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400000001

第1章 财政基础理论(1)

一、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的卓越贡献

毛泽东同志的财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财政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现状出发,对我国各个革命时期的财政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作了最完备、最系统的指示,它以独创性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经济学说,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毛泽东同志众多的财政经济著述中,究竟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呢?根据个人学习的粗浅体会,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财政与政治的关系

财政是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从来就是维护和巩固国家机器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结合我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提出财政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就在于财政政策必须体现党的阶级路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党的政治经济任务服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财政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学说。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指出:“苏维埃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保证革命战争的给养与供给,保证苏维埃一切革命费用的支出。”“苏维埃的财政政策,建筑于阶级的与革命的原则之上。”毛泽东同志这些精辟论述,正确地解决了财政同无产阶级革命、财政同党的政治经济任务的关系,为党制定财政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我们党从各个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阶段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具体情况出发,确立了一整套正确的财政政策。比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制定了重担归于剥削者,贫农中农税轻、富农税重,把主要财政负担放在剥削阶级身上的财政政策,解决了工农革命政府筹款、筹粮问题,满足了革命战争的需要,取得了多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的指导下,党制定了有钱出钱、合理负担,没收日本帝国主义者和汉奸财产的财政政策,为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坚持粉碎国民党的疯狂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根据这一中心任务,党制定了减租减息和进一步贯彻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使广大农民得到实益,另一方面地主富农多出钱,把打击对象只局限于政治上坚决反对我党我军的重要反革命分子,既保证了解放战争和几百万军政人员的物质需要,又联合或中立了一切可以联合或中立的社会力量,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关于财政政策的独创性见解,不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没有失去它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就是在继承新民主主义时期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关于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实质上是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它是财政理论研究和财政实践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马克思说过:“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深刻地研究和分析了财政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理论。认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离开发展经济,不注意动员和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单纯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打主意的思想,并且强调指出,忘记发展经济,忘记开辟财源,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去解决财政困难的观点是保守的,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国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把生产和流通搞活,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财政工作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和归缩,才能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财政完全被动地从属于生产,消极地反映经济。恰恰相反,财政也有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反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起着决定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反过来又同样地影响生产和交换。”例如国家建设规模大小,主要决定于我们可能积累多少资金和如何分配资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民经济出现的两次大折腾,都同财政投资分配不合理有关;而两次国民经济的调整,各部门重大比例关系的矫正,都是通过端正财政投资分配方向逐步实现的。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中,前十年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不可能很快,主要就是受到国家财力不足的制约。又如反映经济规律客观要求的财政政策、财政制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违反经济规律的财政政策、财政制度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显然,把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论,简单理解为谁决定谁,谁依附谁,把问题绝对化的观点,是不符合财政与经济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的。

毛泽东同志这么明确地提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财政经济学说发展史上还是第—次,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关于财政收入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个地方的群众的真正解放,不是这些群众自己进行独立、英勇、自觉斗争的结果。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长远方针。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筹集资金,是我国财政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财政收入应当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这是我们能够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使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唯一出路。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把依靠自己力量为基点进一步概括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就是我们的路线。”(转引自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同志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观点提高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论述,最后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这在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财政收入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决不是自给自足、闭关自守,拒绝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外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是如同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集团。”只要不跗带政治条件,平等互利,国际上一切有利于我国四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物力和财力,我们都要利用,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五十年代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就适当地利用了一部分外资,增强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那种夜郎自大、万事不求人的思想和与世隔绝的锁国主义观点,同自力更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同样是错误的。

四、关于财政支出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关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的原理运用到分配领域,提出财政支出必须贯彻节约的方针,讲求经济效益。这是毛泽东同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节省时间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具体表现。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讲求节约,容易被人理解;而分配领域的节约却往往容易被忽视。毛泽东同志从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出发,全面系统地提出增产节约并重,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要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思想,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把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规定为我们会计制度的原则。1946年,毛泽东同志再次提出:“生产和节约并重等项原则,仍是解决财经问题的适当的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更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他把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浪费,提到了国家富强之道的战略地位。可见,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是一切国家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必须遵守的原则,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厦能否建成的头等大事,而对财政工作来说,尤为重要。实践一再证明,财政支出认真贯彻执行节约方针,就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财政工作出现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五、关于财政管理体制

毛泽东同志依据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民主集中制原理、结合革命实践,给我们党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作过许多独创性的论述,为在不同时期正确处理上下级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在革命战争时期鉴于革命根据地政权大多是处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敌人分割的,而又是游击战的农村环境,地广人稀,战争频繁,交通不便,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分散。毛泽东同志强调财政管理必须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以加强政策原则上、工作内容上的中央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检查,消除各自为政,破坏党的方针政策等恶劣现象;同时又放手让各地红色政权自力更生地发展生产,允许地方党的和军队的领导机关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权,就地解决自身的需要,正确处理了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随后,毛泽东同志又说,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但又要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就是遵照毛泽东同志的上述思想,在总结民主革命阶段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建国三十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正确贯彻执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财政分配关系的准则,有利于把集中领导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把中央的力量同地方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同群众的力量充分地结合起来,促进生产建设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都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实现的。毛泽东同志关于财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经典性论述,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也将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不断完善的指导思想。

六、关于财政工作方法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毛泽东同志极端重视财政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教导我们想问题从群众出发而又以群众为归宿,那就什么都好办。毛泽东同志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这就是另外一种方针,这就是错误的方针。”他严厉批评了财政经济工作中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注意组织人民群众的广大劳动力,去开展群众生产运动,只片面地注意少数政府人员忙于收粮收税弄钱弄饭的错误观点。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人民财政。财政上的一收一支都包含着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直接涉及到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只有把财政工作置于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充分调动千百万劳动者的积极性,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显然,离开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要发挥财政应有的职能作用,是不可思议的。毛泽东同志关于财政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学说,正确地解决了我国财政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为财政工作规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的财政经济理论是指引我国财政工作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指针和思想武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坚持毛泽东同志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他的财政经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财政工作实践,研究四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财政工作在促进国民经济全面高涨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一段辉煌的背后,都有血汗、泪水、艰辛和失败。本书是一部着眼经济、落笔人生、弘扬创业、宣传励志的书籍,它可以见证企业家们从一个专业的经济工作者向宣传思想工作者转变的心路转折,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撬动”了企业家们对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衷和工作理念。
热门推荐
  •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国际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女特工,一朝穿越成人人可欺的废物大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还被未婚夫退婚!好不容易从废物一跃成为天才,却又被赐婚给残疾丑陋的二皇子。某女斜睨了身旁“残疾丑陋”的妖孽男人一眼,扶额轻叹:心好累,男人一把将某女扑倒:只是心累?那咱们还可再战三百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侠盗神捕轶事

    侠盗神捕轶事

    男孩子向来都有英雄情结,小时候听那些大孩子吹牛,不是说孙悟空厉害,就是说李向阳本事大,所以玩游戏时全都要争当这些人。不过老是扮孙悟空或李向阳也会烦,有一次,一个孩子说那就扮一扮胡大烟杆。那时谁也不知道胡大烟杆是什么人,有人便问了,那孩子说,胡大烟杆是一百来年以前当地的一个捕快,本事非常大,那些小偷强盗有句俗话叫:“不怕地,不怕天,就怕胡家大烟杆。”
  • 万界最强融合系统

    万界最强融合系统

    李韩歌获得穿越系统,本以为可以纵横天下,可是当穿越之后,才发现,这个系统比任何系统都还废。幸好来了个意外。一颗神秘的莹珠,意外与李韩歌左手融合在一起。原本以为会出现什么坏事,可出人意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出现。当过段时间之后,才发现,那颗莹珠才是真正的金.手.指。
  • 快穿攻略:Boss请轻撩

    快穿攻略:Boss请轻撩

    慕玖凝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万千性格的人,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妖怪居然睡着时被系统绑定了!行吧,你绑定也还好,作为系统你好歹负点责吧??〖“如果我任务失败了呢?抹杀?还是惩罚?”“失败了?位面就崩了,换下个任务呗!还抹杀,小说看多了?”〗好吧,系统先搁一边,大boss又是咋回事?!哥们,你要说话就好好说话,动手动脚干嘛?真当我惹不起啊?好吧,我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某大boss微笑着将跑路的某人拎了回来:“乖,媳妇,别闹~”『1V1,不同于以往快穿,原剧情有第三视角,含病娇,不喜勿喷』
  •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本书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等。
  • 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限的生财之道才是无价之宝,汇聚顶级商业精英创富智慧,指引普通老百姓通往致富之路。开启富人的财富密码,打通我们的致富之路。
  • The Little Man

    The Little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非墨妖

    九非墨妖

    九妖,神乐。她其实只是一个被伤害了九个轮回的人,她只是想为自己出口气罢了她何尝不想爱,可是不许啊。妖女?万年间,她不知道被唤作妖女多少次,她已经不在乎妖女这个称谓了。“凭什么你以为我会原谅你?”“......心系你的正道天下去吧。”“我们各自安好吧......”“是!已经不爱了。”墨非啊,非墨啊。放过我,亦放过你自己吧。
  • 凰之除魔师

    凰之除魔师

    本文原名《凤于归》,现在改名啦,简介也修改了,希望大家喜欢!别人穿越好吃好喝,就算要战斗也是宫斗、宅门斗,至少战斗的范畴还在人间。废柴颂小鸾的穿越之路却是分外艰辛,与僵尸斗其乐无穷!与妖怪斗其乐无穷!与道士斗其乐无穷……“谁在给老娘说其乐无穷,老娘一枪崩了他!”彪悍晓鸾咬牙切齿,掏出手枪做威胁状。僵尸和怪物们叫嚣着扑向晓鸾,对不起,在这异界不会法术、不懂修仙、没有靠山,只有一把内装五颗子弹还不带除魔效果的破枪,一身美味凤凰血的晓鸾,就像自助餐厅里的一道大菜,怎能不引起万妖空巷,妖手一把刀叉,垂涎三尺地看着她!且看凤凰之灵颂小鸾如何在群妖和僵尸留着口水的追击下,逃出生天,逃出一片广阔天地,逃出一片金色未来!改完文名和简介,厚起老脸求收藏和点击!O(∩_∩)O~
  • 大明银城

    大明银城

    大明洪武31年,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其时,太子朱标病故,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都在争夺皇位过程中毙命。朱标之子皇孙朱允继位登基。称惠帝,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宫廷、坊间传言:认为父亲皇位应该“传子不传孙”的四皇子燕王朱棣,正在暗中厉兵秣马,准备兴兵南下。以除奸为名,夺取皇位。而当今皇上明惠帝,对燕王早有戒备。不仅控制了长芦盐场,而且严令山西河东盐政:不得向长城九边供应粮秣以及食盐。必欲对燕王釜底抽薪,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降旨削夺燕王兵权,并且令燕王世子朱高炽赴南京祭拜太祖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