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现状
我国相关专家于1996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群众体育现状调研,其相关结果与结论,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下我国大众体育的基本现状。【44】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项目,现阶段仍以简单易行、对活动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内容为主。
1.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项目种类
据秦风冰等人【45】的研究,我国大众1997年主要的活动项目依次是:民族传统项目、散步、健身操、跑步等。另据赵平等【46】的研究,我国大众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前10位依次是:长走与跑步、羽毛球、游泳、足篮排球、乒乓球、体操、登山、舞蹈、台球、保龄球、跳绳。与1996年相比,气功、太极拳、武术等项目参加人数有所减少,而舞蹈、球类、登山等娱乐、竞技性强的项目人数有所增加。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和身体娱乐的方法、手段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还有待提高,有氧锻炼的知识与方法尚待普及推广。
2.我国大众体育的参与频率
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5.0%的人参加过1次或1次以上的体育活动(约3.03亿),其他65.0%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体育活动。与1996年相比,16岁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1次或1次以上的体育活动的比例增加了0.65%,实际增加约560万人。按照我国对体育人口的标准(每周参加锻炼3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人群),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达到了18.3%(约1.58亿),比1996年约增加1800万人。如果将7岁至15岁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统计在内,我国2000年体育人口占7~70岁总人口的33.93%,约为3.63亿,比1996年提高2.53%。【47】
尽管我国的体育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国外相比,这一比例仍然很低。尤其是16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5.0%的人在2000年一年中没有参加体育活动,说明大众参与体育的频率相当低。
3.我国大众体育的社会化程度
我国大部分群众体育活动点以自主管理为主,社会管理为辅。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占总数的60.3%。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3.8%,各类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的6.6%,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6.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4.6%,民办公助的占4.6%,各级工会组织的占2.6%【48】。据黄亚玲【49】的研究,我国体育社团在数量、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社区体育组织具有自发性的特点,体育社团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社团负责人、经费来源、办公场所等主要依靠政府提供,而体育政府部门对来自于体育社团组织的建议却很少采纳,明显地表现出政府对大众体育是“号召”有余而“组织”不足。
以河北省为例,群众性体育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经费;二是缺乏活动场地;三是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四是缺乏相应法律环境【50】。
整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社会化程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4.我国不同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
(1)我国妇女体育的现状
妇女占我国社会人口的1/2。妇女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进步与文明程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妇女参与体育的进程和水平大大提高,尤其在竞技体育方面可谓成绩斐然。但在大众体育活动中,妇女则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群体,与竞技体育中的妇女体育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
孟文娣等人(2005)【51】的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参与体育的状况不容乐观。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中有35%人参加过1次或1次以上的体育活动,其中女性占38.26%,占女性调查人口总数的30.80%,有69.1%的女性2000年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根据1997年规定的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体育人口总数为18.3%,其中16岁以上女性体育人口占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的37.5%,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调查人口总数的15.8%,比总体低2.5个百分点。青年女性的体育参与率最高,老年女性次之,中年女性最低,总体上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长走跑步、羽毛球、各种体操、乒乓球、跳绳、交际舞和体育舞蹈是女性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最多的、排在前6位的活动项目。
为了鼓励妇女参与体育锻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管理以及对其健身的指导等。
(2)我国老年人体育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已超过1.37亿,占总人口的10%左右。人口学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1/5,预测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37亿增加到2.29亿,占总人口的15.25%;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到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26%。(赵秋蓉等,2000)【52】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晚年安度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综合周新新(2007)【53】、李彦(2006)【54】、孙小明(2005)【55】、高昌英(2006)【56】等人对杭州、合肥、陕西和上海四省、市老年人体育现状的研究,当前我国老年人体育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①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每周都能参加1~2次以上的体育锻炼,从不参加锻炼者在老年人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表明了60岁以上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体育参与频率。从活动时间看,每次健身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老年人较多,陕西省活动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则达到了65.7%。
②我国老年人所选择的健身手段,以动作轻柔、活动量不大、简便易行的运动项目为主,如太极拳、木兰扇(拳、剑)、舞蹈、散步、慢跑、健身操等,这些活动比较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
③我国老年人把离家近、免费等作为选择健身场所的主要条件,大多数老年人主要选择居所附近的公园、空地以及公共体育场馆等地作为锻炼场所。
④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其次是为了交际交往,另有少量老年人是为了消遣娱乐或减肥等。
⑤影响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场地器材和缺乏健身指导以及家务重或缺乏锻炼时间等。
整体上我国老年人这一群体虽然对健身有较强烈诉求,但基本上是自发性的体育锻炼较多,有组织的较少,在场地器材设施、健身内容及指导上还比较缺乏,针对性也不强。
(3)我国残疾人体育的现状
据李之俊等人(2003)的调查,我国城市残疾人中,有41.37%的参加过健身体育锻炼,约有21.9%的体育人口。大多数肢体残疾人不同程度保持有身体活动的能力,他们也可部分地利用普通人用的体育设施进行健身。我国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占53.6%)和康复(占20.8%)等。【57】
另据周芳(2005)【58】的研究,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共开发了3000多个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并倡导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服务,许多健身场所都为残疾人提供优惠,减免他们的消费,还建立省、市、乡、镇、街道康复站10469个,使更多的残疾人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
在200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所抽取的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沙、太原、西宁),残疾人中体育人口为21.9%,虽然较之以前有较大的发展,但与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全国体育人口31.4%相比,我国城市残疾人的体育人口少了近1/3。与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残疾人体育人口为35%,日本残疾人体育人口为30%)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妨碍残疾人开展健身体育锻炼的因素,除了部分残疾人生活保障问题未解决外,主要是:缺少经费;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场所;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专用设备和器材;缺少组织体育锻炼活动的骨干;缺少辅导书籍和专人的指导、咨询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