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800000005

第5章 我的偶像李普曼

任何一个行业中,必定会有这么一到两个让你想想就很兴奋的大师级人物,他们远远地走在前面,背影缥缈而伟岸,让懵懵懂懂的后来者不乏追随的勇气和梦想。

2004年6月,我去哈佛大学当了3个多月的访问学者,肯尼迪学院为我安排的住处就在查尔斯河边上。每当日落,我都会一个人去河畔的草地上散步。河水很清缓,岸边的乱石都没有经过修饰,河上的石桥一点也不起眼,300多年来,这里的风景应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每次走到那里,总会浮生出很多奇妙的感觉。我在想,这个河边,这些桥上,曾经走过34位诺贝尔奖得主、7个美国总统,他们注视这些风景的时候大概都不过30岁,那一刻,他们心里到底在憧憬些什么呢?

我还常常想起那个影响我走上职业记者道路的美国人。1908年,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沃尔特·李普曼就住在查尔斯河畔的某一座学生公寓里。一个春天的早晨,他忽然听到有人敲房门。他打开门,发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正微笑地站在门外,老人自我介绍:“我是哲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我还是顺路来看看,告诉你我是多么欣赏你昨天写的那篇文章。”我是在18岁时的某个秋夜,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读罗纳德·斯蒂尔那本厚厚的《李普曼传》时遇到这个细节的,那天夜晚,它像一颗梦想的种子不经意掉进了我尚未翻耕过的心土中。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沉浸在李普曼式的幻觉中:我幻想能够像李普曼那样知识渊博,所以我在大学图书馆里“住”了4年,我的读书方法是最傻的那种,就是按书柜排列一排一排地把书读下去;我幻想成为一名李普曼式的记者,在一个动荡转型的大时代,用自己的思考传递出最理性的声音,我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通讯社,在6年时间里我几乎跑遍中国的所有省份;我幻想自己能像李普曼那样勤奋,他写了36年的专栏,一生写下4000篇文章,单是这两个数字就让人肃然起敬,我也在报纸上开出了自己的专栏,并逼着自己每年写作一本书;我还幻想能像李普曼那样名满天下,他读大学的时候就被同学戏称是“未来的美国总统”,26岁那年,正在创办《新共和》杂志的他碰到罗斯福总统,总统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你了,你是全美30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

你很难拒绝李普曼式的人生。任何一个行业中,必定会有这么一到两个让你想想就很兴奋的大师级人物,他们远远地走在前面,背影缥缈而伟岸,让懵懵懂懂的后来者不乏追随的勇气和梦想。

当然,我没有成为李普曼,而且看上去将终生不会。

我遇到了一个没有精神生活的物质时代。财富的暴发似乎成为人们的生存追逐,没有人有兴趣聆听那些虚无空洞的公共议题,如果李普曼的《新共和》诞生在今日中国,销售量大概不会超过2000册,社会价值的物质性趋同让一些知识分子成为备受冷淡的一个族群。

这里没有李普曼的新闻传统和传播土壤,思想在一条预先设定好的坚壁的峡谷中尴尬穿行。

我没有办法摆脱自我的胆怯和生活的压迫。我躲在一个风景优美的江南城市里,早早地娶妻生子,我把职业当成谋生和富足的手段。我让自己成为一个“财经作家”,在看上去舆论风险并不太大的商业圈里挥霍自己的理想。李普曼写给大学同学、也是一位伟大记者约翰·里德——他写出过《改变世界的十天》——的一句话常常被我用来做自我安慰:“我们都成了精神上的移民。”

这些年来,我偶尔回头翻看李普曼的文字就会坐立不安。这个天才横溢的家伙著述等身,但被翻译到中国的却只有一本薄薄的《公众舆论》,这是他32岁时的作品。在这本册子中,他论证了“公众舆论”的脆弱、摇摆和不可信任。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复杂和规模使得一般人难以对它有清楚的把握。现代人一般从事某种单一的工作,整天忙于生计,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深度关切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很少认真涉入公众事务讨论。他们遇事往往凭印象、凭成见、凭常识来形成意见。正因如此,社会需要传媒和一些精英分子来梳理时政,来抵抗政治力量对公众盲视。这些声音听起来由陌生而熟悉,渐渐地越来越刺耳,现在我把它抄录在这里,简直听得到思想厉鬼般的尖叫声。

尽管遥不可及,但这个人让我终生无法摆脱。我常常会很好奇地思考这个国家的走向与一代人的使命——这或许是李普曼留给我们这些人的最后一点“遗产”,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大历史的苦思中而不能自拔——当物质的繁荣到达一定阶段,当贫富的落差足以让社会转入另外一种衍变形态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储备了足够的人才和理论去应对一切的挑战?我们对思想的鄙视、对文化的漠然、对反省精神的抗拒,将在什么时候受到惩罚和报应?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人来讲,这都是一些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把自己的时间大半都投入中国企业史的梳理和写作中,我想在这个极其庞杂却并不辽阔的课题里寻找出一些答案。我想静下心来做一点事,为后来者的反思和清算预留一些略成体系的素材,我还企图证明,这个社会的很多密码和潜流可能会淹没在中国经济和公司成长的长河中。

我倒是做过一件与李普曼最接近的事情。

2005年,我创办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在一次版权交易中偶尔得悉,我当年在大学时读过的那本《李普曼传》(新华出版社1982年出版),并没有得到作者罗纳德·斯蒂尔的授权,是一本“盗版书”。于是,我设法找到了翻译者,竟又得知斯蒂尔还活着,隐居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我通过e-mail联系上他,斯蒂尔对当年的“盗版”非常恼怒,得知我想再度得到授权,先是表示不信任,后又委派华人朋友到上海面谈确认。历经3年时间,到2008年11月,我终于购得中文版权,并出版了最新版的《李普曼传》。此事几经周折,结局却得偿心愿——我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对李普曼致敬。

在我的生命中,李普曼式的梦想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一些听上去很遥远,却让人在某些时刻会产生坚定心的声音。1959年9月22日,李普曼在他的70岁生日宴会上说——“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20多年前,一个叫吴晓波的中国青年读到李普曼和他说过的这段文字。20多年来,时光让无数梦想破碎,让很多河流改道,让数不清的青春流离失所,却只有它还在星空下微弱地闪光。

同类推荐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写作

    写作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系作者的自选集,分为“论文”、“书评”、“序跋”三编。从材料出发,重视考据,以文献带义理,学术研究与校注古典文献并重,构成作者的治学路向与方法。论文如《〈红楼梦影〉的作者及其他》,首次揭示署名“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作者就是晚清女词人顾太清。《寻诗与灵感——读钱钟书〈寻诗〉诗》一文,曾得到钱钟书先生的指教。《〈四溟诗话〉考补》、《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的融通意识》亦多发前人所未发之见。书评如《走近大师——写在《季羡林全集》出版之后》,意在廓清社会对季先生学术研究成就的错位模糊认识。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何为不负阎罗不负卿

    何为不负阎罗不负卿

    “你的血,很甜,甜到哀伤!”他咬破她的锁骨,喝下她第一口血,从此之后,她沦为他的血奴中的一个。“从今以后,每日你都要用自己的血浇灌这个美人瓷,直到它喝饱,直到它喊停,你,只不过是我最卑微的血奴。”他残忍嗜血道。他冷漠残忍,而她,却始终清冷如莲,不管遇到什么,都幽然在黑暗中绽放!
  • 末日再开

    末日再开

    2012年已经过去,传说中的末日也没有开启,人们讲这件事抛之脑后,但是想过没有,末日只是没有按时来临罢了!(本文纯属扯淡,切勿相信,如有雷同,纯属瞎扯。)
  •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分为两章:我的大学、同窗情缘。下部分也为两章:恢复高考30年专访(1977—2007年)和毕业30年专访(1982—2012年)。作者王熙远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把对大学生活的体悟和怀念写得自然,把同学之间的情谊写得真挚。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四书韵对

    四书韵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芳菲的花瓣儿

    芳菲的花瓣儿

    自己送给自己的,也是北京送给我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冒失”,比较无知和低幼的那种,但是,我喜欢这种无来由的依赖和追索,大约,是源于文字的气味吧。真的很偶然。在苏联电影人塔可夫斯基的著作《时光中的时光》里,塔可夫斯基不厌其烦地若干次提到黑塞,并小学生似的引用了他的作品《玻璃球游戏》里的话,许多许多,基本上证明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铁杆”关系。
  • 成长故事

    成长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奥运励志故事

    奥运励志故事

    细细地品,从一滴汗水到一滴泪水。是什么让我们记下奥运冠军们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的身后有多少无法细列的困难被战胜,无法想象的寂寞被忍受? 阅读它,赶紧阅读它—— 你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奥运偶像。 你总能读到你无法获知的激情人生。
  •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战争史(下)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战争史(下)

    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土地完整的主要战争,包括收复新疆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护国战争、抗击沙俄等历史事件。
  • 贪吃王妃(全本)

    贪吃王妃(全本)

    奚家结巴九小姐落水醒来后忽然性情大变,让众人大跌眼镜。昏迷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捂着肚子找什么‘大不了塞’(WC)。生气时爱指着对方的鼻子大喊‘你这只配个’(PIG)。她揍公主,挟天子,差点要了他丞相老爹的命。这还不算,太后为她指婚时,她竟敢当众拒绝:‘他不是我的菜,我好的是金发碧眼的阳光肌肉男。”天下阳光肌肉男,我都爱。某女心中腹诽。这话不久便传遍了整个北襄国,人们纷纷猜测这个九小姐是不是患了什么失心疯,居然连太后的指婚都不放在眼里。不久,丞相府门口一顶大红花轿落定,某男身穿红衣红靴,斜眼一笑:“娘子,娶你虽非我本意,但是圣意难却,跟本王走吧~”擦干口水,某女色笑:“啥,原来这就是那个被我一板砖拍飞誓死不嫁的病秧子?”某女看着身着大红袍一脸邪笑看着她的某男,全身细胞都在沸腾。噢买糕的(ohmygod),真帅啊。某男满脸黑线,暴怒,敢骂他是病秧子,她是不是活的不痛快了,若不是为了大业,他一定一掌解决了她。等下,传闻不是说那个男人是个病秧子吗,那现在站在她眼前强势拉着自己要进屋做那啥的这个是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