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900000028

第28章 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最初文献(7)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由于这部著作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很不容易找到一个甘冒风险的出版商。马克思的拥护者魏德迈曾经为此多方奔走,但是没有结果。原来威斯特伐利亚两位自称是共产主义者的富有的企业主迈耶尔和雷姆佩尔答应提供出版经费,但当他们了解著作内容后就完全改变态度,拒绝给予资金帮助。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在给安年柯夫的信中气愤地写道:“您很难想象,在德国出版这种书要碰到怎样的困难,这困难一方面来自警察,一方面来自代表我所抨击的一切流派的利益的出版商。至于我们自己的党,那末它不仅很贫困,而且德国共产党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由于我反对他们的空想和浮夸而生我的气。”[12]这部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完整出版,只有部分章节在《威斯特伐利亚汽船》上发表。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既然已经达到为自己弄清问题这个主要目的,也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13]。

幸好,这部珍贵的手稿并没有完全被老鼠的牙齿批判掉。虽然手稿部分章节已经残缺,但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遗物时,发现这部手稿基本还是完好的。恩格斯非常高兴,把其中一些章节朗读给马克思的幼女爱琳娜和当时经常拜访他的伯恩施坦听,并且兴致勃勃地回忆将近四十年前的情景。他曾经打算整理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后来于1932年在苏联首次全文发表。这时距离写成已经86年了。

[1]哈尼:《致恩格斯》(1846年4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通讯集》第1卷,第37页。

[2]恩格斯:《致劳·拉法格》(1883年6月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8页。

[5]同上书,第22页。

[6]同上书,第554页。

[7]同上书,第54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页。

[9]同上书,第81页。

[10]同上书,第3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4页。

[12]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88页。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0页。

七、《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贫困的哲学〉》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对新世界观的阐述,这部著作在1847年春天用法文出版。

《贫困的哲学》出版前,蒲鲁东曾把该书即将出版的消息写信告诉马克思,说:“我等待着您的严格的批评。”1846年12月下旬,马克思得到了这本书。他用两天时间读了一遍,于同年12月28日写信给安年柯夫,指出这“是一本坏书,是一本很坏的书”[1]。马克思指出,蒲鲁东从唯心主义出发,完全颠倒了经济范畴与现实运动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范畴是动力;要改变范畴,不必改变现实生活;只要改变范畴,现实社会也会跟着改变。这样,“蒲鲁东先生用自己头脑中奇妙的运动,代替了由于人们既得的生产力和他们的不再与此种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相互冲突而产生的伟大历史运动,代替了一个民族内各个阶级间及各个民族彼此间准备着的可怕的战争,代替了唯一能解决这种冲突的群众的实践和暴力的行动,代替了这一广阔的、持久的和复杂的运动。总之,历史是由学者,即由有本事从上帝那里窃取隐秘思想的人们创造的。平凡的人只需应用他们所泄露的天机”[2]。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完全不理解人类的历史发展。他无法探索出历史的真实进程,完全不理解“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3]。

蒲鲁东既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又反对共产主义。他的“经济矛盾的体系”,实际上就是他的矛盾的经济地位的反映。他“彻头彻尾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小资产者在已经发展了的社会中,由于本身所处的地位,必然是一方面成为社会主义者,另一方面又成为经济学家,就是说,他既迷恋于大资产阶级的豪华,又同情人民的苦难。他同时既是资产者又是人民。他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引以为傲的,是他不偏不倚,是他找到了一个自诩不同于中庸之道的真正的平衡。这样的小资产者把矛盾加以神化。因为矛盾是他存在的基础。他自己只不过是社会矛盾的体现”。[4]

为了反驳蒲鲁东的谬论,马克思于1847年初用法文写成《哲学的贫困》,并于同年7月出版。这部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的著作,是第一批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指出,任何经济范畴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因为经济范畴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经济范畴也会不断变化。蒲鲁东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把经济范畴当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他把每个经济范畴都分为好与坏两个方面;好与坏的综合,形成新的范畴。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发展,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很显然,这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的。

蒲鲁东以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好的方面,社会主义者则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坏的方面,只有他既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又批判了共产主义,完成了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的综合,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科学公式;因此,他自以为超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指出,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超越两者,而且远在两者之下,“说他在经济学家之下,因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自以为有了神秘的公式就用不着深入纯经济的细节;说他在社会主义者之下,因为他既缺乏勇气,也没有远见,不能超出……资产者的眼界”,“他希望充当科学泰斗,凌驾于资产者和无产者之上,结果只是一个小资产者,经常在资本和劳动、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之间摇来摆去”[5]。

构成价值论是蒲鲁东经济学的基础。按照他的说法,如果某种产品的数量超过了按比例所需求的份额,多余的部分就不被列入社会财富。凡是产品能够在交换时得到社会承认,被列入社会财富之内,它就成为构成价值;反之,如果不被社会承认,就是非价值。从这一点出发,他提出建立人民银行,组织市场交换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和建立新社会的工具。他自以为构成价值是自己的伟大发现,其实这不过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拙劣翻版。“李嘉图给我们指出资产阶级生产的实际运动,即构成价值的运动。蒲鲁东先生却撇开这个实际运动不谈,而‘煞费苦心地’去发明按照所谓的新公式……来建立世界的新方法。李嘉图把现实社会当作出发点,给我们指出这个社会怎样构成价值;蒲鲁东先生却把构成价值当作出发点,用它来构成一个新的社会世界。……李嘉图的价值论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解释;而蒲鲁东先生的价值论却是对李嘉图理论的乌托邦式的解释。”[6]

蒲鲁东反对工人提高工资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提高工资决不会引起商品价格或多或少的普遍提高。实际上,普遍提高工资只会使利润普遍下降,而商品的市场价格却不会有任何变化,这就是说:“利润和工资的提高或降低只是表示资本家和工人分享一个工作日的产品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决不致影响产品的价格。至于‘导致提高工资的罢工引起价格的普遍上涨,甚至引起贫困的加剧’,这种思想只有不可理解的诗人的头脑里才能出现。”[7]蒲鲁东反对工人组织工会的主张,完全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但是工人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这种组织最初是为了维护工资,后来逐渐具有政治性质。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条件首先把大批的居民变成工人。资本的统治为这批人创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这批人对资本说来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但还不是自为的阶级。在斗争……中,这批人逐渐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8]。

在与蒲鲁东论战时,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表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更替。马克思写道:“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9]马克思在阐明“生产力”概念的内容时指出,生产力不仅包括生产资料,而且包括劳动者,“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初步形成。马克思指出,价值起源于生产和交换的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劳动的产品,只有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即在生产具有社会性,而劳动还不是直接社会劳动的时候才成为商品。因此,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也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点。虽然这时他还借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等概念,但已给予全新的内容。他指出,“劳动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购买和使用这种商品,可以获得劳动剩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是发展生产力和增加劳动剩余的必要条件。在雇佣劳动制度下,“一些阶级日益富裕,另一些则死于贫困”[10]。这是必然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产生两重结果:“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11]马克思这些深刻的思想是以论战的形式出现的。在这部著作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12]。

《哲学的贫困》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反对冒牌社会主义的重大胜利。它大大地提高了无产阶级的觉悟,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做了重要的准备。在欧洲革命高潮前夜问世的这部著作的结尾中,马克思强调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工人阶级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

马克思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最初文献,是科学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伟大成果,也是成熟的马克思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为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理论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1]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6页。

[2]同上书,第486页。

[3]同上书,第478-479页。

[4]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87-488页。

[5]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58页。

[6]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92-93页。

[7]同上书,第192页。

[8]同上书,第196页。

[9]同上书,第144页。

[10]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35页。

[11]同上书,第155页。

[12]马克思:《关于〈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48页。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热门推荐
  • 生命光辉

    生命光辉

    在这个属于剑与魔法的世界中,一个少年舞动着让世人震颤的魔法,永恒不朽的生命是否存在,我不知,是否能够无敌当世,我亦不知,只因我追寻的是········自由的梦想。新书【尊王记】已发,望收藏·····
  • 轻狂雇佣兵:铁血庶女皇后

    轻狂雇佣兵:铁血庶女皇后

    【女强文】她穿越而来,成为以色事人的明月公主。杀伐果决,她女扮男装不居人后,以倾世才能当为世间贤臣!倾世容华,引世间俊才竞折腰!他是权倾天下的雍容帝王,合纵连横之策,惊才绝艳。他三擒三纵,她若即若离!他对她的宠爱冠绝天下,却换不回她鲜衣怒马三军阵前飘然逃离。当他成为天下之主,再遇上涅槃重生的她时,凤凰相斗,在这人性放荡类似于春秋的野兽年代,倾世红颜,如何一步一步爬上顶峰?!她说:“当我步步为营离开你时,就已经涅槃重生。如今,你是太阳,我也是太阳,可是苍穹,容不得两个太阳!”她说:“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乎?待我强大,必报之十倍,削其头颅!!”
  •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为什么要留学加拿大?什么年龄留学最合适?选读私立学校好还是公立学校好……面对想要送孩子远赴异国他乡的父母们层出不穷的疑问,作为一位老海归、两个留学加拿大名校的女儿的父亲、长期致力于中西教育研究的专家,本书作者朱凡现身说法,以自己送两个女儿留学加拿大名校的亲身经历,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如何规划留学的全过程。从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宏观层面,到课程设置、课外安排、生活环境、升学情况、工作前景等微观角度,均有真实案例供家长参考,帮助家长全方位地规划好孩子的留学。
  • 凰易凤

    凰易凤

    她本是凰却因宫廷争斗被易为凤,成了傀儡皇帝。于是后宫佳丽、满苑娈童,为讨她欢心使出浑身解数,她成了人人骂之的荒淫无度昏君。帝王,权位,儿女情长。她朱字御批杀死儿时青梅竹马,她怒持宝剑手刃一心为她叛乱的娈童。他问,权势对你真的如此重要么?她笑,朕是大魏国国君,一个杀字便可要了千万人的性命。铁骑铮铮、尘土飞扬笼罩了帝都城门,他心死离去。他说,我要夺了你的王位,让你做我的宠妃。她怒,你不过是朕的娈童而已!血染枫叶,他死在她的宝剑之下。高娥宫墙内桃花凋尽,杏花铺路,只留那身至尊龙袍与至高权势陪着她。与她争权夺位的人死了,助她取得权位的人走了。已然关关鸣,奈何雎鸠离。
  •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影艺术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每个画面,并对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与象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作为塔可夫斯基的铁杆影迷,杰夫·戴尔为读者讲述了该电影拍摄时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自己年轻时观看此片的感受。这些由《潜行者》而诱发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原本严肃的电影文本。杰夫·戴尔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导着众多对塔氏和《潜行者》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一次十分愉悦的电影探索之旅。
  • 漫天遍地逮王妃

    漫天遍地逮王妃

    重生成为云家备受欺凌的五小姐,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一扫春色,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赐婚,吓的14岁的柳贝贝与逸王爷双双逃婚,多次江湖历险,她偶遇江湖浪子尹天羽。王爷还是美男,我选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权医妃

    凰权医妃

    林杳,21世纪“中西齐聚一把手”的天才女军医,死守家族命门,被人pia哒一声,一掌推成了穿越狗。可是,权势滔天的爹,权势滔天的娘,生出个整天只知道屁颠儿屁颠儿跟在人身后的女儿是怎么回事???还被人一根绳子吊死在战地荒野里?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管它在哪儿,老子操起一把手术刀就是干!目中无人的将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了解一下!表里不一的庶姐?扔你一条小毒蛇你怕不怕呀!居心叵测的未婚夫?退婚协议书自己拿回去签字!邪魅狷狂的王爷?咦~长得有点小可爱,咳咳……麻烦借个道!敢不让?信不信老子一根金针戳死你!“喂喂,光天化日,你想干嘛!”“王妃近日甚是清闲,不如我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配修仙回来了

    女配修仙回来了

    女配回来了,带回满满的修仙物资。到底是谁,趁她不在,篡改了结局!
  •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的情深似海

    他的情深似海

    为救养父,陆轻歌卷入一场荒唐的婚姻关系里,契约老公是海城顶级男神厉憬珩,男神心上住着一个躺在病床上多年的白莲花,一开始,她默不作声地接受他所有的冷嘲热讽,扮演着合格又卑微的厉太太,可是步步退让却换来……未满三月的孩子胎死腹中。当陆轻歌看着自己的合法丈夫为了其他女人对置身险境的她不管不顾,才终于明白这场婚姻有多可悲,她绝望转身,远赴海外,三年后,她是海外商界传奇TOP集团的唯一继承人,他是虚心求合作的集团总裁,前妻变身女强人姿态高傲,男神厚脸皮跪求复合,奈何陆总对自己的这个前夫,全然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