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00000005

第5章 终身学习 夯实人生—走向成功的学习能力 (4)

许多学识丰富的少女,在失去亲人,而家务要由她承担的时候,总是不能处理事务。许多女子,在丈夫突然去世,而遗下重大的商业负担时,由于缺乏必需的职业技能,她们总是望而却步。这时候,她们的全部资产、营业的命运,就掌握在律师或营业代办的手中。一旦失误,托付于恶人之手,他们会将她像小孩一般地玩弄于股掌之上。

如果每个青年,都能接受一套健全完备的职业训练,那么那些阴险奸诈的骗子的伎俩将不复存在!

保存金钱、储蓄金钱,比赚取金钱更要难得多。挣得了金钱之后,怎样妥善处理、妥善保存,这对熟悉世故人情、深谙商业知识的人而言,尚且是一件难事,更何况是丝毫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普通人呢?

一些职业学校、商业学校可以帮助人们得到很好的训练。我们应充分运用学习能力学习这些职业技能。惟有这样才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而不致处在贫穷愁苦之中。

2学以致用,善读“无字之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也是要人们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情况。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已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

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也就是说,有了同等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同等的能力,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有知识不知应用,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它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的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要想正确地做到学以致用,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要想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应苦读与爱好、兴趣、职业有关的“有字之书”,同时还应该领悟生活中的“无字之书”。

阅读“有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借鉴,避免走弯路;读“无字之书”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徐渭、朱耷、吴昌硕等前辈,对于“有字之书”的精研,都是齐白石所推崇的,但是齐白石更重视“无字之书”,他的画之所以会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不群的书画风貌,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开拓艺术生涯的结果。

纵观齐白石一生的杰作,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鱼虫,欣欣盎然的草木,刻意求工处恰如雕镂,粗犷豪放处犹如泼墨,真可谓是“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水墨画虾,更是别具一格,活灵活现,令人情不自禁地叫绝。但又有谁会知道纸上的画有多少画外之音呢!

以水墨画虾为例,为了能够将虾画好,齐白石对虾观察了无数遍。

齐白石画的虾可谓是妇孺皆知,出神入化。他看虾、画虾已有几十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无字之书”不肯下笔作画上。

他的好友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他作画。

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因对“芭蕉叶卷”没有亲见,当时又正好是北国的严冬,无实物可进行观察,他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右到左的,还是从左到右的,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的观察,所以都不敢肯定是哪一个答案。

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使得他最后放弃了为老舍作“芭蕉叶卷”画。人们虽觉得迷惑,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之所以“不能大胆敢为也”,是因为“未曾见过”。

学以致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二者并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手中知识的力量。

知识的作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发挥出来,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要想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力量,转化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资本,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使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顾炎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主张。

儒家大师朱熹也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以致用可以用来检测知识的正确与否。书上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若成功,便证明书上的知识是合理的;如果与实际结合失败了,那就说明书上的知识可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在实践中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若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毫无用处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论,就必须把书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无用的知识。

正是为了让知识造福于自己,我们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诗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纸上或“有字之书”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可培养沉稳的性情,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大学生通过学以致用,可以接触到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状况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激起责任感,他们身处于那些劣势条件、资金、信息、技术中,便有责任心探讨改造落后地区的途径和方法。

当学子们步入社会后,他们的责任感就会为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此外,学以致用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个高深境界。

学习能力是成功之母

为了帮助一个人生存下去,可以给他很多鸡蛋,但是鸡蛋终有尽了的一天;也可以给他几只母鸡,每天下蛋,大概可以让他生存一两年;还可以帮他建立一个养鸡场,并请人管理,除了自己吃,还可以赚点钱。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帮助他学会养鸡的技术和管理本领,成为养鸡专业户,从此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学习的内容纷繁复杂,然而最根本最重要的只有一项——学会学习。学会了学习,一切都会招之而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母;学习成功是“元成功”,是一切成功之母。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有不少成功人士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从失败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成功。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失败最有助于学习,从而最能促进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成功中,同样可以学到如何成功的经验,还能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受到激励,多方面地有助于成功。所以马尔兹说:“成功孕育着成功”。由这一论述可见,“成功是成功之母”也不错。

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事例表明,这两种说法并不总是能成立。只有那些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学到教训的人,才能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同样,只有那些从成功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的人,才能使成功成为成功之母。所以,无论失败成为成功之母,还是成功成为成功之母,要想实现哪一方面,都必须以学习为基础。因此,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归根结底,是说“学习是成功之母”。只有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永恒的成功之母。如果不具备学习能力,那么失败可以成为失败之母,成功也可以成为失败之母。

成功,并不是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你惟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你不可能也不可以去阻止别人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惟一途径就是努力地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内在的品性与能力,从而改变外在的处境与地位。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成功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一个对知识和技能马马虎虎,不把功夫放在自己身上的人,失败是必然的。那么怎样才能学习知识与技能,怎样才能战胜自我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充分运用你的学习能力。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运用学习能力,才能达到持续更新、持续发展的高境界。

我们也可以用三段论来推导出我们的结论:

成功,取决于人的学识与经验。——大前提

学识与经验,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小前提

归根到底,成功取决于学习能力。——结论

所以,学习能力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盛衰可能只是一夜的事情。在激烈竞争中,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不能不断提高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个人将会被淘汰,企业将会被淘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被淘汰呢?毫无疑问,答案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学习,是人的一生中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有效、最划算、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比不上这项投资。古人尚且懂得学习“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尚且懂得“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我们难道还不如古人?富兰克林说过:“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许多人的想法仍未能摆脱老观念的统治——总觉得学习是学校里的事,走出学校后就不需继续学习了。成年人花几百块钱买一件高级衣服一点不嫌贵,但要从钱包里掏出十来块钱买本书倒觉得不能承受。他们往往舍得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进行本领投资,而忽视了对自身的本领投资,把对自身投资的重点摆在吃、穿、住和保健上。很早以前,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如果你始终保持学习热忱,在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就能获得成功。

学习能力,不仅是每一个人的成功之母,而且是每一个企业的成功之母。美国杰出的管理思想家戴维斯在他与包特肯合著的《企业推手》一书中预言:21世纪的全球市场,将由那些通过学习创造利润的企业来主导。这就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变成“学习型的企业”。

同类推荐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言行一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本书从“守诺践约”、“以信立国”、“秉公执法”、“襟怀坦白”、“精忠报国”、“表里如一”等多方面阐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阅读《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让传统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只要你掌握了这门学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处世高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赞美别人、拒绝别人,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等等。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本书中所罗列的待人处世的技巧,那些摆在你面前的看似棘手的待人处世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在以后的日子里,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那么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就会顺风而行。
  •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这本《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将带领你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短小精悍的故事陪伴着你,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有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 从零开始学演讲

    从零开始学演讲

    本书从演讲内容(即演讲的基础知识训练)、编排故事(即演讲观点和内容的创新训练)、把握技巧(即演讲的效果和艺术提高训练)等几部分出发,详尽地介绍了演讲的知识经验和经典案例,围绕演讲中最关键的要素重点论述,帮助读者稳扎演讲语言基本功,提高演讲内容说服力,升级演讲艺术感染力,扩大演讲口才影响力,从而轻松自如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演讲场合。无论你是零基础的“菜鸟”,还是已成功出入多种公众场合的大物,都能从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希望通过本书的指导和点拨,让读者实现语言的突破,成为口才出众、演说水平一流的超级影响力人士。
  • 再等,青春就老了

    再等,青春就老了

    等、等、等……似乎我们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等待上。人人都愿意牺牲现在宝贵的时间,来换取毫不可知的未来。因为正活在美好青春时光里的我们总是觉得日月长在,何用人忙;总是认为错过了还有其他的机会,晚一点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把该承担的责任留到了以后,把该面对的困难留给了以后,我们把该尽的责任也留给了以后……可结果呢?自然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热门推荐
  • 中世纪崛起

    中世纪崛起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 东轩笔录

    东轩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猗觉寮杂记选辑

    猗觉寮杂记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剩下来的孩子

    剩下来的孩子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
  • 盗墓手记之神将诛邪

    盗墓手记之神将诛邪

    主人公黄童在幼年时曾盗过一个不知名的将军墓,得到一本古代的武功秘笈,由此练成一套飞刀绝技,但成年之后,诡异的事情接连找上门来……。千年不死的妖狐长眠于黑暗的深处,只为了凄美绝伦的爱情。拥有至强能力的雨火,有一段痛苦绵长的回忆。
  • 羌塘不落的太阳

    羌塘不落的太阳

    在尼玛县的几天,我和妈妈也互通过几次信息,但并没有告诉她,我生病了。我只希望她知道,我喜欢的地方有多美,我喜爱的女孩有多可爱。可惜妈妈身体不好,不然我多希望她能够亲眼看到我热爱的藏北羌塘,亲眼看到那些骄傲的藏野驴,那些优雅敏捷的藏羚羊,那些卡通模样的旱獭,看到天空中雄伟翱翔的金雕。可是,她的身体不允许到如此高的海拔,即使拉萨也很困难。将要离开的怅然使我不停地想念着母亲,哎,还是再发条信息吧,告诉她,我马上就回拉萨了,请她放心。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捷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