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口市,每年年初都有一个热闹的时候,它为期一个月,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庙会”的美名,这就是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
在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上,为迎接八方宾朋前来朝宗谒祖,当地政府会把整个会区装扮得五彩缤纷:市区里的主要街道都被彩旗、彩虹门点缀得光鲜亮丽;会区里也会高高挂起一串串喜庆的红灯;午朝门正对面,两座巨龙型的花坛立于羲皇文化广场;太昊陵陵区内,从午朝门一直到伏羲陵周围,甬道两旁的黄龙旗迎风飘扬。朝祖会期间的文化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独特的风俗,这种庙会到底持续了多少年?这一切的缘起还得细细道来。
关于周口“二月会”的习俗源头,很多专家都专门进行了考证,大家都认为这是在祭奠人祖伏羲和女娲。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父母之神,创世之祖,后人称他们为“人祖爷”和“人祖奶奶”。
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民俗学家倪宝诚先生介绍说,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二月会的原始主题是生殖崇拜。在《周礼·地官》里就有关于二月会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意思是说,二月春天到来的时候,统治阶层会发布政令,命未婚的青年男女集中于一个地方约会,这时男女可以约定私奔。实际上就是每年二月,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愿结合,这曾经是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在古宛丘,也就是今天的周口淮阳,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的制度一经实践,每年农历二月,打破氏族观念,用“会”的形式,把各个部落的青年男女召集到一起,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产生感情以至结为婚姻、传宗接代。而这样一个一年一度的仪式慢慢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庙会的雏形。
被摸穿的“子孙窑”
如今的“二月会”上有一个简单而转眼的仪式:在会场中央放一块带有“窑孔”的大石头,人们称它是“神媒石”。男女之间如果互相有意,就用手摸一摸“窑”,以表明二人情投意合。
现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一块青石砖上有一个醒目的黑幽幽的圆孔,来赶庙会的男男女女走到这儿都要争先恐后地用手摸一摸这个圆孔,从他们虔诚、充满向往的神情可以看出,似乎这举动能给人们带来些什么。
当地的老人们说这是为了早生贵子,年轻人则说是为了让他们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人们众说纷纭,但无疑都和婚姻繁衍有关。专家对此给出了文化层面上的解释——这种触摸小黑洞的仪式保留了最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这是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标志。这个小黑洞叫做“子孙窑”,探摸“子孙窑”标志着两性的结合,两性结合的结果是生儿育女,也就是企盼喜得贵子、家族香火不断。
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周口淮阳,原来大殿基石上的“子孙窑”已经被钻透了,现在人们看到、触摸的是一块1990年才新换上的“子孙窑”。近二十年时间过去了,青石上的“子孙窑”又被磨出了七八公分深的黑洞。
在那遥远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会里,女性的生殖功能曾被推崇为创生万物的魔力,女性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主体。“子孙窑”是原始女性生殖器官崇拜的物化,是远古生殖崇拜的一个生物遗迹。神奇的“子孙窑”不知被虔诚者摸穿了多少块,世世代代的人们怀有的美好心愿一只没有更改。如今,人们仍然将它作为祈子、祈福、保平安的圣物,寄托自己多美好生活的向往。
向人祖爷还愿
逛“二月会”的人们会看到,有些当地人们手中拿着一根顶着红色方形盒子的木杆在手舞足蹈。这和“二月会”的庙会祭祀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古来称男子为顶梁柱,认为男孩支撑门户,是其门户的旗帜。太昊陵的“二月会”上也有旗杆,还有“还旗杆”、“抢旗杆”的风俗。所谓旗杆,就是用一条木杆,穿过不封顶的木盒。木盒是方形的,方形象征地,地是女性的象征;木杆穿过不封的顶,表示顶天立地。
庙会期间,进香拜祖的人山人海中,一个个披红挂绿的男孩特别显眼,他们在家人的簇拥下,乐滋滋地向“人祖爷”报喜还愿来了。谁家在太昊陵摸“子孙窑”或拴娃娃、抢旗杆得子后,待孩子长到12岁时,必定要来“还旗杆”。把孩子披红挂绿打扮起来,又是放鞭炮,又是吹唢呐,喜气洋洋地向“人祖爷”答谢恩赐,报告祖宗已吉祥得子,祷告“人祖爷”保佑孩子长大成人,望子成龙。而另一些祈求得子者,不等旗杆烧掉,就来“争抢”,这叫“抢旗杆”。“抢”到手的人兴高采烈地扬旗而去,“还旗杆”者也满意而回,皆大欢喜。
据说这个生子还愿的旗杆仪式是很灵验的,许多人家都是通过这样的“抢旗杆”、“还旗杆”的习俗最终有了临门的喜事。
一位当地的中年母亲介绍说,以前她一直没有孩子。庙会时候到人祖爷大殿跟人祖爷祈祷,“拴了个娃娃”,后来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孩子到12岁来还愿,谢谢人祖爷,谢谢人祖奶奶。
不知是不是这位母亲的虔诚感动了人祖爷和人祖奶奶,但是这个风俗由来已久,反映的是从上古遗留下来的生殖崇拜。
“二月会”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群群肩担青龙彩凤花篮,手敲竹板,边舞边唱的妇女,她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吟浅唱。她们以一种近乎宗教式的虔诚来展现的是什么舞蹈,她们口中吟唱的又是什么曲词呢?
祭祀舞蹈“担经挑”
自古以来,“二月会”遗风里还留下了一种古老独特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唱着调子:
有了天有了地没有人烟,上天神只留下人祖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凡来万古流传,眼看着一场大灾祸就要来临,多亏着白龟仙渡到昆仑,无奈何昆仑山兄妹滚磨成婚,时间长日已久生下儿女百对,天下人咱都是一个母亲。
舞者多是年长的妇女。每年二月会时,她们高举黄绫青龙旗,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来到太昊陵。花篮称为“经地挑”,如圣物般担在肩上。她们先祭拜“人祖爷”,然后到统天殿、显仁殿、伏羲陵前表演“担经挑”。“担经挑”传女不传男,据说这是远古时期“龙花会”流传下来的规矩。这“龙花”指的是伏羲、女娲,古人认为伏羲是大龙,女娲为小龙,以担花篮诵经文的形式进行祭祖活动。
“担经挑”是用什么样的舞蹈形式体现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呢?
专家倪宝诚解释说,这种舞蹈一般是四位妇女一起跳,一个敲经板,叫做击打经板经(所谓经板就是用两个竹木板敲打);另外三个人在舞蹈,又叫做“担花篮”,或叫做“履迹舞”。“迹”是指走路留下的痕迹,“履迹”即沿着那种轨迹。这种舞蹈的文化历史比较悠久,是对生殖文化的一种讴歌和赞颂。击打经板的人嘴里念念有词,大体上是关于人类的发展、歌颂幸福、歌颂男女之间的结合、表达对幸福的向往等,一般都有固定的唱词内容。之后三位妇女沿着一定的路线踏起优美古朴的舞步。舞者一般身着黑色服饰,头上缠绕着五尺轻纱,脑后垂下两条飘带,飘带有时伴随着舞步就会交缠在一起,而后又自然地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