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8600000006

第6章 学习和读书的技巧(3)

5

知识的开始永远来自感官……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所有事物都应当尽力地放到感官跟前。

6

全部理解都是经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大脑的,因而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因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能够形成,因而,我们最早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与我们的眼睛。

7

无论何种科学,比较而言,诸位实地考察,得益恐怕超过书本。

8

较好的为思索者。因为能应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免不了是空想,因而更好的是观察者,他靠自己的眼睛来读世间这部活书。

9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而众不见信。论圣人未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单空说虚言,唯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校实然。

10

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自虑不出户即知天下,而天下事同其所谓知者,果相合否?不径庭否?不复问也。自以为闭门造车,出则合辙,而门外之辙同其所造之车果相合欤?不龃龉欤?又不察也。

11

吾人为学穷理,力求登峰造极,首要知读无字之书……仅向书册记载中求者,是读第二手书矣,读第二手书者……常会有误……

12

经学以能通大义为要,不宜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要,不宜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要,不宜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要,不宜泛滥;词章之学以翔实尔雅为要,不宜浮靡;士习以廉谨厚重为要,不宜嚣张。其大皆总以博约兼应,文行共美为要规。

13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须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须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言学者。则学之初,固已即为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也,义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

14

无论怎样也要力争全面激发学生,于现有的条件下尽力扩大培养范围,万不能盲目陷入束缚学生智力的片面性中去,要将思想实践在行动上,特别是教师本人。培养的目的不在乎传授知识的多寡,而在于真正掌握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15

儿童教育中所教的主要概念要少且精,还应将它们尽量集合成各种组合。儿童应当将这些概念成为他自己的概念,而且应当知道这些概念随时随地在他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儿童应当从他一开始接受教育就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16

我所开展的教育,其主旨不是要教给孩子很多的东西,而是要使他头脑获取完全正确的、清楚的观念。我之所以对他的头脑灌输真理,仅是为了确保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17

研究科学并非凭空创造,因而需要实践与学习,并且要吸收以往人类历史的科学遗产。我们应反对经院学派式的博学鸿才,变成述而不作无批判的客观主义……而且还要反对不读书,不精心研究,无知妄作,只发空论。

18

人宜在事上磨炼做功夫,始有益。如只好静,遇事则乱,全无长进。

19

教师的艺术是:定不要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毫不重要的琐碎的事情上,却要持续地让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便于让他能够正确地辨识人类社会中的善恶。

20

除了校内的常规性操练之外,还有其他的机会从校外游乐中获取经验。当春光烂漫、天空晴朗的时候,假如不走出校门,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天地同乐,那会是对大自然的伤害与冷漠。

21

学者止守一乡,则囿于一曲,狭吝卑陋。必游之四方,尽见物态人情,四方风俗,山川气象,以增其闻见,以有益于学者矣。

22

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的一个内容;在年长的人是经验的一个内容。还未懂得一点某国的语言而就到某国游历者可以说是去上学,而非去游历。少年人应当跟随导师或带着可靠的同伴去游历……

七、读书打开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1

读书是增长知识的渠道,并且是一种十分高雅的爱好。假如到谁家做客,屋里无书,就像是走进了沙漠。读书能使道德生活净化。

2

人不博览,则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辨然否,如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故入道愈深,所见愈大。夫人蓄百家之言,若海怀百川之流也,不谓之大者,是言海小于百川也。实则海大于百川也。通者明于不通,人皆知之,莫之能别也。

3

一个从未读过西方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受过教育呢?

4

人文是经典的宝库,假若只留给最配得到它的那类人,这个世界会仍旧如故。反之,如若人们致力于教导那些愚昧的人呢,我们会看到一个新世界。

5

我很早已学会了读书。书籍成为我的快乐的源泉,我一本又一本地贪婪地读着。书将世界的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

6

人类统率万物的权力一定是深藏在知识中。在知识里面蕴藏着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连帝王的财宝也不能购买,是他们的势力所不能指挥的;他们的情报员获得不了这些东西的信息,他们的海员与探险家也无法驶向这些东西生长之地。

八、读书学习使人睿智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知识要靠自己去探索,仅从别人那儿学得的,终究不够牢固。

3

学习可使人聪明,好学者离聪明更近。

4

聪明的人不学习,就会聪明;愚笨的人不学习,就会失去更加愚笨。

5

求知识是应当读书,可假如只有书本知识,那仅是书柜子罢了,算不上有头脑的人。书上的知识,必定通过自己劳动实践去检验,那才能够接受与消化,才能成为我自己的有血有肉的知识。

6

孩子最初阅读与吸收哪一种书籍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损害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损害心灵的力量并不比它稍差。无声的文字会转变成为态度与情绪,尤其是当它们遇到一个有某种缺点的天然性格时更是如此。

7

阅读应该成为孩子吸取知识的极为巧妙的途径,并且也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

九、读书有疑始是学

1

读书的好处在于解决疑问和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一点一滴的,就有所进步。在一般人不产生疑问之处提出疑问,才是最大的进步。

2

在应当疑问的地方不提出疑问,是没有真学,因为学习就应有疑问。这好比走路的人,要到南山去,必须问明道路。如果只坐在那儿,那么怎会问呢?

3

读书之始,找不出疑问,慢慢地就有了疑问,到了中间阶段就会步步有疑问。过后,疑问会慢慢解决,从而融汇贯通,再也没有疑问了。这才是学问。

4

做学问就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进步。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

5

读书过程中,无疑问的,要提出疑问;有疑问的,要解决疑问,这样才会进步。

6

不要因辩驳去读书;不要为了信仰和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和议论;要把能分析轻重、审察事理作为目的。有些书可以一尝,有些书需要吞下,有很少的几部书却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讲,有些书只须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却不必太过细心;另有不多的几部书却应当全读,勤读,并且用心地读。

7

为学之道,必以穷理为先;穷理之要,在读书焉;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且致精;然致精之本,则又在乎居敬与持志。

8

教师应当少讲,多让学生实践,事事尽量让他们去体验,去观察,去思索,让他们独立读书,独自去探索道理,自己只做个领路之人,他们有难处,可适当予以指点。

9

做学问,应当先学而后问,不学不问就自明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应学问结合,才能成为知识渊博之人。

10

盖中土之学,必求古训,既不能明古人之非,而古人之是,亦不明其所以是。记论词章犹已恪,训诂注疏又甚拘。

十、读书与知行结合

1

学之博,非若知之要;知之要,非若行之实。

2

要让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将读书与做工结合在一起。要让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与脑两部分共同产生出来。做工自养,是人民最崇高最光明的生活。

3

要想使愚笨变得聪明,弱小变得强大,必须多学,善问,又须要细细思考,明确辨别,并且要躬身实践。

4

读书讲究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眼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心,就漫漫散散,不可能记住,即使记住,也不长久。这三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只要心到了,眼、口也随之到了。

5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仅有门户,自外界进入意识中的一切,都一定要经过这个门户;因而学习的时候,每一个字也不可绕过这个门户,若不就不能进入儿童的心灵。很明显,教会儿童将这个门户敞开是最重要的事情,能够如此,一切学习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6

就如热爱与崇拜那些有学问的人一样,我热爱与崇拜知识。实际上,知识的获取是人类最崇高最有力的获取。然而,有些人(这个数字是很大的)只具有这点能力,他们只能够依赖他们的理解力与记忆力,藏在别人的保护伞下,除去书本知识,什么也不知道。我不喜欢如此,假如我能够发表意见,我要讲这几乎与愚蠢相差不多。

同类推荐
  • 那些等待的心情假装不来

    那些等待的心情假装不来

    本书是最丰富的心灵读本,收录了数十篇最温暖的情感故事。完美的爱情,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每一段看似甜蜜美好的恋情背后,都蕴藏着不可言说的智慧与坚持。精读书中故事,学习爱的表达,用最婉转动听的语言诉说世间至真至美的情感。爱与勇气的故事,篇篇直击心灵,用最具疗伤效果的文字,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爱。教会我们如何去创造奇迹,如何与人和睦地相处,如何掌控心的方向,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也是一本让我们懂得感恩、告别孤独和迷惘的心灵指南。
  •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却又现实的学问,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别有洞天。我们收集了诸多古今官场、商场、职场、关系场的精彩之“局”、代表之“局”和那些劳而无功甚至起了不良影响的“反局”,为您解析其中关系与利益的博弈,精彩评说“局”外功夫。
  •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班干部虽小,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有不同的能力才能完成好。如何准备开班会?如何开好班会?好的黑板报的策划与产生需要什么?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逐渐达到少先队与共青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简单概括.中小学班干部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干部是如何养成的,在本丛书中都有细致入微的介绍。
  •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告诉我们人人都会生气,然而如果你能达到超脱的境界,就能成为非常人所能及之人,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你、我和他终究是过客,何必时常为了一些不足挂齿的事而“怒发冲冠”,或者因为一句无意的闲话而“怒火中烧”,生气之后,事情没有解决,反而伤了自己的身体,还有人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误了事,懊恼不已,这不仅会自毁形象,而且需要日后的努力修补,然而“破镜难圆”,很难修复得好,由此可见,生气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之何用?
  • 不要抱怨

    不要抱怨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超俗的境界。种下牡丹不会收获蒺藜,播下龙种不会长出跳蚤。收成不是梦想出来的,而无疑是取决于我们的播种、侍弄和耕耘。
热门推荐
  • 绝色逃妃

    绝色逃妃

    ***意外穿越,她本无欲无求,却不想撩起了他的追逐。
  • 重生之蛇蝎世子妃

    重生之蛇蝎世子妃

    前生,她身为细作,却爱上了敌人首领助他成皇,最终,他黄袍加身,她却被拔掉指甲,剜掉膝盖骨,连同刚出世一月的幼子被活活烧死……重生归来,她化身蛇蝎,步步小心,曲意逢迎,只为终有一天将那些曾经将她做棋子的人捏在手中……她掌括嚣张跋扈的大姐姐,撕掉外表柔弱的二姐姐的面具,再将她狠狠踩在脚下,闹翻了陌府,然后顺便将两位王爷踢下马……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跑出我人生

    跑出我人生

    重回少年时代的苏祖,得到了一个系统,走上了曾经梦想追逐的体育竞技之路。新书友群:666-502-656
  • 江山为聘花为媒

    江山为聘花为媒

    漫天飞雪中,她的红衣蹁跹。他在马背上,白羽铠甲,看她身后,万仞绝壁。她遗世独立,看着他身后严阵以待的士兵,微微一笑,犹如风中彩蝶,落入那万丈深渊。她是前朝的公主,丑若无盐;他是揭竿的将领,英雄一世。他们中间隔着的,始终是家仇国恨。他一直以为她不过是他复仇的棋子,无关情爱,最终,他输在自己的“以为”上。不过是一死,她选择忘记;短短这一世,他选择让她重生。待她涉水而来,倚栏观望,那一身素裙,长发飘飞的女子,可还是你怜惜的旧模样?于案台前,辗转在拓本与字帖间的女子,可还是前生与你共唱云水词的红颜?眉间一抹浅愁,淡看花开花落的女子,是否是千年轮回的缱绻中,你苦苦寻索的如花美眷?
  • 恋爱中的小浪花

    恋爱中的小浪花

    小浪站在海边,凝望着奔腾的浪花,那是吕云翔和李亮站在海的中央,她不知道要飞向谁的怀抱,掀起浪花你的手,她只能有一次,也仅能有一次选择。
  • 鼎录

    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慈悲水忏法

    慈悲水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一个孤儿不幸遭遇的叙述描绘出了相当广阔的社会画面,以高超的技巧塑造出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表现出了作者宽厚博大的人文情怀,曾被文豪托尔斯泰赞誉为英国最好的小说。
  • 两个土豪

    两个土豪

    屁大的黑瞎子沟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孙子多,一个是菜包子。孙子多三辈单传,父母为了孙氏家族人丁兴旺,把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给他起个名叫子多。父母也是糊涂,子多倒无可挑剔,关键是和孙氏联系在一块儿,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可孙子多不这么看,他觉得名字就是称呼,相当于商品上的标签,要想创出品牌,除自身的产品过硬,牌子必须标新立异。父母能给他起这个名,这里包含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孙子多当然不负父母的厚望,媳妇也争气,一下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菜包子当然不是餐桌上的主食,是一个人的外号。之所以叫他菜包子,是因他姓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