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200000013

第13章 踏血行(1)

一九三七年八月下旬的前门火车站前,挤满了神色惊慌汗流浃背的人们。一辆满载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的卡车,停在不远的街道中央。人们远远地斜乜着他们,像在斜乜着一群伸着舌头的狼狗。

母亲和玉环姨拖着沉重的行李,好不容易在钟楼南侧,找到了站在烈日下打着一把阳伞的大舅。

“买着票了吗?大哥。”母亲急着问。

“好家伙。”大舅用白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从绸衫口袋里掏出一张去保定的车票:“幸亏我认识前门站财务科的人,往南走的车票,一个礼拜前就卖完了。”说着,他用下巴向街道中央扬了扬:“都让这帮小日本闹的。”

挤上火车之后,母亲已经筋疲力尽了。

“回家去吧,玉环……”她眼巴巴看着玉环姨孤零零地站在车窗前,却想不出一句安慰她的话。

发车铃响了,在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玉环姨突然预感到,这次与母亲的离别,非同以往。她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漩涡将会把母亲卷向何处。她紧跑几步,死死抓住母亲伸出车窗的手。

“姐……”

火车提速了,为了还能拉住母亲的手,玉环姨拼命地向前跑,向前跑……

终于,强大的蒸汽机车,将两只紧握在一起的骨肉同胞的手,艰难地分开了。

“姐……”玉环姨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四十四年后,当母亲与玉环姨再次见面的时候,两位白发老人竟一时相拥无言,良久,良久……

保定福音医院是一座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出资创办的医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中国华北京津地区最著名的医院之一。一九〇四年建院时为男女两院,男院称思罗医院,女院为思侯医院,一九三六年两院合并始称保定福音医院,由美国人柯维廉任院长。

福音医院位于保定西关小集后街。当母亲拖着行李走进院子的时候,学校楼前已聚集了不少刚刚返校的同学。同学们再次团聚大有如隔三秋的感慨。一位假期去杭州探亲的同学,惊魂未定地讲起日本军人在淞沪会战中残杀无辜百姓的暴行。同学们听罢,无不瞠目结舌,义愤填膺。

说话间,陈扶峰护士长从二楼一个班级的窗口探出身来:“姑娘们,安静。请都到这里来,有事要和大家谈。”同学们立刻朝楼上拥去。

“该考试了,你复习的怎么样?”母亲随口问身旁一位从张家口返校的同学。

“我根本就不可能复习,我家房顶都让鬼子的炮弹轰塌了,我没死就算捡了条命。”

陈护士长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大家。站在她旁边的,是福音医院主管护士学校的慕副院长,一个严厉的美国老姑娘。

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

慕院长首先代表学校,向一个多月来饱受战争惊扰的同学们致以慰问。很快,她就谈到了大家都关心的毕业考试问题。她说,暑假期间,学校曾多次设法和南京方面的中华全国护士会取得联系,希望尽快安排学生们的毕业考试。但因战事趋紧,商讨未果。考虑当此之时,国家急需医护人员,而学生长期滞留学校,亦非上策。故校方经反复研究,决定即日遣散毕业班全体学生,并鼓励大家用自己学成的医护专业技能,与全国军民共赴国难。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哗然。

“慕院长,大家寒窗苦读三年,难道最后连一纸毕业文凭都拿不到吗?”一位同学终于站了起来。

“慕院长,即便上前线去,谁能承认我们的护士资格呢?”

那个美国老姑娘脸色沉郁了。一阵质问过后,她清了清嗓子,几乎一字一顿地说:“请大家放心,学校会泣血承诺确保诸位的在校学历。而真正需要民众承认的,不是你们的护士资格,而是你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教室里一片肃然。

母亲一直没说话,因为离开北平前,三舅曾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收信人是三舅潞河中学的同班同学,现在山西太谷铭贤中学任教的刘先生。三舅嘱咐母亲,假如毕业后不愿回沦陷后的北平,可求刘先生帮忙,去山西太谷仁术医院工作。三舅还告诉母亲,听刘先生说,仁术医院旁边就是公理会教堂,而且那里的唱诗班,已经可以分声部诵唱赞美诗了。这对一直沉醉于多声部合唱的母亲来说,当然有极大的诱惑力。所以,当学校宣布全体学生遣散的时候,母亲已决定与十几位同学结伴去山西了。

对于太谷这一个月的经历,母亲后来很少谈及。我只知道,那位刘先生后来因苦恋母亲而大病一场,母亲也被他纠缠得哭笑不得。

保定护士学校的陈扶峰护士长,在得知母亲的困境后来信说,希望母亲去郑州华美医院,陈护士长目前正在那里工作。一九三七年秋,母亲又一次孤身一人,挤上了南下的难民车。

今天的年轻人,已无法想象抗战期间挤难民车逃亡的惊骇和惨烈。在石家庄火车站,当一列从北平南下的火车在站台旁还未停稳的时候,早已守候在这里的成千上万的难民,潮水般漫上车来。车厢里早已被塞得令人窒息,蜂拥的人们像一群饿猫瞬间便爬满车顶。其间哭爹喊娘呼儿唤女的哀号,犹如喧嚣的风暴,久久不能平息。

母亲是幸运的,就在列车启动的最后时刻,她扔掉手里的皮箱,硬是在两节车厢之间的露天过道上,抓到一个能将身体悬挂起来的扶手。

“危险!掉下去就轧死了!”一个男人一把拉住母亲,脚下的铁轨枕木开始慢慢地向后退去。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旅程。母亲一直双手抓住铁栏杆,脸朝里地挂在露天过道上。

“这儿比里头强,里面像个蒸笼,晕过去不少人了。”把母亲拉上来的那个男人俯下身来说。

一个老太太问母亲:“姑娘,你这是往哪儿走?”

“郑州。您呢?”

老人茫然地摇了摇头:“说不好,跟大伙儿一块儿往前走吧。”

这时的火车早已彻底失去了大工业时代的勃勃风采,它更像一条叮满蚂蟥的长蛇,在华北大平原开始收获的原野上艰难地爬行。而那些没能挤上火车的难民,更像潮水一样,顺着平汉铁路徒步向南蔓延。他们拖家带口步履艰难,当火车从身边经过时,他们大都站在那里,望着沉重不堪的一车难民,脸上流露出悲悯与无奈的苦涩。

当列车接近邢台的时候,趴在车顶的难民最先看到一大队骑兵,出现在列车行进的右后方。

“鬼子的骑兵!”一时间,车厢内外一阵惊恐。

马队掀起黄尘,像箭一样从火车右侧袭来。行走在铁路右侧的难民,惊叫着四散逃去。挂在车厢外腿脚灵活的难民,开始悄悄跳下列车,钻进铁路一旁尚未收割的高粱地里。而车厢里的人们只能在马蹄的喧腾声中屏住呼吸。

马队渐渐逼近了,甚至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及喘息声。突然,车顶上一个眼尖的小伙子霍地站了起来:“妈了个巴子,是咱们的骑兵,哈哈!灰军装!是咱们的骑兵!”

火车上下所有的人顿时长吁了一口气,挤在母亲胸前的一个胖女人抹了把脸上的冷汗,用津腔骂了起来:“臭当兵的!有本事打小日本去,往后撤得比火车都快,缺八辈德了。”

火车时行时停地走了一夜。天亮不久,在接近新乡的时候,真正的惨剧发生了。

最早发现敌机的还是车顶上的人们。一阵骚乱之后,只见两架双翼飞机迎着火车从铁路东南方向斜插过来,从列车上方一掠而过,车上的人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操你祖宗的!”一个粗壮的东北庄稼汉冲着飞机远去的方向大骂起来。但灾难远没有结束。车顶上一直盯着飞机去向的人们突然发现,两架敌机在火车后方的天空中,画了两道优美的弧线之后,顺着列车行进的方向,从后面超低空俯冲过来。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两股被机关枪掀起的烟浪,像闪电一样追上了缓慢行进的列车,一场肆无忌惮的屠杀刹那间从天而降。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面对敌机扫射,趴在车顶上的人们争相不顾死活地往车下跳,车厢里的人们更相互践踏着拼命往车窗外爬,火车里外一片惨叫……

母亲像一下子掉进地狱里,她顿时感到“天空像书一样被卷起,太阳变得像黑毛布般的黑暗,月亮变成血红,天空中的星星纷纷陨落,好像未成熟的无花果被狂风一扫而落……”(《圣经·启示录》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郑州,已经是中原地区的通都大邑了。保定石家庄相继沦陷之后,大批华北难民都要经过这里向西南漂泊,所以车站附近流民乞丐成群,让人寸步难行。

陈护士长搀着母亲艰难地挤出站前广场,在很远的一个街口,叫到一辆三轮车,直到这时,母亲的心情才算平静下来。但陈护士长的一句话,又让母亲深感不安。

同类推荐
  •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理查德·阿伯内西在死前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在他的葬礼之后,他的妹妹、行为举止总是颇为奇怪的科拉小姐竟说了这样的话——“可他是被谋杀的,不是吗?”次日,科拉在家中的床上惨遭杀害。六个遗产受益人均有作案动机,每个人都恰巧没有不在场证明!这桩“有趣”的案件令波洛陷入窘境……他能否从和家族成员的对话中抽丝剥茧并发现蛛丝马迹?迷雾重重,真相直到故事最后才被揭开!
  •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曹解放醒来,发现自己的右眼被纱布蒙着,黑乎乎的,隐隐有些疼痛。他睁开硕果仅存的左眼,视线一片模糊,过了半晌,眼前的景象终于逐渐清晰。他看到一块白色的天花板,四面白色的墙壁,还有几张白色的床。每一张床上都有病人躺着。他的目光在屋子里走了一圈,最后落了下来,他发现自己也躺在一张床上,不远处,还有一个穿白色衣裳的医生。曹解放干燥的嘴皮蠕动几下,慢慢从里面挤出一个微弱的声音,问这是哪里?医生正在配药,听到他的声音,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说,你总算醒了。曹解放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医生告诉他这里是医院。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
  • 百年的等待

    百年的等待

    新调来的女副县长,私访了住在峰连峰、岭叠岭的大山深处一个老婆婆,这在当地引为美谈。引为美谈的原因,倒不是说那位副县长亲民爱民,而是另有主题,一个让人感叹又让人慰藉的主题——百年的等待,总算有了结果。老婆婆是上世纪第一个年头出生的人,真正的世纪老人,她的名字叫秀婆。秀婆一家本有数口,因了一场战争一场瘟疫,竟只剩下她一个人。种种机缘,让秀婆先后和几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男人生活过。秀婆漂亮贤惠温柔,那些男人,起先都发誓爱她一辈子,但都因种种原因又离开了她。
  • 容貌复原术

    容貌复原术

    垃圾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东西的残骸——即使是在世界上不可一世、风靡一时的东西,也都会老朽,都会被使尽,被抛弃,最后是灭亡。在这些东西中,无论是纸屑、破袜子还是三角裤,无论是果皮、菜叶还是残羹剩饭,不管他是伟人、美女,或是奇珍异宝,更不用说枯萎凋谢的插花,都逃脱不了被抛弃而灭亡的可悲命运,这是事物常理,司空见惯。唉,但是在这世界上,一般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种情况的。
热门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周仁聪创作的《那一团紫》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娘姐姐和我》、《那太阳》、《心祭》、《爷爷的故事》、《英明抉择》、《雨生嫂》、《雨夜》、《贞》、《钟》、《作家与民工》、《愫愫的心愿》、《白面馒头》、《四爷》等故事。
  •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有恒久的趣味。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忠靖集

    忠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噬盛夜

    吞噬盛夜

    一个来自地球的废柴,身附稀有的吞噬至灵,在中等灵气的修真星球上崛起得毫无悬念!
  • 阴差阳错,总裁的首席新妻

    阴差阳错,总裁的首席新妻

    她本是手腕高深精明能干的江州第一千金,沈家下任家主,却在遭遇阴谋陷害后,一觉醒来失去所有记忆,只恍惚记得半个名字。他是一出生便被赋予厚望的明家大少,儿时的意外让他对任何女人都毫无感觉,洁身自好二十多年,他曾以为自己这辈子是要孤独终老了。一场精心谋划的暗杀,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让本该背道而驰的两人开始有了交集。他们互生戒备,他们日渐熟悉,他们心生喜欢,他们毫不犹豫在一起。阴谋,算计,误会,陷阱,却慢慢向他们袭来......“爱,就一定要在一起吗?”她带着无尽的疲惫,缓缓开口问道。“如果相爱,却不在一起,这还算爱吗?”他语气坚定,口吻之间是绝不容她逃走的决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某天,某王妃接到某王爷的特殊命令,什么?让她给他挑妾室!?这该死的臭男人,真是一天吃素都不行!于是乎咱们的王妃点头哈腰地使出给力本事,某年某月某天,某王爷的征妾启事遍布凤离城大街小巷。斗,她江雪芽一向不怕!他不让自己好过,他也别想一天快活!
  • 遍地烽烟话当年

    遍地烽烟话当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公报还没有北上复员,因而鲜有山西报道。1945年底,大公报天津版及北平办事处相继恢复,并且开始派记者到山西采访,才有了自己的独家报道,直至1949年初平津解放,大公报天津版停刊。
  • House Divided (A Luke Stone Thriller—Book 7)

    House Divided (A Luke Stone Thriller—Book 7)

    “One of the best thrillers I have read this year. The plot is intelligent and will keep you hooke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author did a superb job creating a set of characters who are fully developed and very much enjoyable. I can hardly wait for the sequel.”--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e Any Means Necessary)HOUSE DIVIDED is book #7 in the USA Today bestselling Luke Stone thriller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ANY MEANS NECESSARY (Book #1), a free download with over 500 five star reviews!A passenger jet is attacked in northern Africa by terrorists wielding RPGs, resulting in an enormous loss of life. Yet U.S. intelligence reports this is merely a distraction, a prelude to a worse terror incident.
  • Edingburgh Picturesque Notes

    Edingburgh Picturesque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