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00000004

第4章 主持人语言概述(2)

(2)在人际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的反馈尤为及时。传播时除了语言之外,还可借助人们的表情、手势等手段,因此,可随时修正已经发生的语言含义的混乱。而主持人在与听众的交流中,反馈需要一个过程,正是由于反馈有这样一个时间差,主持人才很少有修正语言含义混乱的机会,因此主持人的表达一定要清晰明了,语意准确。

因而,我们可以说主持人在表述之前的思考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主持人要在所表述的内容中寻找各栏目内部的篇与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筹划栏目之间的衔接,要确定形成有声语言时的基调,要完成每篇作品中段、层、篇的驾驭,使节目内部的内容与外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完全结合,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完成艺术欣赏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更多的机会选择,才会使受众最大可能地选择;惟有如此,才能使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达成共识,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才具有了现实意义。

主持人的这种创作,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创作,不仅是主持人的感觉器官在参与,而且还是投入更多的情感、动用全部的力量进行参与。包括感觉器官、心智力量、感情与理智、情绪与意志等,全身心地投入到有声语言的创作之中,使主持人那具有魅力的语言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使交流成为一种复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从而完成整个创作过程。这实质上是主持人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表达深思熟虑的内容,能将主持人的魅力充分表现。

4声音美感不同

我们都希望在交谈时能生动地将自己的意思表现出来,但处于生活状态中的交谈,人的各发声器官处于懒散、松懈状态,发出的声音并不很美。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谈话和主持人台上的谈话两段录音来证明,这里面的差异非常明显。主持人的语言力求在清晰、准确、流畅、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声音的美感。比如各发声器官的正确的发声状态、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共鸣运用、音域选择……最终寻求最富有魅力的声音、最具美感的声音色彩,达到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得“美”在节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生活是任何艺术创作的本源,任何艺术创作又都是高于生活的,语言艺术也不例外。“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话确实有道理。以生活为创作本源,并不是指还原于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无限循环,而是以生活为本,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我们从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的语言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说:主持人的语言,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具有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的谈话体语言。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主持人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不能驾驭整个创作过程,我们就不能自觉进入这个创作过程,就不能保证每一次创作的成功。

二、主持人语言的特点

以前并没有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这一概念,而是后来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在播音员语言的基础上提出的。播音员所进行的是把视觉的书面语言转换成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劳动。他(她)们的播音是以书面稿件为依据,在正确理解,具体把握的基础上,以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为根本目的和最高要求。主持人操作和把握节目过程要靠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自身的形态条件。

不过,在此强调主持人语言的特点,并不是说主持人语言与播音语言存在着冲突,恰恰相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良好的播音语言功力。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这些播音语言明显的特质,在主持人的语言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语言创作活动过程,故而也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创作原则、要求。

1注意亲和力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通常都会以“我”的身份出现,与受众构成如同和朋友交谈一般的非常和谐的传播情境,平心静气、娓娓道来,亲切而自然、通俗而平白。这与播音员的字正腔圆、规范庄重的语言风格是有所不同的。主持人的语言状态是轻松的口头语,播音员则相对严谨,带有书卷气。前者散淡通俗,后者规整凝练。

口语要追求通俗,但绝非粗俗、低劣,是亲切而不是媚俗;是自然而不是随意。人们日常口头语言经过筛选加工,最后提炼出的自制品才是主持人语言的口语化。高尔基谈到文学语言创作时曾经说过:“虽然它是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但它和它的来源已大不相同,因为用来描述的时候,已抛弃了口语中那一切偶然的、暂时的、变化不定的、发音不正的、由于种种原因与基本精神——全民族语言结构——不合的东西。”主持人对民间口头语言的选择使用,是一个净化、纯化的过程,即舍弃其中不规范、不纯洁的语言现象,努力使之更准确、顺畅、健康,这样,才可以使节目最初设计的本意完整地表达出来。

2真情付出

主持人节目从根本上来说是属于人际传播的一种,富有人情味、情感味,并因此吸引广大受众。那么,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为先导,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以诚相待,真心付出,才有可能使受众很快地接受。

主持人要始终用一颗真诚坦荡的心对待每一个受众,诚于中必形于外,慧于中必秀于形。主持人语言有了真诚的情感因素做催化剂,又何愁失去其成功的源泉呢?

3展示个性

主持人主持节目更强调个性,从节目个性的不同而将不同的节目区别开来。体现在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上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栏目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音质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等,有的热情爽朗,有的幽默机智,有的节奏短促,快人快语,有的细语漫谈,缓缓道来……主持人节目个性化的追求,为主持人语言个性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证。

别林斯基说:“风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因此构成主持人节目一道道亮丽风景线的重要因素便是独具特色的主持人个性化语言。尤其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多少听众曾被那些优秀主持人极具磁性、充满魅力的语言吸引,惟其是听!对于主持人来说失去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而语言的个性化在主持人的个性的构成中又何其重要。

4相互沟通交流感

主持人在交流中与受众始终是处于一对一、面对面的局面。因此,主持人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对象感、交流感。主持人语言要有信息反馈性,这种反馈是现场的反馈,这样便产生了交流,而不能是掷地无声、死气沉沉的感觉。受众是主持人的朋友,主持人在和朋友交谈,告诉朋友所见所闻,帮助朋友排忧解难。尽管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冷冰冰的话筒、镜头,但在主持人的心中、眼前始终要有交谈对象,这个隐形的对象默默地牵引着主持人的思路,激发着主持人的灵感火花,促使主持人去强烈地表现“自我”。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点:

(1)与搭档交流

节目主持人与搭档的对话,从某种角度来说近似于话剧或者影视剧演员对白那样(从某些风趣的对话来看,更像是说相声),说话时言语行动要积极,说出后还要敏锐注意对方的反应,检查自己说出去的话的效果,从中及时得到反馈,引申出新的话语。听话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倾听,专心思考。即便事先明明知道对方要说的话,但也要做到真正从对方的话语中获得自己说话的根据。总而言之,节目主持人之间的对话总是在相互激发,这种激发在语言的交流中完成。

(2)与受众交流

主持人与受众的对话,也是节目进行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节目主持人在与受众说话时,虽然一般不会形成对话的格局(有时面对面的受众也会有片言只语的呼应),但是此时此刻节目主持人心中的交流对象是十分清楚而具体的。节目主持人特别关注和在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在受众中引起的反馈,即主持人要积极地与受众进行交流。

(3)与演员交流

节目主持人与演员的交流在节目进行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主持人与舞台上参加演出的演员进行的言语交流临时配合即兴的成分比较多,往往不如与另一位节目主持人搭档交流那样顺畅。打个比方,这样的交流就像新组合的球队那样,配合起来缺少一种默契。如果把话语比做一只球,那么传球给对方要看准方向,要看对方接到没有;接对方的球,也要看准球传过来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所以,节目主持人与舞台上参加演出的演员进行交流,就更要注意与演员的互相配合。

5注重内容间的关联性

我们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节目主持人在说话时往往会被搭档或节目或受众打断,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正是由于有这些种种的限制,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内容既要保证完整性,又要具有连贯性,尤其是语义间的深层衔接。

(1)句与句的关联

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是指主持人与其搭档之间说话内容的关联。以前的报幕员也有两个人合作的,但大多数为轮番上阵、各司其职。如今的两位节目主持人是搭档关系,共同完成节目之间的串联,因此话语之间的关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如果随意抽出一位主持人的话语,可以听出他所表达的内容既不完整也不关联通畅。

(2)段与段的关联

对于一些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除了要注意句与句的关联外,段与段的关联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类节目中,主要就是靠主持人的语言将话题拓展深入,起承转合。

(3)首与尾的关联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注意到段间关联,而且还要做到首尾关联,给受众以首尾照应的整体感觉。

6注意受众的多层次性

节目主持人这个行业使得某些主持人成为受众眼中的“大众情人”,而且受大众的关注度也偏高。一方面是因为电台、电视的媒介作用,使他们在电台、电视节目中频频“亮相”,并且总是固定在某一个时间与受众见面,从不失约,时间使受众对他们逐渐地产生了情感,具有一种心理上习惯性的期盼。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言谈中能保持中立角度,看问题较为公正合理。因此,在沟通时,要注意:

(1)亦庄亦谐

传播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便是教育,这也是节目制作的目的之一。要“教”的主题无论是大是小,总是严肃的,然而受众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坐在舞台或电视机、收录机前欣赏节目的目的,则希望能摆脱形形色色的精神压力,以得到放松和获得乐趣。因此,节目主持人此时的语言要讲究适度的原则,不要太过沉重庄严,以免受众产生厌恶感,当然也不能流于低俗。

(2)雅俗共赏

主持人要根据预先设想的节目内容、形式使节目做得有雅有俗。由于职业、性格和文化等因素,人们的爱好也有典雅与通俗之分,因此,节目主持人无论是主持哪一类节目,势必要体现出话语的兼顾性,做到雅俗共赏,说每一位观众都爱听的“情话”,做“大众情人”。

(3)男女同好

由于性别的不同肯定会导致受众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看法产生差异,而主持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差异表现出来,但又不会过分激化。聪明的主持人绝对不会顾此失彼,抛开任何一个百分之五十的支持,即使是为某性别主持的节目,也同样如此。

(4)老少皆宜

受众的层次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而年龄也是其中一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还必须做到“老少兼顾”,体现出话语的兼顾性,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主持人所说的话语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正因如此,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必须做到老少皆宜。

同类推荐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本书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之一,由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我国历来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社会诚信制度和监管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在获取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腐败行为,并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体体现为高考过程中的集体舞弊行为以及招生腐败行为,特别是在招生过程中获取“保送生”资格和“机动指标”方面。高校内部存在着的“行业性福利”,以及掌握资源的特权阶层通过“隐性”排斥,获取这一部分高等教育机会,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和差异。
  •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展现十六大以来党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交流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探讨今天和明天党报应对诸多挑战的新方略,既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的主题,又是业界和学界大力支持年会的原因。据统计,年会共收到论文、演讲稿105篇,反映了近五年来党报工作的基本面。现取89篇,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以飨读者。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热门推荐
  • 吸血鬼女王又黑化了

    吸血鬼女王又黑化了

    她是吸血鬼女王,在冰棺里沉睡千年,天生一双银灰色眸子,拥有古老的纯正血统,尊贵不凡,狂傲不羁。 因为血族内战,坠落凡尘,遇到一个难缠的吸血鬼猎人,打不过,斗不过,杀不了!于是决定改变策略。还有冷漠傲娇的未婚夫穷追不舍,蠢萌的青梅竹马死缠烂打,腹黑狡诈的顾公子纠缠不休。她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她要做吸血鬼女王!
  • 我为星狂

    我为星狂

    本书是《我为球狂》之后的故事。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谁是盖了帽的王中王?告别哥哥,告别SARS,告别青葱,把朦胧和友情珍藏。春夏之交时内心最隐秘的感情。球星+影星+歌星,我是最炫的那一棵。青春+时尚+搞笑,追星扑克闪亮登场。本书内容丰富,人物造型时尚、前卫,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非常适合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颇值得一读。
  • 乾达婆城

    乾达婆城

    传说中有一种叫做乾达婆的乐神,不吃凡间食物,唯用香气作为滋养,“乾达婆”在梵语中有“变幻莫测”的意思,香气和音乐都是隐约缥缈,难以捉摸的,所以人们把海市蜃楼也称为乾达婆城。那高跟鞋落在地面的声音,活像一只妖冶的小手在轻佻地拍着鼓,一步一声,都是为了魅惑众生。萧左始终与那女子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如一个路人而非一个跟踪者,他不敢靠得太近,直觉告诉他,前面的女孩拥有如兔子般敏感的神经,如果她逃出他的视线,也许从此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她。
  • 凤十娘

    凤十娘

    沈子墨,他是乡下靠着打猎种田为生的普通汉子,他是纵横沙场十多年卸甲归田的上将军,他是二十年前被覆灭的前朝皇太子,他是我的表哥,是我定下娃娃亲的相公。“琳琳,我和你一起去人间界吧,不然我放心不下。”已经长成的男子依旧笑得温和,眼中的爱恋已经变成了浓浓的深情,“我说了要一直在一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生活在未来的博士陆遥,利用“灵魂穿越机器”,与崇祯皇帝的灵魂共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历史是否被改变?未来是否被改写?内忧外患的明末,波谲云诡的政坛,等待陆遥的会是什么?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旧爱

    旧爱

    苏辛醒了。但半个下午,他仍然陷在断断续续的昏昧中。傍晚,一个女人进来了。“你终于醒啦。”她的声音听上去惊喜交加。仿佛他的醒来能让她重新感觉到人世的美好。但她把一支体温计塞进他嘴中,动作职业化,虽说并不粗鲁。我是谁。他已经想了很久。“这是哪儿?”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熟悉,沉闷又轻忽,像厚重的冰块在水中开裂。还有一丝本能的警惕在余音缭绕中回荡。“重症监护室。”她回答,“不过,你会好起来,也许明天就要搬去普通病房了。”消息很快传开了。当然不少人一直在刺探。这种结果可能让他们失望。
  • 半缘仙道半缘君

    半缘仙道半缘君

    修仙家族灵根优劣分明,秦乐菱天道之命被毁。神秘井搭救九天玄狐得到一只的眼眸欠一世情,一切繁华皆浮云。不困于心,不乱舆情。千里梦中人,是否白衣胜雪,笑容轻绝。(本文非正统言情,女主扮猪吃虎,专心刻苦不小白)
  • 异世界科学家

    异世界科学家

    周鹏是一名化工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在一次尝试制作硝化甘油(炸药)时由于手残发生意外,他本以为自己会与马克思会面,睁开眼看到的的却是一位长着毛茸茸耳朵和尾巴的银发美少女。“您就是至高神艾利莫带来的智者吗?”美少女问。周鹏才发现,自己有了新的身份:智(Z)者(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