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侵迦太基西部
条条大路通罗马,显示了罗马的强大。按理来说,在这样强大的国家里,国民应该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更加努力,但是罗马的农人和士兵似乎没有这样的想法。
贪婪和恐惧
罗马之所以侵占迦太基,是因为它的贪婪和内心的恐惧。贪婪的是迦太基的财物和土地,恐惧的是日益强盛的迦太基超越自己的国力,最终有一天吞并掉自己。迦太基是布匿人的骄傲、腓尼基最大的殖民地(布匿是腓尼基人的拉丁名称),历史要比罗马更古老,国力也更富足。紫色是提尔著名的代表色调,但是却逐渐被迦太基的红色色调所遮盖。迦太基的红色其实就是红色丝织品,这种丝织品远销海外,但这也仅仅只是迦太基繁多商品中的一种而已。海滨上每日都有停满海港的商船和军舰,大量的商品以这样的方式销往海外。庞大的地中海西临西西里岛,东到直布罗陀海峡,但它仅仅是迦太基的内湖而已。相传,迦太基的一个船长曾经骄傲地说:“没有我们的允许,罗马人就不能在地中海里洗手。”迦太基巨大的财富和日益强盛的国力,其实也是布匿战争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布匿战争
在公元前275年的一场大战中,皮洛士战败,被迫离开西西里岛。他忧郁地安慰自己,不是自己太弱,而是罗马和迦太基的联合太强大了。想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自己被迫离开西西里岛,那么西西里岛这两方会如何分配战果呢?认真分析后,他预言罗马人和迦太基人肯定会为此大动干戈、互相残杀。对于西西里岛,两方绝对不会妥协让步,这将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一块骨头。事情果真如皮洛士所想,拥有肥沃田地和富饶城市的西西里岛成为罗马和迦太基首要争夺的目标,这也正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开端。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开始,一直打到公元前146年,这是一场罗马和迦太基都深受其害的悲剧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建造了一支舰队,以此来应对迦太基人。通过舰队,罗马可以在西西里岛上与迦太基人战斗,也可以在海面上与其作战。公元前260年,双方在米拉海域开战。米拉海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在米拉海战中,罗马表明了它既会是一个陆上的强国,又会是一个海上霸主。但是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根据古代作家的记载,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二十四年中,罗马损失了七百条船,牺牲了二十万士兵。在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不堪重负,被迫按照罗马的条件议和。在付出了大量黄金作为赔款,并放弃了在西西里岛西部所占有的一切的情况下,迦太基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西西里岛,一个拥有大量麦田、橄榄林和葡萄园的岛屿,就这样被罗马无情地侵占。在西西里岛的管理方面,罗马沿袭了迦太基的税收方案,征收百分之五的农作物收成税和出口货物税。仅是西西里岛的税收,罗马每年的国库收入就增加了一百万元左右。
在之后的几年中,罗马不断建设新的海军,从迦太基手中夺取了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即使这样它还不满足,竟然越过亚得里亚海,在伊利里亚侵占了一个据点。
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这场持续到公元前201年的战争是一场真正的巨人间的较量。迦太基的巨人是哈斯德鲁拔和汉尼拔,而罗马的巨人是费边和西庇阿。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主将是别号巴尔卡(“闪电”)的哈米尔卡尔。他的儿子名叫汉尼拔,意寓“巴尔神的恩典”。汉尼拔九岁时,哈米尔卡尔把他带进一座神庙里,汉尼拔发下了誓言:永远仇视敌对罗马。也正是这个誓言,汉尼拔和他的兄弟哈斯德鲁拔发动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显然,汉尼拔就是这次战争中最杰出的人物。
作为统帅,汉尼拔很清楚罗马和迦太基的利益纠葛,对于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权,迦太基不可能就这样妥协下去,罗马和迦太基迟早会再次开战。身负替父报失败之仇,并要践行自己一生誓言的重任,他故意挑衅罗马,挑起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219年,他占领了西班牙的一个城市萨贡托。当时,西班牙是罗马的一个盟邦。罗马要求交出汉尼拔,迦太基强硬地予以拒绝。于是罗马计划兵分两路,一路到西班牙同汉尼拔作战,打败这个敢于挑衅帝国权威的家伙,另一路进攻迦太基,给迦太基以颜色。但是汉尼拔提前洞悉罗马人的意图,发誓把战火燃烧到意大利本土。他率领部下战士从西班牙,经过法兰西南部和瑞士,由北向南进入意大利。但是由于严寒,半数的战士和全部的战象都死在阿尔卑斯山脉。当他到达波河流域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步卒两万,骑兵六千。然而汉尼拔并没有因此妥协放弃。因为他深知罗马虽然有二十八万可以上战场的公民,并且它还能从意大利诸盟邦里征调出更多的士兵,但是由于罗马的惯例,它通常每次只派四万人上阵,而其中很多人已因多年的和平而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不仅如此,他还会有其他的援军。正如汉尼拔所预料的那样,阿尔卑斯山脉南面的高卢人同意和他合作。因为他们正被罗马侵略,深受罗马其害,所以想对罗马来一次狠狠的反击。在几个月后,汉尼拔得到了二万五千个高大的高卢战士,拥有了叫板罗马的实力,他带领这些士兵开始了征战。
在此后的十五年,汉尼拔在意大利南征北战,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罗马,但是却始终没能把罗马征服,他深知想要征服罗马需要攻陷他们的都城罗马城,这样才有可能征服罗马。遗憾的是他没有攻城器械,士兵的身体也不能和城墙硬碰,这样只会让他走向失败。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赢得了他最辉煌的胜利。这时罗马的统帅是诨名“拖延者”的名将费边,他想用他擅长的侧击战术来拖垮汉尼拔,以达到胜利。但是罗马人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所以费边的战术自然是不行的。于是瓦罗接替费边的指挥权,他毅然决定出击坎尼。结果,罗马大败。据古书记载,汉尼拔在收缴战利品时,从阵亡的罗马骑士手指上收集的金戒指就有一斗之多,也有些书上说是三斗。而与汉尼拔大胜相对应的就是罗马的惨败,这也是罗马最黑暗的一天。但是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对于战斗即使惨败也绝不放弃,不胜利绝不罢休。
年复一年,在罗马人顽强的抗衡下,汉尼拔的抗争之路越来越暗淡。由于常年作战,他的队伍不断减员,得不到家乡的接济,而且没有新生力量加入,他的队伍越来越小。基于这种困境,他的兄弟哈斯德鲁拔试图从西班牙率领一支军队来援助他,但是却在通往阿尔卑斯山的路途中被杀,军队溃散。之后,年轻的罗马天才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崭露头角,成为罗马名将。他率领罗马军队占领了在西班牙的新迦太基,然后从罗马出航进攻非洲的老迦太基。迦太基被迫再次求和,并从意大利召回了汉尼拔。
虽然再次失败,但是汉尼拔的影响力依然非同小可。回到迦太基不久,他就成立了一支新的军队,劝导他的人民继续同罗马进行抗争。但是结局似乎已经注定。公元前202年,他和西庇阿在迦太基背后的扎马遭遇,无往不利的汉尼拔经历了生平的第一次败仗,他的失败标志着迦太基的再次失败。西庇阿打败了汉尼拔,对于罗马人无疑是血洗前辱,所以他凯旋的盛况是世界上前所未见的。自从扎马之役以后,汉尼拔也就被称为“阿非利加的西庇阿”,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再次战败的迦太基又被迫付出大笔黄金作为赔款,并且它所有的战舰,只能保留十艘,其余的都要交出,除此之外,还要割让西班牙,包括它丰富的银矿,最后还接受了最耻辱的一项约束:除非罗马同意,否则不得再启战端。
第三次布匿战争
此后,和平地过了若干年。虽然是平静了,但是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却并不安心。巨大的屈辱和不平使得迦太基人恼火。而罗马人则是整日恐惧、害怕,现在的他们并不害怕被人征服,而是害怕在商业和农业方面有人同他们竞争。所以迦太基的农人和商人在他们看来是必须慎重对待的,一旦在这方面被超越,可能还会有巨大的祸难。在罗马,有一个极其仇恨迦太基的组织,领袖是名叫卡托的老农。这个老农的性格十分狭隘。他经常在元老院或其他地方进行演说,并且每次都用一句“迦太基必须毁灭”的话作为结束的话语。
最终,这个老农如愿以偿。公元前149年,迦太基与邻居努米底亚产生矛盾,于是迦太基出兵惩罚努米底亚的国王。正是这件事给了罗马借口,罗马军团借此开入迦太基。在罗马的威胁下,迦太基人再次屈服,被迫交出了武器,同时还交出了三百多个贵族作为人质。但这远远没有结束,随后一个罗马执政官冷冰冰地对他们宣布,他们的城市必须毁灭。家园要被毁,迦太基人不能再屈服了。为了保卫家园,迦太基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抗战准备,把每一块可以找到的废铁都用来铸造武器,妇女们剪下她们美丽的长发,用来制弓弦。在此后的两年,他们紧闭城门,严守城墙,顽强抵抗。两年后,迦太基的城池还是沦陷被毁了。顽强抵抗的人大多被杀,而那些没有被杀的人被卖为奴隶。为了以绝后患,罗马人用犁在废墟上翻了土,并且宣布这个城市永远不得重建。
就这样,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地就这样走向了荒芜。作为第三次布匿战争的战利品,罗马获得了迦太基曾经占领的部分北非地区——“阿非利加”。至此,长达一百一十九年的布匿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布匿战争的结果
(1)布匿战争传递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传递的过程是通过欧洲而不是通过非洲。
(2)罗马作为海陆强权霸主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3)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撒丁岛、西班牙和西北非洲都是罗马的统治范围,在地中海西部它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4)崇尚希腊精神表现了许多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喜爱。
(5)罗马内部有不同阶级的冲突,即穷人反对富人,小农反对大农场主,下层社会的群众反对政府,并且矛盾相当严重。
二、征服希腊化的东方世界
希腊化的东方的征服
当罗马攻占西方国家时,也对东方世界虎视眈眈。罗马与埃及的关系相当友好,当年汉尼拔入侵罗马时,罗马遭受了大饥荒,埃及及时送去了谷物援助罗马。罗马十分推崇希腊文化,他们崇尚希腊精神的热情和渴望与日俱增。另外,罗马非常惧怕马其顿,因为马其顿国王曾经支持汉尼拔进攻罗马,他富有雄心壮志,想成为第二个亚历山大。
崇尚希腊精神
经过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更加崇尚希腊精神,这股风气越来越强烈了。罗马军团在西西里岛看到了让他们惊叹不已的希腊文明,那些大理石的庙宇和唯美的雕像,还有绘画和剧场,都极富有希腊城市气息。不久,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文,接连在罗马地区演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惩罚了叙拉古、卡普亚和塔兰托等地,因为这些城市都在战争中协助过汉尼拔。罗马对它们肆意劫掠,抢走了许多财宝物品和希腊顶级的艺术品。从那以后,希腊的奢侈品在罗马上流社会风靡一时,人们狂热地追求着希腊的文学艺术,这种状况令卡托嗤之以鼻,他跟许多保守派一起斥责崇拜希腊文明的罗马人,但是最终,卡托自己也开始学习希腊文。
希腊化的东方诸邦
如第二编所述,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分裂成三部分,也就是三个王国:第一个是埃及,由托勒密统治;第二个是马其顿,由安提戈努斯统治;第三个是西亚的叙利亚,由塞琉古统治。这三个王国位于东地中海,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它们是当时世界的强国。这三个王国的君主都崇拜仰慕希腊的文艺和学术思想,支持希腊文化在本土发展,因此,三个王国里,到处都能见到希腊商人和希腊教师。
在地中海区域,除了埃及、马其顿、叙利亚三个王国之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希腊城邦,当时的雅典虽然衰落下去,经济实力和商业发展都有所减退,并且失去了曾经的领导地位,但雅典在艺术和哲学方面仍旧十分发达,被誉为哲学故乡和艺术圣地。希腊的海岛城邦罗得逐渐崛起,在商业、文化、外交等方面成为希腊的重要中心。另外,小亚细亚西部的帕加马也发展起来,并迅速赶超雅典,成为希腊艺术的繁荣地,也成为超级强国的首都。那时,爱琴海周边的许多希腊城市都已经归属埃及,虽然,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大多数已经结成联盟,成为亚该亚同盟的一分子,而位于希腊北部和中部的城邦也都结成同盟,称为埃托里亚联盟。但希腊人独立自主的旧传统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这些城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