附近的一条河中,捡到了一柄大刀。刀沉在河底很久,却依然明亮锋利,腕口粗的小树一刀就能砍断。小孩为此高兴极了,他向同伴炫耀了很久。

后来小孩悄悄把刀拿回家,却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知道这柄刀的来历,不顾儿子的哭闹反对,把刀送了到了河对岸——那里就是二十九军位于南苑的兵营。

小孩并不知道,过了没多久,将有一位二十九军的士兵拿着这把刀冲上战场杀鬼子。

这就是1937年的夏天,这就是北平老百姓的记忆,他们记得南苑兵营老师部门前那影壁上写得“奋斗”二字如猛虎下山,他们记得二十九军士兵守在北平,个个武艺高强,他们记得士兵们身后背着的大刀,明亮锋利,就如天空的月牙明月。

二十九军兵营围墙后面,曾经是很多北平少年心系的地方。他们想去参军,听说加入二十九军,就能成为那武艺高强,身背大刀的战士。

如果你去过南苑,你就会知道,那里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记得二十九军。老人们说,里面有个旅长,马术精湛,经常和他的副官赛马。士兵们个个身体结实,不仅武艺好,也是体育健将。

每当士兵训练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小孩围观。

老人们说,那天训练结束,他们看见一个士兵连翻了二十几个跟头,好像在打什么赌。他们个个身体都棒,若是活在现在,肯定会成为武打明星。

只可惜,是一场惨败碎掉了他们心中的梦。

为什么会惨败?

老人们至今想不明白。

许多年过去,南苑兵营的老师部变成了文物,它并不对外开放,门前也长起了荒草,只有门前影壁上的“奋斗”二字依然如猛虎下山。

马鸣声嘶。

南苑泣血。

——编导鄢郁

孩子连,大刀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到1935年,日军已占领了热河(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在与国民党签订了《何梅协定》后,中央军退出平津,只剩下29军成立稽查政委会在平津一带驻防。至1937年,步步紧逼的日军已来到了北平城外,控制了北平的东、北、西三面,守卫平津的29军三面受敌,能够和后方联系的只剩南方一线。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1937年7月1日,北平开始举办学生军训总队,29军专门为这些学生安排了位于北京南苑的一个兵营,时为北平志城中学学生的阮捷成就是其中的一员。很快,这些学生兵就成了附近老百姓眼中的焦点。当时,南苑镇的居民都管这些学生兵叫小孩连,只要碰到他们,总是会多看几眼。而这些学生兵眼中的焦点,则是29军士兵们身后背着的大刀。

29军原属西北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军长宋哲元购置镔铁,为每位士兵打造大刀一把,并请来西北武师传授刀法。29军的将士们都有一个背包,三斤来重的大刀被他们插进皮鞘,捆在背包里,背在背上。遇到敌人时,大刀能够很容易地抽出来和插进去。1933年,29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肉搏战中,将士们手中的大刀砍死日军五百余人。从那以后,29军的将士们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而他们手中的大刀,也成了29军的标志。

在29军中,刀法最厉害的当属132师师长赵登禹[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赵楼人,时任第132师师长,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牺牲的师长,今北京市西城区的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得名。],同时他也是杀死日寇人数最多的。“他是刀砍和枪打并用,别人杀三十个,他可以杀三百个。”当时作为29军132师特务团工兵营战士的张可宗,现在说起赵登禹师长,还满是崇敬。

在学生兵的眼中,师长赵登禹自然是一个传奇人物,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总要围在老兵身边,听老兵讲述赵登禹师长在喜峰口战斗[喜峰口战斗:又称长城抗战。1933年3月,赵登禹率领29军取得喜峰口战役的胜利。中国军人不但砍杀五百余名敌人,还成功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喜峰口战斗是29军最辉煌的时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平津沦陷后,蒋介石将29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为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分别是张自忠的59军,刘汝明的68军和冯治安的77军,这三支部队的番号都暗含了“七七”,即为了纪念七七抗战。]的故事,说到高兴时,他们就一起高唱军歌。这样激荡人心的日子,令人神往,但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浪漫诗意却只是昙花一现。

1937年的7月8日凌晨,睡梦中的阮捷成被枪炮声惊醒,此时,北平城的百姓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惊恐地望着西南方向,因为枪炮声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北平城突然变了一个样。

事隔多年,当时还是个学生的刘良惠老人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景象,他说:“外边隐约听到枪炮声,当时市民们惊慌失措。街上没有人了,巡警也没有了,空空的。”而身在军营的阮捷成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8日早上,他和同学们起来做早操时,一个传令兵骑马过来向总队长报告,总队长听完以后,把总值日官叫到跟前交代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地走了。阮捷成回忆说:“总队长这一走之后,我们再也没看到过,后来才知道,他是到前方指挥战事去了。”

不久,深陷在惊恐中的人们知道了发生的事情。就在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本华北驻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于7月8日凌晨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驻守在这里的29军将士们奋起还击。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1937年7月8日,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纷纷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爱国口号,为北平的将士们捐款捐物。

此时的北平城,已经成为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最关注的城市。

在全国各地,人们群众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时,身处北平城内的将士们也纷纷擦亮了手中的大刀,准备和日军拼死一战。29军战士曹延明回忆说:“当时一天一磨刀,没事就磨刀、擦枪、擦子弹,那个刀削头发都能削断。”与此同时,北平城的南方一路最重要的“门户”南苑兵营也被加高加固,围墙外边的沟也被加深加宽。北平附近的老百姓则开始把自己的亲属送往北平城内,城高壁厚的北平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避难所。

身在军营的阮捷成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离自己是多么的近,当时学生兵和正式部队混住在一起,往往白天看到部队还在,第二天部队住的地方就变成空房子了。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军训不得不提前结束。阮捷成心中知道,大战已在所难免。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冀察当局仍存与日军媾和的侥幸之心,分别在1937年的7月9日、11日和19日,与日本华北驻屯军进行了三次和谈,并达成了三份协议,但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这三份协议其实只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延迟了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赵登禹的部队27日才赶到南苑。此前,他的部队在大名,冯治安[冯治安,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曾在冯玉祥将军麾下任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的冯治安,指挥手下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帷幕。]的部队在河北省保定。阎启志说:“当时中央的政策是避免冲突扩大,能够化解的就化解,光想着和日本和谈,可日本人调兵遣将,源源不断地往中国运兵。”7月25日,陆续集结到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当时,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相差悬殊,日军武器精良,不但有飞机,还有坦克和大炮。而29军将士的手里,除了大刀,只有落后的“汉阳造”步枪。北平城已经危在旦夕。

同类推荐
  •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李玉敏编著的《虎门销烟》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虎门销烟的有关内容。 《虎门销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大明郡王传

    大明郡王传

    本故事跨越三代帝王,分别为永乐、仁宗、宣宗三朝。历史的轮回何其相似,又何其地出人意料。当年弑侄登基的帝王,魂葬异乡;当年谋求篡位的皇叔,命丧炙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永乐十二年,在永乐帝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前夕,大明郡王来到京城……
  •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从1978年1月8日至1979年2月11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 愣班超远定西域

    愣班超远定西域

    少怀凌云志,大器偏晚成。醒掌虎狼兵,醉卧美人膝。三十年征西域风雨如磐,七十岁通丝路老迈归家。血性男儿班超,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 乱世汉王

    乱世汉王

    有天子气的益州乃是先到者先得,所以捷足先登抢得益州。哪知道机关算尽,却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刘焉死后,益州在他儿子刘璋手中得而复失。另一位“汉室宗亲”大耳儿刘备鸠占鹊巢,在益州地方开创了蜀汉政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的割据势力。这位反客为主的大耳儿刘备到底是哪路神仙?且听我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月亮河(锐读·特别版)

    月亮河(锐读·特别版)

    我爬起身,步履蹒跚地走向黑暗,拐了两个弯,一扇铁门挡住去路,拉开铁门,一个狭窄的石屋灯光昏暗,墙上钉了个铁牌,红底黑字:月亮河。?月亮河?我惊讶地端详屋角的木梯,水管和它一齐伸向天花板的窟窿。石屋其实是间地下室,我踩着梯子,推开一堆木箱,发现自己身处于某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室内堆满了稻草、砖块和木箱。摆脱它们的纠缠,我推开屋门走了出去,第一眼看到的是漫天大雾。
  • 女友有个系统

    女友有个系统

    一本与漂亮女生谈恋爱的小说,小说主要就是写这么一个故事。男主会变帅,也会变厉害。
  • 疯狂的舍利

    疯狂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尿结石。”这是一部足可比美《疯狂的石头》、充满喜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落魄的白领在底层挣扎以及两位大龄青年平凡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吴耐,曾经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白领,做过经理,开过公司,一下子跌入生活的底层,他不屈,他要挣扎,他要抗争。
  •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3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人间痴绝

    人间痴绝

    她是孤独万年的天山神女,因在神界之时一念起救了魔尊,引发浮玉山失衡,最后散尽修为将浮玉山封入了人界天山……这一世,她是人间的妙手神医,医人万千却不能自救。身负红莲业火异术的折磨。 这一世,他是煜王凌轻尘,亦是江湖客沈煜风,他步步小心,初见之时便一眼倾心,一次次舍身相救。 当江湖中被一只魅搅的风云变色之际,寻了她百年的魔界至尊终于找到了她,可她却倾心与自己分离出去的三魂…… 他说:若有来世,我定会护你无恙。 他说:若你欢喜,无妨对我淡薄。 只是,这一场人间的救赎,没有谁分了输赢。
  •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孩子们的眼中,我已老了。可我不信。我真的老了么?我才71岁,比起我9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啃骨头,还能嗑榛子。我的牙齿一颗也没脱落。可这还比不上额特沃呢。她嗑起榛子来,比我厉害,连续嗑上一碗,也不皱皱眉头。别看她脸上淌着河流,站着山坡,心可年轻着呢。体格比我还要结实。她也才70整岁。我们在一起走过了那么多的岁月,彼此的血液都快融到一块了;彼此的长相都相像了。有时候从她的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从我的身上又能看到她的样子。我们一同走路,一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没觉得累。她常爱说的话是,人上了年纪,能吃能睡能走是福,有个伴儿陪着走路,更是福分。
  • 苦如蜜糖,甜是砒霜

    苦如蜜糖,甜是砒霜

    所谓的沟沟坎坎,全看你自己怎么看。一阵子一阵子的西风,其实都是促人行路的东风,此时山重水复,转身柳暗花明。关键在“我”,不可推脱。所以,苦也罢甜也罢,不过看你自己怎么尝,怎么想罢了。?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而消除它们最初也许要用数年、数个月,渐渐只用几天、几个时辰,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进炽热的火炭。?本书精选知名作家的数十篇文章,旨在与读者朋友一起面对人生苦乐,试图一起转变人生视角,以使我们都离苦得乐,一起走过苦光阴,过上好日子。
  • 誓不为妃,重生嫡女狠绝色

    誓不为妃,重生嫡女狠绝色

    前世,为了所谓的爱情,她杀夫叛国,无恶不作,最终却被情郎亲手了结,抱恨而死……今生,她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虚伪庶妹,蛇蝎继母,恶心渣男,统统去死!她的温柔,从此只属于那个男人……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燕国传奇之北朝情歌

    燕国传奇之北朝情歌

    经逢乱世,国破家亡,山河沦落,亲人故去,恋人离散,且看一世枭雄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