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8400000005

第5章 大鲸客店(2)

“什么东西多着呢?”我嚷了起来。“当然是头啦,难道这世上的头不多吗?”“我跟你说是正经的,东家,”我非常冷静地说,“你可别跟我鬼扯,我可不是小孩子。”“你也许不是,”他把一根火柴棒,掰成一根牙签,“不过我猜呢,他要是知道你在敌(诋)毁他的头,他会把你揍成一张纸。”

“那我会打碎他的头。”房东这番胡言乱语,又惹我发火了。

“早就打碎了。”他说。“碎了?”我说。

“当然,这才是他卖不出去的原因,我想。”“东家,”我说着走到他跟前,此时,我冷静得像座冰山,“东家,别掰火柴棒了。你跟我要说个明白,这个鱼叉手是什么人,干什么的,跟他睡觉是否非常安全。如果关于兜售头颅的故事是真的,我相信这个鱼叉手是个十足的疯子,我决不和一个疯子睡,而你,东家,你明知如此,却诱我中圈套,我可以去告你。”

“唉,”东家长吁了一口气,“你别急,别急嘛,我跟你说就是了。这个鱼叉手刚从南太平洋来,他在那里买了一批用防腐药剂处理过的新西兰人头,你知道,这可是了不起的骨(古)董,他还有一个没卖出去,他想今晚把这最后一个卖出去,因为明天就是礼拜天,大家都去教堂,就他一个人满街转着卖人头是不行的。上个礼拜天,他把四个人头串成一串葱头,在门口叫我给挡了回来。”

听了这番话我恍然大悟,东家毕竟不是存心捉弄我。但这个鱼叉手从礼拜六晚到礼拜天凌晨都夜不归宿,贩卖死人头这种野蛮勾当,叫我怎么摸得透呢?

“这个鱼叉手是个危险人物,东家。”“可他从不拖欠房租,”房东回答说,“好吧,很晚了,你还是睡吧——这张床可是我新婚之夜睡的那张床。床宽得很,两个人在床上翻来滚去都行。你跟我来,我给你亮个烛。”这么说着,他点了根蜡烛,朝我脚边伸着,领着我往前走。但我还是犹豫不决地站着,这时他看了一眼墙角的钟,大声对我说,“我打赌现在已经是礼拜天了——今晚这个鱼叉子不会出现在你眼前了,你还是跟我来吧。”

我寻思了一会儿,跟他上了楼,他把我带进一间小房子,虽说冷得像冰窖,但的确有一张极大的床,四个鱼叉手并排睡着,都绰绰有余。

“瞧,”房东对我说,他把蜡烛放到一张船用旧柜子上,这桌子既可作洗脸架,又可以当桌子,“你安心睡吧,祝你晚安。”我还在打量这张床,一转身他就不见了。

我掀开被子,弯下身来看。虽说不上讲究,但还过得去。四周除了床和那张桌子外,还有一个粗糙的架子,四周墙壁和一扇纸糊的隔板。除此之外,房子里别无他物。一张捆着的吊床,被扔在房子的角落,还有一只大水手包,里面装着水手的全部衣物。毫无疑问,这只包是鱼叉子在陆上的衣箱。在壁炉上方的架子上,还有一包形状怪异的骨制鱼钩,床头放着一枝长长的鱼叉。

柜子上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把它拿起来,借着烛光,用手摸着,又凑过去闻闻,想方设法想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它就像一块门边擦去鞋底泥巴的大垫子,四周镶着一些零碎的小饰穗,像印第安人鹿皮靴四周染了色的豪猪刺。垫子中央有一个洞,或者说一条缝,就像南美洲土著人穿的披巾那样。有哪个神志正常的鱼叉手,会披着这么一块垫子穿行于文明人市镇的大街小巷?我把它套在身上试了一下,重得像一副镣铐,毛茸茸的,又很粗厚,还有点潮,好像这个神秘的鱼叉手在下雨天一直穿着似的。我穿着它,走到墙边的一小块镜子前,有生以来我从没见过自己这副怪样子。我迅速把它脱下,不小心扭伤了脖子。

我在床边坐下来,开始猜测这个贩卖人头的鱼叉手和他那块擦鞋的垫子。直到我已经脱完了上半身的衣服,冷空气将我拉出沉思,我才记起房东说过鱼叉手不会回来了,我不再多费心思,急忙脱了裤子、靴子,吹灭蜡烛,纵身上了床,听天由命去吧。

硌人的褥子令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就在我迷迷糊糊即将进入梦乡时,过道里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门下边一点微弱的灯光照进屋里来。

上帝呀,救救我吧!肯定是那个恶魔般的人头贩子回来了。我一动不动地躺着,下定决心,决不先开口跟他说话。这个陌生人一只手拿着蜡烛,另一只手拿着前面说起的新西兰人头,走了进来。他看也没看床,就把蜡烛放在离我较远的墙角的地上,开始解开那个大水手包的绳子。我迫切地想看清他那张脸,但是他一直背对着我,解开着水手包的口子。终于,他转过脸来,多可怕呀!一张脸!又黑、又紫、又黄,脸上贴着大块大块的方形的淡黑色胶布。我没猜错,他是个可怕的睡伴,他跟人打架斗殴,狠狠地挨了一刀,现在从外科医生那里回来的。不过借着烛光,我看清了他脸上那些黑色方块,根本不是药膏,而是一摊一摊的污痕。起初我真不知究竟,但很快我就略知其详了。我想起了一个白人的经历,他也是捕鲸者——落到一伙野人的手里,被他们纹了身。我敢肯定这个鱼叉手,肯定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然而,这算得了什么呢,这只是他的外表,各种长相的人都有老实的。可是,又要如何解释他那凶悍的模样呢?我从没听说过火辣辣的阳光会把白人晒成紫里透黄的肤色。不过,我也没到过南太平洋,也许那里的太阳具有这样神奇的效力,当我躺在那里东想西想时,这个鱼叉手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在他费了好大的劲把水手包打开之后,就在里头摸索起来,不一会,他从里面掏出一件战斧状的东西,还有一只带毛的海豹皮钱夹放在房子中间的旧柜子上,然后拿起那个吓人的新西兰人头塞进水手包里。他摘下那顶新海獭皮帽子时我又被吓得要叫出声来。他头上光秃秃的——只是头顶有一个小髻耷拉在额头上。他那淡紫色的秃头现在活像一具发了霉的骷髅。要不是他站在门前,我肯定会用我自己也想不到的速度冲出门去。

我不是胆小鬼,不过要搞清楚这个贩卖人头的、一身紫色的家伙的底细,实在颇费脑筋。我完全被这个陌生人弄得不知所措了。我承认我害怕他,就像深更半夜一个魔鬼闯进了我的房间似的。自然就更没有胆子要他说清楚,他身上这些让我疑惑又恐惧的东西了。

当他脱光上衣胳膊和胸脯上像他脸上一样满是同样的小方块,背上也是如此;他好像刚从战场上逃回来,绷带多的像穿着一件衬衫。就连他的两腿也是斑痕累累。我肯定他是某种可恶的野人爬上了从南太平洋开来的捕鲸船,在这个文明人的国度靠了岸。或许他卖的就是他同胞兄弟的头骨!他也许会看中我的脑袋——看着他那把战斧——,我不禁浑身发抖!

野人又在捣什么鬼,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坚信他一定是个异教徒。他走向那件挂在椅子上的既像厚实的大衣、又像斗篷、也像厚呢外套的衣服前,在口袋里摸了一阵,摸出一个怪异的畸形小偶像来。这偶像背是驼的,颜色跟刚生下三天的刚果婴儿一模一样。一想到那个用防腐药剂处理过的人头,开始我几乎认定这个黑色人偶也是用同样方法处理过的真婴儿。我才断定这只不过是一个木制偶像而已。野人走到没有生火的炉壁前,揭开纸糊的隔板,把这个驼背的小偶像放在两个柴架中间。烟囱的石壁和里头的砖头被熏得漆黑,作为这个刚果偶像的小神龛或教堂再合适不过了。

我眯起双眼,紧盯着被炉沿遮住一半的偶像,忐忑不安地想知道他下一步想干什么。他先是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两把刨花,小心翼翼地放在偶像前,然后把一小块硬面包放到上面,用烛火把刨花点着,燃起一堆祭火。接下来,他迅速地将手伸进火堆去抓面包,但热火的高温还是让他试了好几次,才把面包掏出来。他把面包稍稍吹冷些,又吹去灰烬,才虔诚地供到小黑人面前。这位顶礼膜拜者在做出这些不明所以的动作的同时,嘴里还在咕咕哝哝的,让人更加不可思议。他似乎在唱读祈祷文或在唱某种异教徒的赞美诗,唱的时候,脸上的肌肉很不自然地痉挛着。最后,他熄了火,毫不在意地拿起偶像,顺手丢进他的大衣口袋。

这一切诡异的举止使我越加不安起来。眼看他收拾停当就要跳上床来与我同榻而眠,我觉得必须在他吹灯之前打破沉默,挤出一句话来。

就在我为如何开口而绞尽脑汁时,他从桌上拿起战斧状的东西,在斧头部位点着火,用嘴衔着斧柄,吐出大团大团的烟雾来。灯灭了,这个野人咬着战斧,跳上床来。我忍不住尖叫起来,他也大吃一惊,嗥叫着朝我摸过来。

我含糊地说了句什么,就滚到墙边躲开他,然后恳请他,让我爬起来把灯点着。听到他叽里咕噜地作了回答,我立刻安心了些。

“你是什么圭(鬼)怪?”他总算说话了,“你再不索(说)话,妈的,我宰了你。”说着,他挥舞着那把点着的战斧,摸着黑就在我周围砍了起来。

“东家,求求你,彼得·科芬!”我大喊起来,“东家!当班的!天使呀!救命啊!”

“快索(说)!索(说)你是谁,不然的话,他妈的,我刹(杀)了你!”野人又嗥叫起来。他挥舞战斧,滚烫的烟灰在我身边漫天飞舞,我还当是亚麻内衣着火了。但是谢天谢地,房东手里举着灯,走了进来,我闪电般跳起来,朝他跑过去。

“不用怕,不用怕,”他说着,又笑了起来,“隗魁不会伤你一根毫毛的。”

“别笑啦!”我嚷道,“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个恶魔是个野人?”

“我以为你讥(知)道——我不是告诉你他在城里卖人头吗?不过还是上床睡了吧。你听清楚,隗魁这个人跟你睡——你知道吗?”

“我知道得斤(清)楚。”隗魁嗯嗯地应着,一边抽着烟斗,一边从床上坐起来。

“你商(上)床来。”他又说了一句,用战斧示意我上床去,还把他的衣服扔到一边去。他这个动作的确体现了足够的诚意。我站着打量了他一番:尽管满身花纹,可还算个干净、样子也并不难看的野人。我太大惊小怪了,心里思忖着——同样是人,还不知谁怕谁呢,和他睡好像也不错。

“东家,”我说,“叫他把战斧,或者说烟斗放下,总之别再抽烟了,我才能和他睡。我也没买保险咧。”

房东把这话说给了隗魁听,他立刻照办,还客气地招手要我上床——一面翻个身睡到一边去。

“晚安,东家,”我说,“你可以走了。”我上了床,而且睡得又沉又香。

同类推荐
  • 金瓦砾

    金瓦砾

    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
  • 玻璃门

    玻璃门

    多年前,十七岁的他为寻找恩师和“逃婚”远赴新疆,退休后只身回到中原故乡,发现一切都那么陌生。在这陌生的故乡,他成了一个工地的看门人,独自守护几幢楼顶长出荒草的烂尾楼。风风雨雨中,岁月悄然流逝,而他却苦守着人性的美丽和玻璃门上映照出的风景……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新派历史小说名家,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同期于天涯社区一战成名,出版有《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等历史畅销佳作。《流血的仕途》于2007年7月首版推出仅四个月后,即达四十万册惊人销量,斩获中国书业评选的“2007最受读者欢迎历史小说”殊荣。五年来,《流血的仕途》创下畅销百万套的市场佳绩,反响巨大。
  • 故居

    故居

    下午快三点半的时候,进来了几个游客,具体讲是一对夫妻携两个小男孩。夫妻俩看上去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男方比女方稍老,但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粗糙(虎背熊腰毛发粗重),以及没有化妆。相反女方则化了极为浓厚的妆,仿佛为了增厚那张极度削瘦的脸,而在外围裹上了厚重的粉。这张脸让张超想起他妈妈做的炸虾,那些虾的身上也裹满了面粉,只要扔进油锅就会炸出一身臃肿的金黄。两名男孩肯定是双胞胎,因为长相极度相似完全无法分辨。而且身高肯定在1.2米以下,因为他们的头并没有高过那条用于评判是否可以免票的黄色横杠。
  •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一场大雾就在卢梨花的眼皮底下升起来,也就是说,卢梨花亲眼目睹了大雾是怎样由薄变厚到浓得化不开。前半夜,卢梨花坐在炕上看老榆树,看着看着,老榆树就不那么清晰了,像披了一层薄纱。卢梨花揉揉眼睛,老榆树还是一点点地隐没在白纱里了,“你呀,真淘气,跟我捉迷藏呢?还是有心上人啦,要弃我而去?”此时,卢梨花还没有意识到下雾了,她还在细声细语地埋怨老榆树。直到完全看不清老榆树了,卢梨花才回过神儿来,她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别说看天上的星星,就连常兴明锁在窗户下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都影影绰绰。卢梨花这才意识到是下雾了。大雾把老榆树吞噬掉,把卢梨花烦乱的心事淹没在遥远的地方。
热门推荐
  •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六月觉得,自己肯定是出门少给佛祖烧了一炷香,不然,她这辈子的神偷之路也不会如此的坎坷。偷个珠宝吧,一个不小心穿越了。在异世干起老本行,却又一个不小心偷了一个男银。而这男银看起来无辜纯良、呆萌可爱、易拐走的样子,却不料,纯良是骗人滴,卖萌是忽悠人滴,他真正面貌,却是一只爱使唤人的资本家。“娘子,我要喝茶。”“娘子,我肩膀痛,帮我捏捏。”“娘子、娘子我饿了。”面对某人催命一样的使唤,六月怒道,“滚粗!”
  • 小实验

    小实验

    文章讲述了大众的新鲜世界——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保鲜方法;含磷洗衣粉对桃林溪流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谁的手最干净——向手足口病说“再见”;让草坪砖“绿”起来;关于鱼饵对什刹海水质影响的研究;农村厕所使用现状调查及改造建议;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合成有机质草毯;柿子催熟方法初探——电冰箱冰冻催熟法等内容。
  •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六扇门开展江湖严打活动,导致盗圣门业务陷入寒冬。为解决这一难题,门主西门吹灯决定派闭门弟子苏犹在潜入六扇门,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之中。
  • 大人快放马过来

    大人快放马过来

    本文文炒鸡燃爆!她误打误撞闯入他的怀抱,成了圣灵国最让人闻风丧胆的暗帝主宰神宗的礼物,并在她身上留下‘神’字烙印。数年后。他疯狂追求,她竟翻脸比翻书还快。神宗王霸而腹黑地低头:“还敢不敢逃?嗯?”某女主哈哈哒:“神宗大人饶命啊,妾再也不敢啦!”一舞可引万人空巷飘飘欲仙狐狸精女主VS腹黑王霸鬼畜攻男主(双洁1比1)且看女主如何攻略玉神宗大大!!!
  • 结巴的火车

    结巴的火车

    记住一件事永远不忘不叫永恒。永恒的事未必非要永远不忘或牢记。相反,在李挺的记忆里,有一列生锈的土火车至今还在冒着黑烟向前行驶。李挺仅是冒着黑烟向前行驶的土火车上其中的一员,穿着上黄下蓝没有领章也没有帽徽还不叫兵的军装。前10分钟,即十几辆绿色的六轮卡车从县城把所有的兵运到火车站,然后要兵列成队,鱼贯而行进入生锈的铁皮厢,厢内空荡荡地生冷,一根蜡烛就成了照耀兵的太阳。踏进去的人席地而坐,那一页页编织粗糙的芦苇席子就变成了地铺。
  • 魔影噬天

    魔影噬天

    叶家小子叶三,垂死之际,偶得地球界黑帝传承,遵从其遗愿,重振极影门!从此腾飞上清十三境,激战万千宗门,夺异宝,得异宠,伏仙兽,获倾城,让那天为之动荡,让那地为之崩裂,让那江河为之倒转!
  • 金陵夜

    金陵夜

    他是权倾天下,雄心万丈的江北司令。她是地位卑微,受尽欺辱的江南庶女。金陵夜色中的惊鸿一瞥,他将她放在了心上。孰知一放,便是一生。
  • 宝莲灯前传之杨蛟

    宝莲灯前传之杨蛟

    灌江口,杨府一家灭门,穿越成杨蛟,死而复生,然后闲着没事干……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