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2000000015

第15章 里郭甫(1)

“去里郭甫吧,”一次,读者已经熟悉的叶尔莫莱对我说,“我们可以去那边打到许多鸭子。”

虽然野鸭对于真正的猎人没有特别的魅力,只是在没有别的野禽的时候(这是9月初,山鹬还没有飞来,在野外奔走着追赶鹧鸪,我已经觉得玩够了),我就答应了我的猎师的提议,出发到里郭甫去了。

里郭甫是一个草原上的大村,村里有一所极古老的有一个圆屋顶的石造礼拜堂,还有两个建在两岸全是沼地的罗索塔小川上的磨坊。这条小川在距里郭甫约五俄里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宽阔的池塘,池塘的四周和中央分散的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即奥廖尔人所说的“马意尔”。就在这池塘中,在芦苇中间的水湾或偏僻的地方,生存着各种各样的鸭子:野鸭、小野鸭、针尾鸭、小水鸭、晨凫及别的。一小群一小群的鸭子时常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枪声响处,烟雾升起,使得猎人不禁一只手抓住帽子,长吁一声:“荷——呼!”我和叶尔莫莱靠近池塘走。可是,第一,鸭子是细心的飞禽,不靠近岸边来;第二,哪怕有落伍的、无经验的小水鸭中了我们的枪弹而死掉,我们的狗也没有办法到茂密的“马意尔”中去咬得它。它们虽然有很高尚的献身精神,却既不游泳,又不能涉水,只是被芦苇的锐利的边上擦伤自己的珍贵鼻子而已。

“不行,”最后叶尔莫莱说,“这样不可以,我们得设法去弄一只小船来……我们回到里郭甫去吧。”

我们就去了。我们还没有走几步,看到一只十分蹩脚的猎狗从茂密的爆竹柳里窜出来,在它后面走出了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穿了一件破旧的蓝大衣和一件黄背心,暗灰色的裤子胡乱地塞进有破洞的长统靴里,脖子里系着一条红围巾,背着一支单筒枪。我们的狗以通常的、它们的品种所特有的中国仪式和它们的新朋友相嗅起来,那新朋友显然是很害怕,垂下尾巴,翘起耳朵,露出牙齿,挺直了腿,全身飞快地打转。就在这时,那个陌生人走到我们面前来,极恭敬地鞠一个躬。他看上去约有25岁;他淡褐色的长头发浓重地浸透了克瓦斯,一动不动地矗立着;一双褐色的小眼睛温和地眨动,脸上似乎因为牙齿痛而扎着一条黑色的帕子,脸上做出甜蜜的微笑。

“请准许我自作介绍,”他用柔媚的声音说,“我是这儿的猎人符拉季米尔。我听说您来到这里,又知道您到我们的池塘来,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想为您效劳。”猎人符拉季米尔说话,很像扮演小生角色的年轻的地方演员。我答应了他的提议,还没有走到里郭甫,我就知道了他是一个已经赎身的家仆,在少年时代学过音乐,后来成了侍仆,他识字,据我所知的,他读过一些无聊的书,现在就像生存在俄罗斯的许多人一样,没有一文现钱,也没有固定的工作,算是靠天吃饭的。他说话态度很文雅,但是显然是在卖弄自己的风度;他肯定是一个很好色的男子,而且他追求女性时一般情况下是成功的,因为俄罗斯姑娘们都喜欢能言善辩的人。在交谈之中,他告诉我:他有时访问邻近的地主,到城里去作客,玩朴烈费兰斯,也和都会里的人交往。他擅长巧笑,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笑容;尤其适合于他的,是当他用心听别人讲话时嘴唇上所露出的谦恭而沉着的微笑。他认真地听你说话,他对你表示完全赞同,但是他决不缺失自尊心,仿佛要使你知道,合适时,他也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叶尔莫莱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更谈不上“温文尔雅”,就对他称起“你”来。符拉季米尔对他称“您哪……”时的那种讥嘲的神情,非常好看。

“你扎着一条帕子是因为牙疼吗?”我问他。“没有啊,”他说,“这是一个失误。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猎人,这也是经常碰到的。有一天他对我说:‘我的亲爱的朋友,带我去打猎吧,我很想体验下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当然不会拒绝朋友,就给了他一支枪,带他去打猎了。我们打了好长时间,后来我们准备休息一下。我坐在树底下;他却没有休息,开始装出用枪操练的样子,并且还瞄准了我。我请他停止,可是他因为没有经验,没有听我的忠告。枪响了,我的下巴和右手的食指就没了。”

我们走到了里郭甫。符拉季米尔和叶尔莫莱都说没有小船没法打猎。

“苏跷克有一只平底船,”符拉季米尔说,“不过我不知道他把它藏在哪里,必须要去找他。”

“要找谁?”我问。“这儿住着一个外号叫做苏跷克的人。”符拉季米尔就带着叶尔莫莱去找苏跷克了。我告诉他们,我会在礼拜堂那里等他们。我在墓地上看着那些坟墓,忽然看到一块黑色的长方形墓饰,上面有如下的铭文:第一面上用法文写着:“Ci git Théophile Henri,vicomte de Blangy”(勃朗奇伯爵德奥斐尔·安利之墓);第二面上写着:“法国臣民勃朗奇伯爵之遗骸葬此石下;生于1737年,死于1799年,享寿62岁”;在第三面上写着:“祝他安息”;在第四面上写着:

石下长眠着法国的侨民;他是富有才能的贵族。他痛惜妻子和家属的被杀,使他离弃了暴君蹂躏的祖国而远行;他踏上了俄罗斯的国土,在有生之年获得了优礼的庇荫:教养孩子,慰藉双亲……上帝保佑他在此安息。

叶尔莫莱、符拉季米尔和有奇怪的绰号“苏跷克”的人来了,我的沉思被打断。

光脚、蓬头而衣衫褴褛的苏跷克,大概是一个退职的家仆,年约60岁。

“你有一条小船是吗?”我问。“是的,”他用喑哑而破碎的声音回答,“可是破得厉害。”

“什么样呢?”

“脱了胶,而且木桩子也从洞里掉出来了。”

“这没什么!”叶尔莫莱接着说,“可以塞些麻屑。”

“当然,可以。”苏跷克点点头。“你是干什么的?”

“地主家打渔的。”

“你既然是渔夫,你的船为什么这样破旧?”

“我们的河里其实没有鱼。”

“鱼不喜欢池塘的浮渣。”我的猎人郑重地说。“那么,”我对叶尔莫莱说,“去弄些麻屑来,把船修好,快些。”

叶尔莫莱走了。

“我们也许会沉到水底去吧?”我对符拉季米尔说。“不会的,”他回答,“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出,池塘并不深。”

“是的,池塘并不深,”苏跷克说,他声调有些奇怪,仿佛似睡半醒,“底上都是烂泥和草,也有深坑。”

“可是,草要是太密,”符拉季米尔说,“不好划船呢。”

“平底船不是划的,要撑篙。我和你们一块儿去吧,我那里有篙子,要不,用铲子也行。”

“用铲子不大好,大概有些地方够不到底。”符拉季米尔说。

“这确实不大好。”我坐在墓石上等待叶尔莫莱。符拉季米尔为了表示礼貌,朝一旁走开些坐下了。苏跷克仍旧站在那地方,低下头,习惯地把两手反叠在背后。

“我说,”我开始说,“你在这里当渔夫多长时间了?”

“七年了。”他身体哆嗦一下,回答说。“以前你做什么呢?”

“以前是赶马车的人。”

“你被谁从马车夫降下来的呢?”

“新的女主人。”

“谁?”

“就是把我们买下的那个。您不认识的,阿辽娜·蒂莫菲夫娜,胖胖的……年纪不小了。”

“她为什么要让你做渔夫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她从自己的世袭领地坦波夫,来到我们这里,命令把所有的仆人都召集拢来,她就出来见我们。我们最初吻她的手,她倒没表示什么,并不生气……然后就一个一个盘问我们:做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到我时,她问:‘你是干什么的?’我说:‘当马车夫。’‘马车夫?你哪配当马车夫,你看看你自己,你怎么能当马车夫?你不能当马车夫,你给我当渔夫吧,胡子都剃掉。每次我来到这儿的时候,你就要献鱼来吃,听见了吗?’——从那时候起,我就是渔夫了。——她说:‘你要把我的池塘收拾得清清楚楚……’叫我如何收拾清楚呢?”

“你们以前的主人是谁?”

“是谢尔盖·谢尔盖伊奇·彼赫捷列夫。他是承继来的。可是他管领我们的时间也并不长,总共六年。我以前一直在他那里当马车夫的……当然不是在城里——城里他还有马车夫,我是在乡下的。”

“年轻的时候你就一直当马车夫吗?”

“当然不是,是从谢尔盖·谢尔盖伊奇那里开始当马车夫的,以前我是厨师,不过也不是城里的厨师,只是乡下的。”

“那时的主人是谁呢?”

“是以前的主人阿发纳西·涅菲德奇,就是谢尔盖·谢尔盖伊奇的伯父。是他买进里郭甫的,阿发纳西·涅菲德奇,谢尔盖·谢尔盖伊奇承继了这块领地。”

“跟谁买来的呢?”

“塔佳娜·华西里叶夫娜。”

“谁?”

“就是前年死去的,在波尔霍夫附近……不错了,在卡拉契夫附近,还是个老处女的那个女人……没有结过婚。您不知道她吗?我们是从她父亲华西里·谢苗内奇手里转给她的。她管领我们可长久啦……应该有20年吧。”

“你在她那儿也当厨师吗?”

“开始确是当厨师,后来又当咖啡师。”

“什么?”

“咖啡师。”

“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不清楚,老爷。在餐室里服务,叫我安东,不叫苦兹马了。这是女主人的吩咐。”

“你原来的名字叫苦兹马吗?”

“苦兹马。”

“一直当咖啡师吗?”

“不,不是一直做这个差使,也当戏子。”

同类推荐
  • 呼伦贝尔记忆

    呼伦贝尔记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一级文学创作。著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散文集《大河遗梦》《最后的野象谷》《飘逝的绝唱》《绿色天书》等。其小说译有英、美、法、日、俄等国外文版本。作品曾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等。电影文学剧本《高山下的花环》获全国第五届电影金鸡奖及最佳编剧奖,《百年老屋》获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等。人类的记忆常是文化的记忆,人类的历史也靠文化的链环得以衔接和赓续。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打黑行动六十年

    打黑行动六十年

    2009年8月7日9点多,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在江北机场刚走下飞机,便被一群便衣警察带上了一辆防暴车。当晚,中共重庆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出面证实,文强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位曾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16年之久的“打黑英雄”,却因“涉黑”被调查。在一些人眼中,这不过是“个别官员落马”的普通案例,但更多的人却将此看作是“重庆最大黑保护伞”的坍塌,以及“重庆‘黑帮’覆灭”的标志。“拜码头”文化重庆,是山城,更是水码头。
热门推荐
  • 祭司大人请慢走

    祭司大人请慢走

    从小爹爹不疼妈妈不爱的水泽曦,在自己的20岁生日宴上收到一套凤头银簪。这套银簪的来历太过神奇,以至于泽曦在听到这个来历的时候还以为是卖这套银簪的人故意搞出来的噱头。因为现代这会,各种珠宝工艺,想要仿制一套凤头簪还是很容易的。当天晚上,水泽曦就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中有一只凤凰,这只凤凰在低空盘旋,而她就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生日的第二天,和闺蜜一起出去逛街,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神算子”说:“这位姑娘,看你的面相,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且有人中之凤的气度。”水泽曦莞尔,给了这个“神算子”一张红票票:“谢谢,借你吉言。”目送水泽曦的背影,“神算子”掐指一算,自言自语道:“人中之凤,也需要经历过重重劫难方能如此。”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淳朴的心

    淳朴的心

    提起欧班夫人的女仆费莉西泰,主教桥的太太们眼红了整整半个世纪。她每年工钱一百法郎、既管下厨做饭、收拾房间,又管缝补和洗熨衣服,还会套马、饲养家禽、炼制奶油,对女主人更是一贯的忠心耿耿;而这位夫人却不是一个脾气随和的人。夫人早年嫁给一位没有产业的美男子,可惜早在一八〇九年初,他就丢下两个幼小的孩子和一身债务,与世长辞了。她只好卖掉她的不动产,仅留下杜克和杰福斯的两处田庄。
  • 九十九度深吻:铭记挚爱顾先生

    九十九度深吻:铭记挚爱顾先生

    互相顾及而已,谈何相爱?整个A市的人都知道,顾铭川身边来了一位不得了的女人,把他迷得不得了的女人。他给予她数之不清的宠爱,纵容到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可安夏茗被困在顾家的地下囚牢,昏迷不醒,迷离间,她想,她大概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么疯狂却又这么失败的爱情,是她,失算了...再次见到安夏茗的时候,是在安家的晚宴上,那时,她坐在轮椅上,笑的一脸的温婉,与旁人交谈...你的身旁足够热闹,人山人海靠近不了,遇见你,只为怦然心动。后来顾太太站在媒体的镜头前问了顾先生一个问题,她作祟心泛滥,问他,为什么她是顾太太?顾先生盯着身侧的人儿,脸上始终是化不开的温柔,语出惊人:“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这是我的顾太太了。”
  • 风不解意,何处得唯乔

    风不解意,何处得唯乔

    他是舞台上耀眼明星,暗处却有着自己的阴沉往事。谁的秘密都有着被揭露的一天,他是会苟且偷生还是向命运斗争,她的出现带给他的是幸运还是凄怆。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邪王宠妃第一甜

    邪王宠妃第一甜

    凰歌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魂穿了!可穿了也就穿了,为什么同为相府大小姐,别人住着高楼大院,她却只能风吹雨淋!爹不疼后娘不爱!嫌她白痴弱智加豆芽菜身板?那她就扮猪吃老虎虐惨一众渣男白莲花,看谁强过谁!可偏偏这样一个在外人眼中一无是处的白痴女人却被某人捧为至宝!(一对一甜宠轻松搞笑文,欢迎入坑)
  •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掉在地上的太阳

    掉在地上的太阳

    那母女俩就像一根丝,随着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的消失,德昌心中对邱老师的那份嫉妒也被抽走了。其实,德昌对邱老师最开始时不是嫉妒,而是羡慕。这其中的缘由,倒不是羡慕邱老师肚子里的墨水。邱老师年轻时曾经在村小学当过几年民办教师,后来被清退回家种田了。虽然被清退了,转山营子的乡亲们还是延续着以前的称谓,颇有几分恭敬地称呼为邱老师。德昌嘴上不说什么,却在心里认为肚子里要那么多墨水没多大用处,一年四季,春种秋收,靠的是一双手,一身汗,要那么多墨水有什么用?你支着画夹子照着庄稼地描了一幅绿油油的画,你那田地里的秧苗就绿油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