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4300000002

第2章 女神出世(1)

自唐宋以来,在中国民间信仰活动中,福建女神之多以及影响之大都冠于全国。而在众多的福建女神中,陈靖姑以其临水夫人之名著称于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长期以来,在福建逐渐形成了一种地方文化,今人称之为“陈靖姑信仰文化”。来到福建的山山水水间,将听到包括陈靖姑在内的众多福建女神的生动故事。

跨越千年的民间信仰

曾经有一张神奇的照片,在照片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和两名丫鬟,伫立于云雾萦绕的半空之中俯视着大地。那是十多年前,台湾的一位先生梦见一位女子自称古田临水陈靖姑,对他说将于某时某刻在狮头山显身,他届时欣然前往,果然拍摄下这幅珍贵的照片。

这件奇异的往事自然无从考证也无须考证,它只是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这位中国道教女神的敬仰和崇拜。“莆田有妈祖,古田有靖姑。”一位出身民间的女子竟然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民众对她的香火供奉竟然绵延了一千多年。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此曾举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从民俗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的角度,去深入探讨陈靖姑信仰文化的深层内蕴。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古田县有一座驰名海内外的千年宫庙——古田临水宫,它是公认的祀典道教女神陈靖姑的宫殿,也是遍布国内外的临水宫的祖殿。古田临水宫坐落在古田县的大桥镇,大桥镇在唐代被称作临水。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是一座风格别致的唐代宫殿建筑,后经宋元明清历代重建扩建,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来,临水宫中香火不断,临水夫人美名随之远播海外。据统计,从唐代至今,陈靖姑信仰遍及中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信仰者达八千万人,每年到古田临水祖宫请香、还愿、参观的信徒游客可以达到十万人次。

据专家研究认定,将陈靖姑尊为“妇幼保护神”的信仰文化,经过千年的民间传颂,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这种文化蕴含丰富,有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信仰价值,又涉及到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其间交迁,耐人寻味。

这位与妈祖齐名的福建女神,生前到底有过什么作为,又有什么过人之处,使得福建的百姓在千年之后仍然将她奉为神明,念念不忘?故事还得从一个出生在唐代、有着传奇身世的女孩说起。

巾帼英雄脱胎祈雨

据《闽都别记》记载的民间故事说,当年观世音菩萨为筹资修建洛阳桥,化身一位女子泛舟海上,让人投币,并许诺谁若能以钱币投中她,她就嫁此人为妻。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经过,发现洛阳江畔热闹非凡,于是赶来看热闹。吕洞宾不慎掉落了一根白发,头发迅速化作一条小白蛇在江中游走了。目睹这一幕的观世音预料此蛇日后必为祸人间,于是弹出了一滴指血,投胎在福州南台下渡陈家,待孩子长大后为百姓斩妖除害。

下渡陈家的夫人葛氏一日梦见吞下红云,醒来得知已有身孕。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陈夫人生下了一个女儿,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厅,闾里称奇,引为吉兆”。满心欢喜的陈家给这个一出生就有不凡之象的女儿取名靖姑。靖姑自幼聪慧异于常人,6岁通女红,7岁登堂攻读易传,十一二岁起从母看经说道,稍长已读书万卷,闻名乡里。13岁时到闾山,也就是传说中的福州下渡龙潭角水下学法,拜许真君为师,学成设醮法、呼风唤雨、缩地腾空、退病祛疫等法术。16岁师满,她告别师父下山,欲嫁给古田县临水刘姓人家为妻。下山时,师父命她不可回头,只管径直离开。但靖姑留恋师恩,不忍离别,只走了24步就回望师父。许真君喟然长叹,知道上天注定靖姑只有24岁的寿命,于是叮嘱靖姑24岁时不可妄动法器,否则在劫难逃。靖姑作别师父,回到了家乡,从此在乡里遍行善事,治病救人,斩除妖孽,扶危济困。

唐贞元八年,福建遭遇大旱,民不聊生。这一年,靖姑刚好24岁,且嫁给刘姓人家后已怀胎三月。为拯救百姓,靖姑不顾六年前师父的警告,毅然脱胎于陈府,手执法器,驾云于乌龙江上空,念动真言,焚烧血文祈雨。而正当靖姑脱胎祈雨、心力交瘁之时,觊觎已久的白蛇精和长坑鬼竟趁机前往陈府盗胎并将胎儿吃掉。靖姑得知后,愤怒地追杀。长坑鬼落入水中,白蛇精飞入了古田临水洞。靖姑拼尽最后的力气腰斩蛇精,这时终于天降甘霖,拯救了万千百姓的性命。而靖姑也终于因脱胎施法而力尽气竭,临终前,她发下誓愿:不救产难,誓不成神!原来靖姑上山学法时以未嫁之身不肯学习扶胎救产、保赤佑童,最终竟无法拯救自己的生命,所以最后许下了这样的誓言。从此,陈靖姑果然英灵不灭,成为了福建民间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并逐渐被奉为佑护一方的地方女神。

陈靖姑仙逝后,百姓铭感其恩德,在古田临水立庙祭祀,世代香火相传。临水宫山门前的台阶,第一级为18阶,第二级为24阶,这是人们对陈靖姑生平的怀念:她18岁时嫁到临水,24岁时毅然为民舍生,一个平民女子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在香火鼎盛的临水宫正殿,神龛中供奉着眉清目秀、意态安详的陈靖姑神像,神像底座下有一个深不见底的碗口大洞。传说神仙白发化成的白蛇成精后就居住在这个洞里,经常出没,还化为美女伤人性命。陈靖姑腰斩蛇精,之后为镇住蛇尸、使其永世不得伤人而坐在蛇头上羽化。出于对她的爱戴和感激,人们争相保留靖姑的肉身,曾先后想将肉身迎回福州、罗源,却都没能成功,因为无论什么人花多大力气都无法移动她的肉身半分。人们说,这是因为靖姑生前誓愿“坐镇蛇妖永保平安”,所以自愿在仙逝后留在原地。于是,一千多年过去了,她的肉身神像依旧被供奉在原地,神像底座下依然保留着那个深洞,而就以这里为中心,人们虔诚地建起了一座壮观的宫庙,以不绝的香火绵绵诉说着那挥之不去的崇敬和思念。

由人而神的民间记忆

这种绵延千年的崇敬和思念之情,使得陈靖姑在福建百姓中被尊以陈夫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和陈太后等名,渐渐成为福建地区最有影响的女神之一。

其实,以今天的眼光看来,陈靖姑很可能是古代的一位道姑、女巫或女大夫,以其造诣高深的道行、法术或医术以及“于民有生德”的作为而受到民众的敬仰,并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民间不断的渲染、神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可以依靠、有求必应的慈悲女神形象,是危难时刻、艰难处境中的有力精神支柱——她不仅全心全意佑护妇幼,而且无私地捍卫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陈靖姑由人而神的形象转变,最早体现在《建宁府志》记载的一则故事中:“浦城徐清叟,子妇怀孕十七月,举家忧危。一妇人踵门,自言姓陈,专医生产,令徐别治有楼之居。楼心凿一穴,置产妇于楼上,仆持仗伺楼下。即而产一蛇,长丈余自穴下,遂扑杀之。举家相庆,酬以物俱不受。”后来,徐清叟到福州做官,派人到古田查访陈靖姑,此人见到庙中神像,觉得酷似曾到徐家助产的陈姓女子,于是照实回复徐清叟。徐清叟闻讯亲自到庙中探访,一看之下,大惊失色,原来去他家中的女子正是临水夫人陈靖姑。后来,徐清叟上奏朝廷,请求为陈靖姑加封。

这个记述陈靖姑救徐清叟子妇的故事,已经被注入了明显的神话色彩,它是闽北流传最早的传说故事,其神迹即以救产为核心,是后世流传的种种陈靖姑传说的雏形。而与其他民间传说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迁徙,其事迹的流传区域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由人而神的临水女神形象日趋丰满,民间于是将她作为“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护幼”之神,在各地纷纷建庙祭祀。

而在福建民间,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许多传说中陈靖姑留下的遗迹。

相传当年她追赶长坑鬼时留下的脚印,现在还清晰可辨。人们说,当年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长坑鬼纵身一跳,就跳到了南平的武夷山上,于是,留下的大一点的脚印是长坑鬼的,另一个小脚印就是陈靖姑的。百姓们对为民除害的陈夫人念念不忘,所以每当路过这个地方,都要供奉香火祭祀。

从古田到福州有一条古老的官道,是来往两地的必经之路。在这条官道上,有一座著名的梳妆桥,传说这里是陈靖姑的师姐妹为她复仇,诛杀长坑鬼的地方。当年,陈夫人与蛇妖同归于尽,长坑鬼却逃跑了。长坑鬼一心报复陈夫人的师姐妹,于是化身为一个孩童落入桥下的流水中,大叫救命。陈夫人的师姐妹们没有落入圈套,她们在桥上把盘在头上的长发解开,垂到水面,让落水的孩子抓着头发爬上来。长坑鬼以为诡计得逞,伸手抓住长发想把她们拉入水中,结果长发瞬间化作锁链将它锁住,再也无法逃脱。在这座桥上,陈夫人的师姐妹们为她报仇雪恨,而此桥从此得名“梳妆桥”。

据说,闽中多蛇,陈靖姑为此亲手栽种了“夫人草”,让人们在被蛇咬伤时可以随采随治。今天,在福建山间还可以找到“夫人草”,人们说,这种草在乡间从来都是治蛇咬伤的良药,因为陈夫人是斩蛇的英雄,所以草才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

实际上,临水夫人之名不仅流传于民间,为百姓所敬仰,甚至也得到了朝廷王室的青睐和供奉,历朝历代多有封赠。

因陈靖姑拯救万民,其事传到朝廷,唐惠宗封她为“顺懿夫人”。后来,唐王皇后难产,生命垂危,陈靖姑入宫以法术助皇后顺利产下太子,龙颜大悦,敕封“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懿大奶夫人”,并在古田建庙祭祀。五代闽王加封她为“崇福昭惠临水夫人”,俗称“临水奶”,赐她为三十六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佑年间,朝廷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并赐匾额“顺懿”,后又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清代道光皇后难产,胎三日不下,危险万状,太医束手无策。闽丞陈望坡奏称:“古田临水夫人,善救产难。皇上可降香求救,定能见效。”道光帝依言拜求,皇后在恍惚之中,看到一位仙女披发仗剑进入房内,于是心神一振,胎儿顺产,母子平安。道光帝连呼:陈夫人乃朕之重生父母也。从此陈靖姑便从“临水奶”改称“临水陈太后”。咸丰年间,又进一步加封为“顺天圣母”,声名之盛、地位之尊崇几近“海上女神”妈祖。

正是由于帝王的封赠,陈靖姑才由一位民间女神一跃成为钦定的神明,在陈靖姑信仰广为传播的过程中,朝廷的认可和加封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代帝王封赐,历代整修重建,使得供奉陈靖姑的古田临水宫也逐渐成为一座巍峨壮观、瑰丽绝伦的宫殿,前来祖宫朝圣进香的信徒、观光者络绎不绝。

在临水宫正殿,供奉的是陈靖姑的肉身神像,殿外与神像咫尺相对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飞檐翘角,木雕精美,流光溢彩,风格独特,专家称可与清代慈禧太后宫中的古戏台媲美,被列入了《中国戏剧志》精品戏台名录。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陈靖姑的生日,这里就会上演陈靖姑祈雨斩蛇的闽剧。几经沧桑,久历风雨,老戏台依然光彩照人,陈靖姑的故事也在这咫尺戏台上代代相传。看看戏台两侧悬挂着的意味深长的对联“天下事沧桑如此,古今人大概相同”,顿觉古戏台仿佛一位时光老人,看人间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但历久不变的是平常心、自然情。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虽不求名却名垂千古,这也许正是陈靖姑留给后人的启迪。

临水遗风

据考证,陈靖姑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而作为一位地方性的传奇人物,陈靖姑信仰不仅能千余年盛传不衰,而且她还一跃成为佑护一方的女神。留存于民间的不仅是那些神乎其神的古老传说故事,还有与临水夫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深植于福建百姓心中的民风民俗。

在古田,陈靖姑故居与临水宫之间有一座桥,当地老人们说在古代这曾是一座美丽的木质廊桥,四周开满了缤纷的鲜花。直到今天,人们还称它为“百花桥”。百花桥,是临水夫人的送子桥。在当地百姓心中,所有人都是从这座百花桥来到人间的,送他们到来的人就是陈靖姑。如果临水夫人送的是红花,那么降生的就是个女孩;如果送的是白花,那么降生的就是个男孩。于是,有想生女孩的人家就从百花桥上请一朵红花回家,想要男孩的人家就请一朵白花保佑。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求子的风俗,百花桥拆了又建,求子的风俗却一直流传下来,没有改变过。

有些婚后多年无子的夫妻还会到临水宫向陈靖姑虔诚地祈祷,然后从神像前请一只小鞋拿回家,放在枕头下。来年如果生了孩子就再做一双新鞋放到神像前,作为对陈靖姑的感恩和答谢。就这样,神像前的小鞋来来往往,平凡人家的子嗣也一代代地延续下来。

同类推荐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地球的脸庞:地貌(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脸庞:地貌(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是太空中惟一不需太空探测船即可认识的星体,但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真正勾勒出地球的全貌。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是广阔原野上的一粒灰尘,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地球还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生命体的星球。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太空世纪

    太空世纪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诸暨县作协记者吉小如、作协主席李大荣与商人贾狂潮等一行人针对莫斯科一只蚂蚁华商市场被封赴莫斯科采访在莫期间发生的故事。
  • 超级思考力训练

    超级思考力训练

    伟大出自平凡,复杂蕴于简单,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之中的不平凡之处的眼睛,并且调动他们的大脑,运用合理的、有效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挖掘出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理。 说到思考,好多人会觉得神秘而且充满无穷的奥妙,其实,是你没有走近它,没有真正地了解它,运用它。当人们都对树上落下的苹果熟视无睹的时候,坐在树下的牛顿却开始了思考的机器——大脑——为什么苹果会落地?
  • 从深渊而来

    从深渊而来

    我是谁,我是谁。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醒来,看见的只有黑暗。我是谁,我住哪,我在哪里?从黑暗中醒来,却没有自己的记忆,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那里。在人世间摸索,只为寻找到自己那来自深渊被遗忘的记忆
  • 宠夫上瘾:呆萌少爷易推倒

    宠夫上瘾:呆萌少爷易推倒

    “乖乖上榻暖好被窝,不然本姑娘就……你!”土匪窝的女贼手拿皮鞭,精光盯着某男正直的脸死不松手。这年头少爷有三好,好颜,好材……好推倒。面对风骚凛凛的女土匪,战家三少爷两眼一翻,毫不客气的往后一倒:“来吧!”女土匪vs战少爷,打是亲,骂是爱,爱的太深用脚踹。n多年后,某女哭诉:“王八蛋,说好什么都听我的……”“夫人,为夫自然什么都听你的!”某男抱着某女上了美人榻:“这不是给你暖被窝了吗?”
  • 缘尽彼岸

    缘尽彼岸

    世间谤我者,诽我者,欺我者,辱我者,轻我者,贱我者,多过几年,尔且看我。今生无泪。只为前世泪尽。今生无心。只为前世心淬今生无情。只为前世殇。 今生无愿。只为前世缘灭。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陪他看进日出日落。 十年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也抵不过她的一句谬论!所有的情比钢坚,山盟海誓,还是不过如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前世既弃,今生何怨要为尊,我许你整个天下;要为魔,我为你荡平世间!
  • 天高地远

    天高地远

    以主人公赵逸飞为代表的一批求职者,在老家经历了乡村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种种艰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积极追寻梦想,艰苦努力取得了大学或大专学历。在人才流动的大潮中,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自我发展和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他们选择了西行之路。这些人跳出农门,化蛹为蝶,击水弄潮,创造辉煌的过程充满了奋斗精神,极具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作品中青年男女独特的感情历程也是全书的亮点之一。
  • 爱的尽头

    爱的尽头

    群众艺术馆的青年画家妙巧巧苦熬了三年后,决定找个人爱自己。周三下午二点刚过,她就在为今晚的约会开始作准备。她随便找了个借口向群艺馆的吴馆长请了假,便打的直奔赛格时装广场。时值初夏,赛格时装广场二楼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时装,这里汇集了世界各地著名的时装品牌,一个30多平方的店面就是一个品牌,有意大利著名品牌D&G,有法国路易威登、迪奥,有美国保罗、德国彪马,还有国内的各色品牌,价格从5000多元一件薄如蝉羽的连衣裙到五六百元一只的文胸,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
  • 佛说摩达国王经

    佛说摩达国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门报孝追荐仪

    玄门报孝追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