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600000023

第23章 马尾风波(1)

三权豪抢枪杆子

曾国藩的焦虑

徐州城内一片肃杀之气,曾国藩心神不宁。

“余决计不回江督之任……”1865年9月25日,曾国藩在徐州城官邸给曾国荃写家书。两天前,曾国藩率领军队进驻徐州城,听闻一万多名捻军骑兵劲旅在山东飘忽不定。想起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败走山东,曾国藩强烈预感到重返两江总督府的机会已经很小了。

坐在徐州城,曾国藩脑子里一片茫然。“在外太久,精力日疲。”曾国藩突然感到自己老了,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对剿灭捻军更是“茫无头绪”。[1]曾国藩在信中表达了退隐江湖的向往。不过,他心底依然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因为北京朝廷下诏调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山西是富庶之地,朝廷每年的饷银主要依靠山西。

曾国荃是湘军骁将,剿灭南京太平军后,赏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曾氏家族当时出现两位爵爷,可谓风光无限。曾国藩遭遇捻军流寇的侵袭后,自然希望归隐老家的弟弟出马。

山西巡抚在当时绝对是个肥差,曾国藩早在8月15日就给曾国荃写信,希望他能够到山西,因为那里的商业税维持在太平军起义期间的水平。一旦曾国荃去了山西,曾国藩率领的剿捻部队的军饷就有了保证,也就不用再依赖于李鸿章。但曾国荃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强调自己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同时还将写给同治皇帝的辞职奏折抄了一份给曾国藩。

曾国藩在徐州城孤独沮丧,李鸿章的淮军不听帅令,想通过亲弟弟担任山西巡抚打通新的军饷渠道,可弟弟却死活不去山西。他也担心曾国荃花钱如流水,一不小心就会整出个贪污大案,到时候保不住的不仅仅是爵爷爵位,还有可能置已于死地。曾国藩在万般无奈之下,只有让住在南京的家眷赶紧回湖南老家。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潢、曾国荃的家书中抱怨,捻军的数万骑兵劲旅在山东曹县、单县等地流窜,每天行进一百四五十里,而自己接管的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被捻军骑兵拖得人困马乏,疲惫不堪。曾国藩的蒙古骑兵跟捻军骑兵交手屡战屡败,人人胆战心惊。身为主帅的曾国藩很是担心:“何能破此悍贼?殊为焦灼。”[2]

前线战事不利,李鸿章步步为营,自己的弟弟曾国荃还窝在老家不出来,曾国藩心底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望,他决定将妻儿老小统统送回老家。曾国藩在家书中吩咐弟弟们,不要修盖新房子,将老房子修缮一下就可以了。这足以窥见曾国藩当时心里的失望。曾经打造的湘军集团已经被打散,一手培养的学生克扣自己的军饷,奋不顾身保下来的爱新觉罗江山成了叔嫂的角斗场。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曾国藩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向往妻儿老小围炉而饮的寻常百姓日子。曾国藩在作出不回南京的决定之前,跟李鸿章进行过数月的谈判,李鸿章掌管两江大权,自然不愿意让曾国藩回来。

李鸿章的改革大计

李鸿章对山东的捻军了如指掌。当初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跟捻军对抗,结果僧格林沁被击毙,爱新觉罗皇族倚重的骑兵劲旅精神随之崩溃。这支部队在曾国藩手上已经成了烂泥。现在前线的捻军骑兵令淮军将士心神不宁,[3]只要捻军在前线拖住曾国藩,李鸿章的两江总督就能安稳地做下去。李鸿章听闻朝廷调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已经明显感觉到朝廷的意图。

淮军精锐在曾国藩手上,将帅矛盾日趋恶化,曾国藩跟李鸿章依然维持着联盟关系的根源在于军饷。一旦曾国荃到了山西,曾国藩的军饷就不再依赖于李鸿章,那么李鸿章操控淮军的能力也就会下降,两人的关系自然会更加紧张。淮军将士的真正主人是李鸿章,可曾国藩有了经济靠山,一定会对淮军将士痛下杀手,那样曾国藩的剿匪大军就会出现淮军将士跟湘军老班底制衡的局面。

捻军的数万骑兵劲旅在李鸿章看来只是群宵小之徒,太平军盛世时有百万雄师,但在与湘军、淮军的八年争战中逐渐被消灭,更何况以太平军残余为班底的捻军呢!

唐廷植花钱消灾,让广东商帮迅速倒向李鸿章。旗记铁厂让李鸿章的军事工业布局上升到国家改革的战略高度。集团化的运作刚刚开始,需要大量的机器、人才跟资本。搬迁到南京的安庆军械所,以及曾国藩从美国采购的机器,不能跟随曾国藩回老家,一旦将曾国藩的军工产业划归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李鸿章给同治皇帝写了一份长长的奏折,说制造轮船跟枪炮的机器有专用的,也有通用的,如果要采购齐全了,需花数十万两黄金,加上招募中外工匠,采购欧美铜铁木炭等原材料,花费也是数万金。李鸿章在奏折中强调,一味地从欧美采购制器之器,对于割地赔款的大清帝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最后大清帝国的资金链就会断送在盲目的改革中。[4]

改革没有浪漫曲。

李鸿章在奏折一开始大讲改革的苦难,甚至提出上海洋炮局的那些机器尽管价值万金,但是缺的机器还很多,只能量力不断添置。关于军事工业的设备问题,李鸿章现在已经盯上了曾国藩。曾国藩如今在剿匪前线,李鸿章不能明目张胆地让皇帝将曾国藩的资产划拨给自己,只能先从价格等问题说起,说曾国藩委托洋人采购的机器成本太大,根本就没有把握。

李鸿章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强调说,海外采购增加成本的同时,还要派人去海外学习,等学成归来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欧美工业并非全是为了军工,民生日用品也已经工业化了。数十年后,大清帝国的民用工业也一定兴盛,那个时候商人可以用制器之器追求更大的利益,到时候国有跟民营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李鸿章的言外之意是提醒同治皇帝,大清帝国的经济改革一定要集中优势,通过国有资本控制的军事工业开始,不要太过分散资源。一旦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失去了主导地位,等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即使铜钱火器这样的生意他们也会涉足,那个时候国家想要禁止都会很难。李鸿章在上海眼巴巴看着广东商人、江浙商人依附在欧美商人名下做各种生意,一旦华商跟欧美商人合资造枪造炮形成规模,就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政府到时想管都没法管了。

“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5]为了大赶快上,李鸿章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不若就近海口,直接买洋人要卖的铁厂机器,只要价格谈好,可立即进行生产。在技术方面要学习欧美人的长处,将欧美人的技术变成中国人自己的技术。这一思路被总理衙门以及改革派人物采纳,并上升到大清帝国改革模式: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自然盯上了容闳去美国采购的最新机器,因为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转移,美国的机器已经达到全球技术的巅峰。

李鸿章向同治皇帝建议:“曾国藩采办西洋机器,到沪后,应归并臣处措置”。[6]李鸿章直接让皇帝划拨曾国藩的军工资产,一方面是容闳采购机器的款项中,有2万两白银是李鸿章筹措的,如果容闳的机器被他人调走,那么李鸿章自然就是给他人做嫁衣。更重要的是,曾国藩的接班人左宗棠在杭州一直捣鼓轮船,还从洋枪队中挑选了懂枪炮制作的人,充当闽浙总督幕僚,左宗棠一旦提走容闳采购的机器,那他开办的军事工业将得到飞速发展。

同治皇帝少不更事,对李鸿章的长篇奏折不知如何安排,慈禧太后对军事工业改革也是一窍不通。李鸿章的奏折被推来推去,同治皇帝琢磨了十天,只在奏折上写了一句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知道。”御批的这句话应该是慈禧太后的主意,明明是自己拿不了主意,又不好意思直说,只能让奕管理的总理衙门去办。慈禧太后刚刚免掉了奕议政王的乌纱帽,又不好意思说让奕去办,只能批示让总理衙门知道。

总理衙门知道,可不仅仅是知道而已,李鸿章的军事工业改革大计早在咸丰皇帝时期就提出了,一直是奕在领头。奕现在虽被挤出了清政府执政集团的权力核心,强国的改革还是要继续推行下去的。唐廷植做梦也没有想到,丁日昌算计自己的背后,犬牙交错的政治博弈跟经济改革远谋已经直通紫禁城,自己的消灾交易成为了大清帝国国企大跃进重要的一步。

李鸿章在得到同治皇帝的批复之后,立即对江南制造总局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他将上海洋炮局的资产全部注入到江南制造总局。容闳从美国采购的机器还没有运抵上海,就已经被李鸿章记到了江南制造总局的账目中,另外他还将旗记铁厂的工人、技师统统高薪留下,包括旗记铁厂的原老板福尔斯。

在资产重组的大棋局中,李鸿章已经不用担心广东商帮跟浙江商帮分化,他留下马格里以及福尔斯一帮洋人,就是希望洋人们将技术留在江南制造总局。依靠几个洋人想将江南制造总局发展成国际化的军工集团,那基本是白日做梦。李鸿章盯住容闳采购的美国机器背后,实际上是对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的垂涎。安庆军械所现在已经完完整整地搬迁了到南京,跟着到南京的是一帮对八股文没有兴趣的科学家,尽管他们只是国产的二把刀,但在人才奇缺的时代,那可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李鸿章已经对曾国藩曾经苦心招徕的人才张开了温暖的怀抱,他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中,决定将苏州的洋炮局搬迁到南京,跟安庆军械所进行资产重组。

重组安庆军械所与苏州洋炮局的重任落在了马格里肩上,因为李鸿章希望将重组后的企业做成江南制造总局的军火龙头。马格里综合了两块资产的优势,决定将安庆军械所的子弹、火药、枪炮剥离出来,跟苏州洋炮局的枪炮业务重组成金陵制造局,专门生产各种口径的火炮、炮车、炮弹、枪子及后勤配套军火品。金陵制造局的定位立即清晰:国有全资控股军火制造商。远在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则定位为:国有全资控股军事设备制造商。

奕的一石二鸟计划

上海滩波谲云诡,紫禁城杀机四伏。

李鸿章如愿掌控了江南制造总局跟金陵制造局,这是曾国藩的湘军集团裁军之后,汉族武装集团掌握的最大军事工业资产。李鸿章心里非常清楚北京城的政治斗争。当初,奕联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后,在“叔嫂共和”的美好时光背后,是奕跟慈禧太后都在蓄养自己的势力,只要其中一方的势力超越另一方的时候,叔嫂共和的均势便立即被打破。

赌场无父子,官场无朋友。在奕跟慈禧太后“叔嫂共和”的均势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世代同爱新觉罗皇族联姻的蒙古科尔沁部。执掌科尔沁部的亲王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养子,手握着帝国最精锐的蒙古骑兵,更为重要的是僧格林沁曾经统率过皇家禁卫军精英部队,健锐营、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都有僧格林沁的心腹,蒙古诸王劲旅尽归僧格林沁调遣。在剿灭捻军初期,僧格林沁节制五省兵马,成为满蒙军队的最高统帅。

僧格林沁是大清帝国最后的骑士,他手上的军权跟在皇族中的影响力,让奕跟慈禧太后都敬畏有加。1865年,捻军在山东、安徽等地与太平军残余势力合流,僧格林沁已经带领骑兵到了山东剿匪前线。僧格林沁远离帝国权力核心的时候,慈禧太后决定向奕动手。僧格林沁战死前线令奕措手不及,在汉族武装集团中寻找自己的枪杆子成为奕最后的选择。

曾国藩的湘军集团跟太平军作最后决战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再经过裁军之后,更已一分为三了,加上江湖帮会暗布,以奕为首的清政府执政集团很难直接掌控湘军集团。淮军集团是一支成长神速的汉族武装力量,李鸿章身为淮军领袖,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控制李鸿章需要一个令其心动的筹码。可是,失去“议政王”绝对权威的奕,拿什么离间师徒二人?李鸿章曾经鼓动曾国藩赴上海“阴持外交权柄”,正是这一封私信让奕窥见了师徒二人的嫌隙。

裁军剪除了曾国藩的羽翼,一纸调令又让曾国藩率领淮军在前线剿匪,让李鸿章顶替了他的两江总督位置。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奕的算盘之中,让曾国藩统率李鸿章的部队,曾国藩势必难以驾驭,这就会导致师生失和。奕的离间之计相当成功,但这仅仅是抓枪杆子的第一步。李鸿章在两江地盘上大兴军事工业的时候,奕的盟友、漕运总督吴棠出马了。

吴棠跟李鸿章是安徽老乡,是穷苦人家出身,从知县一路奋斗到漕运总督的高位。吴棠跟奕原本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户部右侍朗王茂荫是奕的盟友,在1853年向咸丰皇帝力荐吴棠,吴棠才得以在官场平步青云。

王茂荫在1863年担任六大部委之首的吏部副部长,专管帝国人事任免、升迁、考核大权,成为二品大员。当年,吏部给吴棠的考核评语是剿捻得力,并推荐其到扬州担当剿匪主帅。身为奕阵营得力的干才,王茂荫的意见自然得到奕的首肯。

奕掌控枪杆子可谓煞费苦心,他在曾国藩带走大批淮军征战在山东地界的时候,又下令李鸿章抽调淮军精锐渡海北上天津布防,刘铭传率领的淮军劲旅就被抽调到周家口驻防,那可是八面受敌之地。[7]调走刘铭传部之后,奕又下令杨鼎勋等部驰往河南、山西、陕西三省边境,防止转移至河南的捻军主力跟西北回民义军联合反清。

同类推荐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大危局

    大危局

    这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最早萌发写本书的念头大概是在2008年的那个夏天。当时一场席卷优选的金融危机,让许多貌似强大的美国跨国企业巨头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那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要回答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那句话,要看长远,看本质。具体靠什么?我认为靠的是当前国家的人民币战略,或曰国家金融战略,以及支撑这一战略的,来自高层的指导思想体系和实战效果。《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就是一本通过论证,尤其是实战分析揭示人民币战略或曰人民币改变世界路径的书,也是一本解读人民币战略思想的书。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在我国历史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商帮”的兴起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要现象。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市场繁荣和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宁波帮”是一大劲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旅沪宁波人势力盛极之时,其时在沪宁波人仅从商者就有5万多人。
热门推荐
  • 绝色校草霸道爱

    绝色校草霸道爱

    指腹为婚?男扮女装?多么戏剧的词汇,却是那么真实地在萧沐雪的身上上演了。在好友的威胁下参加了文艺社。不过……这个人就是社长?本来是一个让她有些敬畏的人,没有想到……她明明就是男儿打扮,这个人竟然会告白,一定是她在做梦。一味的想要逃避的人却没有想到她怎么逃都是逃不掉的,本来待人疏远的人竟然也化身霸道男一心在她的身上。
  • 白雪映丹心

    白雪映丹心

    2002年春节前,地处边陲的雪山下起了50年一遇的大雪。位于雪山山腰的三道沟林场给养告急,团支部书记杨春燕决定领着工人王春林、石寿岩徒步下山求助。1月30日下午3时许,三人带着一工友的孩子由工段部下山,走了一公里左右,在路的拐弯处,突然蹿出一只猛虎,四蹄腾空,一声长啸扑倒了走在最前面的杨春燕,王春林他们吓得掉头就跑,跑回工段部拿着油锯、刀等工具,全副武装下山想抢回杨春燕,但为时已晚。凶残的老虎卧在路中间,三天三夜没有离开,直到2月2日,山下救援队伍赶到,被困的工人们才获救。
  • 离婚

    离婚

    她是他捡回来的一个丫头,从黑市人口贩卖里跑出来的女孩,被抹去了记忆。所以在她的世界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她的一切全是他给予的,身份,证件,吃喝住行,然后长大了,顺理成章成了他的妻子。......她一直知道!他在外面不止她一个女人!因为他每次醉酒回家,领子上都会沾着红唇印,她可以若无其事的把它洗掉。报纸,杂志都有他秘密幽会情人的照片,亲吻着的,搂抱着的,她可以选择不看报纸,不碰电视,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就仅限这栋华丽的屋子里。但是,为什么他要把别的女人带回来?让她亲眼目睹自己的无知?......她什么也不要了!全都不要了!是他的东西,她会还给他的!曾经吃他的,穿他的,用他的,就算她乞讨,她也会努力挣钱还给他!她唯一一个愿望就是,从此和他形同陌路,不要再让她回首让她心痛到想死的男人!=====================================她成了疯子,然后离婚了!一个人在街上开始行乞,到当上保姆,再从保姆爬上文职秘书,直到摇身一变成为时装界竞相追捧的神秘设计师,身价数百万的她,却依然只穿着破破烂烂,昏暗的灰黄旧衣。她赚到的钱到底去了哪里?穷酸的行头,冷淡的个性!对那些黄金单身男子避之如蛇蝎,谁敢动手碰她一下,就拿消毒水把他从头洒到尾。她想爱就会爱个彻底,要恨就会恨的决裂,说她死心眼也好,说她个性洁癖也好,她都可以不在乎,而她唯一想要的,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平凡的丈夫,和平凡的一切。即使泪已流干,但在心里她曾哭了多少回,伤心了多少回,不会有人知道,她也不需要任何人怜惜......推荐优秀作品:文苑舒兰《懒惰女王爷》穿越时空女尊文。天泠《破鞋弃妃》穿越时空正剧文。落随心《七夫人》穿越时空正剧文。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现代文后妃《狂野未婚夫》现代文张小鹿《狂魔烈焰》玄幻文月出云《侧妃不承欢》纯架空枫飘雪《驭妖》玄幻文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天才少女的成长录

    天才少女的成长录

    获得了“女王”系统,各种外挂,各种打脸现场,千种方法虐极品。
  • 隐形罪恶

    隐形罪恶

    开庭后被判处死刑的东林市建国以来最大涉黑“1012”案件主犯柯东辉等人,被送往东林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关押。柯东辉想重大立功以期保命。为了摆脱主管民警谢英鹏的主管,他趁人大代表到看守所视察之机,对谢英鹏进行诬告使民警祁军主管了柯东辉。祁军为了索取为柯东辉保命的好处费,以买房的名义在柯东辉的哥哥柯东南的朋友修洋处借得20万元钱。祁军在看守所所长时春武的协助下,把有漏罪在身的8监室的在押人员陈尚实串至10监室,陈尚实在祁军的压制和柯东辉的胁迫下,违心地把自己的漏罪说给了柯东辉。柯东辉检举的案件线索破获后,死刑判决即将被改判。
  • 黑暗龙皇

    黑暗龙皇

    龙吟一声震天际,皇者势气破苍穹。黑暗地狱得神器,独战天地我为雄!龙皇陨落,留下逆鳞,有缘者得。有缘者,必将御龙族,霸天下,笑世间!
  • 孤寻

    孤寻

    “又是我输?”夏寻语嘟哝道。慕容思炫扭动了一下脖子,淡淡地说:“现在你欠我十一筒曼妥思和二十三盒TicTac糖。继续?”夏寻语扁了扁那如樱桃一般的小嘴,有点不服气地说:“我知道你很聪明,比我聪明多了,所以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斗兽棋都输给你,我心服口服,可是为什么连下飞行棋也是我输?难道我连运气也比不过你?”
  • 和孩子一起高考

    和孩子一起高考

    8位父母用心翻转孩子命运的故事。一度,这8位烤爸烤妈的孩子离自己的梦想很遥远,但是他们不放弃,坚信付出必有回报。最后,他们与孩子一起圆梦。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经济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经济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事诉讼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