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300000004

第4章 太原起兵(1)

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巧得惊人。谁也不曾料道,就在李渊将王威、高君雅以密通突厥的罪名锁捕下狱的第二天,竟真得有数万名突厥兵马,风驰电掣一般来到太原,恰像是如约而至一般。

太原城里虽然有新募兵丁五六万人,但多是刚刚扔下镢头铁锹的农家子弟,未经训练,更缺乏攻城守阵的实践经验,上上下下不免大为慌乱。

李渊急召众人商议对策,李世民力排众议,请父亲以“空城计”智退敌兵。他说:“突厥人突兀而至,志在寇掠财物牲畜,并无攻城占地之心。我们一方面将军队严密部署于各街巷路衢,严阵以待,一方面洞开四门,敌军不辨虚实,必不敢贸然入城。纵使入城,地理不熟,方位不明,其数万马队在长街短巷中也会失尽剽悍迅捷的优势。我城中军民数倍于敌,与之短兵相接,展开巷战,必能大获全胜”。

李渊认为世民所言有理,随即下令大开城门,撤去城上旗帜,兵士百姓不准一人上城观望。

突厥兵马风卷而来,却见太原城各门洞开,城中偃旗息鼓,寂无声息,竟如一座死城、空城一般。其先头马队冲进外郭北门,见内城仍然吊桥平铺,城门四开,绝无一兵一卒把守,不知李渊用的是什么计,迟疑徘徊了许久,终不敢进城,又从外郭东门悄悄地退了出去,在城外乡村中大肆抢掠一阵,撤兵北去。

这样以来,城中军民都认为突厥人果然是王、高二人密谋引来的,皆咬牙切齿,必欲杀此二人。

李渊见民心可用,决计抓住这一天赐良机,杀贼祭旗,乘势起兵。

五月甲子日,晨光熹微,轻风徐吹。东方天际淡青色的鱼鳞云被染成了橘红色,一轮黯淡无光的残月正在渐渐隐去。太原城从沉睡中醒来,开始了崭新的一天。平日里空空荡荡的太原大校场,突然变得嘈杂喧闹起来,旌旗飞扬,鼓角鸣响,人喊马嘶,万头攒动。一队队新换上军衣铠甲的年轻兵士们,就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般,自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赶赴校场,在场内东、西、南列成了三个大方队,人人昂首挺胸,肃然而立。

太原城的百姓们似乎早就得到了消息,一大早便万人空巷,扶老携幼拥进了校场,抬头看看校场中央高高飘扬的书写着“李”字的那面大旗,禁不住想起了“李姓之人当有天下”的那则传闻,一个个激动的心头嘣嘣乱跳,不停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突然,随着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太原留守唐公李渊,银盔铁甲,身披一袭猩红色战袍,带领十几骑人马,威风凛凛地急速驰入校场。来到正北点将台处腾身下马,左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柴绍(李渊的女婿,与建成、元吉接到李渊密令之后,已于昨夜之前先后赶来太原),右有裴寂、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等诸人,前呼后拥登上了点将台。

场内军民不下十余万人,在这一刻突然同时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一切说笑声、喧嚷声、咳嗽声甚至连万千战马的嘶鸣、刨蹄、打喷鼻的声音,都一下子戛然而止,整个校场鸦雀无声,空气就像凝滞了一般。

李渊跨前数步,双手抱拳于胸,对场内军民人等团团一揖,然后以洪钟般的嗓音高声喊道:“弟兄们、将士们、太原城的父老们,当今天子无道,荒淫乱国,盗贼蜂起,民不聊生。我李渊不才,却不能眼看着江山社稷日趋沦丧,庶民百姓啼饥号寒,尸填沟壑。为挽江山于败亡,拯万民于水火,决定即日起兵,拥代王杨侑为新帝。从今日起,各郡县均宜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之色。”

话音刚落,校场里立时腾响起雷鸣般的欢呼之声。人们心里都明白,说是立杨侑为帝,这不过是暂时安定人心的说辞而已。因为举兵犯上,造反叛逆,千百年来总归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事。若真还保留他杨家的江山,何须改易旗帜?李氏父子必欲易姓革命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路人皆知了。

就要改朝换代了,老百姓终于有盼头了。但愿唐公李大人此去旗开得胜,早坐龙庭,受尽了离乱之苦的穷百姓们也好早日跳出火坑。

场内无数的民众在心中祷告着,相互议论着。这时候,便听晋阳宫副监裴寂尖着嗓子喊道:“将密通突厥的乱臣贼子王威、高君雅拖出来,杀贼祭旗开始!”

便见长孙顺德指挥几个彪形大汉,从两辆监车中拉出了浑身血迹、蓬首垢面的王、高二人,一路拖死狗似的拖到校场中央的旗杆下。两个人还在破口大骂“李渊逆贼,你犯上作乱,蓄谋造反,妄杀忠良,不得好死……”

长孙顺德冲他们“呸”的吐了一口唾沫,粗声骂道:“你他妈的也算忠良,狗——开斩!”

便见两个刽子手鬼头大刀猛抡,白光一闪,两个人的脑袋早骨碌碌滚出了老远……李渊以勾结突厥入的罪名杀了王威、高君雅,而自己却为情势所逼,不得不卑辞厚礼,遣使与突厥人通好。还在起兵前的一夜,李渊与二郎世民相对而坐几乎通宵未眠。

“前几日突厥兵马前来攻城,因不知虚实而去。此事却提醒了孩儿,突厥势力乃是我们图谋大事的后顾之忧。如今刘武周做了突厥人的儿皇帝,突厥骑兵欲想南寇,数百里之内毫无屏障,随时都可到达。倘若我们起事后挥戈西进,突厥人乘隙来攻太原,无异于背后捅上一刀,不可不防。”李世民不无忧虑地对父亲说道。

“这事我也想过。不过眼下我们兵力单薄,无力分兵据守,依你看该如何处之?”李渊问道。

“突厥人历来性贪,入侵中原无非为了财帛粮米。以孩儿之见,当此艰危时期,应派人出使突厥,以重金厚礼相赠,并答应事成之后,更有大量财帛金宝为谢。突厥人凭空得到这么大的便宜,比他们人寇太原所能得到的还多,对此不会无动于衷。”

李渊沉吟半晌说道:“不过,这样做便有里通外夷之嫌,会失掉中原人心,我父子岂不成了刘武周第二?”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们出使突厥,可暗中进行,世人并不知晓。再说,我们这不过是权宜之计,仅以财物相赠,与刘武周的俯首称臣,完全依附于突厥人截然不同,怎么能说是里通外夷呢?”“好吧,此事就这么办,你看该派谁前往突厥呢?”“刘文静有胆有识,又能随机应变,足堪担当此任。”

“我想也是此人最能胜任,就派他去吧。另外,还有一股势力也是极大的威胁,万万不可忽视。”

“父亲可是指李密所率领的瓦岗军?”

李渊笑了:“看来你也想到了,父子所见略同。”“与突厥人相比,瓦岗军更加危险。李密乃当世枭雄,文韬武略独步一时。其所率兵马已逾三十万之众,是当今海内群雄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智略过人,骁勇无敌的文臣武将,像魏征、徐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皆是不可多得的精英名士。李密一心要做中原霸主,决不甘心我等直取京都长安。待我挥师西下,他若麾大军自背后追击,无异于后院失火,我军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李密自恃兵强,妄自矜大。我想修书一封,情愿推他为天下盟主,并邀他共取长安。如此谦辞推奖以骄其志,或可消除来自东面的威胁。”

“父亲所言极是,刘文静也曾说过,李密其人恃才傲物,刚愎自用。若能卑词逊让,推他为盟主,必能使他麻痹懈怠于一时。更何况,他现在忙于进攻洛阳,已被王世充的隋军胶住,待他清醒过来,腾出手脚来对付我们时,说不定我军已拿下长安,稳居关中了。”

说到此处,父子二人同时大笑。李渊又说:“去瓦岗送信的人选,我想派你的好友唐俭前往,你看如何?”

“唐俭鼓动如簧之舌,保管让李密一头雾水。”太原起兵后的第二天,刘文静、唐俭分头出使。天尚未亮,刘文静便带上两名侍卫,瞒过众人,骑快马向北疆悄悄奔去。

而唐俭则带上数十名随从,由李渊亲送至太原城东门,大摇大摆地向东部进发。

眼下李密正率数十万大军,兵逼洛阳,与据守洛阳的隋将王世充进行了多次较量,双方都剑拔弩张,虎视眈眈,决定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

这李密乃当今声震华夏的大名人,唐俭对他的生平了如指掌。他是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宽的儿子。年轻时才略过人,志向雄远,又生性轻财好士,结交了一大批朋友。因父亲的官荫,曾担任过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之职。

有一次,炀帝去东宫偶尔见到他,皮肤黝黑,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开阖间如星光迸射,不禁浑身打了个冷颤。便悄声问跟在身边的宇文述:“那个黑皮肤的年轻人可是蒲山郡公李宽的儿子李密?”

宇文述忙说道:“回陛下,正是此人。”

炀帝面显不悦,冷冷说道:“朕看此人桀骜不驯,顾盼间眼光犀利,异于常人。为安全计,不要再让他担任侍卫了。”

宇文述知道皇上对李密已犯猜疑,当天夜里便对李密说道:“吾弟聪明干练,当以才学谋取官位。皇宫侍卫事务繁冗,人品流杂,实非大丈夫栖身之所。”

李密乍听此言,颇感怪讶,但以他的聪明机警,马上意识到,宇文述乃是皇上身边的人,特意来告知自己这些话,其中必有缘故。莫非这个性情乖张的皇上已怀疑自己?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第二天,他便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隐身家中专心读书。

有一次,他专程去请教当地的儒学名士包恺,骑了一头黄牛走到城外。牛背上铺了一张草鞯,将一帙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提着牛缰,一手翻卷诵读,任黄牛缓缓自行。

恰巧被路过这里的尚书令、越国公杨素看见了,甚感惊奇,便骑着马在后面跟了一段路程。李密早已偷眼看见,却佯做不知。

杨素忍不住好奇,骑马赶到前面,拦住牛头问道:“何处书生,竟如此好学不倦?”

李密抬头看了看,装作大吃一惊,急忙跳下牛背,翻身便拜,口中说道:“在下李密,只顾贪读,冲撞了杨相国,还望恕罪。”

“你读的是什么书,如此痴迷?”杨素笑着问道。“在下正在读项羽传,为其‘力拔山兮功盖世’的英雄气概所吸引,一时忘情。”杨素再看看这个年轻人,心中暗暗称奇,便将他邀于自己府上,一席交谈,见他出语不凡,识见深邃,便愈加爱重,于是将儿子杨玄感叫出来说道:“我看李公子的学问、志向,皆在汝之上。从今天开始,你要与李公子经常往来聚会,像兄弟一样相处。”自那以后,李密成为杨府里的常客,与杨玄感共同读书练武,研讨兵法,结为生死不渝的刎颈之交。数年之后,杨玄感决计起兵反隋,特邀李密至军中为谋主。李密早有反叛朝廷,一展宏图之志,自然一拍即合。

当时李密向杨玄感密陈大计,说道:“公今日举兵,欲成霸业,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杨玄感忙说道:“是哪三策,李兄可详细说来。”李密道:“杨广率三十万大军亲征高丽,被高丽人拖住,如陷泥沼不能自拔,已经焦头烂额。我等起兵之后,即率兵长驱幽州,占据临渝关,扼其咽喉,断其归路。那时高丽军定会在其背后穷追猛打,使杨广处于腹背受敌进退失据之境。东征高丽的将士,本无战心,至时必定溃乱,作鸟兽散,杨广将死无葬身之地。彼时杨公再号令天下,江山唾手可得,此为上策;举兵之后,趁京畿兵力空虚,麾军直捣长安,夺取国都,稳住三辅,扼关中富庶险要之地,然后再东向洛阳,南下江都以争天下,也不失为一着妙棋,此为中策……”

“那么下策呢?”“下策是直接进兵洛阳。不过这是一着险棋。洛阳位居神州腹地,城坚池深,一时怕难以攻破。一旦杨广从辽东率大军返回,传檄天下,四方勤王之师旦夕可至。那时我军四面受敌,情势便凶危了。”不料杨玄感听罢却哈哈大笑,“李兄所言三策,皆为妙计。不过以我看,上、下两策应该颠倒使用,所谓下策,实为上上之策。”

李密闻言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杨公缘何做如此想?”

“自从皇上重新营建东都,朝中文武百官的家眷大都徙居洛阳。一旦攻破此城,俘获百官家眷,以此做要挟,朝中大老们必定倒戈相向,争相归附。那时杨广孤家寡人,岂不束手就擒?”

“倘若洛阳城一时不能攻克,先机失尽,援兵四至,将如何是好?”

“李兄毕竟未久居朝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越王杨侗年幼无知,樊子盖又非领兵打仗之将才,懂啥战守之道?眼下由此二人率军守城,活该洛阳当失。我率大军一旦围城,此二人即使不献城而降,也会弃城逃命。我料不出五、七日,洛阳便可攻破。”

听杨玄感说得如此浅薄而又自信,李密不仅暗暗叫苦。他心焦如焚,千方百计一再劝阻,只说得唾沫乱飞,口干舌燥。

无奈杨玄感却再也听不进去,微微一笑道:“李兄无须再说,我主意已定。”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李密所料。杨玄感起兵之初,旗开得胜,所向披靡,沿路大小城池,皆望风而降。但是,当大军围困东都洛阳,猛烈攻城数日之后,杨玄感才知道,他遇上了一块啃不动,撕不烂的硬骨头。洛阳城不仅深沟高垒,易守难攻。而且城中军民,为保护家眷老幼不受兵燹洗劫,竟不分男女,以一当十,拼死守城抵抗。

双方在城下相持半月有余,有消息传来,皇上杨广已不顾一切地从辽东回师中原;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率四万大军前来增援同时,各地隋军也接到皇上敕令,纷纷从四面八方来解洛阳之围。

同类推荐
  • 联圣钟云舫

    联圣钟云舫

    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里,曾经被历史烟尘湮没,近年来才发现的一个不朽人物——钟云舫,而今他已声名大噪。重庆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钟云舫研究会”,将钟云舫研究列入了该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并拟将钟云舫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文化史上,书圣有王右军,画圣有吴道子,茶圣有陆羽,诗圣有杜甫,联之有圣,非钟云舫夫子莫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犀利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钟云舫传奇的一生。本书也是了解晚清社会境况和川东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卷。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样,独具魅力。本书追随沈从文的成长足迹,以及他在文坛的发展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述说了沈从文、张兆和的爱情传奇,并揭秘了一些文坛往事,全面展示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与文学成就,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印刻了他平凡而不朽的人生。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热门推荐
  • 劫修传

    劫修传

    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
  • 岚斋集

    岚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无生方便门

    大乘无生方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故事大启示

    小故事大启示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神剑尊者

    神剑尊者

    《神剑尊者》是一部展现追求修武之道的玄幻题材小说。主人公林浩宇是乃是剑灵转世重生......上古时期,铸剑师干将莫邪因铸造出轩辕、湛卢、赤霄......等十把上古神剑扬名天下,然而,消息不胫而走,十把上古神剑将面临毁灭,然神剑有灵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面临绝境,铸剑大神拼尽全力使得一道剑灵得意重生。本书将为您讲述一个伟大的剑灵为报恩重新找回失去的一切,书写出他传奇辉煌的一生.
  • 通天大主宰

    通天大主宰

    这个穿越者,根本不是人!而只是一段程序……属于未来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智能程序!不过,这一切都无所谓,因为,只要穿越到异界,自带光环,依然扫荡一切!大主宰!
  • 教你学滑雪

    教你学滑雪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

    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

    本书将为您回顾数千年的人类间谍秘史,揭示英雄们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更为您解密独具魅力的间谍职业,阐释博大精深的谍海文化。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传送装置,为曹岩开启了全新的世界,从此他可以打开通往各个影视世界的传送门,鹿鼎记、水浒传、黄飞鸿、射雕英雄传、加勒比海盗、复仇者联盟……曹岩不光能学到各种强大的功法和技能,还能将各种值钱的、奇妙的、高科技的物品带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他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