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400000023

第23章 财政基础理论(23)

3.整顿财政补贴,缩小补贴范围。财政补贴与国家实现其职能息息相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肯定,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补贴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运用补贴杠杆,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和数额,有利于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反之,滥用补贴则会产生负效应,对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消极作用,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我国财政补贴,不外有两个大类:一是国营企业亏损补贴,二是政策性价格补贴,前者又包括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补贴两部分。财政补贴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按隶属关系分,有的列入中央预算,有的列入地方预算。1990年国家预算编制中,财政补贴总额达1063.16亿元,相当于预算的三分之一。成都市1988、1989两年财政补贴约占预算支出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补贴范围日益扩大,数额有增无减,项目愈来愈多,已成为影响财政状况改善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列入议事日程,在近期内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全面整顿,理顺补贴分配关系。总的精神是:根据补贴隶属关系,按性质、项目分类排队,通过周密分析,权衡利弊后,决定取舍次序和期限,逐步缩小补贴范围,把补贴总量严格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各级各类补贴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经过同级政府批准才其有合法性,坚决制止补贴主体多元化,标准多样化的倾向。凡未经批准的,不管出自那一级、那个部门都属无效,应统统予以取消。在具体作法上,不少地方对企业亏损区别情况,采取包干亏损基数,超亏不补,减亏分成,或亏损递减包干,超亏不补,减亏留用,或限期转亏为盈,过期不补等办法都收到了较好效益,值得借鉴。对于价格补贴,要随着客观经济形势变化,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适时予以调整。例如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从1979年起,多次捉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而供应居民的基本口粮始终维持在60年代统一规定的价格水平,粮油购销价严重倒挂,国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一时期内,职工工资进行了几次调整,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显著提高,在这种条件下就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定量粮油售价,缩小购销价格差距。又如当前城市猪肉货源充足,定量凭票供应部分与市场议价购买已基本上无差别,也可以考虑价格放开,取消定量供应。这么做既减轻了补贴压力,又不致引起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4.适当放宽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集团购买力是社会商品购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采取保证需要与控制相结合,特别是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偏离过大,需求膨胀的时期,采取从严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不从严控制就不可能缓解市场供需矛盾。问题在于现阶段市场前所未有的疲软,大量商品积压、生产滑坡时间长,应当如何办?我的回答提倡要有点辩证的观点,要严格控制,但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即从严控制总量和紧缺商品,适度放宽生产能力大,货源充足或积压商品的限制,因为生产和消费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无生产就无消费,无消费也就不需要生产.如果过度抑制消费,最终势必抑制生产,何况用集团购买力购买的消费品都有一个不断消耗和不断更新的问题,今天的压缩,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更大需求。因此,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应区别情况,适时地进行结构性调整,甚至总量调整,不仅是形势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启动生产,搞活流通,不会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严重失衡。

5.积极协助企业清理三角债。商品经济发展,生产社会化,各企业部门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加密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在更大的范围内联结起来成为一个经济活动的整体。大量三角债存在,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清偿,必然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危及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甚至迫使部分企业破产倒闭,财政金融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企业间普遍互相拖欠货款的严重现象,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有责任制订出具体的清债办法,并组织力量,分层次,逐级落实责任,有重点地协助企业开展清理工作。同时,还要把适度放松银根,调整利率,改进结算办法,深挖企业内部潜力结合起来,为企业解开三角债链条创造条件,为财政好转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

二十、“国家分配论”需要坚持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主流派财政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需要坚持和发展。在承认其历史贡献,坚持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舍弃不足,使之革新和完善,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财政基础理论。

有的同志从根本上否定“国家分配论”的历史作用和可发展性,甚至把财政困难、调控乏力、职能模糊等现实问题归咎于“国家分配论”。主张用“公共财政”理论或“公共产品论”代替“国家分配论”。我们对此不敢苟同。本文就“国家分配论”的形成与历史贡献及其理论的再认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家分配论”的形成与历史贡献

财政的本质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直接关系到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关系到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国家财政分配的性质、财政范围、职能、作用、任务的界定,还进一步牵涉到建立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许廷星教授在五十年代就认为,西方“公共财政论”和苏联的“货币关系论”都不能作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依据。他指出,货币关系只是货币职能的表现形式,是财政现象,不是财政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我们应从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过程所形成的分配关系角度去研究财政领域中的特殊矛盾,从而揭示财政现象质的规定性。在国内首次提出,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财政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诸阶段中,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规范下国家关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说,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分配论”,这一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反映和高度评价。以后“国家分配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指导我国财政运行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财政的概念和财政本质的一般性表述,如“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所进行的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等。这些观点正确地界定了财政的实质、财政的共性、财政的主体,使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关于财政分配与形成三大社会基金和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分配必须进行六项扣除理论具有内在联系的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政策体系提供了理论导向。

——关于财政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居主导地位,财政分配是主导分配形式,并能够调节其它分配形式的观点,以及财政分配方式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具有特殊性的论点,为我国财政改革提供政策性参考。

——把财政同国家的职能相联系,财政同经济相联系(即把财政分配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四环节相联系)来考察财政分配及其作用,认为只有把财政分配放到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来研究,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与实践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等论断,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和财政工作的可操作性理论。

——关于财政属性分配和经济属性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政是从经济属性的分配关系中分离出来的特殊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跨越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企业财务具有经济和财政二重性、财政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不能混淆的观点等,为国有资产产权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与此相联系,“国家分配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工作实践也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国家财政始终以该理论为据,保持财政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有效地调整控和制约其它各种分配形式,坚持按“国家分配论”所揭示的财政分配规律去科学地处理各方面的分配关系及其各种重大比例关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

二、“国家分配论”理论内涵的再认识

我们承认“国家分配论”的历史功绩,并不等于说“国家分配论”就至善至美,可以原封不动地搬来用于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实践.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国家分配论”中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部分,即理论不足之处作一分析。

第一,关于财政分配只限于无偿性、强制性分配的观点,既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非剥削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相悖,又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第二,对财政本质的认识不全面,对社会主义财政内涵的解释不完整。“国家分配论”者在“讲到社会主义财政的实质的时候,说它是社会主义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形成的分配关系;但在说到社会主义财政的范围体系的时候,又说包括国营企业财务在内。而国营企业财务显然不仅仅属于分配关系,而且包括资金的周转。结果,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第三,研究领域狭窄,只重视国家财政阶级属性的研究,孤立考察财政分配关系,而忽视财政运行一般规律以及其它客观经济规律相互关系的论证。同时,也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财政分配关系及分配模式或手段发展的决定意义。

第四,在研究财政分配在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时,忽视了对其它分配主体权益的考察,认为财政分配必须反映计划经济的要求,并为之服务。当然;“国家分配论”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不可能预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和投资分配主体多元化的复杂前景。

第五,“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财政职能的观点的不统一,以及不可能确切地超前描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职能。比如,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财政具有宏观调控职能,而传统财政分配理论所界定的“财政调节”或“稳定经济”以及“财政监督”等职能是不能起到“宏观调控职能”所起的作用的。

三、科学坚持和发展“国家分配论”

第一,正确认识财政分配的无偿性与有偿性相统一、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统一,财政分配内在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既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既有无偿资金拨付,又有信用投放的新形式特点,排除变窄财政分配范围、缩小理财领域的思想认识障碍,开拓理财渠道,重视发展国家信用,积极运用国债、股份制、投资信用、国家订货、利润、红利等充实财政分配形式,完善财政分配范畴,扩大理财视野。

第二,认识财政的本质和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对象。要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为主线,但不能滞留在一般定义的考察上,必须跳出对社会主义财政分配质的规定性研究的“小圈子”,密切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生产规律,联系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深刻认识财政分配关系同生产力的结合形式,真正把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再生产运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使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相互关系原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得以体现。

第三,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六项扣除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实践相结合,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先扣除,后分配”理论推导及作法,实行“先分配,后征税”。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首先应是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经济属性的分配,这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分配,然后才是财政属性的分配。这种经济属性的先分配并不排斥财政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主导地位和宏观调控作用,也不排斥国家财政以生产资料主权者身份参与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

同类推荐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企业精神是一种武器。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却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铁人精神民族魂。铁人精神给当代人带来的震撼与激励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削弱,这是铁人精神不朽的源泉。
  •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由音乐深入物质丰盈、精神荒芜的经济世界;以更宽广的视野观察经济世界,用更文艺的笔触记录遐想偶思;一个经济学家的私人音乐电台,一段打开经济心门的文艺之旅。他头发很乱,五音不全,经济学深度中毒;他一边听着歌,一边观察和记录着身边的经济世界;与其说他在追求什么或证明什么,毋宁说,他在感受什么或经历什么这些思考或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疆域,或将你拉回记忆深处的某段时光;愿你喜欢这些歌,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学遐想也愿这本书能帮你找到“小糖人”——最本源的那个你。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力作。《制度改变中国》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制度改变中国》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解读,为改革2.0时代的新一轮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热门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倾世狂妃:逆天四小姐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宠夫成瘾:撩倒傲娇竹马

    宠夫成瘾:撩倒傲娇竹马

    001。噩梦来袭,心囚难逃星光灿烂,微风轻轻。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两个身影就躺在草坪上,享受着夏夜的清爽,倾听着一池蛙叫,一片虫鸣,遥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墨色长发渲染开,他宽厚的手掌从她的后颈微微穿过,轻轻枕起,自己则随意反手压在脑袋下。“安安,生日快乐。这是陪你过的第一个不一样的生日,就想这样一直陪伴你左右。以后的每一个,我都不将错过,每一瞬间都属于我们两人。”……
  • 小狼传

    小狼传

    一个沉睡多年的神终于苏醒了!丢失记忆的他在狼群的抚养下变为一个狼孩,最终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找个神仙谈恋爱

    找个神仙谈恋爱

    三亲背叛,天降横祸,这些还不够,她门天天像个被老天唾弃的人,厄运在同一天爆发!万念俱灰时,山中老翁一句话点悟:“天外有天,天外有仙。”天吗?属于她的天一直在千里外。仙?等待她的又是哪一个?神仙也只是多了相貌和法力,终究是人!大神,为她撑起保护伞,她却爱不起,魔王,把她捧在手心里,她又躲不起……修仙吧,身边还有个拖油瓶,他纯净的双眼和强大的法力让她不忍也不敢甩开。祈求众仙,如吾所愿,赐予她一个可以安身的云朵吧~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圭塘欵乃集

    圭塘欵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吞大道

    我吞大道

    仙陨之处惊现游龙,深海之中归墟再开。南阳国开国已满三千年,第二十九位皇帝寿终正寝,太子郭燊继位。登基大典之日,供奉历代先帝的神煌宫内最中央的南阳太祖帝像轰然崩塌,新帝郭燊于碎石中发现两句骇人遗言。“仙人封仙门,养蛊吞混沌。”
  •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