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4200000007

第7章 进入星际空间——生存空间的终极探索(1)

人造卫星:居高临下

人造卫星就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至少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太空有你不再寂寞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拉开了航天时代的序幕。我国也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如今,太空中已有许许多多的人造卫星,各自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忠实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依靠航天技术了解到许多新知识,也实现了许多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在研究地球周围环境方面,利用人造卫星探测发现了地球的“辐射带”和“磁层”。

人造地球卫星还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飞得高,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飞得快,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一圈;运行时间长,能连续工作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受国界、领空限制,进出自由,畅通无阻。因此,人造卫星在通信、气象、地球资源勘察等方面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方红: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实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它是中国的科学之星,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为祖国作出的杰出贡献。

“东方红一号”经历了初样、试样和正样研制阶段,科技人员们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70年4月1日,2颗“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抵我国西北的酒泉发射场。1970年4月24日10点,运载火箭1、2、3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入轨。周恩来总理得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准备庆贺!”并于第二天在当时正在我国召开的三国四方会议上宣布:“为了庆祝这次会议成功,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就在昨天,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自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卫星事业正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回收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这一系列的胜利成果,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

人造卫星的优点在于能同时处理大量的资料及能传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颗卫星即能涵盖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通信卫星:作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

军事卫星:作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作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

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他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

人造卫星的五脏六腑

成功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实际上就相当于人类在太空设立了一个实验室或通讯、情报站。地面上的人类通过遥控这颗人造卫星来完成宇宙观测、广播通讯等项工作。人造地球卫星神通广大,它有什么特殊构造吗?

人造地球卫星神通广大的秘诀

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是完成任务的仪器设备,二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基本仪器设备和结构。

用来完成不同使命的,是卫星携带的各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如通信类卫星携带着无线电接收、调频和发射装置,遥感类卫星携带着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线照相机和雷达等遥感器,照明卫星携带着阳光反射镜,发电卫星携带着阳光收集器和电能转换器,科学实验和天文探测卫星携带着各种科学实验仪器和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等。

如果说卫星有什么特殊构造的话,这些就是它的特殊构造。仅有这些特有的仪器设备是不可能完成特殊使命的。各类卫星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和仪器设备,以保证圆满完成使命。

精准的控制系统是人造卫星的灵魂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太阳光的热辐射、地球反射太阳光的热、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可能使卫星的温度达到100℃以上,而当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时,温度又会低至-100℃左右。因此需要温度控制设备,把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证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这就是卫星的温度控制系统。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保证一定的姿态。如地球资源卫星的遥感器,必须始终对着地面;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的天线,必须始终对准地球的一个区域;探测太阳的望远镜,必须始终对准太阳等等。但是,在空气阻力、地球重力变化和卫星内部的运动机构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姿态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控制姿态的设备,以便使卫星保持一定的姿态,这就是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

卫星上的各种仪器设备,需要电源才能工作,而且,根据仪器的种类不同,需要的电流类型也不一样。有的需要直流电,有的需要交流电,有的需要脉冲电流。因此,除了各种产生电流的电池外,还需要有各种电源交换器,这些就是卫星的电源系统。

卫星需要保持与地面上的联系,因此,还需要有遥测、遥控和跟踪系统。

对返回式卫星来说,还需要有制动、分离、防热和安全着陆设备,这就是回收系统。

为了使卫星有一定的容积,装载以上各个系统和完成任务的各种仪器设备,并把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外形,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保护各种仪器设备和系统不受太空环境的损坏,卫星还需要有结构系统,这主要包括隔柜、桁条、横梁和蒙皮等。

反卫星卫星也叫拦截卫星,是能对敌方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使其失效的人造卫星。它的拦截方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使拦截卫星在空间与目标卫星相遇,然后自爆以摧毁目标;从拦截卫星上发射反卫星武器,如激光、粒子和微波等定向高能束射武器;拦截卫星用自身携带的小型火箭助推器加速,与目标卫星相碰撞;设法使目标卫星失去工作能力,如利用核辐射击毁目标卫星的电路与结构,向目标卫星相机镜头上喷射物质等。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和前苏联就开始研究拦截卫星。目前,俄罗斯已经掌握了1000千米以下拦截卫星的技术,美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在轨反卫星试验。

轨道轰炸系统是一种空间对地的进攻型武器。其任务是将武器部署在地球轨道上,当它绕地球运行到指定位置时,用反推减速火箭使其减慢速度,降低轨道,按地面指令射向目标。

人造卫星知识大观园

千百年来,茫茫宇宙一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注意力。在古代,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飞天梦想也仅仅存在于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现在,人类的飞天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相当于人们前往太空的单程票与返程票。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这些卫星如何去又如何回的。

路在何方——人造卫星的轨道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都是围绕地球在运行的。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卫星,如何来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轨道呢?卫星轨道的具体选择,要根据卫星的任务和应用要求来确定。例如对地面摄影的地球资源卫星、照相侦察卫星等,通常采用近圆形的低轨道运行方式;通信卫星则常常采用对地静止的地球同步轨道;若为了节省发射卫星时所消耗的运载火箭的能量,常采用顺行轨道;为了使卫星对地球能进行全面观察,则需要采用极地轨道;而为了让卫星能始终在同一时刻飞过地球的某地上空,或使卫星永远处于或不处于地球的阴影区,又往往需要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军用卫星为了满足军事的特殊需要,则常常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

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但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这种轨道的倾角为0,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从地面上看,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却只有一条。

太阳同步轨道是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相同的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当地时间是相同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一般采用这种轨道。

极地轨道是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例如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采用此轨道。

人造卫星的返回

当人造卫星发送到太空后,它会按照人类的指示完成指定的任务。那么,当这些人造卫星完成任务后,它们是如何再返回地面的呢?

一般情况下,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并不需要再返回地面。如通信、导航、气象卫星等都是如此。但是有些卫星却需要返回到地面,例如获取情报的侦察卫星,携带实验品的科学实验卫星等都属于返回式卫星。研制返回式卫星是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返回式卫星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的空间平台,返回式卫星所获取的各种对地观测信息资料,可以带回地面供科学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利用微重力条件,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生产和制造地面条件下难以获得的材料和物品;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先导,因为宇航员必须采取与返回式卫星相似的方法返回地面,只有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才能为载人航天打下基础。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形状等影响,人造卫星轨道会发生偏离。因此,想要进行卫星回收就必须精确地计算出卫星返回时落地的时间和落点的经纬度,并向卫星发射各种控制指令。更重要的是,在卫星进入返回圈后,必须能按地面指令准确地调整成返回地面所需要的姿态,并按预定程序使旋转火箭、反推火箭依次点火、分离,然后弹射和打开降落伞。在强烈的气动力作用下,卫星返回地面时可能产生较大的落点偏差,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

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必备的条件

什么是卫星?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所谓卫星就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这种卫星称为自然卫星。而人造卫星是指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完成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卫星绕地球运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速度条件

在中学物理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即向心力作用。那么,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必备条件,首先就是速度条件。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一下三种宇宙速度。

所谓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绕地球作圆轨道运行而不掉回地面所必须具有的。

所谓第二宇宙速度,即卫星能够脱离地球引力场而绕太阳运行所需要的速度。

当速度达到每秒11.2千米时,物体将挣脱地球的引力场,而变成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这时的速度为第二宇宙速度(亦称脱离速度)。

所谓第三宇宙速度就是从地面发射一个物体,能脱离太阳系有引力场所需的最小速度。

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再增加到每秒16.7千米,这时太阳的引力也拉不住它了,而成为银河系的一个人造天体。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高度条件

通常来说,人造卫星的飞行高度要保持在100~120千米之间。1960年第53届巴塞罗那国企航空联合大会决议规定“地球表面100千米以上空间为航天空间,为国际公共领域,100千米以下空间为航空空间领域。”卫星轨道为什么要选择120千米以上这样的高度运行?主要是考虑气象因素。大家知道地球有一个大气层,90%大气质量在30千米以下,30千米以上逐渐稀薄了。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急剧下降,在距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上,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一百万分之一;在120千米高度上,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几千万分之一;在200千米高度上,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五亿分之一。大家要问达不到120千米以上高度会怎样?达不到120千米以上高度卫星就有可能会掉下来。

同类推荐
  • 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

    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

    人类生活在一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蔚蓝星球上。在这个星球上,除了最高级的灵长类——人类以外,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伙伴。它们的存在让这个原本安静的星球变得无比热闹起来。《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是一本深刻探索动物世界的百科全书,它将会带你步入动物的神秘国度,与猩猩穿梭于古老的森林,与雄鹰翱翔于蔚蓝的天际,与鱼儿嬉戏于清澈的大海,与骆驼漂泊于万里的沙漠……它们的聪明才智,它们的憨态可掬,它们的楚楚动人,它们的威风凛凛,它们巧妙的捕食方式,它们深居简出的生存之法,它们三五成群的栖息习性,它们感人至深的“夫妻”生活……都将在这里真实上演。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自然的大好风光,另一方面也从中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理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热门推荐
  • 城市暗卫

    城市暗卫

    没有黑暗,光明,也就不再绚烂,如同善与恶的同等并存,隐于人心,才能维持这世间的平衡,当表象上的哪一方怯弱了,人心深处的影藏面就会渐渐显现。恶,其实只是可怜得被压迫,比起善更脆弱,更经不起诱惑罢了,就性质而言,其实与善别无二致!一缕弥漫在黑暗里的阳光,一份填满着青春的正义!城市里,充斥着异变的物种,夜色下,飞奔着热血的行动员!对抗,厮杀,陷阱,疑云,迷雾重重,一次次的拷问着人性的善恶。荷尔蒙的爆发,谱写青春旋律!也许,下一个死亡的,就是你!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传奇海兰察

    传奇海兰察

    雍正十一年,大漠草原上一座城郭拔地而起。此城背靠大兴安岭,扼界河临牧野,是防御沙俄的塞外第一兵家重镇。这便是黑龙江将军衙门新设置的呼伦贝尔城。镇守使的官阶为副都统衔,正三品的官员。这片原野地域广阔,草天相连望不到边际。这片丰腴的草场却很少有牧人光顾。为甚?地冷天寒,六月飘雪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厄鲁特部蒙古人曾到这水草丰美处游牧,可是因为冬雪厚积,朔风酷寒,牛羊不愿长膘也离开了这里。直到迁来布特哈索伦部八旗,修筑起城池,又迁来巴尔虎部前来驻牧,并从京城迁来商家,呼伦贝尔草原上人烟稠密起来。
  •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身材走形、体重攀升,步入中年的你有这些困扰吗?您的脂肪超标了吗?一台仪器就能轻松测出。有的朋友一直在减肥,从30多岁减了20多年了,却越减越肥。其实减这几斤没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迈开腿,更要管住嘴,健康食品,您吃对了吗?不要以为纯果汁,你就可以随便喝了。鸡翅膀是鸡身上脂肪最高的部位之一。牛油果、榴莲、香蕉,就这三样,吃它跟吃米饭差不多。其实大家老以为玉米是一个粗粮啊,一定是减肥时候吃好,不一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老师带您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减肥秘诀。带您一起寻找隐藏在身边的小妙招,健康美食还您苗条身材。减肥不再是难题,美味食谱让您跟肥肉说再见。
  • 邂逅在你身边

    邂逅在你身边

    他是一间广告公司经理,才华横益的他凭着自己对广告的热爱在广告界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外冷内热的他不会太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直到有天她出现在他的公司里当一名清洁工,她的出现让他所有的一切生活习惯也在慢慢跟着改变。当俩人燃烧着爱情火花的时候他发现她的接近是一个局。他该怎么办?揭开?还是让它保持着原样?
  • 凰醒

    凰醒

    凰醒凤觉两姐妹千年前与天庭有一战,终因不敌陨落,凰醒被人封于雪原山千年后苏醒,战争记忆被人有意抹除,于是去寻找觉得应该在凡间的姐姐。途中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最终成长。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来灾厄的公主与诅咒化身的骑士

    带来灾厄的公主与诅咒化身的骑士

    被厄运所缠绕,被命运所折磨。月下的两人,立下永恒不变的约定。“我……绝对要救你!”
  • 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本书将向您阐释在胎教中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所有领域的启蒙教育和人格培养,内容丰富,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强。阅读本书有助于年轻的准父母们能轻松地解决十月怀胎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打消顾虑,使其变成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