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300000002

第2章 巴利语文献概述(2)

《长尼迦耶》(Dīghanikāya)共收有三十四部篇幅较长的经,分为三品——《戒蕴品》、《大品》和《波梨品》。《戒蕴品》中的经文采用散文体,《大品》和《波梨品》中的一些经文是散文体和偈颂体并用。这三十四部经的论题广泛,例如,第一部《梵网经》批驳妨碍解脱的外道邪见,即有关世界和灵魂的各种错误观点。第二部《沙门果经》讲述出家修行的果报。第三部《阿摩昼经》、第五部《究罗檀头经》和第十三部《三明经》批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杀生祭祀和吠陀经典。第十六部《大般涅槃经》记述佛陀涅槃前后的事迹。这是《长尼迦耶》中最长的一部经,其中既有古老的原始成分,也有晚出的添加成分,因为经文中含有神化佛陀的描写,结尾还提到舍利的分送和佛塔的建造等。第二十二部《大念处经》讲述身、受、心和法四念处。第二十五部《优昙婆逻狮子吼经》批评各种污秽的苦行。

《中尼迦耶》(Majjhimanikāya)收有一百五十二部中等篇幅的经,分为三编——《根本五十经编》、《中分五十经编》和《后分五十经编》。这些经文涉及佛教的所有基本教义,如四圣谛、业论、无我论、禅定和涅槃等,并批驳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外道观点。

《杂尼迦耶》(Sayuttanikāya)收有二千八百多部经,分为五品——《有偈品》、《因缘品》、《犍度品》、《六处品》和《大品》,共有五十六集。“杂”(Sayutta)的巴利文原意是系缚、聚合,如果译为“集”,则更为贴切。这部尼迦耶中的经文归类和编排大体依据三个原则:一、有关某个教义,二、有关某种神、魔或人,三、主角或叙述者是某个重要人物。第一品中的经文主要涉及佛教伦理,其他四品中的经文涉及佛教各种教义。

《增一尼迦耶》(Aguttaranikāya)收有二千三百多部经,分为十一集。这部尼迦耶中的经文编排方式独特。每一集的论题都与数字有关,并以数字的递增排定十一集的次序。例如,《二集》讲述两种恶行恶报、两种布施和两种僧团等,《三集》讲述三种业、三种美德和三种受等,《四集》讲述四种愚行、四种人和四种尊者等。这种编排方式与佛教长期以来为便于记诵而注重法数有关。

《小尼迦耶》(Khuddakanikāya)的编订时间一般认为晚于前四部尼迦耶,具有补遗性质,它由十五部经组成:

《小诵》(Khuddakapātha)收有九篇短经,供比丘日常诵读和礼赞祈祷。

《法句经》(Dhammapada)是一部在佛教徒中广为流传的格言诗集,分为二十六品,共有四百二十三颂。

《自说经》(Udāna)收有八十部经,分为八品。经文包含偈颂和散文。偈颂为佛陀所说,散文是说明偈颂的故事缘起。

《如是语经》(Itivuttaka)收有一百一十二部经,分为四集。每集中的经文按照法数顺序编排。

《经集》(Suttanipāta)收有七十二部经,分为五品。前三品中的经文偈颂和散文并用,后两品中的经文为偈颂体。一般认为《经集》中保存有许多古老的佛教经文,主要内容是佛陀的伦理教诲。

《天宫事经》(Vimānavatthu)收有八十五部经,采用偈颂体,分为七品。这些经文讲述一些天神生前行善,死后升入天国享福的故事。

《饿鬼事经》(Petavatthu)收有五十一部经,采用偈颂体,分为四品。这些经文讲述一些饿鬼生前作恶,死后变成饿鬼受苦的故事。

《上座僧伽他》(Theragāthā),也译《长老偈》;是一部比丘诗集,共有一百零七首,一千二百七十九颂。

《上座尼迦他》(Therīgāthā),也译《长老尼偈》,是一部比丘尼诗集,共有七十三首,五百二十二颂。

《本生经》(Jātaka)收有五百四十七个佛本生故事,分为二十二编,文体为散文和偈颂并用。一般认为其中的偈颂属于古老成分。《本生经》以佛本生故事的形式纳入各种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成为一部规模庞大的故事总集。

《义释》(Nidesa)是一部注释性经文,分为《大义释》和《小义释》两部分,分别注释《经集》中的有关经文。

《无碍解道》(Patisambhidāmagga)分为三品,每品含有十个论题,论述佛教各种教义。

《譬喻经》(Apadāna)讲述五百四十七位比丘和四十位比丘尼的前生故事,采用偈颂体。

《佛种姓经》(Buddhavasa)讲述佛陀以前二十四位过去佛的事迹,分为二十八品,采用偈颂体。

《所行藏经》(Cariyāpiaka)收有三十五个佛本生故事,采用偈颂体。

论藏(Abbidhammapiaka)是有关总结和阐释各种佛教教义或概念的经文汇编,共有七部:《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经文通常采用教义问答的形式。

《法集论》(Dhammasagani)分为四品,对诸法进行分类阐释。

《分别论》(Vibhaga)分为十八品,论述蕴、处、界、谛和根等十八种佛教概念。

《界论》(Dhātukathā)分为十四品,论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念住、四谛、四禅和五力等佛教概念。

《人施设论》(Puggalapaati)分为十品,论述各种具体的人。

《论事》(Kathāvatthu)分为二十三品,共有二百十七论,以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批驳其他部派佛教的种种观点。

《双论》(yamaka)分为十品,论述诸法的关系。

《发趣论》(Pahāna)运用二十四缘分析诸法的关系。

巴利文三藏经文文体或体裁多种多样。按照巴利文三藏自身提供的分类有九种,称作“九分教”(navagasāsana):

1.经(Sutta,音译修多罗),散文体经文。

2.应颂(Geyya,或译重颂,音译祇夜),与散文体经文相应,即以偈颂体复述散文体经文的内容。

3.解说(Veyyākaraa),经文的解说或注释。

4.偈颂(Gāthā,音译伽他或伽陀),偈颂体经文。

5.自说(Udā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有感而言,无问自说的经文。

6.如是语(Itivuttaka),以“世尊如是说”为起语的经文。

7.本生(Jātaka),佛陀前生故事。

8.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记述神通的经文。

9.方广(Vedalla),教义问答体经文。

后来,在梵文佛经中,将“九分教”扩充为“十二分教”(dvādaāgadharmapravacna):1.经(Sūtra),2.应颂(Geya),3.受记(Vyākaraa),4.偈颂(Gāthā),5.自说(Udāna),6.因缘(Nidāna),7.如是语(Itivttaka),8.本生(Jātaka),9.方广(Vaipulya),10.譬喻(Avadāna),11.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12.论义(upadea)。其中增加的“因缘”是佛陀说法或制定戒律的缘起;“譬喻”是以譬喻说法,也指前生故事;“论义”是经文的解说或注释。另外,“九分教”中的“解说”(Veyyākaraa)一类,在“十二分教”中是指“受记”(Vyākaraa)一类,即佛陀对弟子未来果位的预言。“十二分教”中的“方广”(Vaipulya)是指佛陀所说方正广大的经文。而“九分教”中的巴利文Vedalla一词的词义不明,我们在前面只是姑且译作“方广”,并按照德国学者M.温特尼茨的说法,释为教义问答体经文[2]。

通常认为巴利文三藏是在佛陀逝世后两百年的佛教第三次结集时才最后定型的。因此,三藏经典的编订有个历史过程。而且,传教长期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经典本文具有流动性。这样,单部的经文中也可能同时包含有古老的和晚出的成分。这些情况都需要仔细考证,认真辨别。

英国学者里斯·戴维斯(Rhys、Davids)曾在《佛教印度》(1902)一书中将巴利文三藏的编年次序排列如下:

1.在所有的佛经中重复出现,以相同的词句、段落或偈颂,对佛教教义所作的简朴的陈述。

2.在两部或两部以上佛经中,以相同词句叙述的插话。

3.戒律、《彼岸道品》(即《经集》第五品)、《八颂经品》(即《经集》第四品)和戒本(波罗提木叉)。

4.《长尼迦耶》、《中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杂尼迦耶》。

5.《经集》、《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自说经》和《小诵》。

6.《经分别》和《犍度》。

7.《本生经》和《法句经》。

8.《义释》、《如是语经》和《无碍解道》。

9.《饿鬼事经》、《天宫事经》、《譬喻经》、《所行藏经》和《佛种姓经》。

10.论藏七部经,其中最晚的是《论事》,最早的可能是《人施设论》。

后来,印度学者劳(B.C.Law)在《巴利语文献史》(1933)一书中,对里斯·戴维斯的编年次序进行修订,排列如下:

1.在所有的佛经中重复出现,以相同的词句、段落或偈颂,对佛教教义所作的简朴的陈述。

2.在两部或两部以上佛经中,以相同的词句叙述的插话。

3.戒律、《彼岸道品》(不包括引子)、《八颂经品》中的四组八颂诗或十六组诗和戒条。

4.《长尼迦耶》第一品、《中尼迦耶》、《杂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152条的早期戒本(波罗提木叉)。

5.《长尼迦耶》第二品和第三品、《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本生经》、《经分别》、《无碍解道》、《人施设论》和《分别论》。

6.《犍度》中的《大品》和《小品》、二百二十七条的戒本(波罗提木叉)、《天宫事经》、《饿鬼事经》、《法句经》和《论事》。

7.《义释》中的《小义释》和《大义释》、《自说经》、《如是语经》、《经集》、《界论》、《双论》和《发趣论》。

8.《佛种姓经》、《所行藏经》和《譬喻经》。

9.《附随》。

10.《小诵》。

总之,先有佛陀说法;成立僧团后,则需要制定戒律;而后又需要对经和律进行解释。这是最早的经、律和论产生的自然次序。以后经、律和论不断扩充,结集为现存的巴利语“三藏”。

里斯·戴维斯和B.C.劳对巴利语三藏经文编年次序作了初步考证。随着巴利语佛教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必定会继续关注巴利语三藏经文的编年问题。印度学者般德(G.C.Pande)在《佛教起源研究》(1957)一书中,对巴利语三藏经文的编年次序作了更细致的考证。尤其对于五部尼迦耶,他试图确定其中每篇经文的时限,即属于早期、晚期或者早期和晚期相混合。又如,印度学者沙劳(K.T.S.Sarao)在《古代印度佛教起源和性质》(1989)一书中,以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前187年)为界限,将巴利语律藏和经藏经文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之前时期的经文——律藏(不包括《经分别》中的“众学”、《犍度》中的《小品》第十一、第十二犍度和《附随》)、《长尼迦耶》、《中尼迦耶》、《杂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自说经》中的偈颂)。

2.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时期的经文——《经分别》中的“众学”、《犍度》中的《小品》第十一、第十二犍度、《自说经》中的散文、《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和《本生经》中的偈颂。

3.基本上属于孔雀王朝之后时期的经文——《附随》、《本生经》中的散文、《譬喻经》、《佛种姓经》和《所行藏经》。

同类推荐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气血才是命根子

    气血才是命根子

    为什么有的女人面色红润、灿若桃花、光彩照人,而有的女人却是灰头灰脸,头发干枯、没有光泽、皮肤粗糙、痤疮暗斑、月经不调呢?这些都是肾气不足或者肝郁气滞造成的,美容的根本是保养身体气血的运行机理。为什么有许多女人在冬季手脚冰凉,甚至夏天也手脚冰凉呢?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需要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气血畅通,“冰美人”就能够换新颜!癌症、淋巴结核、肿瘤、乳腺小叶增生等病是怎样形成的?中医认为是气滞造成的,寒凝和忧思导致气聚在一起,气血运行不畅,就像下水道堵塞、积习日久,器官就发生病变。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以大家常见的行为动作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思维模式解读各种情境下行为的心理含义,让你通过行为掌握对方的心理。
  • 穿越之医倾天下

    穿越之医倾天下

    容倾颜,二十一世纪医药世家的继承人,精通医理,活死人,肉白骨,最后却死在自己的亲人手里。慕容倾颜,圣鸿大陆慕容世家嫡出小姐。虽为嫡出,却容貌丑陋,经脉堵塞,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更是慕容家族的耻辱。一朝穿越,当她成为了她。再次睁眼,曾经无法修炼的废物,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素手翻云,逆天改命,让所有曾经瞧不起她的人追悔莫及。契约神兽,炼制仙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誓要让曾经瞧不起她的人刮目相看。当曾经的废物变成惊世奇才,当曾经丑陋的容貌褪去,她已不再是以前的她。这一切,究竟花了谁的眼,惑了谁的心呢?曾经的未婚夫追悔莫及,曾经小看她的家族万分悔恨,却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当她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之时,在她的身边一直有着一个他,在为她保驾护航,让她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他说,一生别无所有,但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如君所愿。
  • Man and Wife

    Man and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流年不负你

    时光流年不负你

    愿岁月静好,愿你能安好,愿时光流年,不负你
  • 快穿之男神攻略手册

    快穿之男神攻略手册

    蜜月被丈夫闺蜜联手害死!或许是怨念太深,在秦欢欢死亡的最后一秒,脑海中突然:“哔——男神攻略系统正式启动,请宿主坐稳扶好。”于是乎,秦欢欢就这样开始了穿越到不同位面攻略男主之路。竹马总裁/多情校草/粗汉将军/弱鸡书生/断背王爷/魔鬼皇上/冷酷吸血鬼/末世僵尸王/网游大神/原始首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你,准备好了吗?
  • 帝王冷妃

    帝王冷妃

    他,慵懒,魅惑,冷情,十几年悠然游走于各国之间,身份尊贵无可比拟,此生却从未遇到过这样奇特的女子。她,清冷,无情,妖娆,纵横黑白两道,向来无往而不胜,却睁眼之间,莫名其妙遇到了这个神秘非凡的男子。微风轻拂,及肩的发丝轻扬,她的表情恣意,张狂,冷酷,冰寒刺骨的话自唇齿间一字一句吐出,“以后谁若再敢挑衅,本姑娘绝对废了他!”面前,地上跪着的,是他的一干心腹属下。他负手站在一旁,眉目清冷如画,眸光深沉而玩味,无声笑得愉悦。
  • 校园男女生

    校园男女生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读者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裂隙

    裂隙

    尽管邱杰一无所有,梅一一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梅一一的女友宋娟做了最后的努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劝带骂,也没有改变梅一一的决心。无奈的宋娟离开梅一一家时,连连叹气,你啊,天生就是吃苦的命。有你后悔的时候。梅一一没有说话。第二天,梅一一还是嫁了。说是嫁,其实什么仪式也没有。邱杰帮着把梅一一的衣服从娘家搬到了租来的民房里,婚就算结了。邱杰那时候只是一个工人,每月只有四十多元,还得给农村老家寄钱,不但没有办酒席的钱,连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