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900000027

第27章 应急预案建设方面的学习——不断规范应急管理的预防预控措施(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公众管理危机、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行动准则、行动指南、行动向导。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的起点,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是应急理念的载体,是应急行动的宣传书、动员令,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性方案,是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与响应的具体操作指南,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应急教育、预防、引导、操作等多方面工作的程序化安排,是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级别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种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预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做出的具体部署,从而明确了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每一环节由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意义在于早想到、早知道、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这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财产伤亡与损失的基本前提。

编制应急预案,是把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预想、合理步骤、基本程序、成功经验、有效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工作指南,明确今后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这对于有效实施应急管理、提高干部队伍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和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对预案的编制,应该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地区特点,行业领域特点,遵循客观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充分征求、吸收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科学民主决策,从而使预案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同时,在应急演练或实践探索中,还应该对预案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充实。

一、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思路

联合国方面针对突发事件制定了《联合国军民协调官现场工作手册》、《联合国灾害评估与现场协调工作队现场工作手册》、《国别指南》等。这些手册详细规定了军民现场协调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简单实用,可操作性极强,能起到让每位工作人员拿来即用的作用。美国是使用应急预案较早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应急救援还被看作是受灾人的邻居、宗教团体及居民社区的一种道德责任,而不是政府的责任。1967年,美国开始统一使用“911”报警救助电话号码。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开始大量编制应急预案,不过,尽管如此,大约20%的地方政府到1982年还没有正式的应急预案。1992年,美国发布《联邦应急预案》(Federal Response Plan)。9·11之后的2002年,将FEMA包括在内的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of Homeland Security,DHS)成立。2004年,美国发布了更为完备的《国家应急预案》(National Response Plan)。日本和德国也先后制定了各种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制定的防灾基本计划包括下列事项:防灾的综合、长期计划、确定防灾重点、制定防灾业务计划及地区防灾计划的标准。防灾基本计划必须附带下列资料:国土现状及气象概况、防灾所需设施及设备的配备概况、从事防灾业务的人员状况、防灾所需物资的供求情况、防灾所需运输或通讯的情况,以及其他必要事项。日本行政机关、公共机关的首长以及其他根据法令规定对实施灾害预防负有责任的人员,必须根据法令或者防灾计划的规定实施灾害预防,包括完善防灾组织,组织防灾训练,做好防灾物资和材料的储备、配备与检查以及防灾设施、设备的配备与检查,改善在灾害发生时会成为实施灾害应急对策障碍的状况等。

德国从联邦到各州、各级机构和企业都编制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联邦层面,2002年12月通过的《民事保护新战略》明确规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承担消除严重危险的责任。各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灾难救助预案,并针对具体事件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预防火灾、恶性事故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大型活动以及高校、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也都有各自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从而形成了覆盖面广、数量大的应急预案体系。仅柏林市就制定了1300多个各类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既是非程序化管理,也是综合性管理。世界各国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由预防、准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而且政府在各个不同阶段应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般而言,其做法大体如下:

1.预防阶段

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通过政府主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消除突发事件隐患,避免突发事件发生。预防是整个应急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如何避免危机事件发生和如何避免危机事态升级或扩大比单纯的应对和处置某一特定危机事件更加重要,所以,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bler)都认为,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与危机过程中其他阶段相比较而言,通过有效预防而避免危机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只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以预防为主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观念系统,在一般领导者或管理者的观念中,只有到了危机事件已经发生且不可挽回了,方才高度重视起来,并绷紧神经加大了应急管理力度,而在危机事件尚未发生之前,通常可能未引起充分足够的警惕,这一时期往往是口头与形式的重视多于扎实有效的实际管理行动。

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作为应急管理基础的预防预警工作。如美国著名的联邦应急计划规定了在预警无法避免危机的情况下,针对紧急状态如何调动资源、化解危机;法国特别强调预防原则,遵循预防原则是政府的职责。普遍来看,各发达国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大致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的:

(1)进行危机宣传教育,提高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教育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更新观念,培育主动预防危机意识,二是宣传应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使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应急管理意识,并形成完善的应急管理观念体系。以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为例,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隶属国土安全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全国各地建有办事处,4000人随时待命应对灾害。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的中心任务是为了保护国家免受各种灾害,减少财产和人员损失,并最终形成一个建立在风险基础上的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涵盖灾害预防、保护、反应、恢复和减灾各个领域,除了危机处理的功能,其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全民教育。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对所有的美国地方官员进行培训,市长和地方政府官员、消防人员,每年一万人,由联邦政府出钱集中培训。

(2)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预警一词最早来源于军事。在应急管理工作中,预警特指政府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资料和各种相关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认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态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消除或减少各种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目前,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一些国家均建立了发达的预警系统,监测全球、区域、国内的稳定状况和动乱热点,为其战略决策、安全体系、外交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绩效评估、危机综合应对等进行全方位服务。比如,美国在“9·11”事件后,建立了一套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并用绿、蓝、黄、橙、红五种颜色代表从低到高五种威胁程度。日本的危机预警系统尤其值得借鉴,日本气象厅2007年引入一套“昂贵”的地震预警系统,经由观测最先到达的地震波提前15秒左右预报地震,使民众有30秒左右的时间躲在桌下、关闭燃气或戴上头盔。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通常会与这套系统联动,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经由电视和广播告知民众。日本地球科学和灾害预防国家研究所研究员井上博史(音译)说:“日本有全球最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

多数日本人谙熟防震演练流程:家门口放一个背包,装入瓶装水、压缩或罐头食品、急救包、现金、衣物、收音机、手电筒和多节新电池。地震频发、台风频仍,海啸频袭、火山活跃,促升日本人的危机感和防灾意识。“如果说全球有任何地方对这样规模的灾害有准备,那是日本。”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斯泰茜·怀特说,“灾难显示,可靠预警机制、高抗震标准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的政府应对能够拯救许多生命。”试想,同样是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为何日本大海啸的伤亡人数会远远小于2004年印尼大海啸的伤亡人数(将近30万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有完善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而印尼缺乏这样的系统,许多游客和居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海啸吞噬。2011年3月11日宫城大地震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启动了海啸信息发布程序,各大电视台自动切换电视画面,滚动播发海啸警报;地震海啸发生仅5分钟,日本首相官邸就设立了官邸对策室,并在之后的内阁会议成立紧急对策部,协调指挥全国的地震和海啸灾害应对工作;沿海居民按照既定的应急手册有序撤离,核电站、新干线、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紧急关闭。日本的海啸预警能力最高,但在此次海啸中仍难以避免巨大损失,主要原因是此次地震震中离大陆很近,海啸在很短时间就来到,来不及预警。但日本这一次地震预警系统和民众防灾减灾应急训练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纯地震的灾害损失也已经减少到比较低的水平。

(3)提前准备预案,科学应对危机

危机预警是对危机未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抢在第一时间而进行的有效防范,但并不是所有的突发危机事件都能在事先通过危机预警得以避免,很多危机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几乎所有的个人或者组织都可能遇到危机和遭遇危机带来的各种损害,而预先对危机有应变计划的组织或者个人,遭受的损失总是要相对少得多。这说明提前编制和准备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绝不可低估。

2.准备阶段

应急准备是指在突发事件来临前,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包括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机构准备、技术措施准备、应急队伍准备、应急物资保障准备等,以防止突发事件升级或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落实应急准备工作,目的是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各类有可能危及公众、危及社会的突发事件即能迅速、及时地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快速处理、控制和减少危害面。应急准备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平时准备、战时转换、战时准备。

迅速做到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是能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2003年12月17日,美国布什总统发布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国家应急准备”。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的目的是制定政策,以加强美国预防和应对针对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或威胁)、巨大灾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要求国土安全部长协调其他有关联邦部门和机构的领导人,并与州、地方和部落政府磋商,制定应对各种危险事件的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简称目标)。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确定了愿景、能力和重点,以利于指导、加强国家应急准备工作。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的愿景是:动员联邦、州、地方和部落政府,及其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和普通公众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抵御、应对和恢复活动,达到并保持防范、化解危险的目标能力水平,把重大突发事件对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的愿景建立在“国家应急准备就是分担责任”这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每个参与者所起的作用与其权力和资源相一致。政府机构负责领导其范围内的工作,必要时吸收私营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参加。国家应急准备目标愿景指出,应急准备工作包括预防、抵御、应对和恢复四个方面的任务,灾害减轻工作包含在这四个方面的任务中。国家应急准备目标愿景强调的是重大突发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巨大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的愿景还认为国家应急准备不仅要达到,而且要保持最大程度的管理风险、降低风险影响的目标能力水平。

同类推荐
  •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力量最先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其中历经波折起伏,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进入低潮时期。但是经过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数十年的反思、蛰伏与探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部分,什么是西方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主要关注和探索哪些问题?西方国家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创建和实践探索?有哪些类型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西方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联合活动与斗争?西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书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冷战后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关系研究

    冷战后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关系研究

    书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台湾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发展演变,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过程中,就如何提升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机会系数、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认为大陆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协助台湾参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区域经济整合,为开创两岸合作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不只是泛泛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的成因和发展,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涵盖面极广,相当于一部关于美国的“小百科全书”,论述内容包括美国地理环境、种族状况、移民对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制度的比较等,还分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哲学观念、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学著作。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热门推荐
  • 首席爱得供养

    首席爱得供养

    母亲病逝一年后,后母挺着七个月的肚子牵着比她大一岁的女儿强势进门,父亲的视而不见,她成了寄人蓠下的可怜虫。直到冷唯宸出现了,把平凡的灰姑娘变成了华丽的公主,这个有钱有貌有势的男人像个王子般拯救了她。林飘飘以为春天就要来了,却不想订婚前一天,她撞见姐姐和她男朋友背叛。。。第二天的订婚宴继续,只是主角把她换下来,姐姐挽着他的手臂高调宣布这段婚约。夺走了她的一切,林飘飘以为这个姐姐终于可以放过自已了,却没想到在订婚那一晚,她被陷害残忍的丢进了酒吧!一个月后姐姐的婚礼上,当她像个小丑一样被姐姐羞辱时,身后,有个人突然搂过她,“找得我好幸苦。”
  • 幻武时空

    幻武时空

    刷丧尸得T病毒提升自己的资质,对战《天龙》高手刷秘籍丰富自己的收藏,刷海贼得恶魔果实增加自己的能力......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超级电脑在地球坠落,将埋身于游戏开发的宅男和他所开发的游戏系统《幻武时空》一起带到了天武大陆,成为一个被命运诅咒的扫把星,为了可以重回家园,为了可以逆天改命,原本的爱好漫画小说的宅男只能“弃文习武”,集各家所长,踏上与权贵争斗的道路
  • 禹迹Ⅰ:冷月寒

    禹迹Ⅰ:冷月寒

    一百个甲子之前,有熊氏人分为两脉,分别由黄帝与炎帝掌控,并以炎帝统领的神农氏族为尊。有熊氏族以伏羲所留的一柄长剑为尊,随着上一任炎帝身死,轩辕黄帝放逐了炎帝的直系后裔,另立傀儡来统领神农氏族。后天下洪水肆虐,轩辕氏族的大禹为治理洪水,足迹遍布山海,这里因此被人们唤作“禹迹”,并推演新历,以这一年为禹迹元年。传说中伏羲遗留下的那柄神剑(轩辕神剑)暗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 复仇女孩的甜蜜爱恋

    复仇女孩的甜蜜爱恋

    她们有着绝美的容貌,有着人人羡慕的家世,也有着把她们当成公主宠爱的家人们,她们本应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里,她们的童年本应该是幸福快乐的,但事与愿违,她们不仅失去了所有还背负着血海深仇,使本应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她们,失去了她们原有的快乐,而在面对这些事情她们会怎么做呢??十年后她们回来了,但早已物是人非,背负着仇恨的她们,这次回来会怎么做呢???而当她们遇到了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会使她们重新绽放笑容吗?会使她们那消失的真实的性格回来吗?会带给她们幸福吗?会抹平她们内心深处的伤害吗????而她们再面对他们时,又会怎么做呢?
  • 狗狗“青蛙”的夏天

    狗狗“青蛙”的夏天

    宠物收容所最丑的狗“青蛙”,在差点没被人道死亡之前总算获救。有爱的新家庭,看起来成就了“青蛙”最好的夏天。然而原来它竟然是一只稀有而贵重的满洲山地犬,所有事情就好像都错得很离谱……
  • 灰姑娘的星动时代Ⅲ:艺海怒放

    灰姑娘的星动时代Ⅲ:艺海怒放

    娱乐圈看似火树银花,实则寒玉生烟,四个女孩深陷其中。乔姿因爱生恨,三番四次为难李若溪;思琪难舍初心,放弃豪门婚约,坚守在梦想与镁光灯的世界里前行;萌萌获封“影后”,耽于炫目的繁华,岂料最荣耀却最残忍的一刻亦随之而来;李若溪迫于无奈嫁与他人,与文峰的感情蒙上阴影,并接连遭遇绑架、片场爆炸、车祸险情,意外不断……这条荆棘丛生的演艺之路,李若溪究竟能走多远?她最终能否迎来属于她的那片星光?
  • 神演天下

    神演天下

    在这片世界里降生的第一个无姓之人,他是纯粹的人类,身上的血统却不属于任何一脉,没有人知道他的灵魂从何而来。他睁开眼睛,看世界,为了揭示连神明都无法逾越的困惑。
  • 洪杨轶闻

    洪杨轶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古代情缘

    穿越之古代情缘

    彬儿是一个刚刚失业的女子,一场车祸把她带到古代。在这里她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奇遇也结识了她冷漠无情指腹为婚的楚健君:英俊潇洒的王爷杨晨:神医李希,还有……她究竟会选择谁?
  • 凡人

    凡人

    不过四年前,还在头悬梁、锥刺股为高考搏杀,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抢到了一顶“天之骄子”的高帽,这下却成了滞销商品的标志,要自己到人才市场上兜售拍卖、降价处理,只差插一根蒿草贱卖了。林冬和华芬也汗涔涔地挤在一群毕业生当中。一家合资公司要招一名高级文秘,这不,光是抢着要表格填的手,就在眼前挡成了一道怎么也难突破的白墙。林冬泄气地跑到大厅一角,掏出手绢擦汗,愤愤地想:今天不该来。哪晓得是这架势?分明都是名牌大学才华横溢、目空一切的毕业生,如何到了“人才需求会”上就成了马路上清仓大处理时不顾一切的家庭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