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400000011

第11章 孟子(3)

孟子来到魏国后,受到了魏惠王的欢迎。魏惠王迫不及待地问:“您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会给我国带来很大利益吧。”孟子听了梁惠王的发问,心中很别扭,不愿顺从魏惠王,说:“王何必一开口就言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孟子便大谈了一通他关于义利的观点,他接着说:“王假若说,‘怎么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也说,‘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那一般土子以至百姓也都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会发生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能杀掉它的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万乘之国中,大夫拥有兵车千辆;在千乘之国中,大夫拥有兵车百辆,这不算不多了。但是,假若轻公义而重私利,那大夫若不把国君的产业夺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没有讲仁的人却遗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却对他的君主怠慢的。王也只讲仁义就行,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的这番议论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从早期的传统说,一般不把“利”和“义”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作有机的结合。即使孟子所推崇的孔子也不讳言利,《左传》成公二年有孔子论义的话说:“义以生利,利以生民。”

意思是说,由义产生利,用利来治理人民。对比来看,孟子的义利观比孔子是退步了。一次,孟子去谒见梁惠王,梁惠王便把他带到王室园林里。梁惠王走到池塘边,一边观看珍禽嬉戏和野兽追逐的情景,一边问孟子:“请问孟老夫子,贤者是否也喜欢观赏这种园林风光,是否也喜欢这些珍禽异兽呢?”孟子答道:“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享受这一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纵使有这种快乐也是无法享受的。这话怎么说呢?我举出周文王和夏桀的史事来说明吧。《诗经·大雅·灵台》篇说:‘开始筑灵台,精心经营,大家齐努力,很快便落成。文王说不要急,百姓更卖力。文王来到鹿苑中,母鹿正安逸。母鹿光且肥,白鸟羽毛洁。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文王虽用民力筑高台,建深池,百姓却乐而从之,称那高台谓‘灵台’,称那深池谓‘灵沼’,为其有多种禽兽鱼鳖而高兴。就因为他能与民同乐,故能真享受此乐也。”

孟子接着讲述了一则与文王建灵台完全相反的故事:当夏桀在位的时候,自夸其政权像太阳一样永恒,可是他施行的暴政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恨透了他,说道:“太阳呀!你什么时候消灭呢?我宁肯跟你一道死去!”为人君者,使百姓怨恨到愿意与其一同灭亡的地步,纵然有高台深池,奇禽异兽,难道能够独自享受吗?这就是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的这番说教触动了梁惠王,梁惠王主动地向孟子请教道:“我对于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河内遭灾荒,我便把那里的部分饥民移至河东,同时将河东的部分粮食运至河内。河内遭灾也是照此办理的。寡人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老百姓打算的。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看到他仁政思想的感召力,心中高兴万分,答道:“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两国交兵,战鼓咯咯,兵刃相接,头断血流,兵卒中有的弃甲曳兵而逃,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逃五十步的兵卒耻笑跑一百步的胆小怕死。大王以为如何?”梁惠王不假思索地答道:“不行!只不过他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孟子用比喻告诉梁惠王,尽管他尽心治国,如不制止兼并战争,就与那些不恤国政、穷兵黩武的君主没有什么区别,要想富国强兵是不可能的。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孟子为梁惠王设计了一个强国富民的蓝图。一,不违农时,那粮食就会吃不尽。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不断互相征伐,争雄争霸。为了得到兵源和财富,不惜在农忙季节征兵、抽役,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这种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粮食短缺,连年灾荒。孟子强调“不违农时”,实际上是在反对因兼并称霸而导致的滥用民力的现象。二,孟子认为,发展社会经济不仅仅是发展农业,而应当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他主张:“每户有宅园五亩,种桑养蚕,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着帛。鸡豚狗彘,六畜兴旺,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肉吃了。一家百亩的耕地,不夺农时,不妨碍其生产,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无冻馁之苦了。”

三,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孟子主张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他说:“不违农时,粮食则不可胜食;不以细密的渔网到江河湖泊和沼池中捕捞,鱼鳖等水产品就食之不尽;砍伐树木有定时,木材也会用不尽了。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于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始。”孟子还谈到,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应多办学校,对青少年进行仁义孝悌的教育,使社会上人人都懂得敬老尊贤,这样须发花白的老人就用不着自己背着东西在路上奔波操劳了。如此这样从来没有的事,天下百姓还不能归服。

孟子接着谈到了眼下的情形:“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富贵之家的猎狗吃着人的粮食而不知节制;路上有饿俘却不知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所致。’这和拿着武器杀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何不同呢?”孟子最后说:“大王只要不归于年成,而能从实行仁政着手,那么天下百姓就会来投奔您了。”

孟子后来和梁惠王又曾交谈过。有一次,梁惠王再次登门拜访孟子。他很坦率地说:“魏国曾经是天下强国,这是您所熟知的。到了寡人之手,东败于齐,长子战死;西败于秦,丧失七百里土地;南又受辱于楚。寡人为此事感到耻辱,无时无刻不想为死者报仇雪恨。依夫子高见,寡人该如何行事?”孟子说:“只要实行仁政,就是纵横百里的小国也可以使天下归服,更何况魏国这样的大国了!您如果能对人民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使百姓不失农时地精耕细耨;使青壮年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孝悌忠信的道德,而且运用这些道德,在家便来侍奉父兄,上朝便来尊敬上级,这样,即使让他们手持木棒也可以抗击技坚执锐的秦、楚军队了。而秦、楚诸国穷兵黩武、侵夺百姓农时,使百姓不能从事耕作来养活父母,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逃西散。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中,大王去征讨他们,有谁能与您对抗呢?所以说:‘仁者无敌。’大王就不要怀疑了吧!”

孟子在最后一次与梁惠王的交谈中,清楚地知道,梁惠王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自己的仁政主张,也就根本谈不上实行了。梁惠王所想的只是用战争手段报仇雪恨,收复失地,使魏国重新强盛起来。这和孟子的仁政主张是格格不入的。

梁惠王公元前318年,去世,他的儿子赫即位,是为梁襄王。一天,梁襄王忽然要召见孟子。孟子满心欢喜,以为这位新国君要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了,急忙前去拜见。当他一见梁襄王的面,就发现这位新王没有一点威严,根本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梁襄王一见孟子就问:“天下如何安定?”孟子认真地回答说:“定于一。”梁襄王又问:“谁人可以统一天下?”孟子答道:“惟有不嗜杀人者,才可以统一天下。”梁襄王又追问道:“那有谁来跟随他呢?”孟子又答:“天下的人没有跟随他的。您熟悉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久旱不雨,禾苗自然枯槁了。忽然有一天,天空乌云出现,转瞬大雨倾盆,于是禾苗得救,并且茂盛地生长起来了。像这样,那有谁能阻挡得住呢?如今各国的君王,没有一个不好杀人的,倘若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王,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如果真是这样,百姓就会归附于他,跟随着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那还有谁能够阻挡得住呢?”

孟子这次与梁襄王谈话,彻底失望了。他原想通过梁惠王来实现他的仁政措施,可梁惠王还没来得及接受他的主张便去世了;新上任的梁襄王又是一副不成器的样子,就是接受了自己的主张,也难以推行下去。使他感到继续留在魏国,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便重返了齐国。

齐国在威王改革之后,国势日盛,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及徐州相王等一系列军事户交活动,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疆域最广、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319年,齐威王死,齐宣王即位。齐宣王力图继承威王的事业,扩展领土,统一天下。为此,他特别注意多方面罗举人才。他非常喜爱“文学游说之士”,甚至为了笼络人心,甘愿忍受一些知识分子对他的侮慢。为了称霸中原,征服秦、楚等大国,实现统一,齐宣王的确收罗了不少人才。早在齐宣王的祖父田桓公时,就曾在齐国国都临淄城西稷门外设立了一座稷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来这里研究学术,议论政治,为齐国出谋划策。经过齐威王,到齐宣王时,稷下学宫人才济济,“自如邹衍、淳于有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弟,不治而议论。”齐国成了当时思想。政治空气最为活跃的国家。

孟子来到齐国,对齐国实行仁政充满了信心。对他的学生公孙丑说:“凭着齐国的条件,使它称王于天下是易如反掌的事。”没等他的学生发问,他接着指出:“在夏、商、周三代最兴盛的时候,任何国家的疆域也没有超千里的,而齐国就有这样辽阔的土地;从国都一直到四方边境,鸡鸣狗叫的声音能够处处相闻,说明齐国人口稠密,百姓众多。因此,不必再扩大国土,也不必再增加人口,齐国只要靠实行仁政来称王于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了。而且王者不出现的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长久过;老百姓被暴政摧残,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厉害过。在这个时候,齐国这样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一定会非常拥护。所以,如果齐国能接受我的主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孟子对齐宣王寄予了很大希望。一次,齐宣王与孟子论政,一开始便问:“孟老夫子知识渊博,能将齐桓、晋文称霸的详情与道理讲给寡人听听吗?”孟子答:“孔门弟子无谈论齐桓、晋文之事者,故而后世无传,臣也就无从知晓。倘陛下定要知道如何治理天下的话,何必定要了解齐桓、晋文称霸诸侯的道理呢?让臣来讲一讲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王道政治吧。”齐宣王一听孟子有治理好国家能统一天下,便急忙追问:“一个国君,须具备怎样的德行和才干,方能统一天下?”孟子果断地回答:“一切为百姓安居乐业考虑,要想王天下,谁人能够阻挡……”宣王继续追问:“依夫子高见,似寡人者,能够王天下吗?”孟子脱口而出:“当然可以!”齐宣王为了弄明白,继续问道:“夫子何以知寡人能王天下呢?”孟子没有立即回答,先讲了一个齐臣胡乞曾告诉过他的一则故事:一天,齐宣王正坐在殿堂上,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经过。齐宣王好奇地问道:“你牵牛到什么地方去?”牵牛人答道:“前去宰杀,祭祀一口新铸的大钟。”宣王道:

“放了它吧,看他恐惧发抖的样子,无罪而送进屠宰场,像杀一个无辜之民,寡人实在不忍。”牵牛人反问道:“那么,废除祭钟仪式吗?”宣王果断地命令道:“怎么可以废除呢?用只羊来代替吧!”“——不知道真有这么一回事吗?”孟子便又说:“凭着陛下这种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陛下吝啬,但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

宣王听孟子这样说,便急忙顺着说:“对呀,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也何至于连一只牛都舍不得?我就是不忍看它那种哆嗦可怜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被送进屠场,才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百姓说陛下吝啬,陛下也不必奇怪。羊小牛大,用小的代替大的,他们哪能体会到陛下的深意呢?如果说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送进屠场,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么不同呢?”宣王笑着说:“这个我真连自己也不懂是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才去用羊来代替牛。看来百姓说我吝啬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孟子为的是让齐宣王实行仁政主张,因此说到这里,便以轻松的语气把话锋一转,说道:“这是小事一桩,百姓如此误解倒也无妨,老夫知陛下有一颗仁爱之心。道理就在于:王亲眼看见了那只牛,却没有看见那只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悲鸣哀号,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这番话后,高兴地对孟子说:“《诗》云:

‘他人有心,子忖度之。’说的便是孟夫子这样的人呀!

我只是这样做了,再问问自己,但却是说不出其中的道理,经夫子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便豁然明亮了。”

同类推荐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绯婚秘爱:总裁金屋可藏娇

    绯婚秘爱:总裁金屋可藏娇

    岳景渊是一位霸道总裁,顶配的那种。关于他的感情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一直对初恋情人念念不忘,有人说他跟世家名媛亲密非常,还有人说异国公主正在对他展开追求。那么,岳氏总裁夫人的桂冠究竟花落谁家?岳景渊冲一个方向招招手:“顾云初,过来,先跟我把结婚证领了!”顾云初:“其实吧岳总裁,我觉得做人不要太讲究形式,那张纸没有也挺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 那年烟熏色

    那年烟熏色

    三年以前,因为车祸,宛宛失忆了;三年以后,宛宛遇上他,是重逢还是初遇?那他对她的目的只有争夺家产吗?两人都是陆家的继承人,对她只有利用吗?原来背后还有她忘了的秘密——花开。当恨已经不是故事的主角,那么,已经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能成为我拥有的,我一定不会放手——恰逢。
  • 最佳婚配墨总轻点虐

    最佳婚配墨总轻点虐

    “墨总,咱商量呗?”她一脸讨好的说。“不行,结婚这事没得商量。”他好不犹豫,坚决的说。
  • 大死神游戏

    大死神游戏

    历史的车轮呼啸而过,年老的帝王躲过,目光带着执着,但却没有注意到,一个少年,被蒸汽扫过!东方冥府,西方诸神;恶魔在咆哮,天使蜷缩道:这不是真的!叶孤城:我有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
  • 邪王独宠,庶女为后

    邪王独宠,庶女为后

    【全文完!】当执掌现代财团的商界神话变成贺兰侯府懦弱无能的庶出之女。当封夙王朝邪魅冷峻的邪王变成妻奴……片段一:“爷,大事不好了!”封柒夜慵懒的掀开眼睑,眉宇不耐轻蹙,道:“怎么?”王府管家支支吾吾的流着汗,继续说道:“华夫人和如夫人被王妃丢出府了!”“王妃干的?”管家猛点头:“爷,千真万确,是王妃亲手将她们丢出去的!”闻言,封柒夜却邪魅而说:“本王养你们这么多人,这种粗活累活怎能让王妃亲自动手?传令下去,所有王府下人全部罚俸一年!”当商界神话遇上冷峻邪王,当夫妻联手坐拥天下,当邪王独宠,庶女为后……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天价老婆买一送一

    天价老婆买一送一

    为了躲避豺狼家人的迫害,她不得不远走国外,却发现自己意外收获了一只萌哒哒的小包子。五年后,她携子归来,准备夺回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却被一个俊美尊贵的男人挡住了去路:“女人,偷了我的,可是要付出代价!”她柳眉轻扬:“你想要什么?”男人一个打横将她抱起:“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