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无涯苦作舟——主持人素质提高的必要性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主持人这一职业日益成为热门职业,不断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优秀的主持人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尊敬和喜爱。正因为此,这一行业也成为竞争最为激烈,最具挑战性的行业之一,“平静是相对的,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提高和丰富自己就不再仅仅是主持人的自我要求,而成为从社会到自身各方面的需要。
一 行业竞争的需要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有调侃的味道,但正因为这一行业的多种职业优势(比如更容易获得知名度;可能会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自己的才能更容易被人发现和肯定;受到更多的人的关心甚至宠爱等等),所以引起更多有才有貌的人来竞争。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女主持人是吃青春饭的,原因也在于真正既漂亮又有内涵且有潜质和独特风格的主持人很少很少,很多主持人是因为形象上或性格上占了优势,因此上了年纪后,又有年轻漂亮清纯活泼的女孩出现了,这种“大龄主持人”自然就被淘汰了。像沈力、倪萍、吴小莉、敬一丹这样的主持人,就因为她们不断地给自己提更多、更高的要求(敬一丹工作多年后,三十多岁还去读研究生,倪萍一直没有沉醉在综艺大观的辉煌之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新的亮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所以她们的艺术生命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相反,我们看到大量的女主持人在上了年纪后就在屏幕上消失了,而有的女主持人即使在屏幕上,也仅是靠化妆去掩盖年老,而不是在综合素质上提升自己,有的电台还发生了观众给电视台写大量的信,质问电视台为什么还用“老人”而不用新面孔这样令人尴尬的事。
二 观众的需要
广播电台是国家的舆论宣传部门,也是广大电视观众的服务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观众,一切从观众出发”一直是而且永远是电视工作者的毕生追求。现在的观众文化档次越来越高,欣赏口味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简单说教、简单娱乐和简单的寓教于乐,现在电视节目的交流成为了事实和趋势,节目制作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专业化,相应的主持人也就需要越来越“专业”:主持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懂儿童心理学,主持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求是多年的记者,主持医学节目的就要是医学专家,或起码是医务工作者,主持法律节目的就要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如果主持人不深化自己在节目中的优势和知识的权威性,观众自然会“移情别恋”。
三 行业发展的需要
近十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真的可称作一日千里,欣欣向荣。
当我们即将告别20世纪跨入21世纪的大门时,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和事实:
1987年,我国拥有电视台366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1.1亿台;
1992年,电视台发展到近6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2.2亿台;
1996年底,经初步统计全国电视台已近9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3亿台。
10年中,全国电视台数量由300座发展到9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由l亿台发展到3亿台。这种跳跃式的飞速发展,无论从电视机数量增加的绝对值,还是发展变化的百分比来说,均是同时期的世界之最。
中国电视经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走入活力勃发的成熟期。有人用“电视大国”来描述中国的电视事业——世界上电视观众最多;世界上电视机数量最多;世界上电视台数量最多;世界上电视从业人员最多……这些骄人的数字其实并不能真正说明中国电视的业绩, 中国电视真正值得赞许的是它日益与时代的脉博同呼吸,共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对主持人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我们从表面上看到的电视台事业的发展,对主持人的需求“量”在增大,而实际上由于电视事业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观众对主持人的“质”的要求更大,一直在呼唤高素质的主持人才。
四 时代发展的需要
1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越来越市场化,同样广播电视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受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操纵,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现在主持人越来越多是聘任制,主持人的压力也很大,不提高自己会被市场淘汰。
2新世纪需要新型的主持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必然会对主持人提新的要求,比如不再只看重背稿子,不再只注重长相,而需要高素质、高能力、个性化的主持人。
3中国走进WTO,需要更国际型的主持人
中国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要对外交流,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引进国际上别的国家和民族的精品,所以要求主持人不仅要精通外语,了解西方文化,并且要立足本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兼容并蓄。
总之,在当今社会,主持人作为受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者,以及对外交流的使者,不断的提高和发展自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对优秀主持人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