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3600000003

第3章 越早了解抱怨越好(2)

爱抱怨的人,都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办法,就是说服自己信:我的失败完全是由别人造成的,而那些成功的人只是比自幸运罢了。

为自己制造这样一个信念,确实能在一时安慰自己脆弱的,但这样的“止痛剂”像毒品一样能使人上瘾,让人养成一个事就抱怨,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抱怨,对那些精神上和行动上“立不起来”的人来说,可能的作用就如同一轮椅,坐得久了,它甚至能让人忘记了该怎样走路!

经过简单追溯和分析就会知道,一个人从发现抱怨的“好“,直到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一般都有这么几个步骤,我们不对照一下:

第一步:最开始,爱抱怨的人往往是带着情绪工作。他们本可能很有才华,但不良的情绪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渐渐地,们在工作中表现得越来越平庸,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第二步:随着自己工作业绩的下降,他们会更加厌烦自己的作,也越来越缺少责任心和热情。这样一来,他们就很容易在作中犯些小错误,难免招来领导的批评。自然,抱怨也会越来多,理由似乎也越来越充分。过去的抱怨可能多半集中在”工太累,上司为我布置的工作怎么总比别人多,为什么总是加“等问题上。而随着自己越来越不被领导看好,抱怨的内容也就来越情绪化,越来越缺少理性,纯粹拿他人当成自己失败的替罪,比如”这个公司真是小人得志,领导真是有眼无珠“之类。

第三步:如果处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就算不被辞退,也难以在本职工作上有什么作为。这个时候,人们往往进一步寻求“精神毒品”的帮助,每天消极怠工不说,有空就张嘴责怪他人,不仅责怪上司、责怪社会,还时常酸溜溜地在背后讽刺那些努力工作、取得成绩的同事。

到这个地步,如果还意识不到抱怨正是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的话,这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倒霉”,也就不可能有改变现状的任何行动了。抱怨造成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使一个人失去了改变现实的能力。

想想看,抱怨这个“毒品”有多么可怕!难道我们还要听之任之,对此仍然没有任何一点警觉吗!

抱怨的本质是你想通过抱怨得到什么

有人说,抱怨如口臭,只有从别人嘴里吐露的时候,我们才会注意到,而对于自己发出的抱怨却充耳不闻。它是真实的吗?我总不认为自己是爱抱怨的人,更不是爱唠叨的人,看来不一定是这样的吧。我的心里一紧,眼前出现了早上发生的一幕:

早上六点钟,床头的闹钟准时响起来了。我把灯打开,睁眼看一下表针,是六点了,没错,得起床了。唉,这一夜怎么这么呢,又得起床了,真不舍得离开这舒适的被窝呀。心里斗争了分钟,下定决心起来了。心里还有个声音在夸奖自己呢。

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喊孩子马上起来。看她磨磨蹭蹭的样子就不高兴,开始教训孩子了:你怎么回事,你是个学生,得自起床,怎么总是我喊你呀?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总是很早就起了,没一个人喊,你什么时候学会自觉起床?你的同学可都是点多就起来学习了,你这样子光知道睡觉什么时候能学习好?可不能只等着父母起来喊你。在我不停地催促下,孩子才慢慢腾地起来了。

回想到自己早上说的那一番话,那不是抱怨又是什么?最糟的是这样的话我是经常说,可能孩子感觉自己也理亏,从来也敢来反抗我的唠叨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一定会有过很多类似这样的抱怨吧,只是自己不觉察别人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吧。看来人心目中的我和现中的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往往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人的想法创造了生活,话语又清楚地表明了人们的想法。如果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无意识的抱怨,说明我已经陷入了一个懒人的维模式。我们为什么要抱怨呢?一个行为如果能持续下来一定是个行为给人带来了好处。那么,抱怨给人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首先,人能通过抱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的抱怨实际上是在表达他的不满。但是他又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他希望能通过抱怨来达到他的目的,你们来改变,让我来享受。这样他也不用再费心思去想如何改变自己,如果简单地能通过抱怨来改变别人,控制别人,让别人感到内疚和自责,这样的做法又简单又奏效,不是很容易吗?正如我在责备孩子不起床一样,如果通过我的指责她真的自己起床了,做父母的多省心多高兴呀!

其次,抱怨能让自己找到虚假的成就感,找到知音。人们在工作中常常抱怨有些人做得不好不恰当,他们没眼光没境界才做出这样的事,如果是我做了,哪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一切抱怨都是为了显示自己比他们高明,这样的抱怨既灭他人的威风又长自己的志气,还能发泄自己胸中的一口闷气一口怨气:领导不识千里马,真遗憾呀!其次,通过抱怨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关注,有时还能博得别人的同情,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共诉心曲,真是一举多得。

怪不得我们每天都不自觉地要去抱怨呢!

抱怨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更坏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本来活得好的,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你却常常心存抱怨、心存怠。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园丁饲养着一匹马。这匹马每天都要很多事儿,但园丁给马的饲料却不多。于是,这匹马恳求天主它另择一位主人。天主答应了,满足了马的这个愿望。于是,来的情景就是:这个园丁将马卖给了一位陶器匠。对此,马兴极了。

令马没想到的是,在陶器匠那里,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于,这匹马又抱怨自己的命运太差,再次恳求天主重新为它寻觅位好的主人。接下来,马的这个愿望也实现了。

马被陶器匠转卖给皮鞋匠。当马在皮鞋匠的院子里瞅见马皮时候,大声哀叹:“天哪,我真是一个可怜虫!还不如跟着最的主人日子好过呢。看样子,皮鞋匠把我买到这里,不是驱使去做事,而是想杀死我,剥了我的皮。”

其实,很多人身上都不断地上演着这匹马的故事,他们整天怨这不好那不好,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不,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更坏。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组声情并茂的图配文的漫画。漫画的主题《当从11楼跳下去,我看见了……》“我从11楼跳下去,看见10楼一对平常看起来十分恩爱的夫妻正在打架;看到9楼平常看起来十分坚强的皮特正在独自掉眼泪;8楼的美眉看见未婚夫跟自己的闺蜜躺在一张床上;7楼的姑娘在吃抗忧郁症药丸;6楼失业的小伙子还是每天看招聘信息找工作;5楼备受别人尊敬的王老师正在偷穿女性的内衣;4楼的美女又在对男友哭闹着要分手;3楼的伯伯每天都盼望着有人来看他;2楼的丽丽还在看她那结婚6个月就不见了踪影的老公照片。

“在我跳下之前,我曾无数次地抱怨我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现在我才明白,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我看完他们之后,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生活得还不错。所有刚才被我看到的人,现在都在看着我。我想他们看了我以后,也会觉得其实自己生活得还可以。”

是的,我们在抱怨自己不幸的同时,可能别人比自己更不幸,所以要学会满足和珍惜。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不如别人幸福呢?

有一部分原因是个体缺少“福眼”。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确切地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事实上,幸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举个例子,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用为了吃穿发愁;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累了的时候可以遮风挡雨;有一群真心的朋友,悲伤时可以倾诉心事;有一间舒适的卧房,可以安心就寝;甚至在炎炎夏日有一杯冷饮,冷清的冬有一碗热汤,这些都是幸福。然而,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就整天抱怨不停,从而将原有的幸福忽略了。

此外,那些抱怨生活缺乏幸福感的人,与他们集聚在心的那习惯性的不幸想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存不幸想法的人,会事情真的变得糟糕起来。而每一天的开始即心存美好期盼,会幸福围绕在你身边。所以,倘若少一些抱怨,来个思维转换,幸福视为一种习惯,习惯于寻找和展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快的一面,那么你肯定会成为一个拥有十足幸福感的人。恰如林所言:“人只要心里决定幸福,大多数均能得偿所愿。”

再有,一些人善于怀旧,多愁善感,也是导致其无休止抱怨重要因素。人的一生,总免不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经历过误、挫折乃至失败,有些往往是刻骨铭心的。当这些伤痛时常我们的脑海中盘旋、萦绕,“重复体验”时,就会“痛定思“,增加丝丝烦恼和愁苦,抱怨自己命运悲舛。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本书系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佛家小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 修好心,成好事

    修好心,成好事

    心若迷,性难见,所以明心才能见性。品读明心智慧,手持心灯一盏,在疲惫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处,在喧嚣里找到静心之地。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本书所涉及的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可靠,它们都是哈佛的学者,智者,各界成功人士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之后汇聚而成的宝贵经验。时间管理,并不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做最多的事情,而是教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让人生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
热门推荐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蛋糕小姐

    蛋糕小姐

    2004年,国内的期刊行业正处于鼎盛时期,三个不同城市的年轻女孩——聂丛丛、席一一、沈佳宜怀揣青春梦想,会聚在一座二线城市,试图创办一本属于自己的时尚杂志。她们经历了创刊的艰难、资本的介入、创新派与保守派的尔虞我诈……迫于各种压力,一年后聂丛丛和席一一分别从杂志社离职,只有沈佳宜在那里从编辑做到了主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故事曲折紧凑,有年代感,能引起一代媒体人的共鸣。
  •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幕后女王

    幕后女王

    作为都市女性,找个直男癌的另一半能少奋斗半辈子,不过要忍受随时丧失人权气到吐血的可能;找只小奶(狼)狗会对你嘘寒问暖,可你需要无比强大地为自己挡风遮雨披荆斩棘。你会怎么选?作为职业人士,凭借关系铺就的道路是康庄大道,但路途一切与路尽头的风光早已一览无遗;从零一步一个脚印闯出的是羊肠小道,但一路有永不重复的风景,路尽头更是无限可能的未来。你又会怎么选?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主持人社交技巧

    主持人社交技巧

    本书阐述正是这套“秘不示人”的交际技巧,本书作者通过主持人有意、无意的“泄露天机”,进行归纳整理,首次将他们的秘诀献给广大公众——这就是“加减交际术”。
  • 沽梦一醉方休

    沽梦一醉方休

    面冷心热的“绝色敌国暗探”X贪财爱色的“相府嫡女暗卫”双向暗恋,糖分不少!曾经,他只想着尽快为家人复仇,然后带着父母回他们真正的故土安葬。可后来,他才发现,天地之大,有她的地方才是家。她不缺钱财,不缺宠爱,不缺权利,是世人眼里“最幸福的人”。就如同是上天开的玩笑,她的命运之路却异常崎岖,生来背负着“平乱世”的重任。几番颠沛流离后,她才懂得,原来有的人放在心里就是一辈子。(小剧场)今日庄里一月一次的比试,师父却不许她这个少庄主去,硬要她留下背书,好在有无欢和萧雨解救,她才能偷溜出来。台子上,只见一白衣少年,一手舞剑,一手背在身后,三两招便轻松将对面的人拿下。“宇文师兄好厉害!”郭孟茹两手拖着腮,看着白衣少年感叹。无欢坐在一旁不解的问:“他不是上个月才入门吗?怎么成你师兄了?”郭孟茹还未开口,一旁揣着剑站着的萧雨说了“长得好看就是师兄,有钱的就是爹爹,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她了…”
  • 神秘海底人

    神秘海底人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路小果、罗小闪和明俏俏跟着生物学家陆浩天爸爸来到了东海舰队,却遇到了神出鬼没的“幽灵潜艇”。幽灵潜艇究竟是图谋不轨的敌对势力,还是友好的外星朋友,抑或是传说已久的神秘海底人?三个小伙伴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冲破重重机关,探索神秘的海底国度。这个暑假注定不平凡!
  • 假山

    假山

    世界山峰那么多,一山还比一山高,何必太在意山高。攀登的过程才是最快意的,尽管有时到最后发现,也许是一座假山,又怎样呢。
  • 纵横诸天的武者

    纵横诸天的武者

    纵横诸天万界,追求武之真谛!现代青年雷虎无意中穿入诸天万界,追求武道成为最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