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0300000007

第7章 其实你不懂成本(1)

从竞争角度看成本

凡事都有代价,这就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成本。因此,成本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所谓的代价,就是指放弃了些什么。很多时候,人生需要作出选择,舍乙而取甲,乙就是甲的代价。事实上,任何成本都包含着机会,都是机会成本,所以机会说出来是多余的。

“成本”是一个熟悉的词,但是要正确理解经济学上的成本,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成本。成本因选择而引起,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因此,成本就必须面对未来,成本就是一个将来时态。也就说,人们不能回头到昨天补作决策。昨天的决策今天看,不管是错对,都是覆水难收。历史成本不是成本,因为无法作出选择了。就拿一件很简单事情来说,到饭店里点几份菜而花去了100元,但是这菜是否吃,这100元都不可能再要回来了。因为这是无法选择了,所以就没有存在所谓的成本。

成本是最高的代价,做任何事情的成本都是说放弃的是最有价值的机会。如果今晚要和女朋友约会,就没有时间学习经济学,就没有时间去喝酒,等等。这么多项之中,哪一个要放弃的有最高的价值,就是你约会的成本。因此,能否去约会女朋友,就要看各项选择的价值。没有了选择,空谈成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虽然成本是最高的代价,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终决定人的行为,还是成本。成本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也就会发生了变化。就拿约会的事情来说,每个人成本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很悠闲,约会要放弃的最高代价不高,但是有的人很忙碌,约会要放弃的最高代价很高。因此,前者在约会方面的成本比后者具备了优势。如果那个女孩从他们两个人约会之中得到收益是一样的,那么前者就在爱情竞争之中具备了优势。

成本不是专家计算出来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没有了竞争,就永远不知道真实成本。价格管制的原则往往都是采取按照成本进行定价,也就说通过成本进行核算,再加上合理利润,从而得出一个价格。价格管制可以控制所谓的合理利润,但是却无法控制成本。这种定价原则,给企业的信号就是,积极降低成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既然限制利润了,那么企业就可能拿成本出来做文章。很简单事情就是,把办公室装修得豪华,出现各种铺张浪费,毕竟这些都是可以算进成本里。成本提高了,价格就可以提高了。因此,各种生产成本就高得惊人。一些行政垄断企业,正因为政府对他们采取了成本定价原则,所以成本就一直都没有降下来。没有竞争,就没有所谓的成本。就拿写文章来说,写一篇文章的成本是多少?这个成本可以很低,也可以高得惊人。我可以在家里写,也可以搬到宾馆总统的套房里写。要是写作的报酬是按照成本定价原则,那么我就搬到总统的套房里写。如果这个价格是定下来了,那么我就考虑自己的成本是多少,是否值得做。要是觉得合算的话,我就想尽一切方法降低成本。就拿选择电脑配置来说,我考虑就是的功能能否满足写作,上网查找资源就可以,而不是考虑配置非常高的电脑。如果电脑配置过高,对于我一个不玩游戏的人来说,往往是多余的,也是没有必要付出的成本。

没有从竞争角度看成本,就永远无法看到真实成本。就拿生产一件衣服来说,甲的成本是11元,乙是15元,丙是8元,那么通过竞争而形成的成本就是8元。如果对方出价10元买这一件衣服,那么要让自己有钱可以赚钱,就必须把成本降低到10元以下。现在,甲乙的生产成本都高于10元,因此必须想尽一切方法把成本降低到10元以下,否则只能放弃生产衣服。真实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成本决定价格的,而是价格决定成本。也就说,先有了一个价格,然后再对自己的成本作出估算,从而判断做不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讨论爱情时,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他(她)不值得你这样做。这句话翻译成经济学语言就是,你为对方付出的成本高于你的收益,是不值得去投资的。成本这个东西,要从将来收益角度来看。

市场之所以存在交换,这就是因为存在比较成本,同时又称为比较优势定律。对于这个问题,张五常说道:“生产同样的物品,只要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成本,各自选择成本较低的来专业生产,然后在市场交易可以互相得益。”如果没有竞争,比较成本就没有任何意义。30多年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仅是发达国家的1%,但是这个成本优势并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些产品不能放到同一个市场上竞争,成本再低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相同一件产品,人家卖100元,你卖10元,但是你的产品并不能拿出去卖,再便宜也是没有意义的。

30多年前,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很低,但是制度成本却是非常昂贵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劳动力价格比20世纪80年代时上升了很多,但是产品却更有竞争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就是,制度成本降低速度比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再加产品质量提升。为何制度成本能够下降得如此快?这就是竞争的结果。因此,并不是制度成本本身就是这么高,而是缺少竞争导致的。竞争的引进,从而鼓励人们积极降低制度成本,实现产品能够取胜。

没有外在竞争的压力,一个人很难做到积极降低成本。从这点就可以明白,为何那些行政垄断企业的成本是那么高的。面临各种竞争压力,成本高低就决定了生死,企业就会积极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生存。没有放到市场竞争,通过专家进行核算出来的成本,都不是真实成本。只有参与市场竞争,人们才可能意识到要砍掉一些多余的成本。没有那种压力,就不可能有节约成本的概念。

竞争是进步的因素,同时也促进成本的降低。每个人都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那么就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在各个环节下功夫,做到压缩成本,并且再压缩。生产企业就积极采取技术改进,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作为经销商,就会捕捉各种信息,获取更低的进货价,获取更低的物流成本,同时也在销售方面,想尽一切方法降低成本,以及在降低资本成本上都苦下功夫。就这样,从而形成一种追赶,进行成本的比赛。每个人都在想尽方法以最低成本生产更好的产品,从而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实际上,一些企业追求产品创新,生产出所谓的特色产品,本质就是追求自己的产品成本优势。要生产别人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就等于说要生产出别人需要很高成本的才能生产的产品。

很多时候,人们对资产的评价,往往是根据过去投入,折旧因素,从而得出价格。要知道,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过去投入多少,与现在无关。真正的成本是要面向未来的,没有未来,就没有选择,更加不可能有什么成本。成本是最高的代价,但是如果没有竞争,这个最高的代价就不可能降低。比如,做一件事情,漫不经心去做需要三四个小时,但是认真去做,可能一两个小时。有了竞争,这个最高的代价就可能降低。因此,观察真实世界的成本,需要从竞争角度去看。

婚前要不要性行为的经济学

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讨论婚前要不要性行为的意义不大,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却给我们很多启发。从20世纪90年代起,婚前性行为开始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实践。如今,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主流,婚后性行为反而成为一种另类。人们从普遍选择婚后性行为到普遍选择婚前性行为,这就说明了婚后性行为成本增加了,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了。

从文化观念角度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为了强调某种价值观念,从而否认经济学常识,这就错得离谱。婚前性行为成交量增加,就说明成本发生了变化,也就说做这种事情的代价降低了。这从需求定律角度来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反之相反。因此,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婚前性行为需求量增加,就证明了婚前性行为的代价降低了。当然,经济学解释的精彩之处,并不是套套逻辑去解释真实世界里的所有现象,而是在约束条件下作出独特的分析。

性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这和企业生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但是任何一种行为都离不开成本的约束。尽管性行为可以给双方带来生理上的满足,但是这种行为成本高于收益,人们就会选择放弃。正如慕容雪村说的:“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知道朱迪·福斯特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不管我多么仰慕她,也不会跟她上床,因为这事风险太大。”因此,改革开放之前,很少人选择婚前性行为,并不是他们不知道性可以带来快乐,而是做这事的代价太高了。那时,社会观念认为,没有婚姻关系的性关系是有罪的,所以婚前的性行为就更加不敢想象了。

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这有外生变量的因素,也有内生变量的因素。外生变量就是这个社会宽容度发生变化了,减少外界的压力,以及避孕技术进步;内生变量就是个人观念发生变化。当然,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改革开放以前,婚前性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宽容。即便是在“文革”结束后,婚前性行为致孕也足以让少女选择自杀。现在,这个社会不仅宽容婚前性行为,同时还有一股潜流在鼓励婚前行为。这个外生变量的成本迅速降下来,从而促进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相对内生变量成本来说,外生变量成本下降得更快。1993年4月,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店“亚当夏娃保健中心”在北京开业。17年之后,性用品店已经是到处可见。如果没有这些安全套,就增加人们婚前性行为风险。毕竟,意外怀孕的代价还是很大的。可以看出,婚前性行为成本代价降低了,需求量就猛增了。

婚前性行为成交量增加,并不是人们对性偏好发生变化,而是约束人们做那事的代价降低了。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并不是不想做那事,而是成本太高了,做不起。那时,要做那事,就必须通过结婚途径。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让生理得到满足而选择结婚,代价是极高的。如今,性行为成本降低了,婚前性行为现象增加也是很正常的。以前,想做却做不了,付出代价太高了;如今,想做就可以做,毕竟付出代价降低很多了。这就好比买车,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20世纪90年代,却很少人买车。难道人们以前对车没有产生偏好吗?肯定不是,而是买车代价越来越低,所以越来越多人可以买得起车。

尽管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现象,但是也有不少人反对婚前性行为。这些反对者之中,他们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把人生第一次留到结婚那天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有的担心将来丈夫介意她的第一次。当然,凡事都有代价的。为了结婚那天的意义,就是付出性压抑的代价。第一次没有了,将来丈夫不可能介意,也可能介意,这些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将来丈夫不介意,就必须付出性压抑的代价。这个付出是否值得,这就要看个人如何评价。道理很简单,要让马跑得快,就必须给它吃草。不想给马吃草,同时又想它跑得快,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则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其实,婚前性行为就是美国老太太故事版本,婚后性行为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版本。道理很有简单,如果有机会提前享受,为何要放弃?一些人固执坚持把留到结婚那天,从而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并不反对,但是经济学却告诉人们,为了这种特殊偏好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中美老太太的故事,折射了不同观念偏好。不同的人有不同价值观,或许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经济学却清楚告诉每个人,不同价值理念的选择发生费用是不同的。现实生活往往是这样的,某些价值观可能造成个人生活成本的增加。一个社会价值观往往影响制度的选择,不同制度的选择,背后的运作费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婚前要不要性行为,也就成为经济学问题。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价值观影响,问题不在于执着坚持自己价值观是否重要,而是思考坚持的成本是多少。

性可以给男女双方身体上带来满足,拒绝婚前性行为,实际上就意味着这种享受就要推迟。可以这样理解,婚前性行为就好比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然后再把产权清楚界定。那么婚后性行为就是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或许,这样比喻不是很准确,但是基本道理就是这样。如果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遇到房子涨价就有点不合算。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不好的就是推迟享用。人生苦短,推迟享用就会错过黄金时间。因此,婚前或者婚后性行为,无非就是这两种购房方式。

同类推荐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
  •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求可供参考的发展样本。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德国恰可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颇具价值的借鉴。
  • 最后的金矿

    最后的金矿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非洲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发展潜力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点。在投资非洲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企业都暴露出很多问题,本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可行性办法,通俗易懂,可操作性,非常适合国内企业管理人士借鉴。
  •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为你展现专利法案的另外一面,不同于我们对版权与专利的传统理解,这些版权意识薄弱的领域——字体、美食、橄榄球、数据库、单口相声……为什么没有被盗版侵蚀地日渐消逝,而是更加的繁荣。《Copy Right!》作者卡尔·劳斯迪亚与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将为你一一解开生活中的仿制经济学谜团。
  •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在经济、金融学科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作者将过去同行专家对有些著作所写的序言、所写的书评、作者自己所写著作的前言、后记以及对有些学者理论观点的评价、政策建议集结出版,希望通过此书梳理作者在进行经济学学术探索以外的很多真实想法和看法。目的是让同行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这种做法对同行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热门推荐
  • 恐惧发芽(No.019悬疑世界)

    恐惧发芽(No.019悬疑世界)

    本月劲爆连载。哥舒意《乔恩》、蔡骏《小夫妻搬进凶宅的那一夜》。恐惧烧脑,短小精悍:李维北《对面的人》。外国小说欣赏:【德】英格利特·诺尔《公鸡已死》。冬天已走,春天的悬疑萌芽已悄然复苏!
  • 终极小民工

    终极小民工

    新书《重生都市高手》正式发布,另有完本作品《超能小神医》欢迎大家阅读。偶得惊天传承,小农民走上人生巅峰。
  • 都市修真妖孽

    都市修真妖孽

    会武功,懂医术,说话又好听。无敌,真的很寂寞。
  • 红血女王2:玻璃之剑

    红血女王2:玻璃之剑

    曾经最亲密的朋友只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幻象,宣誓效忠的红血卫队背后竟有一个极度危险的庞大组织!除了自己,梅儿还能相信什么……在这场本就不公平的对抗中,“闪电女孩”梅儿成为刺向国王心脏的利剑,试图以牺牲阻止更大的牺牲。
  • 云之梦泽

    云之梦泽

    人界有一艘通往异世界的轮船,登上它前往欧云世界,精灵在彼岸等待着,缘分指引着两人。梦中有云,云中有星,是记忆的遗忘还是命运的轮转?
  • 明末一把刀

    明末一把刀

    公元1620,杨天穿了,穿到汉文明将要陷入三百年黑暗时期的混乱时代,一开始他只想活下去,可这狗日的世道不让他好好活,人多少是自私的,他得好好活下去,慢慢的,他有了野心,鞑子,建奴,补药碧莲的岛国,不破不立,烂到根子里的朝堂,且看他如何持着手中刀,斩灭一切魑魑魅魅,让我汉文明继续耸立在世界之巅。作者:我汉家儿郎,缺的历来都不是什么金手指,而是一个舞台,一个可以仰望天空的舞台。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她雪百合,元极真人唯一的女徒弟,捡来的弃婴,从小跟着师傅学习术数,奇门遁甲之术。他是北夏传言中阴晴不定的残废王爷,皇上的二皇子,在幼年时候双腿残废,在见到雪百合之后请旨要立她为正妃。圣旨下,百合被迫上了花轿!她本想着平淡的过,但是他尽显邪恶一面,警告她,必须听从与他,争吵中,百合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失在邪恶人的身上,在她想表露心迹之时,发现了他的一切阴谋,离开,被追逐,她跳下万丈悬崖,在看到她跳下悬崖的瞬间男人才知道自己心疼的原因?自己爱上那个利用的棋子?再见面,她化身西域公主前来和亲,他对其百般试探,表露后悔之情,且看她如何面对他的爱和自己的心---究竟阴谋的背后又是为什么?
  • The Federalist Papers

    The Federalist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著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一次,青年维特参加乡村舞会,与少女绿蒂相识,一见倾心。无奈绿蒂已名花有主,定婚在先。为了摆脱这无望而苦恼的爱情,他决定离开绿蒂,到公使馆担任秘书。官场的腐朽、虚伪、庸俗无聊,使他不能施展才能。维特愤然离去,应邀在一位侯爵的庄园客居一段时间,但他同那里的环境照样格格不入,于是又回到绿蒂身边。此时绿蒂已经结婚,他不再能随意厮守在她身旁。爱情破灭了。在那腐朽、黑暗的社会,他找不到出路,终于在绝望中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