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6900000015

第15章 扬名华夏(3)

从1912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的建筑被称为民国建筑。现在,南京遗留的民国建筑有1000余处,其中百余处被列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优秀建筑,当中不少建筑出自于杨廷宝的手笔。

基泰建筑事务所在南方站稳脚跟后,将总部从天津移到了南京。杨廷宝在南京创作设计了一系列的优秀建筑,如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谭延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他的这些设计作品以适宜的尺度、丰富的细节、杨廷宝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设计的正面图1930年,杨廷宝主持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强烈的文化审美感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能代表其建筑设计风格的作品是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在这项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点,可以称得上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不朽杰作。音乐台采用中西合璧的形式,半圆形的露天剧场颇类似古希腊人的做法,利用中山陵东南角前低后高的天然坡地作为观众席,只是用大片的草坪代替了希腊剧场中的石台阶,观众席地而座,可以容纳3000余人。地面绿草如茵,四季蹲坐皆宜,同时借用山景扩大了空间。观众席外圈设钢筋混凝土花架,造型传统,上面爬满紫藤。支撑花架的每根柱子插入须弥花坛内,中间安置石板凳。半圆形的草坪以扇形同心圆弧方向延伸出五条小径,其圆形中央以月形水池环绕月台。月坛的台口采用半池莲荷的形式高出水面3.3米,其上种植灌木。舞台在形式上为中国传统照壁,底部为须弥座,顶部雕有云纹花饰,并饰有龙头、灯槽。整个音乐台平面布局为西式,月台的立面细部采用了中国古典样式,周围树木环绕,郁郁葱葱,气氛宁静而优雅,是一件中西合璧、自然与建筑和谐的精品。

1930年,国民党政府为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拟在南京的东郊营建一座现代化的新体育馆。当时,体育馆建设筹备组没有采用招标方式,而是直接指定由杨廷宝设计的中山陵音乐台(苏克勤摄)基泰建筑事务所担负设计、监造两大任务。其原因之一也就是杨廷宝早已“声名在外”。而建成后的体育馆,总体布局呈对称布置:田径场位于中央,游泳、棒球、篮球、网球等赛场在两侧均匀排列,还有跑马场、足球场。各赛场均设有看台,占地1000亩,可容6万多观众。整体颇具规模,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程之一,既气势宏伟,又精致典雅。这项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入口的造型处理,将简洁的传统装饰与高大雄伟的圆拱大门相结合,体现了杨廷宝探索中西结合的匠心。

1931年,杨廷宝受命对紫金山天文台进行设计。当时,设计经过招标,确定分别由李宗侃、庄俊、杨廷宝参加绘图投标。由于杨廷宝“所绘之图能按地势布置,设计周密而又雅观”,最后确定使用他的设计方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总体建造工程,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房、观象台两大部分,建筑基本按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先上大台阶,经民族形式牌楼直达庞大的观象台,放眼望去,蔚为壮观。建筑外墙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筑,与环境浑然一体,庄重朴实。

同年,杨廷宝又受国民政府之命,负责在南京设计建造谭延墓。谭延生前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地位显赫,因此对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规整谨严。谭氏墓园位于中山陵东南的灵谷寺旁侧。如果说中山陵尽现阳刚之气,谭延杨廷宝设计的国立体育场墓则透着阴柔之美。杨廷宝在设计谭墓方案时,曾与谭延的家属有过多次接触和沟通,谭家人很希望能与中山陵并驾齐驱,但这个愿望无论从资金、地位、规制等方面来看,都不现实,也不合适。于是,杨廷宝通过实地调研与踏勘地形,确立了不同于中山陵严谨对称、中轴线格局的另一种设计思路:利用山势变化,一反通常陵墓气势宏伟的常规,因地制宜地运用园林设计手法,布置牌坊、碑石、祭堂、墓圹等,组成丰富的建筑空间序列。墓地绿色葱翠,山径迂回,溪涧泉水潺潺,其中点缀亭、台、小桥,以曲折幽深的景致与中山陵宏伟壮观的气势遥相呼应,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建成后,该建筑和“流觞曲水”“八功德水”等名胜在一起,构成了紫金山景色最佳处之一。

杨廷宝在早期建筑如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设计规划中,采用了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延续的西方古典美学法则,并将其简化、提炼,糅合中国文化,在建筑风格上表现古典折中的倾向;但在这一时期,正值“谋固有国粹之亢进”,杨廷宝结合“民族复兴”之时代要求,在设计的大量官署建筑中,都运用了中国建筑固有特色,如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金陵大学图书馆(扩建)等,均采用“大屋顶”的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外形明显的建筑。

1929年,中国建筑界借助于当时的文化发展,兴起大规模的“中国建筑复兴”运动,国民政府在此时制定的《首都计划》中,要求官方建筑集中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在官方这一明确的要求下,杨廷宝设计的原金陵大学图书馆(苏克勤摄)杨廷宝设计的谭延闿墓这一时期南京建造的一批建筑基本上都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一批政府投资的官方建筑,为中国建筑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建筑师对于中式仿古建筑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百花齐放,各展才华,他们不同取向、不同思路的探索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套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的整体仿古模式;二是整体上采用西方现代建筑体量组合设计手法、局部增加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或阁楼作为“中国固有形式”标志的局部仿古模式;三是整体上采用西方现代体量组合设计手法,局部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简约仿古模式。因此,建筑史家杨秉德、蔡萌在《中国近代建筑史话》中写道:

采用整体仿古模式的中国民族形式建筑模仿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维持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建筑形态,包括横向展开的基本体量,由屋顶、屋身、基座构成的横向三段式构图模式,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仿造的柱式、额枋、斗拱等建筑部件,以及不可或缺的中国式大屋顶。

这种模式与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中国式教会大学校舍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中国建筑师仿得更像,仿得没有错误,但是也没有新的创意。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的仿古,一方面,使这批留洋的建筑师们将目光从西方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形式上收回,更加关注中国原有的建筑模式,对中国古建筑模式如何在当下,如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进行了一定的有意义的探索;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建筑师们的思维,使他们不能放开手脚,探索更适宜于中国当下的、有特色的、全新的建筑形式。但对仿古模式的学习,虽然探索时间短促,探索范畴受限,只是初步尝试,但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1934年,杨廷宝主持设计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简称党史馆,后为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计划是以明故宫为中轴线,布置中央行政中心。党史馆建成后的1936年,又决定与之对称地在明故宫轴线东侧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大楼,平面布局与建筑外形与党史馆相同。党史馆坐北朝南,底层有大小办公室、会议室和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库房部分,采用特制防火钢门库和空气调节设备,严格保护所藏史料。建筑内部装修辅以菱花门窗,天花藻井,沥粉彩画,外观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宫殿式建筑,庄重宏伟。杨秉德、蔡萌在《中国近代建筑史话》中对这一建筑做了客观评价:

整体仿古模式的典型实例是杨廷宝设计的南京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1934年设计,1935年2月动工,1936年7月建成。陈列馆是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首层作为横向三段式的基座层,以实墙面为主,壮观的室外大台阶直达二层平台,主入口设在平台之上。平台以上的二、三层按传统建筑模式作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第三层在重檐的上、下檐之间,所以将重檐的上檐升高,在上、下檐之间开窗,供第三层房间采光。这种设计思路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将具备近代建筑功能的陈列馆塞进了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中国传统宫殿的外壳之中,建筑的形式构图是完美的,建筑的型制是标准的,但是也同吕彦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一样,建筑因为旧形式与新功能的尖锐矛盾而无法满足功能的要求,带来许多使用上的缺陷,这也许是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民族形式探索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中央研究院建筑群(今属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建于1931年至1947年,共三组建筑。虽然建成时间不同,但都采用了风格一致的民族形式,各自的入口分别用门廊、门罩或抱厦,因设计不同而各有区别,使之在统一风格中富有变化。整个院内山、石、树木与蓝绿色琉璃瓦相映成趣。这是杨廷宝把中国古典建筑的设杨廷宝设计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计手法成功地应用于现代功能建筑的又一创作实践。

从1927年到1937年的10年,是杨廷宝进入建筑设计创作的黄金时代,基泰建筑事务所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杨廷宝先后在沈阳、北平、南京主持和参与了近50项工程的设计或修缮工程。在这10年当中,他始终不懈地探索中国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道路,真正把西方建筑科学技术、设计手法和我国悠久的建筑文化、民族传统特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日益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在这一过程中,杨廷宝对于建筑设计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入了解业主和使用者的要求,做出切合实际的建筑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正如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所说:“建筑设计说起来也简单,我认为有三个要点最值得重视,第一是建筑和环境的结合,其次是体形和空间,第三是注意为人所用,为使用者着想。”杨廷宝在创作中一直坚持:重视和体现建筑与大自然的结合,重视使用者的要求和意图。

6.修缮国宝

清末民初的故都北平,在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与践踏之下,呈现千疮百孔的杨廷宝设计的原国民政府国立中央研究院办公大楼沧桑容颜,放眼望去,到处是破败不堪的断壁残垣,令人目不忍睹。其中,虽然一些古建筑得到了整修,但因当时修缮时工程多由木厂承包(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原料,因此修缮工作往往由木厂直接承担),专业建筑人员很少涉足其中,故修缮效果不甚理想。为了保护国粹,晚清、北洋、民国三朝元老朱启钤先生,1929年与同仁在北平发起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建筑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当时,中国营造学社设于北平珠宝子胡同7号,后迁至天安门内西朝房,不久又迁到了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家宅内。初邀入社的社员大部分是朱启钤的旧时幕僚和一些国学专家。1930年,朱启钤向支配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申请经费补助,中基会董事之一的周诒春认为,中国营造学社缺少懂得现代建筑学的专门人才,即便有了庚款补助也难有大的作为和成就,于是建议朱启钤去东北大学动员梁思成加入。梁思成自1928年从美国回国后,经杨廷宝之荐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他将自己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老同学童、陈植等人也邀到该系任教。但是,由于东北局势极不稳定,日本侵略军早已虎视眈眈,东北岌岌可危,又由于东北大学几位院长之间派系斗争激烈,梁思成不愿牵扯其中,遂果断辞职。离开东大后,他于1931年6月加入中国营造学社,被任命为法式部主任,专心致志地从事他喜爱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爆发导致东北大学停办。

随后,刘敦桢教授也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担任部主任。梁、刘二位先生率领一批专业人士开始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全面研究,“从事论著,吾道始行”。中国营造学社成为专事测绘、考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为了支持中国营造学社,不少著名建筑师纷纷加入学社,杨廷宝也加入了该社。此外,当时政界要人、财界巨头、学术文化界人士、社会名流、营造厂商、外籍学者也纷纷加入,营造学社日益壮大。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有43名社员,到抗战前夕的1937年7月,已发展到86名,但其中大多数社员并不担任实际的研究工作。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后不久,从事古代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及调查研究的政府机构也成立了,这个机构就是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北平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由时任北平市市长的袁良先生兼任主任委员。无论是从其机构规模、资金及设备的支持,还是从技术人员、工程项目以及管理程序等诸多方面而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北平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在当时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准,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文物保护滥觞时期的重要机构。杨廷宝在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的介绍下,受聘于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参加和主持对北平全市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天坛的修缮。

同类推荐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戊戌变法夭折,康有为孤身一人仓皇逃上英国舰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前,康有为的妻子和儿女滞留港澳。后来大女儿辗转来到海外陪伴父亲,照顾他的生活。康有为曾经和弟子梁启超一道,倡立“一夫一妻世界”运动,提倡妇女解放和建立现代家庭制度。但其后师徒相继食言,各自开始纳妾。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做天下最酷的生意

    做天下最酷的生意

    扎克伯格,以他独特的个性和成就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视线,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尊为新一代社交网站的传奇人物。面对每一次关键性的选择,他总能够以灵魂的方式把生意做到最酷,用扎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一开始,我想做的东西就可以不值钱,但它必须酷”。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也出于我们的选择。本书结合心理学知识,为我们细剖扎克伯格成长路上的点滴,使我们能够比对自身,发现个性中待完善之处和能力上的盲点,由此靠近扎克伯格,历练出万变时代的不变能力,成就自我。
  •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胡兰成被称为汪精卫的“文胆”,是一位声名狼藉的文化汉奸,而他在爱情上的不专一,也使张爱玲的精神深受伤害,而遭怜惜张爱玲的人斥骂。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感情纠葛始终是人们口中不老的话题,而本书则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和诠释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人生经历和他们之间那场为世人所关注和议论的爱情婚姻。他们两人的人生爱情轨迹如同两条直线,原本平行,始终不会有交集的点,然而爱情的力量使他们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倾斜,两条直线有了交点,而造物弄人,最终却在刹那的激情与热烈之后,他们又重新走向了各自的方向,而且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迎着子弹缠绵

    迎着子弹缠绵

    凄美浪漫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爱情,唏嘘伤感的落幕雕刻了《迎着子弹缠绵》。主人公老木的知青生涯中,穿插着他与三个美丽女人的爱,与现役连长之间的仇恨纠葛。为爱,老木杀了残暴荒淫的连长;为爱,三个把老木视为生命的女人送老木走上刑场。缠绵于爱恨之中的老木迎着子弹倒在莽莽昆仑山下的荒酷深处,老木的爱在三个女人心中烙下了永远的印痕。杨志军大胆的笔锋,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整部小说充满批判。让人掩卷之余无比心酸,触痛文革年代的累累伤痕,名家的风范尽在于此。《迎着子弹缠绵》不仅仅是作者的青春,更是八零后一代父母的青春记忆。
  • 重生之漫漫星光

    重生之漫漫星光

    开新书啦,《今天开始做文豪》非文抄公套路,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么么哒~~~**她只想简简单单生活,可是父母早逝、一纸婚约让她一夜之间成了影帝之妻,丈夫的冷漠、亲人的疏远,最终一场车祸带走了所有痛苦。而再睁眼的她,却毅然推开了那扇华丽却神秘的大门,踏上那条漫漫星光长途。这次,是发誓要与他比肩同行,还是要狠狠夺回曾经的尊严?!
  •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这是一个既逗比又立志的故事,江云枫是新进国家级烹饪大师,浑身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逗比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喜怒哀乐。抱着侥幸心理带VR眼镜洗澡一下就洗到食戟的世界,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从逗比变成牛X继而装X的过程应读者要求建了个群:601403400欢迎来提意见,或者骂我都可以,只要能让我写作进步。
  • 一婚难求:爹地太心急

    一婚难求:爹地太心急

    "乔莘觉得再也不会有比自己更苦逼的人了,爹抛弃娘抛弃,寄人篱下遭白眼,好不容易遇上个绝色无双有钱有权的男人,却是她的雇主!谈个恋爱怀个孩子一波三折风起云涌,养父变亲爹,老公变仇人,特么的婚礼还被情敌搅和了。不过人总不能倒霉一辈子,她乔莘逆袭以后,留学女博士一枚,海归白领,单身佳人。暗恋过的对象,前男友纷纷来献殷勤。什么,总裁你要向我求婚?不好意思,先问问我女儿认不认你这个爹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十种曲幽闺记

    六十种曲幽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男人,演绎生命的壮丽诗篇。在女人眼里,男人是一部史诗,承载着亘古不变的气概和壮言;在女人心里,男人是一片无际的瀚海,坚守着无言的宽广和深沉;在女人梦里,男人是一盏夜航中的灯塔,指引着心灵深处的归宿和牵挂。
  • 网游之神级大佬

    网游之神级大佬

    任意的时代背景发展,构造属于你的蓝图![2018游戏脑洞风暴大赛参文小说]主题:全民穿越剧情:天地不仁色彩:兄弟情义特点:贯穿世纪情怀:世界第一等主义:爱国/冒险/英雄传统网游铺开现实与游戏的宏伟战略意图三大主义贯穿脑洞风暴天国世界!走一条大繁至简的无尽之路!
  • 羁客魂归

    羁客魂归

    于一片木棉林结缘,再见错识,便毁了一生。亲眼看着鲜血从自己身体里流逝,她含恨而去。再睁眼,恍然如梦,当他说我许你一片木棉林,她该如何抉择……她是他跨越时空,穿梭亿万世界都要寻找的灵魂,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带回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