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7200000006

第6章 诊断癌症——给癌魔定位定罪(1)

恶性肿瘤是一类渐进发展性疾病。到了中晚期,肿瘤的生长更是明显加快。临床实践证明,恶性肿瘤治疗越早,其治疗效果就越好。因此,肿瘤的及时正确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综合诊断。医生首先根据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对肿瘤做出可疑诊断,然后根据线索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常用的检查有X线、CT、磁共振、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病理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主要对肿瘤进行定位诊断,兼具参考定性作用。内镜检查可直视支气管、食管、胃、大肠、膀胱等深部空腔脏器肿瘤,同时可以方便获取活检组织。标志物检查不仅能为诊断某种肿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可作为观察肿瘤发展和疗效的重要指标。病理检查更是决定肿瘤良恶性质及病理类型的金标准。

3.1影像学检查——祭出各种照妖镜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对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治疗方面也有很多的应用。现代的影像先进设备已在较大的医疗单位应用,医疗单位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影像诊断、治疗经验。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更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常用的诊断方面主要包括X线检查(包括透视及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超声、PET-CT等。这些先进诊断技术就像“照妖镜”一样,能够使深藏体内的癌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1.1X线检查

X线获得的图像是由白到黑的不同灰度的影像,属于灰度成像。因此,我们可以把X线图片理解为黑白照片。这种灰度成像是通过密度及其变化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状态。

众所周知,颜色越深在黑白照片上显示越黑;相反,颜色越浅照片上显示越白。而X线图像上则恰恰相反,密度越大,X线图像上颜色越白,密度越小图像颜色越黑。

人体的组织结构密度与X线图像上的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体组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而后者则指X线图像上所显示影像的黑白程度。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物质的密度高,相对密度大,吸收的X线量多,在图像上呈白影。反之,物质的密度低,相对密度小,吸收的X线量少,在图像上呈黑影。在日常工作中,描述图像上组织结构黑、白程度时,通常以低密度、中等密度和高密度来表示,它们分别为黑影、灰影和白影。图像上所示影像密度的高、低与组织结构类型有关,但亦与其厚度有一定的关系。组织和器官发生病变时,X线图像上可显示原有的密度发生改变,再根据其黑、白变化形式,称之为密度降低或密度增高。

X线检查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已有百余年历史。尽管现代成像技术如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对疾病诊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X线检查。

一些部位如胃肠道仍主要使用X线检查;而骨骼和胸部也多首选X线检查。随着X线技术的飞速发展,X线的临床应用也从最初只限于诊断骨折与异物的定位,以后逐步应用于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检查。当今,X线平片仍是肺部及骨骼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首选。

3.1.2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CT)

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CT正是利用这一特性,以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横断扫描,探测器接受该层面X线的衰减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在显示器上重建出CT图像。因此CT图像是数字化图像,是重建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固有矩阵排列而成。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对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突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螺旋CT扫描,更可以获得比较精细和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而且可以做到三维实时显示。

CT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例如,对眼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中耳小胆脂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耳先天发育异常的诊断以及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比较灵敏。

随着高分辨力CT的应用,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通常采用造影增强扫描以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有无狭窄或阻塞,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中心型肺癌等的诊断,均有很大帮助。肺内间质、实质性病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CT对胸膜、膈、胸壁病变,也可清楚地显示。

CT检查对腹部及盆部疾病的诊断日益广泛,临床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尤其是占位性病变、炎症和外伤性病变等。CT检查对胃肠道病变向腔外侵犯和远处转移等也有很大价值。

3.1.3磁共振成像(MRI)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代表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其获得难度可想而知。从核磁的发现到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医学应用,前后竟然有六次近十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1943年、1944年、1952年的物理学奖,1991年和2002年的化学奖以及2003年的医学奖。

MRI与CT都是断层成像,但是成像原理完全不同。MRI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然后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信息。

如同CT图像一样,MRI图像也是数字化图像,是重建的灰阶图像。不同序列产生不同的信号强度,在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的灰度。MRI检查就是根据这些灰度变化进行疾病诊断的。

MRI检查以其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和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以及能够进行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功能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成像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广泛用于人体各个系统检查和疾病诊断,特别是在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总体而言,与其他成像技术比较,MRI检查具有能够早期发现病变、确切显示病变大小和范围、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无辐射等优点,可用于各个部位先天性发育异常、炎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外伤及退行性病变和变性疾病等的发现和诊断。

3.1.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根据声像图特征对疾病做出诊断。超声波与雷达相似,呈直线传播,有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通过各种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将超声反射到人体内,在人体内传播的超声波遇到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或散射形成回声,这些携带信息的回声信号经过接受、放大和处理后,以不同形式的图像显示于荧光屏上,这些图像统称为声像图。观察分析声像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可对疾病做出诊断。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简单易行且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在肿瘤临床诊断和肿瘤筛查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另外,应用多种腔内探头、术中探头进行超声检查,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并且能够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判定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从而为肿瘤的合理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还可以实施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1.5PET-CT

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

PET-CT是由CT(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由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既能显示形态学变化,又能反映功能性改变,在肿瘤诊断上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PET-CT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指导和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在肿瘤患者中,经PET-CT检查,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明确诊断而改变了治疗方案。PET-CT还能准确评价疗效,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避免无效治疗,总体上节省了医疗费用,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3.1.6照妖镜的未来

随着生命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和基因工程等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在设备及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诊断水平日趋成熟。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和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的开发及功能改进,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及显示新技术(如三维仿真成像、磁共振频谱以及各种图像的融合)和精确度的提高等,影像诊断将不断拓展新领域,向纵深发展。

目前,影像学诊断将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同时,对疾病及其发生机制的认识,将从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由此,从个体到群体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将具有新的含义。这些将改变医学影像学的诊治研究和实践方式,使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研究和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和更重要的地位。

3.2内镜检查——捉癌魔于机体深处〖1〗3.2.1神秘的内镜发展简史内镜检查是把一个长长的管子(新一代的内镜前端带有摄像头)插到食管、胃、大肠、膀胱及支气管等腔内,用肉眼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管腔内的病变,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不过前者是为了“看病”,后者是为了“捣乱”。

目前,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最早的内镜是一根钢管,称为硬式内镜,这类硬直的内镜插到食管和胃内相当困难,患者像吞宝剑一样十分痛苦,且容易造成损伤。1957年美国人Hirschowitz首次应用光导纤维胃镜,使医用内镜产生了一次重大的革新。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对初期的纤维胃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使镜身直径变小,弯曲角度扩大,视野增大,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达到了超广角、大画面、图像高清的目标。看到病灶后能在直视下钳取多块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特别是新一代的电子内镜,利用CCD图像传感器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视频处理器将图像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进行观察,分辨率更佳,颜色更真实,所得图像清晰逼真,可自动照相,直接录像。应用内镜超声检查可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能有效地估计外科手术的可能性。

目前,临床常用的内镜检查有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和膀胱镜等。下面就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内镜检查重点加以描述。

3.2.2发现早期胃肠道癌症的神奇“照妖镜”

(1)胃镜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在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多年流传着“噎食病吃秋不吃麦”的传说,这是对未接受有效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较短(大约为8个月)的一种形象描述。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有噎食(吞咽困难)的患者已为中晚期食管癌,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20%~25%。相反,食管癌如果发现在早期,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是十分满意的。

已故的知名胸外科专家邵令方教授报道一组204例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结果。随访10~26年,术后5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2.6%、71.6%、62.7%、50.9%和48%,是当今国际上外科治疗食管癌的最佳结果。但目前的问题是,到医院就诊的绝大多数还是中晚期患者,早期食管癌病例仍只在5%左右。由此可见,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早”)。

医学界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镜检查辅以黏膜染色及活检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方法。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是实现食管癌“三早”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电子内镜和碘液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43137例人群普查中,应用内镜检查辅以碘染色和活检诊断食管癌347例,其中,早期癌265例,占76.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国清教授等,也报道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在一组3022例高危人群中普查的结果表明,食管癌的检出率达4.33%,其中食管早期癌占检出食管癌的84.73%;癌前病变(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的检出率达21.81%。

目前,内镜检查辅以黏膜染色及活检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方法,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推广应用。

同类推荐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本书涵盖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道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神经精神科、风湿病科、普通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部分少见病,对每一种疾病列举了多种家庭必备名方,最后还提出了名医指导建议。
  • 最年轻的科学:一个医学观察者的手记(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最年轻的科学:一个医学观察者的手记(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这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三本书,是他对于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史所作的最切近、最全面的观察。他看他父亲行医,自己学医,做实习医生,随军,做医生,研究,领导科研和教学,参与城市卫生管理与规划,服务于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观察大学、研究所和医院,体察护士的工作和生涯,甚至还受过伤、生过病。对于今天预备做医生的人,托马斯是无法取代,不可错过的。没有他,你的专业教育将是不完整、缺乏高度的。
热门推荐
  • 乱营街

    乱营街

    《乱营街》里就有这么一群人,活在底层,没有固定的生活套路和轨迹,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方向,就像一些漂摇在巨浪里的木船或者浮萍,没有拴系自己的码头或根茎,随时都会翻掉或漂向别处。这是一个围绕金钱旋转的时代,似乎所有人都在发财的梦里游荡着。《乱营街》里的人也是这样,小说中的“我”——李豹公,有点像韦小宝,是那种小时候学习不好,工作了又下岗,只能到街头游荡的混混,但他内心似乎也有一些东西或者说向往,只是在乱营街里,被他充当的男妓和皮条客等等的角色掩盖着。
  • 海盗船

    海盗船

    黎志刚喜欢跟初通日语的三副朱力逛码头,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进一批“铁观音”茶叶。在日本,中国茶叶能卖好价钱。黎志刚求三副朱力:“你跟那些在港口钓鱼的日本人接洽,我会给你好处。”三副碍于情面答应帮忙,可每每跟人家谈起买卖茶叶的事,日本人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没有表现出预想中的兴趣。三副对黎志刚使了小性子:“别让我为难了,人家这才叫爱国,叫遵规守法,哪像我们,只要有偷车的,就有销赃的;有行贿的,就必有受贿的!我告诉你,原先日本人对我们海员很友好,后来我们的人偷了人家放在屋外不上锁的自行车,警察都查到了船上,抓了赃。从那以后,人家就有理由小瞧咱们。”
  • 去菰村的经历

    去菰村的经历

    县里一定要用他们的车把我送回省城。我知道他们的意思,他们把我安全送出荒泽县,也就成功地阻止了我看菰村的选举,也就把我阻隔在了真相之外,他们也就松一口气了。走的时候,车的后备箱里塞满了各种当地的土特产,计有野菰米一盒、酒一件、冷冻小龙虾、冷冻鱼六盒、辣椒酱和臭豆腐二提,等等。老马一再交代我,一定要在八小时之内放进冰箱,否则就要坏掉。也就是说,我必须八小时内赶到省城的家。为了这六盒冷冻产品,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还会半途杀个回马枪,再去菰村?不会的。再者选举结束了,我还能看什么?另外车是他们的,说一定要送我回去,相当于押送。我当然只有回去了。
  • 我有一颗摇钱树

    我有一颗摇钱树

    以前赵浩总是觉得那些晒车,晒房的人便是土豪,有钱人。自从有了摇钱树后赵浩忽然发现只有那些装的起X还能让人道一声佩服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 独为仙

    独为仙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中得到了一枚修真者的戒指,当他走出山村,迈向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时,就给世界带来了无比的震憾!通天的手段!无敌的力量!神奇的法术!超阶的魔宠!武技与法术的对撞,修士与武者的交锋!别人不会的,他会;别人不懂,他精通!别人没有的,他有!绝对牛逼!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
  • 秋水绵长

    秋水绵长

    翻阅雷元富的散文集《秋水绵长》,我的脑际骤然定格了两个字:悲悯。集子的大多篇章都是忆旧,都是讲述令人悲伤令人怜悯的往事。而对亲朋的悲切思念和补偿缺憾,又是文字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构成了这部集子的一个显著色彩:以悲情溢增感情,以悲悯感应同情。黄土深情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营造并变得更加浓烈了。
  • 仙家有田

    仙家有田

    本仙有田,田里有泉,材料自产。人生啊……好在小手链里自成天地,师兄的地里偷点草,长老院里捞个蛋。别惹我,我随时可能发火!别跟我扯皮,拳头才是硬道理!新书:《聚宝铃》书号:1918542简介:身怀聚宝铃,聚天下灵物。那欺她的,压她的,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 双面夏娃

    双面夏娃

    醒来后,看着身边熟睡的亚兰,高峰的心里感到十分的懊恼,因为他还没有谈过恋爱,他还没有体验过许多美好的情感,但他却在酒醉后稀里糊涂地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就在高峰烦闷的时候,亚兰醒了,她从他的后面拥抱住他,然后在他耳边温柔地说:“亲爱的,做我的男朋友吧。”听了她的话,情感上一直是一片空白的高峰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摆脱亚兰了。
  • 美丽细节全书

    美丽细节全书

    何为美丽?是俏丽的容颜、精致的妆容、得体的装扮,还是优雅的谈吐、高雅的气质、心灵的智慧?其实,这些都是美丽,但又不全是,真正的美丽是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体现出来的精致,是对每个细节的关注。本书列举生活中可能会被忽略的种种细节,加上贴心的美丽提醒,旨在打造全方位的细节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