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600000020

第20章 是否成为政党干部:1918-1929(6)

当他有空闲时,赫鲁晓夫喜欢去电影院和剧院,坐在党的领导人的包厢里。他还喜欢与他的上司杰米钦科和他的妻子(高斯丁斯卡娅认为她是个特别有知识的女性)以及乌克兰军分区司令伊奥那·雅基尔(Iona Yakir)交往。杰米钦科家和赫鲁晓夫家在同一层楼上,雅基尔的公寓也在同一幢大楼里,他们经常相互拜访,闲聊或下棋。赫鲁晓夫肯定很清楚地记得,在不到十年后的会议上,两人被作为“人民的敌人”处决了。

高斯丁斯卡娅还记得赫鲁晓夫第一次提及他想去莫斯科时的情景。“如果我不去,”他说:“他们就会让我去谢普托夫卡(顿巴斯的一个农业区)之类的地方当第一书记,这样我就得了解农业。但是我对农业一无所知。”

“他梦想着成为工厂经理,”高斯丁斯卡娅补充说:“他说:‘我要到莫斯科去,我要努力进入工业学院,如果能进入工业学院的话,我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工厂经理。我能成为一个好的经理。但要是成为一个农业区的党委书记,我就惨透了!’”[27]

[1]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王朝(1613~1917),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时被推翻。——译者注

[2]袋鼠法庭,指非法的或不按法律程序的非正规法庭,也指囚犯在狱内举行的模拟法庭。——译者注

[3]从一开始,布尔什维克就谴责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冲突,战争唯一可以利用的好处就是在战争国内部引入无产阶级革命。列宁一上台就立即寻求停火,但拒绝接受德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包括占领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西部。在德国和苏联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谈判期间,苏联人民委员会外事委员列昂·托洛茨基让他的德国对手大吃一惊,他提出了“既不要战争,也不要和平”的政策。德国最高指挥部的代表对此不屑一顾:“闻所未闻!”之后德国军队重新发起了攻势,并于1918年4月占领了整个乌克兰。

[4]Rasskaz o pochetnom shakhtere 第44页上记载声称,赫鲁晓夫被人向德国的乌克兰合作者告发,他们对他下了追捕令。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好莱坞风格的紧要关头,他下到了一个矿井里,爬过隧道,出现在大草原的边缘,然后向东逃去。但是苏联当时的文件对丢弃战线和煤矿工人与战士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份文件说:“最近工人们正在从煤矿上逃离。我们因此宣布,只有那些忘记他们的良知的人,只有那些瞎子、无知的人以及那些为奸细所蒙蔽的人,才会在如此紧要的关头逃离。只有破坏者与反革命分子才会放弃他们的工作。让我们辛勤地工作!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参阅N.Goncharenko,Oktiabr'v Donbasse(Lugansk:Luganskoe oblastnoe izdatel'stvo,1961),第257-258页。甚至莫洛托夫都谴责赫鲁晓夫的逃亡,这说明对他的离开作出较为温和的解释也许是准确的。

[5]关于耶弗罗西尼娅死亡的具体日期与当时的情景没有文字记录。

[6]Croghan,Peasant from Makeyevka ,p.56.弗拉维斯·约瑟夫是一位犹太牧师和历史学家,犹太人发动对罗马人的起义时,他就在耶路撒冷。他于公元70年定居罗马,写下了关于那次战争的历史。

[7]Friedgut,Yuzovka and Revolution,vol.2,p.398.在整个顿巴斯地区,1919年中的布尔什维克仅有3198人,在1920年的尤索夫卡新俄罗斯工厂,在将近6000名工人中,只有70人是布尔什维克。

[8]仅在1923年,就有超过6万名矿工参加了差不多200次罢工。参照Kuromiya,Freedom and Terror in the Donbas,第119-137页。

[9]Freidgut,Yuxovka and Revolution ,vol.2,p.456.有传说(见Komsomol'skaia Pravda,May 19,1989)认为(该传说在顿涅茨克广为人知),在1924年更名为斯大林诺前的1923年,尤索夫卡市起初是更名为托洛茨基的,但是弗雷德加特说,在顿涅茨克的档案里并未发现有如此更名的记录。

[10]Sheila Fitzpatrick,Edu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Soviet Union,1921-1934(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14.后面的讨论引自该书第9-14页。根据菲茨帕特里克的说法,列宁对工人培训班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虽然他对他认为的“特权学校”基本上持反对态度。他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与他大多数的追随者相比他属于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但他从来没有为他的背景感到过意不去。无产阶级文化的理念在当时十分流行,但他对此并不满意。俄国的工人和农民群众越早接受传统的教育,变得有文化,他们的革命和国家就会越富裕。但是一开始,与“资本主义”标准的妥协还是必要的。

[11]在我于1991年和1993年两次访问顿涅茨克时,我看到了一份赫鲁晓夫填写的与他参加1926年的斯大林诺党的会议有关的调查表。在“教育”一栏,他填写的是“工人培训班毕业”。但是博物馆的档案管理者对此表示疑义。由于缺乏文件证据,档案管理者也说不清楚赫鲁晓夫是否真的完成了工人培训班的学业。

[12]1924年,斯大林宣布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率先取得胜利的原则,这与托洛茨基(和列宁)的期望相悖,他们认为革命只有在席卷整个世界时才会取得胜利。托洛茨基追随者中的知识分子发现,斯大林的这一口号在概念上自相矛盾(从定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是国际性的),实施起来也是荒唐可笑的。(“为什么?”睿智的Karl Radek质疑道:“斯大林是想将社会主义局限于一个国家吗?那么在一个地区甚或是一条街道实现社会主义有什么错呢?”)按照约翰·基普在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October 24,1986上对Alex De Jonge,Stalin and the Shaping of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Morrow,1986)一书所作的评论。

[13]关于赫鲁晓夫和马鲁西娅的故事是1991年6月赫鲁晓夫家的一位老朋友奥列加·科什科(Olga Kesenko)告诉作者的。科什科是赫鲁晓夫儿时朋友的女儿,她声称和马鲁西娅的堂姐以及给马鲁西娅女儿看病的医生交谈过。Zakhar Glukhov也向作者证实过这段故事,他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就在尤索夫卡附近的一个区担任党委书记,一直担任了35年,赫鲁晓夫1925年曾在这里工作过。

[14]尼基塔和尼娜·赫鲁晓娃的孩子们认为,他们的父母在40年里没有公开登记结婚是因为对这种“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怀有共产主义者的蔑视。[事实证明,阿纳斯塔斯·米高扬(Anastas Mikoyan)和他的妻子也从来没有登记结婚。参照Mikoian,Takbylo,第19页。]但是从其他很多方面来说,赫鲁晓夫家的长辈坚持遵守这些标准。

[15]这一段叙述是尼娜·彼得罗夫娜晚年向她的孩子们讲述的,她的女婿阿朱别依的回忆录中收有这段描述。

[16]Martin,“Back to the Beginning,”p.25.在赫鲁晓夫办公所在地,彼得罗夫卡,像这样的农民几乎没有。不过他显然将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了该区的工业化部分。他说,他这么做是因为矿工们希望他在他们的周围。但是在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方面,好像他的表现比文中描述的尤甚。参照Frankland,Khrushchev ,第33页。

[17]引自Crankshaw,Khrushchev,第37页。1925年10月,赫鲁晓夫给莫斯科《真理报》写了一封信,阐述了他的行动主义/民粹主义方法。在信中他抱怨道,由于报纸需要由马车从大约33英里外的火车站送来,他们几天后才能看到(冬天,由于“道路极其泥泞”,报纸到达彼得罗夫卡的时间就会更晚),因此当地的订阅量已经从1924年12月的500份下降到了1925年10月的285份。如果能利用从哈尔科夫来的火车直接发行《真理报》,能停靠在离彼得罗夫卡更近的地方,那么他不仅能保证500~600份的发行量,而且“可以结束工人们因为这种报纸发行的错误方法而感到的痛苦和愤怒”。

[18]尼娜·彼得罗夫娜·赫鲁晓娃在“Maminy Tetradi”中回忆说,她丈夫第一次去莫斯科是在1924年1月,去参加列宁的葬礼,但是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并未提及此次行程。

[19]《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原文手稿于1970年传到西方,并被保存在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学院里。

[20]卡冈诺维奇证实他曾用过科什罗维奇的假名。参照拉扎尔·卡冈诺维奇:Pamiatnye zapiski (Moscow:Vagrius,1996),第96页。

[21]赫鲁晓夫与卡冈诺维奇在回忆他们1925年第一次见面的日期与交谈的内容时有一定的出入。参照卡冈诺维奇Pamiatnye zapiski,第565页。

[22]斯大林诺共产党委员会政治局的秘密会议记录中包括1927年1月11日与1917年7月30日两次批准死刑命令。Rasskaz o pochetnom shakhtere 第123页中记录了支持开展反对托洛茨基与季诺维耶夫运动的会议。

[23]引自Donbas,1991年第2期,第191页。这种腐败行为在当地很流行(斯摩棱斯克发生的类似丑闻导致那里于1928年发起了一场清洗运动),特别是在那些当地官员感到自己受到孤立、处于别人的围攻之中、学会相互包庇各自的过错的地方。

[24]这里指的是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1957年6月全体会议上所发表的言论,当时他几乎要被赶下台了。

[25]斯特罗冈诺夫大概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清洗中被处决的。

[26]下面的描述主要是根据作者对贝拉·高斯丁斯卡娅的采访。

[27]高斯丁斯卡娅甚至在1937年被逮捕关押在苏联时仍然保持着她的信仰。被释放后,她在50年代与赫鲁晓夫家重续了友谊,她在1964年后也忠实地站在他们一边。在别人不敢时,她仍经常拜访他们家。在后共产主义的波兰,当她八十多岁时,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早起、锻炼身体、清扫屋子以及阅读她的书籍和文件,其中包括她编辑出版的有关苏联波兰关系的书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情仍然一如既往。

同类推荐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 圣·孔子年谱

    圣·孔子年谱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介绍了,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也称杰克·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的执政时间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为止。肯尼迪在1946-1960年期间曾先后任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于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热门推荐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武者的箱庭之旅

    武者的箱庭之旅

    死亡之后,裴煜来到了诸天万界的源头,由五大神系神祇创造的世界。身为武者,游走于诸天万界,战天斗地。龙蛇中起舞,拳皇中战斗,夺薪王初火,人仙武道,荒古圣体。武者封神,当为武神!
  • 夏天的喊叫

    夏天的喊叫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最强商女

    最强商女

    一入战场三载,绣针换大刀。她以面具掩饰恐惧,以沉默咽下痛苦,以鲜血换来安宁,以生死置之度外换来名扬天下。她悔过,怨过,最后却只能抽出大刀挡住敌人的侵犯,护住她身后的五十万百姓,护住她的亲人。可当敌国求和,在她以为一切结束之时,却迷茫了。她是敌人畏惧的哑将军,还是弱质女流商家长女?神秘的杨瑾瑜几番相助是否有何用意?双生之子两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巧合,出言求娶是何居心?谁又是她的良人?王后之弟?商人之子?靖世子?又或者,她要孤老一生,惨死战场?片段一。“你这人心中有魔,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若今个不是我心里不安来瞧瞧你……”杀了我吧。商幼薇一饮而尽,杯子随手一撇,躺回了床上,面朝里,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虚无,“我杀了他。”杨瑾瑜一愣,下意识问道:“谁?”商幼薇没有说话,闭上了眼睛。杨瑾瑜叹气,眼中皆是怜惜,他凑近,轻轻地吻了一下商幼薇的发丝上一吻,“今个的罪让你背,明个的罪让你背,那不得累死?那男人手没比你干净到哪去,死了倒是除了祸害。”商幼薇默默地流着眼泪,没发出一点声音,可那男人偏偏又是知晓了,搂上商幼薇,轻声的哄着,“人这一辈子,眼泪就那些,可变数何其多,你若为那人流干了眼泪,回头如何和我交代?别去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你且安睡,万事有我,反正我比你高,天塌下,我顶着。”片段二闫子悠慢悠悠的走上长廊,一脸的从容不迫,言语中带着调笑的意味,“若是我死了,谁还与你谈婚论嫁?”他瞧见商幼薇渐有冰山便冰川的架势,连忙道:“我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在加上先前的传言……”还未说完,就被商幼薇打断,“那传言你也有份?”闫子悠笑眯眯道:“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又不是只有我一人。”商幼薇若有所感,“说交易。”闫子悠立刻收起漫不经心的样子,正色道:“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我在考上进士之后向你家提亲,别误会,假成亲而已,之后你所做之事我全不干涉。”商幼薇眼皮子都不抬,倒是有自信,这么有自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还是有人相护。“听起来我占了很大的便宜。”“自然,我也不是全无所图,只是,现在并非说话的时间,你若有兴趣,日后详谈。”说着,闫子悠用眼神示意那边来人了。
  • 超级机械师系统

    超级机械师系统

    系统给他一双创世之手,他却用来煮奶茶!骨折借他一把轮椅,他却用来赛车...本以为能轻轻松松拿到高级机械师执照,却因为一次比赛,被机械师工会处处针对。然而边境的战争大量召集机械师,本以为没有机械师资格证的文杰会拒绝前往!却...毅然决然的踏上征程!
  • 快穿女配:帝少太撩人

    快穿女配:帝少太撩人

    他是华国权势滔天的四爷,她是韶家最为出众的长女。世人皆知他冷漠无情,不近女色,却唯独宠她入骨。
  • The Moon and Sixpence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妖眼大师

    妖眼大师

    一个没有心的美艳女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店,招揽了一群不可思议的爱讲故事的客人。最近,我发现老板娘和这些客人之间似乎有不可告人的……还有,请叫我大师!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