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900000001

第1章 序一

吴情树的学术随笔集《法律的断章》即将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付梓出版,3月初作者来电嘱我为其作序,我答应下来,未及动笔。3月10日到3月16日我到台湾政治大学参加了一个刑法研讨会,从金门返回厦门,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办一场讲座。正好与在距离厦门不远的泉州的华侨大学法学院任教的吴情树见了面。虽然我与吴情树见面不多,但我经常通过法律博客获知吴情树的学术动态,也算是间接地了解吴情树的个人情况。这次见面,又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对作者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吃了一个好鸡蛋,一定要拜见那只生蛋的老母鸡。对于写序来说,对作者的更多了解是更为必要的。

吴情树的大作取名为“法律的断章”,“断章”一词似乎容易引起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是断章取义,而断章取义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断章”是中性词,其贬义出自“取义”。断章是指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一首诗词的一个联句。著名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其题目就是《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吴情树的这本书中,断章是指短文随笔,以此区别于长篇论文。在当前我国学术界,逐渐兴起一种文体:学术随笔。本书大体上就是这种所谓的学术随笔。钱锺书先生在《窗》一文中曾经幽默地说:“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仿照这句话的句式,我们也可以说:“随笔可以说是论文的放假。”在论文写作之余,信笔随思地写些随笔,也可以说是一种放松之道。当然,学术随笔也不是那么好写的,除了文思之外还要有好的文笔。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文人之心。好的学者应该是诗人,具有诗人的气质与禀赋,这是我在周少华所著的《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刑法功能的发生机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序中所言。其实,好的学者不仅应当具有诗人的气质,而且应当具有文人的情怀。论文更多的是需要哲思,而随笔则更多的是需要文心。从吴情树的随笔来看,还是可以感觉到他在知人论世当中,具有某种悲天悯人的笔触。

在《法律的断章》一书中,有些篇章论及刑法以及更加开阔一些说是法治的内容,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为是在报刊上发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普通读者的知识面,因此读起来并不觉得生涩。例如,在《从〈律政俏佳人〉看刑事法庭的布局》一文中,作者从一部美国电影的法庭布局出发,看出其中蕴含的无罪推定的思想,并由此对比中国的刑事法庭,读出了其中蕴含的有罪推定的思想。这里表现了作者的法律敏感性。对此,我也是颇有同感的。虽然我没有看过《律政俏佳人》这部电影,但从美国其他电影也观察到其刑事法庭的布置确实与我国存在根本差别。此外,《港剧细节中的香港法治》一文也从港剧中阅读香港的法治精神,同样具有启迪意义。香港的法庭剧在我国内地十分流行,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国公众对于法庭审理的理想模型。我国某些影视作品在描写我国法庭审理情形的时候,也不自觉地模仿了港剧的庭审形式。其实,法庭布置和庭审形式都是法治精神的特殊呈现,反映了一个特定司法区域的法治状况。吴情树的这些短文虽然是从影视作品谈起,但对于理解法治精神是具有助益的。

在《法律的断章》一书中,有些篇章还论及一些基本的法治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吴情树对于法治的理解,这也是本书中具有思想性的一些内容,可谓开卷有益。例如,法律教条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就是本书多次涉及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刑法中,尤其是在实行罪刑法定主义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法律教条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都是我们所要反对的,对此并无异议。但是,何者是我们当前反对的重点,却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刑法的价值选择。在《法律教条主义是实现法治的大碍》一文中,吴情树将法律教条主义作为法治的大敌,由此而倾向于对刑法进行实质解释,指出:“在解释刑法条文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刑法规定的那些用语,而是要探究刑法规范的目的,寻找事物的本质,通过解释的方式,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案件事实尽量囊括到刑法规范当中,最大限度地弥补刑法上的漏洞。”但在《实质解释还是形式解释》一文中,吴情树又把法律虚无主义当做反对的重点,由此而倾向于对刑法进行形式解释,指出:“与其让司法可能会陷入法律虚无主义的危险,还不如坚持法律教条主义,严格恪守规则,这对于培育司法人员和国民的法治规则意识更有好处,这就要求强调形式解释论,大力弘扬规则功利主义,提倡形式犯罪论和形式刑法观。”以上论述之间似乎是存在矛盾的,不过,由于前文发表于《检察日报》2008年11月12日,而后文发表于《检察日报》2011年6月9日,因此,我更愿意将这种观点的前后不同,视为是思想的某种转变。站在我的立场上,当然是十分欢迎吴情树的这种思想转变的。其实,每个人都存在这种学术观点的转变。只不过当把这些前后发表的短文编辑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观点的转变就会以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在《法律的断章》一书中,有些篇章论及某些人物,大多是学者,其中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本书两篇文章论及德国著名刑法学家雅科布斯,对雅科布斯的刑法思想作了系统介绍,尤其是对雅科布斯敌人刑法的学术观点作了评论。雅科布斯是一名思想特色极为鲜明的德国学者,其敌人刑法的思想在我国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然是反对者众而赞同者寡。吴情树以《“敌人刑法”能走多远》为题目,也可以看出他对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理论是持一种怀疑态度的。尽管如此,吴情树还是品味到雅科布斯教授敌人刑法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为诠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另外一种指导理念。比如为我国保留和适用死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死刑存在的正当性提供了某种解释根据。”这一评论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在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中,司法解释一再强调要区分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之间的界限,甚至提高到两种不同性质的故意杀人罪的程度,这对于限制死刑适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这里的死刑主要适用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故意杀人犯罪,确实可以发现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的身影。

本书还提到了两位中国学者:一位是吴情树的恩师马克昌教授,另一位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储槐植教授。对于马克昌教授,吴情树满怀情感。收入本书的大多是千字短文,唯独怀念马克昌教授的《永远的先生马克昌》一文长达万言,是本书中篇幅最大的一篇文章。该文以饱蘸思念之情的笔触,细致地刻画了吴情树心目中与记忆中的马克昌教授的生动形象,令人唏嘘。吴情树写储槐植教授的文章也令人感动,储槐植教授在读了吴情树发表在报刊上的一篇文章以后,给素不相识的吴情树写来一封信,这当然是一封亲笔信。可以想象,吴情树接到这封信时的激动心情。吴情树与储槐植教授之间的笔墨往来,可以看做是一种学者之间的情感交往,而不仅仅是学术观点的交流。虽然吴情树与储槐植教授之间年龄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这也可以看做是我国年老一辈刑法学者与年青一代刑法学人之间思想传递的一段佳话,值得作为我们这一代刑法学人的集体记忆而珍藏。

更有意思的是,在《法律的断章》一书中还论及我。《陈兴良教授的学术轨迹》一文,是对我的学术思想的描述之作。因为说到我,所以可以援引“鞋合不合适,脚最知道”的逻辑,我本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我的学术轨迹,我自己在各种场合都作过一些描述,当然近些年来我所出版的著作可以看做是我的学术道路上的脚印。吴情树对我的学术轨迹的描述也是较为切合我的实际状况的,例如对我的多次学术转向的概括也是我所认同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文的结语中,吴情树指出:“在未来的日子,陈兴良教授的学术研究又会转向何方呢?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这些话好像是一根鼓励的鞭子,促使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前行。我可做不到“马不扬鞭自奋蹄”。

《法律的断章》是吴情树的“闲言碎语”,尽管可读,但我还是更期待吴情树的高头讲章早日问世。此是期许,彼时期盼。

是为序。

陈兴良

谨识于北京海淀锦秋知春寓所

2013年3月26日

同类推荐
  •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本书以“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探索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发挥规划法、税法、金融法、企业法等的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 个人信息保护:应对法律合规要求,妥善处理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应对法律合规要求,妥善处理个人信息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六辑,主要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最前沿话题。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数据丢失防护系统应对日益严格的信息保护法规及监管要求;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监管要求;个人资料保护制度建置;隐私保护的企业现状和合规挑战;管理数据隐私的利器——身份和访问管理;个人资料泄漏调查经验;企业敏感数据保护之道;银行信息科技安全风险管理探讨,等等。本书可为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有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立法的同志撰写,逐条对证券法的立法背景、立法旨意、发条内涵、实务中怎样适用均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广大读者更设刻的理解立法原意,在法条解释后将全国人大的立法文件特浮起后,同时还附上了近年来相关的重要的司法解释。 本书的体例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释义及实用指南;第二部分:法律文本及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
  • 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热点问题出发,有机结合《行政处罚法》与《行政复议法》及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法律常识和相关法理。
  •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历时多年,征求各方意见,终成此稿。书中以保护公民结社自由、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范政府的监管活动为出发点,对各种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变更、组织结构、财产、组织监管、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致规范,对学界争议较多的管理体制问题、涉外非营利组织的问题、政府支持、许可主义与准则主义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证。
热门推荐
  • 快穿主神大人太沙雕

    快穿主神大人太沙雕

    【1v1主打感情流】神仙叶笇的人格分裂了为了找回人格和保护仙界和平,叶笇的凡人人格出动了等等,不是说主打剧情吗?反派一个个抱着我啃,还嚷嚷要和我谈恋爱是什么个操作?#星际篇#星际天才指挥家,帽子一戴,谁也不爱,但你为什么老跟着我!#校园篇#这位学生你好好说话,不要满口网上的土味情话!#童话篇#不是,这位美人鱼,你不是应该去救男主吗!而且你下面怎么多出来一个东西!!1.每个反派都是白莲花流,不喜欢看就别点了2.文笔不太成熟,会练,可以提意见,但别喷3.女主不傻,细品4.男主病娇,脑子不太正常那种5.纯属虚构,不要当真,现实遇到病娇,打妖妖灵6.本文没完结,作者好奇点了完结而已,目前每日一更,假期有能力会加更
  • 全能奥特曼抽奖系统

    全能奥特曼抽奖系统

    千万年一遇的黑暗世纪再次来临,黑暗之主复活!降临了宇宙,地球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濒临毁灭!危急时刻,君小然带着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独自一人,走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QQ群:659016541
  •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商海博弈必读胡雪岩,官商策略,商战权谋打造一代红顶商人;为人处世须学曾国藩,内圣外王,传统智慧成就一代中兴名臣。为官经商、创业投资、突破困局、持家教子……让我们在曾国藩、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中找到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
  • 分神

    分神

    穿梭于各个世界,吞并,抢夺,杀罚为生存的核心。各个你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将出现,且看主角如何在这样的一个大千世界中生存下去,他的生存之路与逍遥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
  •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在她新婚的前一天,他吻了她的额头。为了得到她,他要灭了一个国家。另一个他,只是静静的拥着她说,我们要好好的在一起。两帝争锋,红颜是否真的祸水?剪不断理还乱,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郑重声名:这不是正史,这只是传说!
  • 克罗地亚远古传说

    克罗地亚远古传说

    《克罗地亚远古传说》由六个短故事构成。虽然叫做“远古传说”,但实际上是全新创作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交织着远古斯拉夫神话的元素,被认为是作者的巅峰之作,时常与安徒生和托尔金的作品相比较。1924年,此书的英译本由George Allen & Unwin公司出版,《霍比特人》和《指环王》最早也是由该公司出版的,至今依然是作者最受欢迎的作品。本次翻译的是此书的英译本。
  • 浮生若梦不负倾城

    浮生若梦不负倾城

    若爱情是一个局,那么,对于席清彦和顾倾城来说,这一定是一个死局。这个局锁死了两个人,叫他们不能相离。前世,他们是一对怨偶,不同生,死同穴,一池墨水泼出了千年的羁绊。今生,他们依旧相依相恋,可在家国情怀下,是舍家为国还是受尽世人唾骂,这似乎又成了一个死局。那日漫天风沙,倾城脱下了红嫁衣问那个银枪在手的男人:“你是送我出嫁,还是带我回家?”男人神色淡漠,他道:“臣,护送公主出嫁。”尽管阴谋一场,尽管国比家大,尽管最后那个男人舍命救回了她,可人心已死,如何回还?“我从未见过你那么冷漠的模样,那时我见识到了,也就死心了,你便当我是个寡情之人吧。”“可我不愿放手,这辈子,都不能放手。”
  •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她是杀手界的“废物”,却没人敢轻视她。惊才绝艳,惊鸿一瞥,天下臣服。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个只记得姓氏的迷之少女。也好,省得她与奇葩们费脑力斗智商。遇到他后,她立刻改主意:我靠,还不如宅斗呢!他是弑光之王,冷酷无情,一张黑色面具遮挡着他的绝美容貌,也压制着他的感情。当面具掀开,他又如谦谦君子,无数少女为其倾心。繁华城外月色凉,竹林湖畔初相逢。他与她相逢,自此天上地下,舍命相陪。他说涉过崎岖,只是想再看她一眼……她说逆转天下,只为此生与他一起……天命说,她与他注定为敌,永世都不可相爱……她轻笑,天是什么?命是什么?人在做,天在看,那还请这片天好好看着,看她如何一手逆乾坤,破这天定宿命!
  • 造车

    造车

    “我想造车!”韩皓一本正经说道。“就你——”周围的人都笑了,其中有人出言讽刺道。“别人造的汽车都是用钱买,而你韩皓造的汽车得用命买!”面对种种质疑,韩皓依旧不为所动回答。“既然如此,让我第一个试驾,就用我韩皓的命替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赌一个未来吧!”
  • Albert Savarus

    Albert Savarus

    One of the few drawing-rooms where, under the Restoration, the Archbishop of Besancon was sometimes to be seen, was that of the Baronne de Watteville, to whom he was particularly attached on account of her religious sentiment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