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2100000005

第5章 道教传说(1)

财神

民间普遍公认的财神,一般指的是赵公元帅。赵公元帅本名叫赵朗,字公明,陕西终南山人,他与捉鬼的钟馗是老乡。

赵公明,原是天上十个太阳中的一个,因为他们一齐出来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于是,尧帝命令后羿把其中的九个射了下来,财神赵公明的前身就是这九个太阳中的一个。这九个太阳被射下来之后,一个个坠落在青城山中,变成了九个鬼王,其中八个是恶鬼。他们到了人间之后,继续祸害百姓。剩下的一个,就是后来的财神赵公明,他改过自新,决定重新做人,于是托生在一个赵姓人家里,转世为人。他长大之后,他的父母就给他取名为朗,字公明。

赵公明早些时候,一直隐居在蜀中的名山大川之中,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他从不过问人世的是是非非,也全然忘却了凡俗的黑白纷扰,一心只是虔诚地修身学道。一天,他云游到鹤鸣山。这鹤鸣山是一代道教天师张道陵精炼仙丹的地方。赵公明见这个地方林幽境清,山间云霭弥漫,觉得是个修炼道行的好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多盘旋了几天。

就这样,当赵公明在鹤鸣山逗留的时候,不期遇到了下山采药的张道陵。张天师看到赵公明很有道貌,而且觉察出他的道行也比较圆满了,就把他收为门徒。赵公明本来就打算在这个地方长久修行,并且他也知道,张道陵是一代道行很高的天师,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张天师收赵公明为门徒之后,就精心传授他法术。还赐给他一只黑虎让他骑着,并授给他一条护法鞭。这样,赵公明就日日夜夜守护在张天师的炼丹炉边,保护张天师安心炼丹。如此一来,张天师就能集中他的全部精力来炼制仙丹。

终于,在两年之后,张天师把仙丹炼成了。仙丹一共只有两颗,张天师自己服用了一颗,另一颗,他为了感谢他的徒弟,就给了赵公明,并要他当即服下。

说来也奇怪,赵公明服用了仙丹之后,就全身冒出白烟,浑身颤抖不止,一会儿功夫,就面目全非,脸变成了黑脸,还长出了浓密的胡须,跟张天师的形状外貌没有两样,而且言谈举止也很像。更为了不得的是,赵公明从此也就有了超凡的神力,并且能够变化多端。

后来,张天师就叫他镇守玄坛,尊号玄坛元帅。可是,赵公明上了申公豹的当,助商为逆,最后又被姜子牙降服了,并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让他领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统管人间钱财,为民招财进宝。

现在,民间所供奉的财神赵公明神像,都是头带盔、身披甲、着战袍、执护法鞭、黑面浓须,形像十分威猛。在他的周围还常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显示赵公财神的灵验。

据说,赵公的身边本来有一位财神婆婆的,但是这财神婆婆后来却被赵公明休了,他身边的那位善良的女菩萨也就再也不见了。

关于财神赵公休妻,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个穷叫花子,接连好几天都没乞讨到什么东西,饿得快要死了,就跌跌撞撞进了一间古庙。这个叫花子进了庙门之后,他什么菩萨也不拜,就径直走到赵公财神爷的塑像面前,跪下就拜,一个劲地祈求赵公爷爷赐给他财物。可是,当时的赵公元帅正在打瞌睡,朦胧之中,他不知道来了一个乞丐,也就没有听到这个叫化子的请求,自然也就没有接待他。然而,这个乞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如果赵公元帅不赐给他财物,他就会饿死,于是他又更加虔诚地跪下再拜。站在一旁的财神娘娘实在于心不忍,就轻轻地推了一下在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施舍给这个叫化子一点钱财。但是财神爷好像爱理不理的样子,打了两个哈欠就又偏到一边继续睡。财神婆婆非常同情这个叫化子,可是财权由夫君掌管着,自己又是丝毫作不得主的。现在夫君睡着了,对这叫化子不理睬,她不知该如何是好,总觉得不好意思让叫化子空手而回。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财神娘娘取下了夫君送给自己的一只金耳环,扔给了叫化子。

再说这个叫化子拜了很久,忽然看见神坛上扔下来一只金耳环,认为自己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财神,于是在深深跪拜之后,便离开了。可是,当财神赵公元帅醒来的时候,一眼看到财神娘娘少了一只耳环,就赶紧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财神娘娘只好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财神爷爷。赵元帅听说自己的妻子竟敢把当年他送给她的定情之物送给了一个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就将财神娘娘赶下了神坛,最后又把她休了。所以,现在的财神像里就只有赵公元帅一个人了。

在民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赵公明的生日。在这一天,所有的商家都要以三牲来祭祀财神赵元帅,用香烛、水果等供奉于案前,来迎接财神爷,历代都是这样。但是,到了明朝之后,民间又有传说财神赵元帅是回民,于是北京、江苏、四川等地方,为了表示圣洁和恭敬,在供奉财神时就不再用猪肉了。实际上,说财神爷是回民,这可能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从阿拉伯各国带回进贡给明永乐皇帝许多财宝,这些财宝中也有财神的神像,这是阿拉伯国家的回教人为财神作的塑像,它揉合我国古代财神赵公明的形像,因为这样,俗话里至今还有“回回进宝”的说法。

灶神

灶神也叫灶王爷,他是传说中所有的神祇之中,官职最小的一个。但是,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他是一家的顶头上司。他一年到头长住在家里,掌管着这一家人平日善恶记录,只有到了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时候,他离开人间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善恶。如果这家人在这一年当中做过善事,那么在来年,上天就会给这家降下百福;反之,如果这家人在一年当中做过很多坏事,上天就会给这家人降下百祸。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作善降之百福,作不善降之百殃”的由来。

灶神有两只大坛子,一只叫做善罐,另一只叫做恶罐。若发现这家有人做了好事,他便记下来放到善罐中;如果发现了坏事,他就记下来放到恶罐中。最后作一次总的结算,到了每年腊月二十四日晚上小年夜的时候,他回到天上,按照两个罐子里的记录来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情况。人们为了讨好灶神,都会在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为灶神饯行。

其实,灶王爷本来也是天上的神仙。他是玉皇大帝的御厨,但是因为偷吃了玉皇大帝的供果,才被贬到人间,并且罚他永远坐在老百姓的灶台上,只能看着人家做好吃的,除此之外,还要在每年的年末向玉帝报告人间的情况。由于他一年到头只能看着别人吃东西,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吃,久而久之就对人家产生了嫉妒,并且还有个“多嘴”的毛病。因为他主管一家的祸福财气,人们只得都把他敬为一家之主。每次主人在祭灶神的时候,都得在灶王爷像旁贴一对吉利的对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摆上芝麻糖果供奉灶神。灶神特别喜爱吃这些东西,可是这些东西吃多了就会把灶王爷的嘴粘住,这样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就不会胡说八道了。

又有的传说,灶神原来是一个勤劳善良的长工。有一天,他家里的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瓶圣洁的水,十分甜润,家里其他人觉得这水很奇异,就都喝了几口,没想到喝完之后,他们都飘飘忽忽地飞到天上去了,成了天上的神仙。这水还留下一小瓶,这是给还在地里干活的长工留下的。长工干完活回到家里,已经又累又饿了,但是看到家里一个人影子也没有,并且火没生,饭没煮。一怒之下他就把桌子上的圣水往地上一泼,还准备摔家里的东西。说来也奇怪,这水波在什么东西上,什么东西就飞到天上去了。放在屋子角落里的犁,因为沾了几滴圣水,也飞上天变作了犁尾星座,火扇沾上水飞到天上变成了火扇星座,鱼笼沾上水飞到天上变成了鱼笼星座。这一刻,长工方才醒悟过来,可是圣水一滴都没有了。他十分悔恨,又见家人都已离他而去,就一头碰死在火灶上。后来,玉帝念及他勤劳善良,就让他做人间的灶神,由他在每年腊月二十四日上天汇报一次人间情况,同时也与他在天上的家人团聚一天。

关于灶神,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故事。有一个仡佬族媳妇,天天提心吊胆地怕灶神诬害她。所以她除每天细心办事外,总要在吃饭之前偷偷地供老天爷一次,乞求保佑。久而久之,老天爷被她感动了。有一次,这个媳妇舀饭的时候,不小心把几粒米饭撒落到了水缸底。本来灶神早就知道她在求老天爷保佑,所以一直在找她的岔子,这回算逮住她的辫子了。于是赶忙起早,鸡叫就上了天向玉皇报告:“这个媳妇抛撒五谷六米,弄得水缸里丢得有半缸的白米饭!”玉皇大怒:五谷六米本是上天所赐,怎么能随便糟蹋!他立即叫雷神下去劈那媳妇。

这时,老天爷对玉皇说:“现在下界怨气冲天,弄得我心神不宁,您是玉皇,办什么事都要慎重一些才好。还是叫雷公弄清事实,不要冤枉好人。”玉皇见老天爷说得有理,于是吩咐道:“雷神,老天爷讲得很公道,你要按实际情形好好地处理这件事。”

随即,老天爷又给这个媳妇托梦说:“今天午时三刻雷神要来劈你了,你撒在水缸底的那几粒米饭,快捞起来吃掉,然后你再捡几小颗亮米石放到缸底,这样你就平安无事了。”

这媳妇惊醒过来之后,立即按照老天爷指教做了。刚办完,天昏地暗,雷神就进了她家。灶神指着这个媳妇说:“就是她,抛撒五谷、欺天灭地。”雷公从缸底捡起亮米石,看了又看,轻轻地自言自语道:“这不像是饭呀!”灶神等不及了,催促说:“快劈吧!不是饭又是什么呢,难道你想包庇她了。”雷公擦了擦眼睛再细细一看,越看越不像饭。

这时,在一旁的灶神生气了,他对雷神说:“午时三刻已过,你还不劈,我就到玉皇面前去说你徇私枉法了!”

此刻,雷公也急了,说:“屋里太黑,一时看不清楚,让我试试看!”他将几颗亮米石丢进嘴头,使劲一咬,只听得“格崩”一声,雷公掉了好几颗牙,痛得他眼泪直流。他怒火三丈,一转身就左右开弓,狠狠地扇了灶神两耳光。这时的灶神还没反应过来,雷公从嘴里吐出亮米石吐到了灶神的脸上,并厉声说:“从今后,只准你每年腊月廿四上天一次,不要再天天上去瞎报告了。”

那两耳光真打得扎实,灶神的耳朵就是这样被打聋的。从此,两口子想开个玩笑,说几句恩爱话,灶神听不见,也不会再去告诉玉皇了。但是,耳朵被打聋的灶神,眼睛还是看得到的,为了每年他上天不瞎报告,诬枉好人,所以廿三要祭灶,祈祷他上天多讲好话。

灶神在平时得不到好的吃喝了,廿四日晚他一夜不睡,拼命地吃饱喝醉,昏昏沉沉上天,就是要想讲点什么也就早已忘了。

土地神

社神中以社稷为首,它包括“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之神。社神就是“土地神”。

土地神也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作为地方守护神,尽管地位不高,却是中国民间供奉最普遍的。以前为他们建立的神庙几乎遍布每个村庄。

通常土地神是以一对老年夫妻的形象出现的,男的称为“土地公公”,女的称为“土地婆婆”。对土地神的崇拜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土地崇拜,后来,这种自然崇拜开始走向人格化,逐渐出现了一些真实的人物来充当这一角色,被人们称为“土地爷”。

其实,我国境内有无数的土地神,所以真正有姓名的不是很多。一般为他们建立的神庙规模很小,叫做“土地庙”,里面供奉并排坐着的一对老年夫妻。到明朝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开始兴盛,而且这种崇拜还流传到了其他民族中去。在中国,过去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对该神进行祭祀,到后来这种聚会就演化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现象——庙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风俗。

关于土地神的故事很多,比较有名的是“陈年封缸酒”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九江地区酿造的酪酒就很有名气。它味道香甜,常用来作为待客宴友的佳酿。有一年,王母娘娘设宴,宴请各路神仙。土地神在赴宴时携了一坛酪酒上天,准备请众神仙与他一同品尝。宴会上,王母娘娘得意洋洋地请诸神仙们入席痛饮。酒过一巡后,土地神想起自己带来的酪酒,便令侍从打开来,本欲自己先尝尝,然后再请诸神品尝。谁知酒坛刚一启封,醇香的酒味直朝各路大仙的鼻子里钻。不等土地神自己先尝,大家便涌上前,你一碗,他一碗,一抢而光。而王母娘娘的玉液琼浆竟被冷置一旁。王母娘娘看到人间的酒竟超过了天上的仙酒,觉得大失面子,又恼又羞,十分生气,便下令土地神将九江的酪酒缸全部封起来,谁也不准喝。老百姓闻之,又气又恨,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痛将酒坛封住。一年、二年……五年过去了,喝惯酪酒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一位胆大的人偷偷将封条启开,发现封缸后的酪酒如甘露,格外香甜,颜色也由原来的淡黄变成了玻琅色。这一发现,使他又惊又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启封。土地神见王母娘娘忘了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也乐得受用。从此,酪酒便得名“陈年封缸酒”。

除了“陈年封缸酒”的故事外,还有土地神屈膝唐伯元的故事:明代,澄海山门村出了个唐伯元,明万历甲戌(1574)登进士后,升迁至吏部郎中,人称唐吏部。现在溪南一带仍流传着他的许多传说。

同类推荐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青山自在红、鸡足山中、佛门中的隐士、永远的楼观台、九华山礼佛记、诗中的三峡、与李白对饮、怎一个愁字了得、运河是一段乡愁、到双峰荷叶乡、游洞庭西山记、大理三塔、饮一口汨罗江等。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搜集了上百篇拥有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事业起到正面积极影响的故事。分为几个大类,有生活中的好习惯、职场上的好习惯、社交中的好习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予读者以指引,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烟水行程

    烟水行程

    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有游记,有散文,有杂文,亦有学术普及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皆为各学科领域久负盛名、家喻户晓之作,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大众书架的畅销长销图书。《烟水行程》由戴望舒所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语言的魅力,他的作品里的比喻常常是新鲜而又适切。他所用的题材,多是自己亲身所感爱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读者可从这些作品看出作者的写作风格和风貌。
热门推荐
  •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史学名著即突出地反映某一史学思潮、彰显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者。史著可以再现昔日人类活动的“体相”,且能显示出历史演进之因果关系,为民众生活提供借鉴。本书对于现今人们了解历史、阅读历史典籍、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我们的最后

    我们的最后

    家庭不幸,邻家大哥哥呵护有加,长大后在于男神,邻家哥哥也再遇娃娃亲,阴差阳错,四人终究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分甘余话

    分甘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马少爷太别扭

    竹马少爷太别扭

    顾亦临作为一个合格的竹马,在她尚懵懂时就已用他独有的方式守候着她。有人问:有人追求她你会怎么做,不留余力的在她面前抹黑情敌?顾亦临淡淡一睨:直接将她的烂桃花掐死在摇篮就好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原以为会这样守候下去,燕京的一通电话却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 盖世儒尊

    盖世儒尊

    南宫鹰儒道世界重生为贫寒子弟,忆起前世记忆,觉醒儒种,开始他肆意张狂的人生。貂蝉儒种,西施儒种,昭君儒种,洛神儒种,倾国绝色!项羽儒种,吕布儒种,典韦儒种,许褚儒种,力拔山河!诸葛儒种,郭嘉儒种,贾谊儒种,司马儒种,智绝天下!儒道纪元,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且看主角如何强势崛起,叱咤风云,纵横天下,主宰沉浮!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一本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这本书会把你带到遥远的、美好的童年,也会让你了解那些难忘的岁月;这本书不是教材,它不会教你怎样去做,但它会告诉你,什么不能去做。这本书不是牧师,是朋友。读《唱着生活的男孩》,就是和一位好朋友愉快地聊天。
  • 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

    本书讲述了清朝初年,以凌未风为首的天山七剑和反清志士一起为推翻清廷暴政而多方奔走的故事。纳兰明慧与多铎江南杭州大婚前夕,杨云骢潜入将军府,期望明慧和他出走,但明慧不能负累家族,杨一气之下由她手中抢走女儿,在钱塘江畔遭遇仇家纽枯鲁,与纽枯鲁同归于尽,奄奄一息之时,遇见正要投江自尽的少年(梁穆郎)。少年看到云骢的痛苦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杨临终时将女儿托付给穆郎带上天山学艺。这是楔子。十六年后,“天山神芒”凌未风(即穆郎)得晦明禅师真传,名震江湖。他当年带上山的女婴易兰珠(宝珠,“易”是杨的右边,“兰”取自纳兰明慧,“珠”取自宝珠),学成天山剑法,立志杀多铎以报父仇。
  • 神偷毒后之嫁个皇帝是傻子

    神偷毒后之嫁个皇帝是傻子

    21世纪美女神偷,冷清锁本来想着完成最后一笔交易后就金盆洗手,可是她不过是睡了一觉,醒来后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冷清锁与某只美男大眼瞪小眼的对视着。突然美男捏着她的小脸大笑起来:“太好了,朕的皇后又活过来了!”冷清锁看着眼前的美男,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丫的,她穿越了?而且还成了皇后?不过这皇帝的脑子好像有问题啊!从此冷清锁走上了一条漫漫逃跑路,可是也就怪了,为什么她每次逃跑都能被这傻子给抓住?“皇后,你偷了东西还想逃跑?”“胡说,老娘早就金盆洗手了。”“那你偷了朕的心要怎么算?”殊不知,在她想着逃跑的时候,他却在一步步算计着该如何把她绑在身边……(男强女强,宠文,1v1)
  • 清淡那年

    清淡那年

    青春,灰白记忆,忆久无思。本书主要记录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