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600000026

第26章 斯大林的赏识:1929-1937(6)

赫鲁晓夫协助逮捕并消灭了他自己的同事与朋友。在莫斯科市委和省委党组织的38名高级官员中,只有三人得以幸免。在莫斯科地区的其他城市与地区的总共146名党委书记中,有136人,用后斯大林时代的委婉词来说,“被镇压”了。在1937年5月选举进入莫斯科市委员会的63人中,大概有45人被消灭。在莫斯科省委员会的64名成员中,有46人消失了。

赫鲁晓夫的两名个人助手,拉比诺维奇(Labinovich)与芬克尔(Finkel),遭到逮捕。S.科日特尼(Seryon Korytny)也被逮捕,他第一次与赫鲁晓夫一起共事是在基辅。一个名叫马尔哥林(Margolin)的人在基辅时曾帮助过赫鲁晓夫,与他一起在工业学院学习,后来代替他成为鲍曼区党委书记,并在莫斯科市委机构里担任他的助手。“总而言之,”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几乎所有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遭到了逮捕。”

按照程序,清洗行动必须得到赫鲁晓夫签发的逮捕令。每个地区的党委书记必须对其下属的抓捕与审判进行授权,此外党委书记与当地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头目及当地的检察机关一起被并称为所谓的“三驾马车”,他们拥有在不经过任何上诉的情况下执行死刑的权力。起初,内务人民委员部需要得到事先的同意才能逮捕党员,并对他们作出裁决。后来,警察头目在裁决作出前就草签命令,然后再征求他的同事们的意见。[23]

在某些案件里,赫鲁晓夫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1937年6月27日,政治局确定了在莫斯科市与莫斯科省抓捕3.5万名“敌人”的定额,其中要执行枪决的大约有5000人。赫鲁晓夫要求将现在生活在莫斯科的大约2000名前富农消灭,以部分完成规定的定额。1937年7月10日,他向斯大林报告说莫斯科省市已经逮捕了大约41304名“罪犯与富农分子”。在同一份文件中,他自己圈定了8500名应该执行死刑的“第一类”敌人。

一位采访过当时幸存者的历史学家说,赫鲁晓夫在帮助他的朋友与同事方面做得很少,或者根本什么都没有做。[24]不过,他的确帮助过李可夫21岁的女儿纳塔利娅(Natolia)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尽管后来在赫鲁晓夫1938年离开莫斯科,前往乌克兰后,她被逮捕并在牢狱中度过了18年的时光。此外,虽然他在欧内斯特·科尔曼(Ernst Kolman)的姐夫被捕后要求科尔曼辞职,但他还是为科尔曼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赫鲁晓夫不能也不会阻止甚至是他最亲密、最信任的同事被逮捕和枪决。[25]

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与伏罗希洛夫(Voroshilov)签署了数以百计的长长的死刑名单,为了在他们的主子面前摇尾乞怜,他们对受到镇压的人大多是胡乱编造罪名。我们可以认为,在缺乏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赫鲁晓夫签署的死刑名单与编造的罪名相比较而言要少些。[26]秘密警察头目叶佐夫和贝利亚知道莫斯科所有的杀人场所:最高军事法庭委员会的死刑地下室;克拉斯诺普雷斯纳斯基区的瓦甘科夫斯科公墓,在那里泪流满面的囚犯为他们自己挖掘了坟墓,然后满身酒气的卫兵将他们赶了下去;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科穆纳尔卡国营农场,农场位于城市以南,后来狗在地下用嘴巴拱开了泥土,寻找被害者的尸体;顿斯科伊修道院的市立火葬场,那里有数以千计的尸体被化为灰烬后埋到了一个大坑里,上面铺上了沥青。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虽然赫鲁晓夫需要负责监督莫斯科的囚犯,但这些杀人场所并不属于他权力所及的范围。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使他在回忆录中极力掩饰这一点,赫鲁晓夫在大清洗的记录中还是难以逃脱被谴责的。

赫鲁晓夫承认他曾经“偶然间窥见到了”大恐怖的核心运作内幕。在1937年5月莫斯科党代会期间,他提名一位颇受尊重的军队政委加入市委委员会。这位候选人刚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突然“我接到了来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通知:‘不惜一切手段将此人拉下来。他不可信。他与人民的敌人有联系,即将被逮捕。’我们服从了这一指示,搞垮了这位候选人,但是这引起了所有代表的不安。就在第二天晚上,那位政委被捕了。”

还有一次,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道类似的命令来得太晚了,尽管赫鲁晓夫尽力操纵,然而还是没有能阻止雅麦利安·亚罗斯拉夫斯基(Yemelyan Yaroslavsky)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的当选。“这道命令对我来说太难了。”赫鲁晓夫坚持这么认为,但是更为严厉的是一位他尊敬的人给他来了一封信,指责他处理亚罗斯拉夫斯基的方式。“我不能向她解释我只是在服从命令。”

当“应被驱逐出莫斯科人的名单汇总到一起时”,赫鲁晓夫后来说,他不“知道这些人要被送到什么地方。我从来也没有问过。如果没有被告知,你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这就是说这件事与你无关。这是国家的事情,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在另一次党的会议上,赫鲁晓夫宣读一份决议草案,代表们都拼命想通过相互指责异端与叛变来挽救自己的性命。“情况真是太糟了,”他后来评论说:“决议草案中充满了对人民的敌人的谴责。决议要求我们始终紧握锋利的大刀,随时准备砍向敌人,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些敌人都是他们编造出来的。我不喜欢这份决议,但是我的处境也很为难。我还能做什么呢?”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当时“我们不知道那些被捕的人被处决了,我们认为他们只是被关进监狱,只要服满他们的刑期就可以出来了”。[27]

作为政治局的候补委员,赫鲁晓夫有权收到所有送交政治局的文件。但是他坚持说,事实并非如此,“我只能得到那些斯大林指示我需要注意的材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人民的敌人相关的材料:他们的证词,一大堆所谓的交代材料”。赫鲁晓夫声称他对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没有任何怀疑。毕竟,“这些材料都是斯大林亲自交给我的。”

在这些材料中,赫鲁晓夫记得最清楚的是有关他最亲密的朋友被捕的事。相信与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是叛徒是一回事,但事涉伊奥那·雅基尔(Iona Yakir)与塞米扬·科日特尼(Semyon Korytny)则又是另外一回事。雅基尔将军曾经是他在基辅时的朋友。他们在赫鲁晓夫到莫斯科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因为雅基尔的妹妹嫁给了赫鲁晓夫的同事科日特尼。“雅基尔不管什么时候来莫斯科,他总要去他妹妹那里。”赫鲁晓夫回忆说:“我们会一起到科日特尼的乡间别墅去。”

在内战期间,雅基尔亲自处决了几位白军指挥官。他在乌克兰的农业集体化与大饥荒中没有什么过失,但是在警察开始抓捕他亲密的同事时,雅基尔坚持去狱中看望他们,他甚至在伏罗希洛夫与斯大林面前质问他们犯了什么罪。这样他就使自己的名字被列入了清算的花名册中。

到了1937年5月,随着他周围军官中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本人也已供认了自己的叛国罪行,雅基尔肯定因为担忧而几近疯狂了。可以想象,当他与亲密的朋友在莫斯科的乡间别墅边散步时也没有向赫鲁晓夫透露自己的担忧,在那种人人自危的可怕时期,甚至是亲密的朋友也不能相互信任。赫鲁晓夫说,后来过了一两天,突然间“雅基尔成了叛徒,变成了人民的敌人。以前斯大林很尊重雅基尔,但是突然之间雅基尔和他的整个集团怎么就成了人民的敌人呢?”不过,赫鲁晓夫说:“当时我们还没有想到他们是造谣诽谤的牺牲品。……当时所有的指控都不会引起我们任何的怀疑。”

第二天,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草签了自己的意见,要求中央委员会委员批准将雅基尔驱逐出党,并将他的案件移交内务人民委员部:“我,尼基塔·赫鲁晓夫,对政治局的提案投了赞成票。”即使他最终能向自己证明雅基尔是有罪的,他当时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感到很为难,”他后来说:“首先,我同情他。但其次,他们可以把我也牵扯进去,他们会说雅基尔在被捕的几个小时前还在赫鲁晓夫家里,他在那里过的夜,他们在一起散过步,肯定说了些什么事情。”[28]

至于科日特尼,他在压力之下崩溃了,心脏病发作,被同意送医院治疗。在警察将他带走的当天晚上,赫鲁晓夫去看望过他。至于他的案件也一样,赫鲁晓夫坚持说:“我也设法找到了答案。虽然我认为科日特尼是最诚实与无可指责的人,但毕竟雅基尔已经证明是‘一个变节者、叛徒与***的帮凶’,而科日特尼是雅基尔最亲密的朋友。……因此很可能是我错了,他辜负了我对他的信任。”

赫鲁晓夫的女儿尤莉娅说科日特尼是赫鲁晓夫知道的很多无辜者中的一个。赫鲁晓夫自己在他的助手拉比诺维奇(Rabinovich)与芬克尔(Finkel)的案件上也差不多有同样的看法:“我甚至不能想象这两个我如此熟悉的人会真的是‘人民的敌人’。但是有‘确凿的材料’(大概是他们签字的供状)证明他们所犯的所有罪行,我没有义务反驳这些材料。”在马尔哥林的案件中,他将他的卫兵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我简直不敢想象马尔哥林是人民的敌人。”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还有一处提到了他称为叛徒的那些人:“现在说这话也许有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是同情他们的’。但是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不仅没有在内心里对他们表示同情,反而对他们感到愤怒,因为我们当时都抱有这样一种信念,即斯大林是不会有错的。”

但是要说当时他对宣称的叛国者表示同情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因为有如此想法就意味着他是在知道实情的情况下惩罚那些无辜的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他不仅坚持认为他们有罪,而且还尽量找理由来证明他的做法的正确性。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以前一位传记作家认为“对于所有的事情,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都难以置信”。实际上,要想理解赫鲁晓夫身上存在的令人吃惊的欺人与自欺混合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到了1937年,遭到指责与逮捕的党员已经波及了所有的级别,党员们痛苦地相互指责自己的同事。由于他的很多下属已经被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审讯者扳倒,赫鲁晓夫肯定会推测下一个可能会轮到他自己。在一次高级领导人都得“重新选举”的党员大会期间,马林科夫的内战历史突然引起了代表们的怀疑。赫鲁晓夫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挽救了他,但是就在会议前夕,赫鲁晓夫曾向卡冈诺维奇坦白过他1923年与托洛茨基主义的关系。

卡冈诺维奇听到赫鲁晓夫的坦白后脸色苍白(知道赫鲁晓夫的所有罪行都是他自身记录中的污点),于是催促他向斯大林说出这些事情。斯大林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赫鲁晓夫,只是简单劝告他在党员大会上不要提及这件事。但是莫洛托夫,当时就在斯大林的旁边,认为赫鲁晓夫最好还是在公开场合坦白,斯大林点了点头。“是的,”斯大林说:“最好还是说出发生的事情,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他们可以用此事纠缠你,他们会不断地质问你,也会不断地给我们写来报告。”

赫鲁晓夫是多么的幸运啊!突然之间,一直痛苦地折磨着他的历史隐痛简单地化成了“纠缠”与“报告”。由于事先得到了一位握有实权者的保证,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供认了他的犯罪行为,并补充说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以及政治局的其他成员已“知道我犯的错误”,但他认为有必要让“我们的莫斯科党组织也知道这件事”。不出所料,他的“坦白”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并立即被重新选入党委,这一结果“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斯大林的信任,让我进一步相信那些被逮捕的人真的是人民的敌人”[29]。

不过,斯大林给他的东西同样还可以拿走。有一次在克里姆林宫内散步的时候,斯大林告诉赫鲁晓夫,最近被捕的邮电与电报人民委员尼古拉·安季波夫(Nikolai Antipov)告发了他。斯大林看着赫鲁晓夫的眼睛,等待他做出反应。“我想,刚好当时我的眼睛里没有流露出任何与安季波夫有关联的神色。如果他从我的眼睛里看出有什么问题的话,那我就会在当时当地成为又一个新的人民的敌人。”

保护自己是容许的,但为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拒绝签署死刑命令意味着赫鲁晓夫和他的家人的迅速消亡。就像后来问到赫鲁晓夫是否签署过死刑名单时莫洛托夫所说的那样:“他当然签了。否则他就不可能得到提升。任何明白人都能看出来。”

同类推荐
  • 曹操:从洛阳小吏到魏武大帝

    曹操:从洛阳小吏到魏武大帝

    曹操,中国历史上让人又爱又恨、极为复杂、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之一。后世喜欢他的人,喜欢他敢做敢当、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加之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体恤众生;而恨他的人,则恨他自卑多疑、权诈机变、虐残暴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然而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曹操,都难掩其奋斗一生的事实。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部中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成就了不朽的功勋。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清漾文士毛子水

    清漾文士毛子水

    “虚静恬淡”是毛子水先生亲书并悬挂在书房中的四个字,他的一生似乎和这四个字如出一辙。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却并非是满口之乎者也的旧式文人,而是一个富于科学精神的现代学者。他那一袭飘逸的长衫,包裹着的是现代文士的铁骨柔肠,他那漫长的学者生涯,充满了耐人寻味的传奇色彩,他一生治学的文士本色,是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的财富。毛子水与他的故乡1893年4月11日,毛子水生于浙江江山石门镇清漾村。其父名世卿,乃清末廪生。为其取名曰“凖”,字子水,谱名延祚。
  •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介绍了罗斯柴尔德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显赫的名字上。而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加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热门推荐
  •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一穿越来,她直接成了新娘。没有伴娘,没有家人,甚至直接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睁开眼眼,她更夸张地看到一个虚弱的病美男在她面前上吊自杀。有没有搞错呀,她可是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她彪悍了点,嚣张了点,几个哥哥管太多了点,以至于她至今剩女嫁不出去——但——她指天大骂:“你丫的,我要的是老公,你给我一个病秧子干什么?”啥,他就是她老公,那个病得要死的七皇子就是他?如果是这样,那她身边愤怒大骂贱人的俊美男子,又是谁啊?这是哪出狗血戏码……她恼得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 亲爱的岳先生

    亲爱的岳先生

    努力工作还房贷,因谁做家务的问题和丈夫争吵,最无奈的是公婆总催他们生孩子,身心疲惫的她却发现丈夫出轨……这就是27岁的秦苏的生活现状。此时,处于弱势的她,在蜜友及其男性朋友岳剑的帮助下顺利离婚。但是,秦苏很快就意识到,岳剑并不是想要帮她这么简单。在岳剑强烈的爱情攻势下,离婚才四个月的秦苏再次踏进了婚姻殿堂。可是,这场原本充满希望的婚姻,却被他们精心准备的蜜月旅行破坏……
  •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完整收入28篇未竟稿,9篇为首次曝光。读过这本,才算完整读过王小波。迄今最完整的王小波手稿拾遗整理。王小波小说、随笔未竞稿合集,收入《黑铁时代》《黑铁公寓》等未完成的小说作品,亦包括《白银时代》《寻找无双》等经典作品创作材料、写作笔记,以及题材罕见的对科学论文的眉批、自书简介、年谱等。其中,《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海鬼》《大学四年级》等9篇根据手稿整理的未竞稿为SHOU次出版。本书充满了王小波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幻想与批判,清晰勾勒了王小波的创作版图,令读者得以一窥其日臻成熟的创作过程。
  • 封神问道行

    封神问道行

    这是一个在封神世界成了申公豹徒弟后的故事。——群:275057332,欢迎大家到来
  • 末世晴天

    末世晴天

    穿越成为末世的路人甲,携带店铺系统,独善自身,本文女主冷清淡漠,秉承着独善其身,银货两讫的做法,在末世中成长。女主不圣母,不小白,随心所欲。保持初心。
  • 神渊古纪:烽烟绘卷

    神渊古纪:烽烟绘卷

    【《古剑奇谭》世界观衍生小说三部曲之一】上元太初历六百九十九年,天下大旱。神州北部荒芜之地的安邑部族,为求饮水与食物,如饿狼般辗转难下,一路掠劫。在神迹长流河畔,安邑的族人们偶遇出走五年、音讯全无的族长胞弟襄垣。襄垣为打造出世上独一无二、足以劈山斩海的兵刃,于神州大地上四处流浪,执著追寻着死亡与鲜血的足迹。他和兄长蚩尤约定,剑成之日,会亲手将之交付给未来的神州霸主蚩尤!而旅途漫漫,乌海、不周山、洪涯境、鏖鳌山……创世的隐秘与末世的预言正在前方无声等待……壮丽山河,锦绣神州,即将是那对兄弟铺开烽烟的画卷,以剑蘸着神魔的血,写就的新世界。
  • 人工天才

    人工天才

    天才棋手、超级球星、知名科学家相继死亡,迷雾重重中大学化学教师通过人工智能获得超能力,成为化学界的天才,但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他的生活将被完全颠覆。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倾世谪仙

    倾世谪仙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人皆知,人欲成神!却不知,神欲成仙!!!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