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500000004

第4章 心灵和身体(1)

1 心灵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精神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支配精神?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也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根本分歧所在,哲学家们为各自的观点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但仍旧没有说服对方,达成一致。个体心理学也许能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动态关系。等待治疗的病人既有心灵也有身体,如果我们依据错误的理论进行治疗,我们便无法使病人痊愈。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身体和心灵的相互作用规律,确保我们的理论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争论不止停留在非黑即白的观点上。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即一个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人的活动组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思想的控制,仅凭肉体根本无法完成这些活动。一株长在地里的植物,只能停留在固定的地方,无法移动,即使我们吃惊地发现植物也有感觉,但是对它们的身体而言是没有作用的。例如植物能想:“有人来了,他就要踩到我身体上了”,但是结果却无法改变,因为植物无法利用思想控制自己的身体随意移动,计划要去的方向。

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然而,动物都能预见并计划自己行动的方向,这也说明了人类是有精神的。

“当然,你想好了,要不你不会这么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

精神的精髓在于通过预知指导自己行动的方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能理解精神是如何控制身体的了——精神为身体设定行动的目标。不断往复的运动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设立一个固定的目标。精神先设定一个生活目标,然后依靠身体完成,精神主导身体,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精神。比如,我们想去月球,但必须借助能承载身体的科技工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善于活动。这主要体现在活动方式多(从人手的动作中就可看出),对环境的改造大。因此,我们可以预料:人类的精神将越来越强大,预见未来的能力也将高速发展,人类奋斗的目标性也将越来越明确,以改进他们在整个情境中所处的地位。

我们还发现在为了完成目标而做的动作中有一个能包含一切的单一动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所有的动作和表现都必须互相协调一致结合成一个整体。

肉体和心灵也努力要成为整体,在生命形成之初二者就开始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比如,当皮肤受伤时,整个身体都忙着让其复原,不只是身体,精神也给予很大的帮助。运动和卫生的知识已经证实,皮肤是在身体和心灵共同作用下才得以恢复的。

很多时候,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肉体和精神都在进行互相合作,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犹如发动机,将人体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带领身体进入安全舒适的地位。在身体的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精神的意义。人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精神所赋予的意义。总之,心理学所研究的就是个人各种表情、动作代表的意义,找到它们的最终目的,并以此与其他人的目标相比较。

在我们为了到达最后的目标努力时,精神必须将目标变得更加清晰、细化,它需要计算出最优化的特定方向和路线,确保我们顺利抵达。当然,也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如果没有开始设定的固定的目标,那根本就不会有后续动作产生。如果精神所选择的方向实际是错的,但精神并没有察觉到,误以为是最优方案了,那行动必定会出现错误,无法抵达安全的目标。我们都在寻找安全的目标,可是有些人认错了安全目标所在的方向,结果误入歧途。

我们看到一种表现或病征,如果无法判断背后的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当成简单的动作来看。比如偷窃这种行为,偷窃就是把别人的财物通过非法手段据为已有。这个动作的目的在于偷窃者想更富有,以获得安全感。因此,偷窃动作的起因是感到自己贫乏。下面我们进一步对偷窃者进行分析,他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为什么感觉匮乏;然后,我们要看他是否可以用正当的方法来改变环境,达到富有并获得安全感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2 情感影响发展

我们称人类对环境所做的改变为文化,即精神指导肉体的结果。我们的活动受到精神的激发,身体的发展也受着精神的指引。很难发现我们有哪一项表现是没有精神参与的。但这不是说精神的作用重于身体,如果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身体的加入。所以,精神负责控制方向的工作,保护肉体不受到灾害、疾病、意外等带来的损伤。精神预见发展方向主要依靠思考和识别,此外,精神还赋予人类活动以意义及目标。精神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肉体进行行动,却不受制于肉体,人类的活动主要取决于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个体心理学认为:感知与生活方式不是互相对立的,当目标确立后,感知会配合目标自动进行调整。这一点已超出了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感知的发生也无法用化学方法进行解释。我们更关注心理上的目标,但是必须以生理学为基础。比如我们在研究焦虑时,关注的是焦虑的目的和结果而不是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影响。

所以,焦虑并不是由于压抑和出生时的难产所引起的。我们知道,习惯于得到母亲关怀、保护的孩子也会出现焦虑,这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已经成为了他们引起母亲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式。经验告诉我们:愤怒是一种控制一个人或一种局势的有效方式之一。每一种身体或心灵的表现都来源于遗传,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也许就是心理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我们发现在每个人身上,感知都是朝着人生目标的方向变化和发展的,并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而调整。无论是快乐、勇敢、失落,感知总是和生活方式相一致。它们的表现方式和我们所预料的也几乎一样。如果一个人通过极大的痛苦获得优越感,那么,他并不会因为其目标的达到而感到快乐。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感知也是可以随着需要被我们任意指使的。让一个广场焦虑症患者独自一个人在家或者让他派遣别人去做事时,他的焦虑感就会消失。所有的神经官能症患者都抗拒他们感到丧失控制力的情形。

情绪的心智模式如同生活方式一样固定。比如,胆怯的人永远胆怯,尽管他们会在弱小的人面前表现得盛气凌人,在有别人保护的情况下表现得勇敢无畏,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恐惧感。他也可能在门上安三个锁,并且用防盗器和狼狗来保护自己,但却说自己很勇敢。虽然不会有人认为他是胆小鬼,但是他过于小心翼翼的性格已经暴露了他的懦弱。

性和爱情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性的目标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感情。此时,他只有这一个已认定的目标,为了抵达目标,他必须放弃其他有妨碍性的人和事,这样,他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和性功能。如果他没有产生这些感情和性功能,比如出现阳痿、早泄、性冷淡等症状,表明他没有放弃那些和目标不一致的、有妨碍性的人和事。这些现象都是不正确的优越感和人生态度所导致的。在这类病例中,我们常发现,这些人只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自己却不愿付出,缺乏社会兴趣,性格懦弱,人生态度也不正确。

我有一个病人,他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但他因有深深的负罪感而痛苦难忍。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看重诚实的品质。在他七岁那年,他向老师撒谎说他的作业是自己做的,但实际上是他哥哥替他写的。事后他很痛苦,常常感到有负罪感。三年后,他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而老师却一笑而过。他又去向父亲说明了这件事,父亲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夸奖了他的诚实,并以他为荣。虽然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个孩子却依旧沮丧、自责,久久无法释怀。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孩子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却如此自责,只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诚实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对道德的高标准要求使得他在品质方面优于别人。因为他的哥哥在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方面都优于他,所以他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获取优越感。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又因各种不良习惯而自责。他经常手淫,而且在学习中的欺骗行为也一直存在。每次面临考试时,他的负罪感就会更加深。他的压力与日俱增,与哥哥的差距越来越远。当他想追上哥哥又无法做到时,他就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离开学校后,他想去工作,但由于深受负罪感的折磨,他整天要祈求上帝的原谅,这甚至占用了他大部分的工作时间。

后来,他发展到了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的地步。医生们都对他束手无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大有好转,他可以离开医院了。在离开时,医院告诉他,以后一旦有病情发作要及时来医院复诊。之后,他开始学习艺术史。在某次考试前的一个周日,他跑到教堂,面对所有的人,大声哭喊道:“我是罪孽最深重的人!”就这样,他再次以诚实的良心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在医院又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竟然全身赤裸着去餐厅。不过他的确拥有健美的身体。

他的负罪感可以让他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诚实,可以让他获得优越感。但是他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却走到了人生的歪路上,他排斥考试和工作,证明了他是一个害怕失败的懦弱性格的人,他的任何一种病症都是有意让自己避免有可能失败的情况。他在教堂跪地忏悔的行为和裸露着进入餐厅的行为都是想要不顾一切地获得优越感。他人生的态度和心智模式致使他做出这些行为,而他的感知又和他的目的是相配合的。

如前所述,人们在四岁到五岁之间就建立起了精神和身体的整体联系。个人会利用遗传来的身体及精神结合对环境的印象,不断修正发展,以适应个人对优越感的追求。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这些在以后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他必须得先抛弃童年早期形成的观念认知。就像曾经一个人的表现和他以前的生活态度认知相适应一样,改变自己的想法后,他的新的想法和新的行为也会和他的新认知高度一致。

个人的行为很重要。它能表现出个人打算从环境中获得哪一种印象及准备如何运用他的经验。因此,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在个体心理学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再添加一些内容,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认知思维之间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如果身体无法协调一致,不能适应环境,人的精神就会有负担。因此,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精神上的发展更为困难,他们想要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他们有身体行动不便的困扰,他们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分给其他人了。这也导致了他们成年后的冷漠性格,且缺乏合作能力。

身体的缺陷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但这些障碍不是不能克服的。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事实上,有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最终所取得的成就远大于健全的孩子。例如,一个视力不好的孩子因为有缺陷而感到压力很大,他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看世界。他对视觉世界的关注远大于健全人,结果,他对视觉世界的经验也比健全人更多,反而更具有欣赏力。

很多画家和诗人就曾患过眼疾。但他们克服了身体的障碍,使自己的视力远高于健全人。在有些左撇子身上也能看到这种补偿现象,他们在家里或学校里常常被训练用他们的右手,但实际上他们更习惯于用左手。用左手画画、写字和做手工都比右手要灵活很多。但是他们的头脑会刻意训练右手,通过头脑的不断训练,不灵巧的右手同样会变得像左手一样灵活。现实中有很多左撇子具有绘画、工艺方面的才能,因为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积极的训练,最终将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同类推荐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暗示

    暗示

    《暗示》内容简介:打开生活,一把钥匙就够了;征服命运,拥有一件武器就够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编著的《暗示》将告诉读者: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成功离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长寿命,疾病其实离你很远!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 心理学与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反应

    "与口头语言相比,身体语言是更古老,也更诚实的语言。它通过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因而比口头语言更加可信。当你与人交流时,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可以让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他人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翻开本书吧,它会让你成为像FBI特工一样的识人高手!"
  • 成功的追求(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成功的追求(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昭华劫

    昭华劫

    “丞相大人有令,下堂妇季氏,不得带走丞相府一草一木,包括腹中的孽种!”美艳女子端着黑漆漆的药汤,红唇似血,字字如刀。被休下堂,流落街头,离府前一碗红花让她胎死腹中。次日,父母兄长被斩于闹市,监斩官正是她的好夫君。顷刻间,昔日浓情化作彻骨恨意,不死不休!“孟辰良!若我不死,定报满门血仇!”她对着满地亲人尸身冷冷发誓。乱葬岗旁,她将自己卖身于魔鬼……经年后,当他得知真相,幡然悔悟,痛苦万分,她却以全新的身份向他含笑而来,倾城绝艳之姿,华贵至极之势,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她成了万人艳羡,千人唾骂的夏国宠妃。
  • 宝贝娇妻不好宠

    宝贝娇妻不好宠

    屡次被算计差点出事都是被他所救,绅士体贴,林安安以为顾朗是温柔的学长。却不料,在她又一次被陷害时,他将她扑倒:“怎么?那么想陪人?那………陪我如何?”啊啊啊学长不要啊你人设崩了喂!好不容易消化了“我跟优秀的腹黑学长在一起了耶。”这个现状,却发现……说好的优秀腹黑学长呢?!TC公司总裁什么鬼?顾氏集团继承人又是什么鬼?
  • 冷情首席的可爱妻

    冷情首席的可爱妻

    楚小小遇到了一个很霸道很专制的男人,冷夜,冷氏企业的首领。这个男人长的不是一般的帅,而且还超有型。可是,这个男人怎么可以那么坏?不是说,没有一个女人能入得了他的眼吗!他干嘛非要霸占她!
  • 送给你的情书

    送给你的情书

    不知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见到他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闵寒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并且把很少的关心都放在弟弟闵瑞身上而导致心理上有些失衡,对父母和弟弟都很疏远,和邻居林海笑一家很亲近。直到韩国转学生姜智英的到来,林海笑的关注点转移,闵寒不能接受林海笑放在自己身上的关心全部给了另外一个女生,开始有些偏执,成绩下滑。闵瑞看在眼里,便去离间姜智英和林海笑,加上一直被妈妈拿来比较的学神孟小琥邀请她组队参加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期间不断开导和感染她,闵寒终于努力找回了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自己。
  • 末世异仙道

    末世异仙道

    末世来临,人们原始的野性终于暴露。就在所有人都陷入深深地恐惧和绝望的时候人类再次进化,异能者的出现将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人们再次打散,欺凌,霸占,奴隶……既然世界再无规矩那我们就创造规矩!
  • 听说你还回忆我2

    听说你还回忆我2

    全书内容仍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五年中她从籍籍无名的撰稿人,到知名编辑,再到畅销书作者。经历了成长,亲情,友情,工作的变故,她也脱胎换骨拥有了更好的人生。五年里她遇到过爱她的人,也遇到过她为了忘记顾潮生而选择的另一个不错的人。但五年过去,她却后悔了……整体风格青春感强,有共鸣,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忧伤。
  • 快穿攻略精分男神

    快穿攻略精分男神

    唉,有一个精分老公是什么体验。那感觉就像是。。。有好多个他,也许上一秒对你温柔体贴,也许下一秒对你就是恶语相向。永远无法想象他是什么思路
  • 华娱之星世纪

    华娱之星世纪

    大梦方醒,乔含章重新出发,带着前世的梦想,一头扎进了娱乐圈这个大圈子里。“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重活一世,怎能不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群号78239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